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监督抽查结果的长三角地区学生校服质量现状分析

2024-03-27汪少敏

纺织报告 2024年2期
关键词:学生服绳带不合格率

汪少敏

(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51)

校服是培育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团队意识、传播平等精神的有益方式,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探索。校服是学校学生统一的服饰[1]。我国每个省市的学校都有自己特定的校服,即学生服。学生服既展现了学校的特点及面貌,又利于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因为学生好动,服装易污脏,所以要适当考虑面料的耐磨、强力、耐沾污等特性,其质量和安全性关系到广大学生的健康和切身利益。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根据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区域面积35.8万km2。近年来,长三角地区频繁开展联动监督抽查,各地对产品质量常抓不懈[2]。

1 监督抽查结果

目前,我国学生服产品检测主要基于以下标准: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 31888《中小学生校服》、GB/T 23328《机织学生服》、GB/T 22854《针织学生服》以及GB/T 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等。2019—2023年,长三角地区各省市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学生服的监督抽查工作,抽查结果如表1至表5所示。

表1 2019年长三角地区学生服产品质量联动监督抽查结果(数据来源:长三角地区各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

表2 2020年长三角地区开展学生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数据来源:长三角地区各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

表3 2021年长三角地区开展学生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数据来源:长三角地区各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

表4 2022年长三角地区开展学生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数据来源:长三角地区各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

表5 2023年长三角地区开展学生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数据来源:长三角地区各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

2019年下半年,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对长三角地区学生服产品质量开展联动监督抽查工作。本次抽查产品243批次,经检验,不合格10批次。检验项目如下:纤维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甲醛含量,pH,耐水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湿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光、汗复合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起球,附件锐利性和绳带安全。涉及的不合格项目如下: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pH、绳带安全、耐湿摩擦色牢度、起球、纤维含量。

2020年,各省市监督抽查的不合格产品涉及的不合格项目分别如下:浙江省抽查了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11个地区119家企业生产的119批次学生服产品,其中14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1.76%,不合格项目涉及水洗尺寸变化率、纤维含量、耐光色牢度、绳带、使用说明(标识)、回潮率。江苏省抽查产品149批次,合格143批次,合格率为95.97%。抽查不合格项目为纤维含量、绳带2项指标。有4批次产品的纤维含量、3批次产品的绳带项目不合格。在上海市抽查的42批次产品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有4批次,其中3批次产品不合格项目涉及安全性指标绳带安全;有1批次产品不合格项目涉及使用性指标纤维含量。

2021年,上海市监督抽查学生服共39批次,其中不合格1批次,涉及的不合格项目为绳带安全。安徽省监督抽查共抽取了18组样品,均在流通领域。经检验,合格13批次,合格率为72.22%;不合格5批次,涉及的检验项目为耐光色牢度、纤维含量。

2022年,江苏省监督抽查共抽查学生服产品150批次,不合格5批次,不合格率为3.33%。抽查不合格项目为pH、绳带要求、使用说明、纤维含量4项指标。其中2批次产品的pH、1批次产品的绳带要求、3批次产品的使用说明、3批次产品的纤维含量项目不合格。浙江省抽查了131家企业生产的131批次校服产品,其中1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0.76%,不合格项目为绳带。安徽省共抽取学生服产品60批次,包括夏装(T恤衫、衬衫、短裤、夏裤、短裙等)和秋冬装(运动装、春秋裤、春秋上衣、羊毛背心等)。其中,涉及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安全性指标不合格的有2批次产品,涉及推荐性标准要求的性能指标(除安全性指标外的其他内在质量指标)共有5批次不合格。

2023年,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开展了学生校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率与往年相比呈下降趋势。例如,安徽省2022年学生校服产品不合格率为11.67%,2023年下降至7.50%,上海市由2021年的2.56%下降至0%,浙江省的不合格率仍控制在3.00%以下。不合格项目仍集中在绳带要求、纤维含量和色牢度等指标。

