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诸葛亮北伐得失的人文地理因素探讨

2024-03-28王曦

地理教育 2024年13期
关键词:曹魏魏国诸葛亮

王曦

一、诸葛亮北伐过程概述

北伐曹魏,攘除奸凶,还于旧都,实现分久必合之国之大统,是诸葛亮构建的长期战略规划。但从当时的地理条件、人口数量、经济条件等方面来看,要以蜀汉偏隅一己之力,消灭强大的曹魏,如同蝼蚁撼树,很难实现。但诸葛亮并未放弃北伐,而是尽量发挥其国内的主观能动性,进行“以攻为守”的军事战略规划,以至于几百年以后,唐朝诗圣杜工部在追溯诸葛亮时作《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长期为后人所传颂,被用来抒发对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怀念和一个人未竟事业的惋惜之情。那么,从人文地理某些因素来看,诸葛亮的北伐是否达到了他自己的战略目标?本文将从北伐曹魏的过程以及人文地理要素两个角度进行探究,最后试评诸葛亮北伐得失。

二、诸葛亮北伐过程路线分析

从军事地理的角度,诸葛亮出益州、汉中,攻击魏国的“八百里秦川”渭河平原,在汉末三国时期有四条古道可走,自西向东依次是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其中子午道距离长安最近,在出发前,大将魏延献策:自己领兵出子午直取长安,诸葛亮走褒斜道与其会师,这就是“子午谷奇谋”。但诸葛亮战略是“以攻为守”,没有接受魏延的方案,而是采取先图甘肃南部,蚕食该区域,再徐图东进(东进已有向东进兵的意思)长安的策略。在此战略背景下,诸葛亮北伐开始(图1)。

1.第一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军事地理战略战术概括:由赵云走褒斜道,出斜谷作为疑兵,自己率主力走陈仓道,西出祁山道夺取街亭。以扼住汉中通往关中的咽喉,而后徐徐推进长安。从地理位置上看,街亭是陇西高原和关中平原的“垭口”位置,占领它就打通了通往魏国陪都长安的大门。只可惜马谡纸上谈兵,街亭丢失,大门被魏军关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2.第二次北伐

第二次北伐发生于东吴打败魏国之后,诸葛亮借机第二次北伐。这一次,诸葛亮依然以“以攻代守”“稳扎稳打”作为战略的总方针,因魏国新败,向来处事谨慎的诸葛亮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战术行动——自汉中出陈仓道,出兵散关,包围陈仓。此次诸葛亮想趁机速战速决,从陈仓打通通往关中的道路。从地理位置看,陈仓相比街亭垭口,位置更偏东,距离长安更近,若取之,则利于日后“以攻代守”军事战略思想的进一步实施。但由于陈仓防守严密,加之魏国援兵赶到,蜀国粮尽,诸葛亮撤军。

3.第三次北伐

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汲取了第一、二次北伐的经验教训,采取了更加谨慎的蚕食魏国隆右以便巩固西蜀边防的军事行动。第三次北伐,诸葛亮依旧西进祁山道,与第一次北伐不同的是,西蜀过祁山后用兵向西攻拔武都(今甘肃成县)、阴平(今甘肃文县),占领二郡,诸葛亮则率主力兵退汉中。第三次北伐的军事地理意义是诸葛亮打开了祁山通道,蚕食了魏国陇右区域,扩大了西蜀的行政北界(边防)。笔者认为是诸葛亮实施“以攻代守”战略思想最成功的一次。

4.第四次北伐

第四次北伐和第三次北伐路线相似,诸葛亮率主力大军出兵祁山道,包围祁山与曹魏对峙。诸葛亮想诱敌深入,但曹魏也很谨慎,扎营固守,也不追击。此时,西蜀政治集团内部发生分歧,同时诸葛亮军粮用尽,诸葛亮被迫撤军。

5.第五次北伐

第五次北伐发生于第四次北伐的三年之后,此时西蜀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军需粮草。但是这一次诸葛亮所采取的战术行动,与之前的战略“以攻为守”相悖。他率主力大军直插褒斜道,在渭河南岸的五丈原安营扎寨,在此囤积粮草并源源不断运往前线,同时分兵屯田,准备与魏国打一场持久战役。

论说此次的军事行动,从地理位置上讲,位置更加偏东,更加深入关中平原,算是一次军事冒险。那么为何诸葛亮要如此冒险?笔者从人文地理角度分析,此时西蜀国力衰退,没有多余的自然资源来支持西蜀继续穷兵黩武,迫于西蜀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压力,加之诸葛亮本身的政治诉求和身体原因,诸葛亮才做出了相对违背自己战略的一次军事冒险行动。当然,最终诸葛亮积劳成疾,不久与世长辞,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诸葛亮北伐过程人文地理因素分析

