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林场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分析评价与措施

2024-03-29杜建霞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林场林业

杜建霞

(张家口市宣化林场 河北 宣化 075100)

1 绿色防控分析评价

1.1 防控成效评价。宣化林场是张家口市直属国有林场之一,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东南,林木茂盛,水草丰美,是涵养水源和美化环境的生态氧吧。林场本着乔灌草结合、因害设防、适地适树的原则,采取“迎风造林带堵口子,沙地造林网划格子,水电路树搭架子,格子中植树播草盖被子”和水利先行的综合治理方案,大量引进和运用多种沙生植物,以固定流动沙丘为重点,分区分年度营林造林。昔日近两万亩荒沙遍野、寸草不生的荒漠,现在是林茂草盛,林木覆盖率达到95%以上,流动沙丘已基本固定,风蚀沙扬现象已初步得到控制。沙生植物增加了30 多个品种,生态条件得到改善。目前,林场已植树种草10 万余亩,造林保存总数1 000 万余株,林草覆盖率超过97%,昔日的京西风沙源成为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的重要支撑。林业人树立了科学治沙的样板,被河北省确定为综合治沙示范基地;而且为动员全社会开展公益治沙树立了一面旗帜,也为民间团体开展公益治沙创造了新的经验;林场取得现在的成就实属不易,加强绿色防控,保护好林场的资源成为了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1.2 防控意义分析评价。做好绿色防控,保护好森林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保障,做好林草生态保护工作,是新时代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们林草部门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也是我国在世界生态安全领域的使命担当。森林和草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绿色防控是通过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以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的目的,同时它也是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1.3 防控理念分析评价。宣化林场作为京西风沙源、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的重要支撑,做好病虫害防控,成为护林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作为宣化地区的重要景区,宣化林场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有着不同于其它林区的特殊性。林场一直以绿色防控为理念,扎实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在防控手段上,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防治方式上,采取“综合治理,生态防治”的原则,既守护好森林资源,又维护好林区生态。林场每年及时开展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通过监测,了解病虫害发生动态,积极做好防治预案,把防治工作做在病虫害爆发之前。林场主要采用了林下小环境整治、太阳能杀虫灯物理诱杀和生态药杀等手段。防治药物全部采用甲维盐微生物源农药、菊酯类植物源农药、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等环境友好型农药。近年来,宣化林场坚持贯彻“绿色防控”理念,走“生物防治”之路,开展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以虫治虫,利用天敌防控,配合生物农药,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既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2 绿色防控的意义

2.1 确保林草产品绿色安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具有公益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正处在由传统的农药防治向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营林工程防治等绿色防治转型的过渡时期。为此,我们必须调整防治思路、转变防治方式、改进防治技术,采用绿色防控技术,科学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要坚持治存量、遏增量,把该减的化肥农药减下来、该治理的污染治理到位,从源头上消除森林食品及其产品的安全隐患,确保林草产品绿色、安全、无污染。

2.2 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绿色防控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也是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保障森林资源安全,营造天蓝、山青、水秀、人和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要践行新发展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立足本职、强化担当、主动作为,谋划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构建完善的林业绿色防控格局,不断提升防治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实际行动服务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2.3 是持续控制病虫灾害,保障林业生产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防治林木病虫害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措施,在控制病虫危害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病虫抗药性上升和病虫暴发几率增加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降低病虫害暴发几率,实现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而且有利于减轻病虫危害损失,保障林产品的有效供给。新形势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理念要从防住向防好转变,防治方式要从粗放向精准转变,防治方法要从技能向智能转变,防治力量要从单一向多元转变。推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迫、工作所需、职责所系。我们要在强化力量、固强补弱、系统谋划、综合施策、绿色精准、保护自然上下功夫,努力开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新局面。

2.4 为打造绿水青山奠定坚实的基础。绿色防控是促进标准化生产,提升林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必然要求。传统的林木病虫害防治措施既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也不能满足林业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大规模推广林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林业标准化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难题,显著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避免林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超标,提升林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促进林木健康生长,为打造绿水青山奠定坚实的基础。绿色防控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属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能有效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还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控作业风险,避免人畜中毒事故。同时,还显著减少农药及其废弃物造成的污染,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2.5 具有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作用。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状况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新时期林业的四大地位中有一项是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有害生物对林业发展的作用也正是如此,因而防治有害生物就是为林业治病,它可不断提高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水平,保护管理好现有的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产品、生态产品,才能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因此,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在生态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承担着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文明的重任,是林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力量。

2.6 具有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的作用。生态建设包含着生态空间、生态环境、生态产品、生态修复等基本要素,生态空间以林业用地为主要依托,生态环境保护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优先保护对象,生态产品生产以林业为主要提供者,生态修复以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工程为重要基础,这些都说明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发挥着主体作用。为了使生态建设中的林业发挥其主线作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工作承担起了建设生态的历史责任。近几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倡导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遏制化学防治,其目的是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保护环境不受污染。采取的绿色防控防治方式主要有物理机械防治(黑光灯诱集鳞翅目害虫、环形鼠铗)、性信息素诱集(性信息素诱集器落叶松八齿小蠹、鼠不孕剂的使用)以及天敌和益鸟(悬挂鸟巢吸引大山雀和椋鸟、堆石头堆吸引蛇类)的利用等,保护生物链和食物链,从而达到生态系统稳定发展。

