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小板输注过程中发生血小板聚集的预防性护理分析

2024-03-28荀玉静于行燕徐慧敏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3期

荀玉静 于行燕 徐慧敏

DOI:10.19435/j.1672-1721.2024.03.030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小板输注过程中发生血小板聚集的预防性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4月在盐城市中心血站接受血小板输注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分组,2018年12月—2020年1月的患者为参照组(46例),2020年2月—2021年4月的患者为探讨组(46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探讨组给予预防性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纤维蛋白析出情况、血小板聚集发生情况、输注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患者输注血小板后不同时间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结果 探讨组纤维蛋白析出的发生率(6.52%)低于参照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组的血小板聚集发生率为2.17%,低于参照组的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探讨组在输注3 d、5 d和7 d的血小板计数均大于参照组,且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上在患者血小板输注过程中给予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纤维蛋白析出发生率,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缩短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析出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3-0095-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

血小板输注在临床上主要治疗血小板数量严重减少且出血量过大的患者,应用较成熟,临床治疗效果得到医患的认可[1]。血小板极其脆弱,在给予患者血小板输注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缺陷,常见的有纤维蛋白析出、血小板聚集等情况,这些因素会严重影响血小板的输注有效性[2-3],进而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血小板输注过程中,如何降低纤维蛋白析出和血小板聚集发生率成为了临床护理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现阶段,临床对于血小板输注过程中发生血小板聚集的解决方法甚少。随着临床护理不断发展,有学者提出,若在血小板输注过程中实施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纤维蛋白析出和血小板聚集发生率[4]。为了证实这一观点,本研究在患者血小板输注过程中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分析其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12月—2021年4月在盐城市中心血站接受血小板输注的92例患者,按照时间分组,2018年12月—2020年1月的患者为参照组(46例),2020年2月—2021年4月的患者为探讨组(46例)。参照组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20~60岁,平均(43.37±10.52)岁;病程2~7年,平均(4.89±1.34)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0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15例、血小板无力症8例、恶性淋巴肿瘤6例、巨血小板综合征7例。探讨组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22~67岁,平均(55.37±9.52)岁;病程3~9年,平均(4.89±1.25)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12例、血小板无力症9例、恶性淋巴肿瘤10例、巨血小板综合征8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盐城市中心血站伦理委员协会审批,并与患者签署配合研究协议书。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血小板输注标准;均需要输注7 d以上;血小板减少症;重症血小板功能缺陷;血小板减少或严重血小板功能缺陷;医嘱服从性较高;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精神状态异常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者;严重药物过敏者;不服从医嘱者。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之前,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时将冰冻的血小板溶解,以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血液输注。

探讨组给予预防性护理。(1)血小板检查。护理人员根据血小板的特性对血小板外观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血小板。(2)选择滤器。护理人员对输注滤器进行选择,常规情况下选择孔径170 μm的标准滤器,不选择小孔滤器。(3)输注速度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调节输注速度,尽量保证在1 h内完成输注。(4)输注方法。采用标准的输血器,先输注少量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随后增加抗过敏药物,再进行血小板输注,每间隔10 min轻轻晃动血袋。(5)输注过程中的干预。护理人员定时观察患者的身体体征,若发现体温升高,应及时退热且停止输注。(6)血小板输注完毕干预。护理人员可通过Y形管将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注入血小板袋中,冲洗干净后再输注。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护理后2组患者纤维蛋白析出和血小板聚集发生情况。(2)对比2组患者输注血小板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荨麻疹、输注无效症和瘙痒。

(3)采用血小板功能分析儀(滁州瑞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患者血小板进行检测,比较2组患者在输注3 d、5 d和7 d后的血小板计数,并观察2组患者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

2 结果

2.1 纤维蛋白析出情况

参照组发生纤维蛋白析出10例,发生率为21.74%;探讨组发生纤维蛋白析出3例,发生率为6.52%。探讨组纤维蛋白析出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5)。

