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践

2024-03-29

中学语文 2024年5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思辨性文本

陈 群

学习任务群是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的重要手段,推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与学习任务群相结合,构建高效的思辨性阅读课堂,能显著提升教学有效性,助力学生的成长发展,故而应当做好“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及相应文本的功能价值定位,深入把握学习任务群、语文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间的密切关联,在此基础上推进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概述

1.内涵分析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是指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为导向,以学生主动阅读、自主探究为主要实现形式,运用辩证思维对文本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和深度阅读,以一系列学习项目和阅读任务为载体的一种现代化语文课程教学模式。其内涵如下:一是根据学生需求实施教学活动;二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现辩证思考;三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目的;四是作为载体的学习项目、阅读任务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2.特征分析

首先,思辨性,主要体现为该学习任务群内的文章能启发学生思维,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辩证看待文章内容,做到理性阅读,切忌以主观想法随意揣测,培养学生实证精神,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也能提升其思辨能力。其次,交织性,主要体现为阅读活动与个人表达相互交织,以及学习项目和阅读任务之间存在明显的交织关系。再次,经典性,“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涉及的具体篇目包括《烛之武退秦师》《劝学》《鸿门宴》《师说》以及《拿来主义》等,均是我国文学领域的经典作品,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深入学习,能提升学生辩证性思维。最后,基础性,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学习任务群共有18 个,其中必修为7 个,选修为11 个,“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属于必修任务群,学分占比较重,而且如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不到位,学生的思辨能力就会不足,在未来的阅读思考中就会受到阻碍。

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应用价值

首先,指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使学生实现综合发展。具体来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分为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方面,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应用实践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使学生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

其次,推进阅读教学深度开展,构建高效阅读课堂。“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应用实践能引导学生在思辨性主题下进行主动思考、深度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发展,也能使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深意,从而构建学生深度思考、师生有效交互的高效阅读课堂。

最后,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于阅读教学。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有助于学生养成辩证思维,使学生能够辩证、理性、冷静地看待身边和社会上的人事物并做出科学判断,实现学思结合,这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的重要表现。

三、“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应用策略

1.明确“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价值功能定位

明确价值功能定位是推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具体来看,该学习任务群的价值功能定位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首先,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人文修养,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施以文本为载体,而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接触并学习语文知识,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提升人文修养。其次,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尤其是实现思维发展与提升,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思辨性主题进行思考分析和交流讨论,相互交换意见,锻炼自身的思辨性思维,形成辩证看待事物的思维习惯。最后,促进学生精神品质和价值取向发展,在该学习任务群教学期间,学生能形成冷静、理性、辩证看待事物的精神品质,而且做到基于事实和证据来判断某一事物,形成理性精神和一定的推理判断能力。

2.科学设置思辨性的学习任务群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于学习任务群的实践应用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为了确保学习任务群能切实发挥其应有价值,教师应当科学设置教学目标,而这就需要教师仔细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并做好课标研究与文本分析。

结合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应当确保教学目标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既能对学生的学习思考形成一定挑战,又能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任务。例如,在讲解《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的重难点设置如下目标:①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如概念界定、选言推理等,据此阐释《拿来主义》文本中的论证逻辑通路;②根据本文喻证特点,思考本文的论证逻辑并进行推理质疑,以此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目标①为本节课教学重点,目标②则是本节课教学难点,而且教师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思考造成一定挑战。

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做好课标研究和文本分析,“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践应用需要关照新课标,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核心素养。以《师说》的教学为例,可以让学生分析文中的老师与学生两个角色之间的关系,研究“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的合理性,以实现思辨能力的发展。而在学习《阿房宫赋》《六国论》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同样是针对秦亡的史实,不同年代不同作家却得出迥然不同的观点,而二者的观点都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这与他们所处的社会政治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分析鉴赏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力。

3.合理选择思辨性的学习任务群教学内容

首先,选择言语逻辑相关的思辨性教学内容。教师应基于文本内的言语逻辑矛盾整合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感受言语逻辑的魅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语文之美。例如,在《劝学》中有“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两段话在言语逻辑上存在一定的矛盾,教师可由此切入让学生进行辩证思考。学生指出,在学习的过程中,向他人寻求帮助与善于积累都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两者并不冲突,善于积累并不意味着朝着一个方向闭门造车,而是应当善于向他人借鉴,在此基础上不断积累,才能学有所成。

其次,选择具有启发性的思辨性教学内容。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能启发学生思考的文本内容,教师可将其筛选出来,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教学《反对党八股》这篇文章时,教师可由“党八股”现象出发,设置相应问题,让学生研究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而后思考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存在类似情况,以此启发学生思维,并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又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烛之武之所以成功说服秦穆公,除了环环相扣、分条缕析的逻辑推进之外,更重要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还如,在《鸿门宴》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项羽不杀刘邦对整个事件的走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教师要将这些学生容易忽视且又重要的分析点给予必要点醒,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全面地去分析问题,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

最后,选择与人文主题相关的思辨性内容。新时期的高中语文教学应当突出人文性、生活性,故而教师在选择“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内容的时候应当紧扣人文主题,让学生在文本内容的影响下培育人文精神。例如《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在唐朝平定天下、国力上升、处于“守成”的阶段,居安思危,不顾个人安危,不怕触怒龙颜,敢于上疏,提出“十思”,体现了对国家大事的担当精神。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下国情思考,如何做才能体现作为当代青年的责任感、担当精神,促使学生实现人文精神层面的发展。

4.采取恰当的思辨性教学方法

在实施“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合适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有鉴于此,教师应当主动创新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具体来看,教师可以综合运用问题驱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抛出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入到深入探究思考的状态,得出相应的观点并实现思维品质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可以让学生在联系时代背景及了解人物个性差异的基础上来思考文本中的人物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学习《谏逐客书》时,可以让学生思考李斯是如何在内外交困的情境下让秦王收回成命、改变决策的。同时,教师可以设置贴近真实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在学习《谏逐客书》时,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排演一场话剧,还原现场,特别是史料背景的补充,模拟李斯在朝堂上如何舌战群雄,步步为营,并扭转乾坤,重新登上政治舞台。在学习《答司马谏议书》时,可以让学生查阅史料,并结合司马光的《与王介甫书》,开展“应不应该实行变法”的情境辩论。

四、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推进“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践应用能帮助学生提升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同时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落实。针对现阶段“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应用状况,教师应当找准学习任务群的价值功能定位,主动优化学习任务群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并综合采取问题驱动、自主探究、互动交流等方法推动教学活动的实施,多措并举,使“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发挥其价值,有力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思辨性文本
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实施对策等
悖离核心素养涵育的非思辨性写作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案例:跟四位“名师”学思辨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案例:哀怨曲还是欢乐颂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