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赋能理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2024-03-29高玉芳

全科护理 2024年6期
关键词:个体病人康复

杨 靖,宋 蕾,姜 惠,张 华,高玉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可预防和治疗的常见慢性肺病,其主要特征为气道阻塞和呼吸困难,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以及喘息,严重的情况下可导致呼吸衰竭。严重降低病人生活质量[1]。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吸烟,其他原因包括长期暴露于有害气体和颗粒物下,如空气污染、工作场所的粉尘或化学物质[2]。据统计,仅仅2019年全球共有COPD病人4.55亿例,390万例因其死亡,是全球第三大死亡原因[3]。肺康复已经是COPD病人的重要治疗方案,主要内容包括病情评估、运动训练及营养干预等方面,运动训练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4]。研究表明,肺康复可以帮助改善病人的症状、减少呼吸困难、增强肺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5]。但是,肺康复中的运动训练需要专业的监测和指导,以确保病人的安全和有效性,在一些资源有限的地区,可能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从而影响了运动训练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运动训练对于某些严重肺功能障碍的病人,如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或严重的肺纤维化病人,肺功能可能已经严重受损,无法从运动训练中获得明显的益处[6]。健康赋能理论又被称为健康赋能模型,最早由Andrew Schorrman于1982年提出,是一种关于健康促进和行为改变的理论框架,旨在帮助个体实现更好的健康结果[7-8]。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赋能健康教育已逐渐应用于慢性病领域,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群体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在COPD病人的应用中缺乏研究报道[9-10]。因此,本研究主要探索健康赋能理论在COPD病人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100例COPD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72.8±5.2)岁。试验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73.0±4.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均遵循知情同意原则,符合伦理学要求,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内科学》第9版中COPD诊断标准;2)人口学与病历资料完整,病人均为首次入院;3)无肺部恶性肿瘤;4)年龄>18岁;5)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2)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3)患有精神类疾病的病人;4)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或者恶性肿瘤者。

1.3 干预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COPD病人常规肺健康教育方法,即通过手机与病人进行预约,并于指定的时间段前往“COPD病人之家”,参与COPD相关知识的学习。由呼吸系统的医护工作者在医院门诊开展肺康复健康宣教讲座,主要内容包括:向病人进行30 min授课,主要向COPD病人解释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治疗措施和肺康复知识等,医护工作者亲自演示肺康复动作并接受病人咨询。在问答环节,由病人向医护人员提问自己的健康问题和疑问,医护工作者对问题进行解答和归纳。对于特殊情况无法前往病人之家现场的病人,可以由医护人员进行上门指导或者手机视频指导,提供关于COPD的基础知识、呼吸肌训练和呼吸技巧、药物管理、心理支持,避免诱因和管理急性加重以及调整生活习惯等。

1.3.2 试验组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拓展健康赋能理论方法[11-14],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前意向阶段:对于COPD病人无康复意愿以及缺乏动力的情况,了解拒绝运动锻炼的关键原因,面谈明确拒绝运动的原因,传达肺康复益处,分享成功案例、保健知识,评估情境,鼓励运动,理性做出肺康复决策。

2)意向阶段:医护人员应确认病人意识转变,激励动机,增强信心,辅助制订康复方案,强化康复认知,强调实际方案和时间表的重要性,通过比较身体和生活状况,协助病人决策;采用小组讨论、沙龙、远程会诊等,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

3)行动阶段:该阶段主要针对初步体验肺康复效益,开始不定期训练,但次数和时间不稳定,持续训练未达6个月,缺乏规律训练的COPD病人。通过强化训练控制,鼓励其持续正确训练,由短期向长远过渡,分析训练问题,提供针对性建议;建立交流平台,参与病人会,进行同伴教育和经验分享。指导病人穿戴舒适衣鞋,逐渐增加训练难度;推荐张贴训练方案并设定提醒,演示吹气球、蜡烛等检测效果。鼓励病人撰写训练日志,医护人员查看训练效果;引导家人掌握方法,监控病人的训练,适时奖励以鼓励病人。

4)维持阶段:肯定坚持,比较前后状态激励;手机随访、家访、家属监督,了解实施情况,防止退出;若退出,及时解决保证效果。

1.4 观察指标

1.4.1 生活质量

根据2019版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分表[15-16]进行评估,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在身体、心理、社交和环境等不同领域生活质量的工具,由世界卫生组织开发和推出,并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主要评估生理机能、心理健康、独立性、社会功能、环境、个人信仰6个领域,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生活质量越高。

1.4.2 肺功能指标

检测两组病人指脉氧饱和度(%)、肺活量(VC)、用力呼气量(FVC)、最大吸气量(IC)、最大通气量(MVV)。

1.4.3 6 min步行试验

引导两组病人在直线上快步走6 min,距离越远表明病人肺功能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表1 两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6 min步行试验比较 单位:m