在我们常规的地理教学过程中,涉及古代军事重镇选址、某次重大军事行动选线的历史、地理问题上,往往一带而过,没有详尽描述,但其实可考究和评析的内容并不少。

1.经济地理因素

国内最古老的经济地理文献当属战国时代的《山海经》,书中记载了不同区域所蕴藏的自然赋存。在冷兵器时代,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封建统治集团在考虑军事行动之时,必须首先考虑本国经济地理的状况。而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考虑最多的经济地理状况就是人口、土地、粮食。回到三国志,诸葛亮其实也是这么考虑的,所以有必要对三国时期魏、蜀、吴国的人口、土地做相关分析。

据《三国志》记载,魏国有66万户,人口443万,东吴有53万户,总人口230万,而蜀汉只有28万户,人口94万。可以看出,从人口数量的角度来讲,蜀汉的经济实力最为薄弱。

根据吕思勉先生所著的《三国史话》,东汉末至三国时期为13州,曹魏占据兖、豫、徐、冀、青、幽、并、司隶、凉州等,九州东吴占据荆、交、揚州三州,而蜀汉只占据一州益州。

这十三州,有人可能要问,西蜀虽只占益州,但从地域范围上看,土地面积也大。这里解释一下,当时的南方,尤其云贵高原并未显著开发,大多为荒地,而北方土地,即使每个州面积不是很大,但属于开发成熟之土地,以西蜀已开发的土地面积来讲,其实力远不及曹魏。

综上所述,可看出诸葛亮强行用兵的经济地理原因是人口、蜀国当时土地面积小,所以粮草也少。若再不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以攻代守的话,再等若干年,魏国的实力可以碾压式样袭击时,西蜀恐怕什么机会都没有了。

2.政治地理因素

笔者上面已经叙述,蜀中大将魏延曾经提出子午谷奇谋,后人总以为诸葛亮一生谨慎,而错过了攻伐魏国的大好良机。但从政治地理因素来看,笔者认为不能这样评价诸葛亮未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他从西蜀政治地理的角度考虑,做出了以攻代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军事战略规划。

政治地理,是指从地理角度分析国家的产生、发展和其特点,并探讨地理环境对国家制度与政治决策的影响。在冷兵器时代,决定前方军事行动的战略战术,往往取决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即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诸葛亮所做出的以攻代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可以从其本人的作品《隆中对》《(前)出师表》《(后)出师表》出发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先看《隆中对》的部分原文:刘备将军是汉朝后裔,声誉传于四海,收揽英雄思贤若渴。如果有一天能够拥有荆州和益州二州据险防守……局势一旦有变化,就可令一名得力上将带领荆州的军队向洛阳进攻。刘备将军则自己率领益州的军队出秦川,进陕西南部,到那时,汉朝可以复兴。

这一战略规划展示了当年年仅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他的规划一旦北方有变,一路出荆州,一路出益州,北伐中原,实现统一。只可惜这个宏伟的战略规划,因关羽大意失荆州,而成了一纸空文。但《隆中对》是诸葛亮曾经要完成的国家意义上的政治抱负,所以他并没有放弃北伐,而是尽量发挥西蜀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于是诸葛亮的以攻代守,北伐策略逐渐明晰并成熟。下面笔者以《(后)出师表》做分析。

先帝(刘备)考虑到蜀汉和曹贼不能并存,所以委任臣下来伐位,以先帝那样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来就知道臣下去征讨敌人是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但不去讨伐敌人,王业也是要灭亡的。

结合以上《(后)出师表》的文字已经充分说明,对比魏、蜀两国的经济地理条件、政治地理条件和诸葛亮本人的政治诉求,以攻代守策略是符合蜀汉当时历史地理条件的。这样就能够扩充西蜀的地域范围,使三足鼎立的持续时间更久,这也是诸葛亮当年依据西蜀只剩余益州一州的地理环境而被迫做出的选择。基于以上的理由,就可以理解子午谷奇谋为什么没被诸葛亮采纳。

四、诸葛亮北伐过程成败得失的探讨

从人文地理因素上分析,诸葛亮的北伐战略是基本成功的。北伐的战略很好地团结了之前已经即将分崩离析的西蜀内部集团各大政治势力,将这些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化解并一致对敌曹魏,实现了诸葛亮《(后)出师表》所言: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这两句名言既体现了诸葛亮作为军事家的军事地理谋略——以攻为守,也体现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的政治地理智慧——西蜀从地理位置上看不占优势,必须团结一致對外开拓格局,方有出路。从具体的五次北伐战术指挥上,虽然没有获得巨大的军事成就,但是北扩了西蜀边界,巩固了汉中作为西蜀“缓冲地”的军事位置要冲,使得曹魏在一段时间内不敢进攻西蜀,赢得了诸葛亮去世后长达29年的西蜀和平发展的时间。总体上看,诸葛亮的北伐是“成”大于“败”。

猜你喜欢

曹魏魏国诸葛亮
Crossing the Atlantic by Balloon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曹魏的书法新纪元
神兮 魂兮——感怀于许昌水系建设和曹魏古城修复而作
刍议曹魏屯田的背景及影响
诸葛亮喂鸡求学
化学链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魏国封君考
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