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析
2024-03-28张芬芬
张芬芬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目前重要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实现这一目标仍需要下大力气加快经济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更加微妙,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显得日益紧张,需要深化人们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高中地理学科包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内容,地理教学以讲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为主,融合了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综合学习内容,是落实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途径[1]。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学生的学习和情感体验中,让他们熟知生态文明知识、提升保护生态环境的能力和树立人地和谐相处观念,这对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大力开展核心素养教育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生态文明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给高中学生是当前地理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对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提升生态文明素养都有极大的益处。
一、地理教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背景
地理学主要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一门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区域性特征,同时又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高中地理课程是衔接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自然地理学习和大学阶段开展地理学研究的基础学科,高中所有的地理教材中都包涵或体现着生态文明的基础知识、思想理念,目的就是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高中地理学科所要求的核心素养[2],从地理视角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处所面临的问题,懂得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让生态文明理念深植学生内心,提高其生活品位和精神境界。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伴随着巨大的生态环境问题。工业的快速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引起国家和社會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层面。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全面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从学校教育的层面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普及。通过开展教育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共同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的落地实施。尤其要发挥好高中教育,引导高中学生全面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需要在高中阶段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让高中学生及时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增强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忧患意识,进而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二、生态文明教育渗透的意义与现状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育的功能定位,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资源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3]。新课标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重点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学科教育让高中生在基础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社会观和综合能力,能够集中体现学科教育的育人价值。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这与生态文明教育的理念、方法、途径高度契合。因此,地理学科教育在培养高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理念方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地理课堂已经成为当前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战场。
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渗透生态文明教育,落实党和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能够教会高中生正确看待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客观、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存在的问题,能够从深层次查找原因、并积极地想方法解决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思考能力和独立的自我意识,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将生态文明理念更好地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并结合课堂教学所反馈的实际效果,实时开展多元化、多样化的多媒体教学、案例学习以及课堂外部实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生态文明知识的兴趣,陶冶生态文明情操,提高生态文明素养。此外,在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多次涉及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能源综合利用、生态问题防治、城市宜居环境建设等生态环境案例分析、原理应用、分析评价等题型和材料,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这些都是生态文明教育所涵盖的重要知识点,需要教师和学生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理解。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开展,相较于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现有的地理学科教育方式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得到了极大的创新,借助于新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融合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在核心素养教育下学习,但是目前各地区、各区域的教学还未达到新课改要求,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是部分地理教师与时代脱节,因循守旧,知识更新不及时,跟不上生态文明发展的步伐,仅仅传授基本的生态文明知识;二是缺乏结合实际的生态文明教学案例资源,加上应试教育的压力,学科教学任务挤占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与搜集素材,不能挑选出既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又符合学生认知基础,并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生态文明教学案例;三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统一教学标准,再加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问题设置时对问题梯度和难度上把握程度各有不同,仅仅结合学生学习情况简单的渗透部分生态知识概念,没有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态文明教育情境,导致学生学习生态知识的兴趣不高,无法将生态知识内化为生态文明意识。
三、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教育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支撑点和重要抓手[4]。地理教师要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知识点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契合点,探究式地渗透生态文明知识点。通过运用网络、电视、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研究和投入,主动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紧跟时代发展完善相关知识体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模拟、动画、视频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向高中学生逐步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知识和理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课堂上开展问题式探究、互动式交流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同时达到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材必修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节中,教师根据课程大纲要求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协调问题。通过了解历史上的“八大公害”事件,让学生认识到全世界所面临的严重生态危机挑战,了解当前主要环境问题,转变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开展分组式讨论活动,列举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归纳出有效解决措施,从自身做起,树立起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教师再结合我国工业发展过程中某个区域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将这个生态问题放到特定的区域内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探究总结,讨论自己对人地协调关系的看法和态度,了解学生的生态观点和生态观念,并做到适当的引导教育,对错误的观点进行纠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列举“何时蓝天能够常在”,引导学生认识大气污染形成的过程、产生的原因以及带来的危害,讨论大气污染的形成原因,了解发达国家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所采取的有效措施。讨论我国“蓝天”常在的所需要采取的措施,思考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暖冬现象和雾霾问题,将生态文明基础知识和生活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2.创设情境丰富生态意境
生动形象的生态意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所讲授知识内容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教师通过搜集与生态文明知识相关的知识素材和案例,以图片、视频的形式融入课堂教学过程,通过新媒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营造出身临其境的生态意境,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态情境中主动掌握生态知识、认知生态问题,根据生态意境所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例如,在教材必修二“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节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视频、动画等素材制作短视频,植入教学课件中,讓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激发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点的积极性。然后再通过导入乡土教学案例——牡丹种植特色产业,让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在农业区位中的优势,结合文化、旅游形成的特色产业学习区域特色经济对当地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并且分析存在的不足和瓶颈,结合区域特点思考农业区位因素造成的变化,讨论思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并做好下一步的改进。通过上述的情景带入学习,能够让学生很好地学习本节内容,认识到相关产业发展对保护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益处,并能够根据乡土案例了解家乡的特色产业,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
3.开展生态文明实践教学
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是开展地理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这两种方式结合渗透生态文明知识,更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并能够将这种能力运用到生活中,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教师要通过实际的案例和具体的实践活动开展教学,可以借助校内的现有资源、组织学生到校园内观察具体的环境变化,或者利用地理教师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做实验的过程。通过设计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把课堂中所学的生态文明理论知识融入具体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去,真正掌握应用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育目的。
例如,在教材必修三“河流地貌”一节中,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模拟河流地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河流冲击作用对地貌地形的影响。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控制不同的流水速度观察其对河流特定部位所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分析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不仅知道生态文明理论知识框架,还能够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对保护生态环境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对河流地域的综合治理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发现区域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能力,将生活实际与课堂实践活动相联系,增强学生分析并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做出具体的实际行动,做到活学活用。
4.聚焦生态文明热点时事
采用课堂教学与社会时事热点相结合的形式,将生态环境变化渗透到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学习之中,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认知[5]。结合当前国际上和国家所发生的时事热点话题新闻,让学生结合生态文明理念对这些热点事件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知,提出自己的主张和建议,教师根据讨论情况适当加以正确的引导,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渗透到其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生态文明认知思维。
例如,在开展“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专题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事热点,让学生围绕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展开课堂讨论,学习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引入党的二十大报告热点解读,明确国家对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学习兴趣,再结合视频案例,引发学生深刻思考。最后可以通过对高考试题及模拟题的分析研究,围绕区域生态问题,构建思维导图,实现相关知识的横联纵拓,提高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四、结语
核心素养背景下,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能够让学生对生态文明观念有正确的认识和学习。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核心素养教育的目的和需要达到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进行独立深入的自我思考和分析,正确地理解地理学科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内化两者的联系和作用,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促使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态问题,更有助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徐文杰.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3] 刘岩,张皓迪.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地理课堂的教学实践探究——以“合理利用城乡空间”为例[J].地理教育,2023(S1):14-17.
[4] 杨瑜.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1.
[5] 周隽,李泽熙.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地理教学的教学案例分析——以人教版“植被”为例[J].地理教育,2023(S1):19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