3 讨论

健康赋能理论是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基于“赋能”的理念而构建的一种新型健康教育模型,是以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的里程碑式概念,使得人们与医护人员之间形成良性交互作用,从而实现改变自己的最佳状态,对控制慢性病、延长生命生存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7]。健康赋能理论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和参与度,认为个体在健康决策和行为中应该被视为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该理论认为个体能够通过获取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和对健康的掌控感,提供了一种鼓励和支持个体主动管理自身健康的方法[18-19]。

3.1 健康赋能理论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肺功能

由于健康赋能理论的关键在于尊重病人的主体性,病人在自己的健康教育方面更加积极主动,而非传统的消极接受[20]。赋能模式下COPD病人更了解肺疾病,掌握自我监测技巧,制订有效的康复计划,积极参与肺功能锻炼。同时,病人能够更有意识地遵循医嘱,减少吸烟、饮酒,培养健康饮食和适度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从而改善肺功能、减轻疾病症状。健康赋能通过提升个体的自主健康管理能力,对于改善COPD病人的肺功能具有积极作用[21]。在本研究中,对COPD病人进行健康赋能理论挖掘其潜能、激发其动力,以促进出院后的肺功能康复训练行为规律进行,明显改善了病人肺功能。但如何对COPD病人行为改变不同阶段给予相应干预,制订安全有效的肺康复干预计划,与健康赋能理论协同提高训练效果仍面临考验。

3.2 健康赋能理论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用健康赋能理论引导COPD病人的肺康复治疗,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帮助病人进行有效的自我疾病管理,以改善其在患病期间的生活质量和提高生活满意度,是个体获得掌控生活的能力、资源、机会和权力的进程。近年来,“健康赋能”的运用不断改善慢性病病人的生存质量,运用健康赋能理论的健康宣教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癫痫病复发,提高其生活质量[22]。另外有研究表明,将健康赋能理论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教育中进行实践,有利于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质量管理效果,改善母婴妊娠结局,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23]。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生理机能、独立性、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环境以及个人信仰这6个方面都可以通过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参与赋权来促进改善。通过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健康赋能理论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管理和改善其生理机能,个体通过锻炼、健康饮食、药物管理等行为参与,提高了对自身生理健康的掌控能力。健康赋能理论可以帮助个体增强独立性,个体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依赖自身的能力和资源做出健康决策,并采取适当的行动,而不是依赖他人或外部支持。社会支持是健康赋能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促使个体积极参与社会,社会支持可以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健康信念,并鼓励其参与社会活动和交流,从而提高社会功能。在心理方面,健康赋能理论通过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参与赋权,可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个体对于自己健康行为的信心和能力的增强可以减少焦虑和压力,改善心理健康状态。通过增强环境中的健康支持,个体可以更好地适应健康行为,例如提供健康教育和社区设施,改善社会和物理环境来促进健康。此外,健康赋能理论强调个体对于健康行为的信念和态度的重要性,通过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和参与赋权,个体的健康信念和个人信仰可以得到加强,从而更愿意积极参与和坚持健康行为。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干预后病人的康复自信度提高,更积极地参与肺功能锻炼,严格遵循药物治疗,逐渐改善了肺功能和运动耐受力,病人的呼吸困难症状减轻,日常活动能力增强,心理状态也更为积极,进而对于改善COPD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积极影响[13]。

3.3 健康赋能理论有助于改善病人的日常活动水平

运动训练是肺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步行、蹬车、爬楼梯、跑步等促进身体各大肌肉群的运动以改善心肺功能。早期进行呼吸训练有利于提高远期呼吸肌的能力,可以通过收缩嘴唇/腹式呼吸、吹气球、呼吸操等方法来提高病人的呼吸能力,从而使得病人在相同时间内的步行距离延长[21,24]。健康赋能理论不仅帮助病人更好地管理疾病,还可以有效提高其步行能力和日常活动水平,这种改善可能与病人更积极参与肺功能锻炼、采取合理的呼吸技巧以及积极的生活方式有关。在本研究中,进行健康赋能理论干预的试验组病人步行试验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因此,健康赋能理论在改善COPD病人的步行能力和日常活动水平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

未来,基于健康赋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在COPD病人肺康复中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随着数字化技术进步,移动应用和智能设备将扩展健康管理工具,激励病人更积极参与康复。此外,进一步探索个体差异与康复效果关系,制订精准干预策略,将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多学科合作和社会宣传可促进综合应用,满足病人多方位需求。随着病人健康自我管理认知提高,健康赋能理论将得到更广泛应用,共同推动COPD病人生活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表明健康赋能理论明显改善了COPD病人肺功能,进而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应采用针对性策略以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猜你喜欢

个体病人康复
谁是病人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病人膏育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