2 结果分析

2.1 按时间分析

长三角地区2019年下半年开展的联动监督抽查不合格率为4.12%。2020年的不合格率为7.74%,2021年的不合格率为10.53%,2022年的不合格率为3.81%。由表6可见,学生服产品质量抽查批次总体呈增加趋势,产品质量呈向好趋势。2021年,受新冠病毒感染影响,各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大口罩抽查力度,学生服产品抽查力度降低,导致抽查批次下滑,产品质量也有所下降。2022—2023年,各地市继续加大学生服产品监管力度,抽查批次逐年增加,但不合格率至2023年为近几年来最低。

表6 2019—2023年学生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统计

2.2 按项目分析

近年来,学生服抽检不合格项目统计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色牢度、纤维含量、绳带和pH项目不合格批次居多,分别是12、10、8、6批次,使用说明、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起球、甲醛分别是3、2、1、1批次。纤维含量反映了学生服面料的真实属性,是主要质量指标之一,也是选购时的重要参考依据。纤维含量与标注信息不符将直接影响学生服的穿着舒适度。色牢度不合格的产品颜色持久性差,容易褪色,人体直接接触时染料易从纺织品转移到人体皮肤上,影响人体健康。pH是衡量学生服面料酸碱度的指标,纺织产品的pH过高或过低均有可能破坏人体皮肤酸碱度平衡,引起皮肤过敏或感染,使皮肤易受到其他病菌的侵害。服装绳带设计不合适或不合理容易因上下车或被其他物体钩挂而导致学生被勒伤、缠绊或摔倒,从而造成学生伤害。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检测指标,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服装在与人体的长期接触中,如果染料被皮肤吸收,会在人体内扩散,可能会引起人体病变,甚至诱发癌症。

图1 近年来学生服抽检不合格项目统计

3 建议

3.1 持续加强学生服产品质量的监管

相关单位应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以检验检测机构为技术支撑,加强学生服质量监测工作,总结历年质量监测工作的经验和不足,结合学生服质量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指标监测、重点环节监测,加强监测数据分析和形势研判,为产品质量提升和行业发展提供深度服务。如以大中型纺织服装企业为重点,持续加强学生服生产流通领域的监管;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严厉查处假冒伪劣违法行为[3];严查“三无”产品,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2 深入企业开展产品质量技术帮扶

从不合格抽查结果来看,生产企业对技术标准的理解不够是导致学生服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生产企业,除了加大监管力度外,还应进行技术帮扶。首先,对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有效宣贯,让生产企业熟练掌握学生服相关标准,理解纤维含量、色牢度、使用说明的重要性;其次,对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点进行剖析,帮助企业进行质量控制,从而提升学生服产品质量;最后,鼓励企业针对自身的技术特点和管理特点制定企业标准体系,以标准化、规范化、技术化的体系指导生产和管理。

3.3 加强学生服质量安全宣传工作

相关单位应通过多种渠道向消费者宣传学生服质量标准、购买常识,加强社会各界对学生服产品质量的关注。如开展“小小质量安全员”活动,让检验检测技术人员进校园,讲解学生服产品质量关键点;在质量安全月进社区,向学生家长讲解学生服选购技巧和注意事项。另外,政府监管部门要疏通不合格产品投诉渠道,提升投诉处理案件的质量,形成全社会人人关心质量、监督质量的良好氛围。

4 展望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市场监管和技术引导下,学生服产业会不断规范化、专业化,产品质量将不断提升;在标准化的引领下,企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作为社会关注的学生服产品质量会再上一个台阶。

猜你喜欢

学生服绳带不合格率
绳带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内蒙古学生服质量安全问题调研报告
校服绳带安全要求及控制措施
婴童服装使用说明和绳带安全市场调研及建议
菏泽纤检所积极开展学生服监督抽查工作
浅谈我国儿童服装绳带要求与欧美标准的异同点
13省市洗面器、浴缸抽查不合格率7.8%
上海市学生服监督抽查工作践行实录
中纤局开展2016年学生服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7省市电冰箱抽查不合格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