APP下载

边远山区中职学生不良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2024-03-30李溢华

科教导刊 2024年5期
关键词:边远山区学业

罗 斐,李溢华,方 兴

(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职业教育中心 湖南 郴州 423500)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与发展。然而,在教育进步的同时,社会也应关注那些位于边远山区的中职学生,因为他们面临着独特而严峻的心理压力,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边远山区中职学生存在不良心理问题,这不仅是一个独立而复杂的现象,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现实问题。边远山区因地理位置偏远导致其居民社会疏离感强烈,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学业压力大、家庭条件艰苦、经济不稳定,不同学生之间文化背景差异大,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复杂因素。

本文深入分析边远山区中职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现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本研究可使大众更全面地了解边远山区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所面临的挑战,还能够为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1 边远山区中职学生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其危害

1.1 边远山区中职学生不良心理问题调查现状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边远山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1]。本文以中职学生为调查对象,随机挑选200 名学生进行面对面访谈,访谈的结果显示,在中职学生中,74%的学生表示存在不良心理问题,仅有12%的学生进行过心理咨询服务,只有2%的学生主动寻求服务。这反映出中职学生对心理咨询服务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尤其是主动参与的学生数量较为有限。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提高心理咨询服务的知晓度,鼓励学生更主动地参与,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2]。

1.2 边远山区中职学生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的危害

边远山区中职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危害不仅对个体学生造成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社会产生负面效应[3]。个体方面,这些心理问题可能导致学生出现学业压力过大、人际关系困扰、自我认同缺失等问题,进而影响其学业成绩、生活品质和未来发展[4]。长此以往,可能引发严重的心理健康难题,甚至影响到其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社会层面,这些心理问题可能导致边远山区中职学生的辍学率上升,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从而阻碍当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

2 边远山区中职学生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的原因

2.1 与外部社会接触有限,社会体验少,社会疏离感强

地理位置偏远是边远山区中职学生面临的首要挑战之一。这些地区通常地势险峻、交通不便,与主要城市相隔较远。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传递相对滞后,学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受到限制。这种相对孤立的地理环境往往导致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疏离感。社会疏离感的形成主要源于学生与外部社会资源的接触有限。由于地理偏远,边远山区中职学生较难获得丰富的社会体验,如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社交活动等机会较为有限。这些体验的缺失使学生在与外部社会进行互动时感到陌生,进而形成社会疏离感。这种感觉可能影响到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使他们更难融入社会,产生不良心理反应。

2.2 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学业压力大

边远山区中职学生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普遍面临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相对较少的师资力量、陈旧的教材以及缺乏先进的教育技术,导致学生的学习环境相对贫乏。这使得他们在知识获取上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学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学生在面对考试和学业任务时,由于缺乏足够的学科支持和指导,容易感到无所适从,增加了他们的学业焦虑。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也限制了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正确规划,使得他们更容易陷入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

2.3 家庭条件差,经济不稳定

边远山区中职学生的家庭条件普遍较差,这主要表现在经济水平的不稳定性。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很多家庭依赖农业和传统产业,收入相对有限。这使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经济拮据、生活困苦的情况。经济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他们可能感受到生活的压力,担忧自身未来的发展,因而产生焦虑和挫折感。经济拮据可能导致学生在社交方面的相对劣势,更难融入同龄群体,增加了社会疏离感。

2.4 文化背景的差异大,缺乏认同感

边远山区中职学生的文化背景与主流文化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差异体现在语言、习俗、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给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带来认同感缺失。语言的差异可能导致学生在交流中遇到障碍,习俗和价值观的不同也使得他们在群体中显得与众不同。在学校环境中,这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让边远山区中职学生感到难以融入主流文化,他们可能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从而埋下自卑感和身份认同困扰的种子,难以与同学建立友谊,进而加重了他们的社会疏离感。在人际交往中,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使得边远山区中职学生更容易遭遇到挫折和冲突。与同学、教师以及周围人的交往中,由于差异较大,他们可能感到难以被理解和接纳,增加了社会交往的难度,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3 边远山区中职学生产生不良心理问题的整改意见