2.7 具有增强森防文化、促进森林健康的作用。面对无烟的“森林火灾”,我们必须警钟长鸣,果断行动,及时监测预警,加强检疫执法,遏制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危害,增强森防文化,促进森林健康,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生态、经济、社会、碳汇和文化功能是林业的五大功能,同样,森防文化是构建生态体系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加强森防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以“除害、敬业、厚德、求是”为主要内容的“啄木鸟精神”,广泛宣传体现行业精神的先进典型事迹,凝聚行业力量,扩大行业影响,为繁荣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坚实的基础。

2.8 具有发挥林业主体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林业的四大使命之一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因此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保护森林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举措之一,我们要始终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中的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保证空气质量、维护生物种类多样性等作用。森林的健康关乎着林业的发展,关乎着生态建设的成败,因此,必须将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工作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森林医生肩负着林业安全的使命,国家乃至世界的森林蓄积量大,才能确保生态建设的安全。

3 绿色防控保障措施

3.1 树牢绿色防治理念,推进综合防治。林业防治工作要积极倡导绿色防治,大力推广社会化、专业化防治模式,普及应用环境友好型生物、仿生物等高效、无毒、低残留农药以及智能无人机防治等先进技术,逐步完善以抗虫树种为主的营造混交林配套措施,不断加强抗性树种培育、生物调控、森林经营等治本措施的运用,积极协调、优先安排虫害林木采伐指标和更新改造任务,把有害生物防治贯穿于营造林的全过程,提高林分自身抗病虫能力,达到标本兼治,切实在绿色防治上出经验、出模式、出成效。

3.2 坚持因地制宜,推进分区治理。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实现可持续控制为目标,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分类施策。实行动态管理,加强虫情监测,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协调运用人工、生物、物理、药剂等防治措施,逐步降低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减轻危害程度,实现有虫不成灾。

3.3 坚持统防统治,形成工作合力。做到“三个强化”、“三个坚持”。“三个强化”:一是强化措施落实。要综合运用人工、物理、化学、生物、营林相结合的防治措施,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制定科学管用的技术方案。明确责任,制定方案,严格工序,严加监管,及时拔点除源、及时喷药防治、及时销毁虫害木,有计划地更新造林,严格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在防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畜、机械安全,坚决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二是强化监测监控。做好虫情专项普查,确定专人严密监控监测点,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动态,加强林木、木材产地和调运检疫,防止新的虫害传入。三是强化技术指导。要加强技术指导力度,通过培训技术人员充实技术力量。“三个坚持”:一是坚持综合施治。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建立长期有效的机制,实行综合施治。二是坚持统防统治。全单位各个部门要相互配合,统一行动。三是坚持长期防治。绿色防控工作具有技术性强、难度大的特点,目前有害生物无法根除,短期防治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树立长期防治、持续控制的思想和决心,坚持长期防治。

3.4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科学发布预测预报。为准确掌握林区内林木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规律,病虫害防治科要勤观察,多监测,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上报研究,在单位内及时准确发布预报信息,为林木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科学的依据。依托国有林场科学布局建设监测点,全面推行监测预警网格化管理,将监测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及具体责任人,严格执行考评机制,建立有奖举报制度。完善测报设施设备,借助移动终端、公众信息服务媒介等及时发布生产性预测预报。坚持专业测报员和群众测报员相结合,努力将护林员发展培养成测报员,扩大监测覆盖面,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建立和完善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和专项调查制度,每5 年组织开展1 次普查,每年开展2 次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专项调查,全面、及时掌握发生动态,为科学防控提供准确依据。

3.5 增加资金投入。林场要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监测预报、林木植物检疫、疫情综合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应按照公益林用地面积每年每亩不少于0.5 元的标准落实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防治专项资金,并逐年增加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财政资金投入。要按照“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积极引导国有林场开展综合防治。

3.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绿色防控工作需要,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检疫机构建设,合理调配编制资源,从体制上保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工作力量;积极培养和合理配备检疫员,壮大检疫执法力量;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及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加强技术培训体系建设,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行业岗位技术培训与考核;力争每2 年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和林场工作人员、护林员进行1 次监测、检疫和防治技术方面的轮训;要按照国家规定落实防治作业人员接触有害物质的岗位补贴和林业系统中从事野外作业职工的野外工作津贴等相关福利待遇。

3.7 加强法治建设。建立检疫执法责任制度和限期除治监督机制,严格行业内外部执法监督、层级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规范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防治检疫执法行为,全市所有国有林场对已发生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隐瞒不报,导致灾害蔓延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领导及人员责任。每年在全市开展1 ~2 次行业内部执法监督检查。积极开展法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认识和自觉守法意识。建立违规调运举报和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发现报告奖励制度,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良好氛围。

3.8 加强监督考核。绿色防控是实现林产品质量、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关键措施,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绿色防控给林业资源带来的重要性,要把绿色防控纳入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加强组织领导,责任分工,细化工作任务,确保圆满完成林场病虫害防治工作。全市国有林场要把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和防治率、松材线虫病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完成情况纳入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目标考核评价体系。要对防治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国有林场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完成防治工作目标的,予以通报批评,并不得在当年涉及林业和生态资源安全的考核中被评定为优秀等次。对因防治不力造成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疫情大范围扩散以及新发现疫情面积较大的林场,国有林场主管部门督促其立即采取措施,防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林场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land produces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林场住宅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