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阅读析形象 借助细节探主旨
——《女娲造人》教学新探

2024-03-29谭礼琼

中学语文 2024年5期
关键词:女娲主旨神话

谭礼琼

我们常常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文学教育则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判断等能力的重要途径。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女娲造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教学机会,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文本,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笔者试从分析形象、探究主旨以及辨识观点三个角度对文本教学展开探究,揭示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文本。

一、分析形象

女娲是这篇课文中的主要形象,教师可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楚辞》《说文解字》等古籍中有关女娲的记载,并让学生在阅读之后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女娲。通过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古籍资料,可以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女娲的形象,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文中的描述。女娲的神秘、智慧和创造力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特质,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塑造和文化传承。

首先,教师可以提供古籍中有关女娲的记载。例如,《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表达了对女娲特殊形体的疑问,提出了是谁创造了女娲的问题,反映了古人对女娲神话的思考和疑问。《说文解字》:“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赞美女娲是一位神圣的女性,她有着化育万物的神奇能力。《山海经·大荒西经》:“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介绍女娲是古代主宰天地的女神,有着人面蛇身特殊外貌,并拥有丰富的变化能力。《淮南子·说林训》:“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解释了女娲的七十变能力是如何与宇宙中的事物相联系的。《淮南子·览冥训》中描述了远古时代,四根天柱倾倒,九州大地裂毁,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滥不止。女娲不忍人类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风俗通》中记载了女娲抟黄土作人,祈祷祭祀上天,为女子婚姻设置行媒。在不同典籍和传说中,女娲的形象有所不同,但她通常被描述为一位拥有人脸和蛇身的神女,有化育万物的能力,能够创造并影响宇宙中的各种元素和生物,包括人类。

这些资料反映了女娲形象在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多样性,她既是神圣的创世神明,也是具有特殊形象和能力的神秘女性。女娲在神话中被赋予了宇宙创造者的角色,涉及创造世界、维护宇宙秩序和人类起源等多个方面,对中国文化和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传说也展示了古人对宇宙和神秘力量的思考和探索。女娲在文化和社会层面也具有重要地位,民间传说认为女娲用黄土创造了人类,这一传说将她视为人类的始祖和创造者,为人类的起源提供了一种解释。她还被描绘为祷告神灵、促进婚姻的女媒,显示了她与人类社会的互动。总的来说,女娲是一个神秘神圣的神话人物,她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扮演了多重角色,包括人类的创造者、宇宙的维护者和文化传承者。她的形象代表了古人对宇宙、自然和人类起源的思考,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女娲的传说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宇宙和神秘力量的好奇,还塑造了中国文化中独特的神话传统。

在教学中,教师引用了《楚辞》《说文解字》《山海经》《淮南子》《风俗通》等多种古籍文献,从不同的来源和角度提供了关于女娲的信息,这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女娲的多重形象和这一形象的文化意义、社会意义,使学生认识到女娲不仅仅是神话中的形象,还在传统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探究主旨

在分析女娲形象之后,还需要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主旨。文学作品往往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巧妙的情节安排传达深刻的主题和思想,在《女娲造人》中,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传递了关于创世、人性和神话传承的主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这些关键细节,发现故事背后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和主旨。在此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这样一种学习策略,即借助文本中的特定细节形成表达主旨的概括性说法。主旨通常是作者通过文章要传达的核心思想或主题,而有时文中没有直接点明主旨的句子,需要读者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故事中的重要情节等提炼文本主旨。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回顾文中主要人物所做的决策,思考这些决策背后的动机和意义,这有助于揭示人物形象与主旨之间的关系。可以关注人物之间的对话、争论和互动,人际关系和冲突通常可以凸显文本主旨。也可以思考故事中的重要情节,探究其如何影响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而概括文本主旨。此外,文本中的事件可能具有深层的象征或隐喻意义,这通常与文本主题紧密相关,读者可以思考这些事件的深层意义以探寻文本主旨。在概括文本主旨时,可以使用通用的、类型化的表达,而不是特定的具体人物或情节,这有助于捕捉故事中更广泛的主题和思想,如人性、母爱、统治等。通过这样的方法,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并挖掘出作者所要传达的深刻思想和主题。这种文学分析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其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水平。

在课文《女娲造人》中,开篇的细节描写描述了女娲的孤独感和她创造人类的动机。尽管女娲是一个神灵,拥有神奇的能力,但她也感受到了孤独。她在原野上行走,看着周围的景象,深刻地意识到在这广袤的天地之间,尽管有太阳、月亮、星星,以及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但仍然缺少一种特定的生物,即人类。女娲的孤独感使她想要在这个世界中加入一些新的东西,让世界变得生气蓬勃起来。即使是神灵也会经历情感上的孤独和寂寞,这表明人类的孤独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孤独不仅仅是人类社会的现象,即使是神明也会与类似的体验。因此,女娲创造人类的动机不仅仅是填补世界,也是因为她自身孤独的情感体验。这是细节见主旨的一个例子。

