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质效的途径

2024-03-29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2期
关键词:质效高素质培育

李 敏

(锦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锦州市植物保护中心 辽宁 锦州 121000)

1 培育高素质农民的必要性

1.1 高素质农民培育是国家发展战略与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的需要。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要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开展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提高培训实效。农民占我国总人口的比例最高,农民的培训是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素质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及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只有把农民培育好,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1.2 高素质农民培育是实现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需要。农业生产现代化需要高素质的农民作为支撑,农业生产现代化需要掌握科学管理知识,需要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需要掌握智能化、自动化的农机设备的操作与维护技能,需要有创新的思维模式,传统的农业生产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需要,所以必须进行高素质农民培育,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是农业现代化的内核,只有提升了农民的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及农业现代化生产的专业技能,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1.3 高素质农民培训是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与学历水平的需要。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调查显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历比例分别为4.73%、44.29%、35.45%和15.53%,说明我国农民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近一半农民为初中及以下学历,所以,在农业生产科技需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与学历水平,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培育一支能够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与乡村振兴建设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已刻不容缓。

2 高素质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培训内容与农民实际需求脱节,教育培训绩效成果不理想。一些农民培训班在培训课程设置上与农民实际需求相脱节,缺乏实际操作演练,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够满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需求,所以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造成培训效果不理想。农民需要的是学以致用,需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把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农业产业发展、市场开拓及生产实际中的各个环节。

2.2 高素质农民培育中缺乏农村青壮年人员参与,影响高素质农民培育质效。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很多年轻人离开农村,选择外出务工,使得目前农村出现了“老龄化”“空巢化”趋势,留守在乡村里的“老、幼、妇”等农业劳动力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学习新技能、新知识的能力不强,进而影响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质效成果。

2.3 师资力量薄弱,培训内容与形式不够丰富。随着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断涌现,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需求从简单的农业技术培训发展升级到了经营管理、市场运营、农产品加工、电商物流、企业管理及策划等多个领域,单纯依赖市、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农艺师系列师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需要,而目前现实情况是高素质农民培育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需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入手,构建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

3 提升高素质农民培育质效的途径

3.1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健全科学的培训体系。高素质农民培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性、公益性事业,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所以必须以政府为主导,由政府承担农民培育的主体责任,才能够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同时建立健全科学的培训体系是保障培训质效的基本前提。农民培训教育要由政府相关部门直接组织安排,制定配套措施及政策,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多元投资,做好跟踪服务,建立高素质农民信息档案,调动农民参加培训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质效提升。

3.2 合理设计培训流程与方案,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增加亮点。合理设计培训工作流程,将培训工作及每一个培训环节进一步细化与优化,做好具体的工作流程安排,建立一套高效、完整的培训流程体系,进而提升培训的整体效果。培训方案的设计必须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增加亮点,要根据培训对象的知识水平及自身素质确立培训目标,选择培训模式与培训内容,并结合需求不断进行研究调整,经过反复论证后再最终确定。培训课程设置是培训方案制定的难点和亮点,是解决教与学、供与需之间矛盾的关键,每一次培训都要有全新的课程设置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够解决培训课程设置与农民实际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提升培训的实用性与精准性。

3.3 围绕产业驱动核心,将高素质农民培育融入地方全产业链之中。高素质农民培育必须紧贴产业,围绕当地产业驱动核心,将高素质农民培育融入地方全产业链之中,把人才培育链条与地方产业链相融合。例如,北镇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为了契合蔬菜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在高素质农民培训中进行精准培育,重点开展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对北镇市葡萄栽培地区的农民重点开展了葡萄种植栽培技术培训。这种与地方产业相融合的培训调动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培训效果。

3.4 加强能人培训,带动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积极性。做好主体为农业生产大户、农业创业就业带头人及农业科技示范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育一批高素质的持证职业农民,树立榜样,使这些典型成为乡村振兴中有文化、懂经营、会技术的高素质骨干农民,用他们的成功经历带动普通农民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积极性。

3.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教育培训基础。高素质农民培育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训师资一般由省域内农业院校的专家教授、市县农业技术服务部门有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以及当地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土专家”“田秀才”组成,这样的师资团队可以满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答疑解惑、跟踪服务等培育环节的需要,同时可以做到专兼结合、优势互补、思技共融,在高素质农民培育中,相关部门要积极完善和规范师资库建设,实施动态管理,优胜劣汰,为高素质农民培育夯实教育培训基础。

3.6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满足农民个性化需求。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为高素质农民培育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所以,在固定课堂、移动课堂、空中课堂、田间课堂进行理论学习、实际操作、在线学习等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有效满足农民个性化、多样化、碎片化学习需求,可以送教下乡,在田间地头进行教学,既能解决农民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又能满足农民就近学习、多元化学习的需求。

猜你喜欢

质效高素质培育
苏州吴中区创新七项举措 提升执法质效
从上诉案件流转周期看改革质效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坚持“四个三” 提升乡镇人代会质效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拓宽信访渠道 提升监督质效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