2.2 血小板聚集发生情况

参照组发生血小板聚集9例,发生率为19.57%;探讨组发生血小板聚集1例,发生率为2.17%。探讨组血小板聚集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4,P<0.05)。

2.3 输注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探讨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

探讨组在输注3 d、5 d和7 d的血小板计数均大于参照组,且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血小板输注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因血小板减少而引发的多种疾病,能够降低血小板减少导致出血造成死亡的概率。护理人员应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血小板输注的认识,增强血小板输注效果[5-6]。以往临床输注血小板时采用常规护理,仅关注患者血小板输注量及血小板制备时溶解过程,未关注患者输注血小板时发生的血小板聚集情况,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临床效果不佳[7]。因此,需要寻找有效、安全的护理方式来提升输注效果。

本研究发现,探讨组纤维蛋白析出的发生率(6.52%)低于参照组(2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在血小板输注过程中只注重溶解血小板的护理以及关注患者的使用量,而探讨组采用预防性护理,可以根据血小板的特性制定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護理人员在输注的过程中每隔10 min轻晃血袋,可以保持血小板活性[8]。护理人员对输注速度进行控制,确保在1 h内完成输注,确保血小板活性,从而有效降低纤维蛋白析出率[9]

本研究发现,探讨组、参照组的血小板聚集发生率比较,探讨组(2.17%)低于参照组(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小板输注过程中,护理人员及时检查血小板外观,筛选不合格的血小板,以保证输注质量。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滤器,避免因滤器口径太小对血小板输注造成影响,在输注前轻微晃动血袋,保证均匀度[10-11]。血小板属于异常蛋白,在输注进入人体后有一定的排斥性,极易发生过敏等不良反应症状,常见的有发热、支气管哮喘,甚至出现休克等。在输注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输注速度进行控制,并实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12]。诸多预防性护理干预均可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发生率。

本研究发现,探讨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讨组在进行血小板输注的过程中,先对血小板进行检查,确保患者输注的血小板状态正常;对输注速度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在1 h内完成输注,确保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减少因血小板聚集造成的不良反应;在输注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定时对患者的身体体征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可正常进行输注,最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研究发现,探讨组在输注3 d、5 d和7 d的血小板计数均大于参照组,且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小板输注的过程中实施预防性护理,可以保证血小板输注时间,严格控制血小板的输注量,使血小板计数保持平稳,进而缩短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采用预防性护理能够降低纤维蛋白析出和血小板聚集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顺利完成血小板输注,进一步维持血小板计数稳定,缩短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患者血小板输注过程中给予预防性护理,能有效降低纤维蛋白析出发生率,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缩短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敏,张鹏.个性化护理对血小板输注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8):179-181.

[2] 刘新正,薛燕平,陆红,等.血小板抗体检测及交叉配型在降低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作用[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9,32(8):639-641.

[3] 赵振军,葛占洲,徐少帅,等.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2):5986-5990.

[4] 常颖.血小板输注过程发生血小板聚集的预防性护理[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6):1060-1061.

[5] 康立惠,李志忠,林运,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复杂冠脉介入术后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11(6):705-708.

[6] 黄惠莲.整体护理用于血小板减少输血患者中的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21,40(33):108-111.

[7] 周丽.整体护理在血小板减少输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4):250-252.

[8] 李媛,陈昆仑.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病症分析及护理[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0,17(6):45-48.

[9] 黄坚,陈艺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相关因素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51-53.

[10] 许云波,张静.血液病反复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交叉配型结果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3):323-226.

[11] 沈奕新,鲍莉莉,杨蕾.降低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剂量应用于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效果研究[J].临床血液学杂志,2021,34(10):706-708.

[12] 张少强,刘青,袁荣荣,等.血栓弹力图在评价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输注的作用[J].中国输血杂志,2018,31(11):1255-1257.

(编辑:徐亚丽)

作者简介:荀玉静,女,本科,主管护师。

通信作者:徐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