文中还写到女娲在旅途中感到疲倦,停在池子边休息,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与自己的倒影互动: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开始思考自己的存在,意识到世间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生物,但缺少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这启发了她创造人类的想法。这段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娲在创造人类之前经历了一段自我认知的过程,这与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相呼应,强调了个体对于自我身份和存在的探索。这个过程强调了女娲的自我认知和思考,表明即使是神灵也有认知自己的过程,这与人类对于自我身份和来源的探索有着相似之处,强调了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女娲在创造人类之前,也经历了对自己身份的思考,这一主题为文章注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

在《女娲造人》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具体细节,如女娲的孤独感、女娲的自我认知过程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重要情节与文本主旨之间的关系。巧妙地引用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将其与女娲的自我认知过程相对应,有助于学生将文学作品与哲学思考联系起来,提高他们对文本主题的深刻理解,也有助于学生思考自我认知、个体存在的意义等更深刻的问题。在引导学生分析女娲的自我认知过程和孤独感时,将文本主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产生共鸣,因为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三、辨识观点

教师可引导学生辨析赵景深关于童话和神话的观点,以深化他们对童话和神话文学的认识。童话不仅仅是儿童文学的一部分,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哲学内涵。通过分析赵景深的观点,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童话、神话作为文学形式的重要性,以及在传递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

赵景深在《童话学ABC》中进行了童话与神话的比较,他提出了一种有趣的对比观点强调这两种故事类型的差异,辨析其观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童话的认识。他将神话描述为“板着面孔”,好像戏台上的正生,而将童话描述为“嬉皮笑脸的”,就像戏台上的小丑。这两个比喻突出了童话与神话的不同氛围和情感。

神话是“严肃的故事”,这意味着神话通常具有庄严和正统的性质,它们常常传承着某种宗教、文化或社会价值观念,以及对于宇宙、神明、起源等重大主题的探讨。与之不同,童话被描述为“游戏的故事”,表明它们更加轻松、娱乐和富有创造性,通常以幻想和想象力为基础,强调故事中的冒险、奇遇和幽默。这个对比强调了童话的轻松性质,以及其更加亲近儿童和普通读者的特点,它们常常用于娱乐、教育和启发想象力,而不像神话那样带有宗教或官方性质的职责。赵景深的这一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童话和神话的不同,以及它们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价值。

然后,这个观点应该在更广泛的背景下加以考虑。首先,可以认同他关于神话的描述,即神话通常更加庄严、正统,承载着宗教、文化和社会的重大价值观念。神话往往是一个文化或宗教体系中的核心故事,传达了深刻的哲学和道德思考。这些故事常常涉及神祇、宇宙的起源以及人类的角色等,因此它们确实具有一种“板着面孔”的特性。然而,关于童话是“嬉皮笑脸的”的观点,可以有一些例外情况。童话故事的确强调娱乐性和创造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童话都是轻松和幽默的。有些童话也包含深刻的道德教训和哲学思考,而且它们可以通过寓言和象征手法来传达这些思想。所以,童话可以更复杂,不仅仅是“小丑”的故事。此外,现代文学和文化中的故事往往涵盖了童话和神话之间的各种元素,它们可以是轻松的同时又具有深刻的主题。因此,在评价一个故事时,要考虑到它的内容、目的以及如何被呈现给读者。总的来说,赵景深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童话和神话之间关系的角度,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故事类型是多样化的,可以包含各种元素和主题。

上述教法引用了赵景深在《童话学ABC》中的观点,运用这一观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童话和神话之间的差异。这样的引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思考文学作品的类型和特点。赵景深的观点强调了童话的轻松、娱乐和富有创造性的性质,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童话作为一种文学类型的特点,以及其主要目的是娱乐和启发想象力。赵景深的观点引发了学生对童话和神话之间关系的讨论,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这两种文学类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分析能力的提升。教师指出关于童话的观点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即童话并不一定都是轻松和幽默的,有些童话也包含深刻的道德教训和哲学思考。这种细致的考虑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作品。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拓展阅读和分析,《女娲造人》的教学将不再局限于课文表面,而会成为一个丰富而深刻的学习经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文学鉴赏能力和跨学科学习的能力。通过深入研究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并提供实际的教学策略,可以启发更多教育工作者在文学课堂中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猜你喜欢

女娲主旨神话
东方神话
女娲
主旨演讲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女娲造人
神话谢幕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平淡真实显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