3.1 建立社区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社区服务中心的建立标志着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承诺,旨在促进学生与社区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该中心将成为一个信息交流的枢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信息,包括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和志愿者服务等。通过组织这些社区活动,学生将有机会展示个人特长和才艺,从而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团队协作和社交技能。为了鼓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社区服务,学校可以与社区建立深度合作,共同策划各类活动,创造积极向上的社区环境。制订详细的社区参与计划,将社区服务融入学生的学业规划中,使其成为培养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认可和奖励那些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的学生,可激发更多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这个社区服务中心不仅仅是学校和社区之间的桥梁,更是学生个人发展的平台。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学生将能够拓宽视野,锻炼自己的组织和沟通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互动打下坚实基础。这种融入社区服务的教育理念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更全面、更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3.2 提供个性化学业支持,进行教学资源整合

学科辅导小组的建立标志着学校对学生个性化学业发展的深刻关注。由专业教师负责的小组能够针对不同学科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业辅导,通过小组形式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学科需求。这种个性化辅导能够为学生量身定制学科辅导计划,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科学习支持,从而有效提高学科学习的效果。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学校可以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包括数字化教材和在线学习平台等,以满足不同学科的学生需求。通过建设网络教育平台,可以将一线城市的高质量教育资源引入边远山区,弥补地区差异带来的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为更多学生提供优质学科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实践项目等活动是激发学科兴趣和潜能的重要途径。这些活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科发展空间,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业的积极性和投入感,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学科辅导小组不仅是学业提升的平台,更是激发学生学科潜能的孵化器,为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优秀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3.3 制定家庭支持计划,提供经济援助与心理辅导

制定家庭支持计划是学校积极响应学生需求、关心学生全面成长的具体举措。在这一计划中,不仅着重于对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经济援助,更注重从心理健康和家庭关系的角度全面关照学生的生活状况。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学校能够根据家庭经济状况为学生提供贴合实际需求的资助,确保他们在学业和生活中都能够得到基本的保障,减轻了经济上的负担。同时,提供心理辅导服务,关注学生家庭关系和个体心理健康,通过制定具体的心理健康计划,组织专业的心理辅导师走访,以了解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为他们提供量身定制的心理支持。这一全面的家庭心理健康服务,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处理家庭问题,减轻家庭压力对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开展家庭教育培训也是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训,学校可以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教育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从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关爱和谐的家庭氛围。这种综合性的家庭支持计划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关爱、温馨的学校社区,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成长支持。

3.4 引入跨文化教育课程,增加文化认同感

引入跨文化教育课程是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素养的重要举措。这一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对不同文化的深入了解的机会,还强调跨文化交流的技巧培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通过课程的设置,学生将能够突破文化隔阂,增加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感。为了进一步促进跨文化理解,学校可以组织文化交流活动,例如庆祝不同文化的节日、举办文化展览等。这些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际参与的机会,还通过亲身体验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其他文化,增强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兴趣。为了更好地支持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融入,建立文化导师制度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举措。由了解多元文化的教师担任文化导师,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多元文化环境。这些导师不仅能够提供文化适应的建议,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文化差异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学校的多元文化。这种支持体系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还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和社交交往提供了重要的跨文化素养。通过这一系列的跨文化教育措施,学校将为学生打开更加广阔的世界,培养他们成为拥有国际视野的公民。

4 结语

地理偏远、教育资源匮乏、家庭困境及文化差异等多重因素交织,形成了这一问题的复杂背景。为有效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本文建议实施全面的社区联系、个性化学业支持、家庭支持计划和跨文化教育课程。通过这些措施,有望在学生心灵成长的关键时期提供有力的支持,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多元社会环境,增强自身的韧性和心理抗压能力。这一研究为未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实用的建议,旨在创造更健康、更包容的学习环境,助力这一特殊群体实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边远山区学业
艰苦的学业
论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做好边远落后山村的综合治理工作
我国边远山区农民脱贫路径探究
《山区修梯田》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山区
边远乡村教师的生存困境及其突破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边远农村教师队伍新陈代谢机制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