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4-03-29孙强
孙 强
(辽宁省锦州滨海新区产业服务中心 辽宁 锦州 121007)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以下简称森林二调)主要对林地、森林资源的质量、分布、数量及种类情况开展实地调查和系统分析。森林二调一般以县级行政区划或国有林场等森林经营单位为调查单位,以满足编制及调整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和林业规划设计的工作需求开展的森林资源调查,是建立或调整完善森林资源档案、划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完成区域性自然资源发展规划,实施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和森林资源量化管理,规范森林资源有效经营的充分证据。
1 存在的问题
1.1 调查内容有待完善。近年来,党和国家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国家战略,各地林业部门也不断强化森林资源管理工作,逐步实现森林生产经营向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转变。但目前森林二调内容主要是森林面积及蓄积量,收集的数据信息不能对森林资源的整体生态效益情况进行有效评价。比如开展林业规划时,公益林小班建设要同森林生态系统进行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森林生态系统平衡稳定,才能科学构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
1.2 调查资金紧张,精确性较差。每次的森林二调都需要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撑,但地方政府资金普遍紧张,投入资金较少,基本没有先进设备和充足的资金保障,基层单位只能利用有限的人员进行高强度的原始方法调查,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且由于设备残旧导致准确性较差。外业调查是长时间的超强度工作,需要深入每一个小班进行野外实地调查、测量、记录。内业工作要根据变化情况对原来的小班数据、资源配置等进行重新更新,完成新的规划。由于没有先进数据处理设备,人员较少,更新内容不能做到及时、精确。
1.3 调查间隔期过长。目前,基层森林二调每隔10年开展1 次,这么长的间隔期不能及时动态掌握森林资源基础资料。许多项目立项实施需要森林二调数据支持,但由于森林二调数据不能及时更新,有时森林经营活动已经造成森林二调与现状变化较大,特别是许多国家性的项目周期都比森林二调周期短。由于森林二调间隔期长,数据信息严重滞后,许多林业相关工作无法利用森林二调数据。
1.4 人员稳定性差,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由于森林二调间隔期为10 年,期间林业工作人员会有提升、交流、离职、退休情况出现,而且基层机构改革也造成了机构的调整和人员的流动。大部分基层林业人员是乡镇调配使用,相关专业毕业生较少,人员稳定性也较差,业务能力水平不高,特别是对现状图、新型仪器和软件的识别和使用能力较差。
2 对策建议
2.1 增加调查项目。目前,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我们要在保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发展林业建设,坚持林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森林二调工作要在森林资源存量、森林结构、生物种类及生物量等方面进行强化。同时要全盘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划分各类森林的生态功能等级,调整完善调查内容。
2.2 缩短调查间隔期,随时局部补充调整。根据各地森林资源实际情况,可以改10 年间隔期为5 年或2年进行1 次。对于森林产业结构调整基本完成、森林资源变幅不大和已建立森林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系统的地区,改周期性的普遍调查为随时局部补充调整为主,森林资源档案可以做到随时调整,在林业资源变化的同时,把森林资源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2.3 建立定期比较报表制度。基层林业部门要定期把森林资源的征占、新增、经营等变化明细向上级报表,并以此调整森林二调数据,确保森林二调数据与实际动态相符。上级部门通过比较报表,可以发现基层林业方面的各种问题,如是否违规侵占采伐、是否超范围超强度经营等,基于此可以有效地进行监督和科学决策。
2.4 加强森林二调队伍建设,加快软硬件设施建设,强化资金保证。要加强森林二调队伍建设,实现机构稳定、人员稳定。对现有人员强化相关技术培训,通过学习交流,定期更新技术知识,还要与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实现产学研有机统一;对新进人员,实行逢进必考,聘用本专业、有能力、有事业心和有行业奉献精神的人员,从而为森林二调工作提供人力资源保证。为了推进森林二调工作现代化、数字化,满足森林二调工作的实际需要,应加大设备购置力度,更新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以保证森林二调的质量和速度。为解决森林二调所需资金,应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同时地方财政也要充分给予配套解决措施。条件充分的地区,可试点市场运作,委托有相关资质的森林资源调查单位开展森林二调工作,实行有偿提供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