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哺乳仔猪腹泻常见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4-03-27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1期
关键词:胃肠炎初乳流行性

孙 祎

(辽宁省北票市五间房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北票 122100)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仔猪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此期仔猪具有生长速度特别快,新陈代谢旺盛,对饲养管理和环境的要求非常高等特点。饲养管理的好坏可直接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和育肥阶段生长速度,从而影响育肥时间和经济效益。哺乳仔猪的管理包括吃足初乳、固定乳头、按时开食、温湿度的控制、掌握好断奶时机等,做好这些才能使仔猪抗病力增强,从而减少腹泻。笔者归纳总结了在实际养猪生产中的经验,以期为哺乳仔猪腹泻的防治提供参考。

1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

1.1 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

哺乳仔猪刚出生时体重比较小,一般为1.0~1.5 kg,当10 日龄时体重可达2.5~3 kg,30 日龄时体重为6.5~8.0 kg,60 日龄时体重可达17~22 kg。这样的生长速度需要旺盛的物质代谢,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所以,在吃足母乳的同时,还要给仔猪饲喂优质全价仔猪专用饲料。研究发现,仔猪的初生重、断奶重越大,抗病力越强,育肥阶段的生长速度越快,相同时间内出栏时体重越大[1]。

1.2 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

仔猪刚出生时,消化系统未完全发育成熟,胃肠道容积小,胃腺不发达,消化酶分泌不足,胃液分泌较少。新生仔猪的胃蛋白酶以酶原的形式存在,不具有消化蛋白质的能力,特别是消化植物性蛋白的能力更差。正是由于新生仔猪脆弱的消化系统难以对病原微生物起到抑制作用,仔猪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从而引发下痢。

1.3 先天性免疫力低,机体抵抗力差

仔猪刚出生时先天性免疫力非常低甚至缺乏免疫力,血液中没有免疫球蛋白,机体不能产生抗体,新生仔猪一般40 日龄后才能合成抗体,出生仔猪吃到初乳72 h 后,血液中产生ⅠgG,随着仔猪吃到初乳量的增加,ⅠgG 浓度也逐渐升高,此时新生仔猪已获得被动免疫力。因此,仔猪出生后要尽早地吃到、吃足初乳,获得更多的母源抗体,从而产生主动免疫。

1.4 体温调节机能差

仔猪刚出生时,被毛稀少,皮下脂肪薄,体内储存的能源少,当遇到寒冷的天气时,体内的血糖很快降低,仔猪很容易昏厥甚至冻死。仔猪刚出生时在20 ℃ 的环境中,体温会逐渐降低,尤其是在刚出生20 min 内,由于羊水的蒸发,体温很快降低。如果体格健壮仔猪出生后能够及时吃上初乳,在20~25 ℃ 的环境中,大约48 h 后可恢复至正常体温,所以温度对于刚出生的仔猪来说非常重要。

2 哺乳仔猪腹泻的原因

2.1 非传染性因素

(1)如果母猪自身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差,仔猪从母猪体内不能获得更多的母源抗体,当外界细菌、病毒侵入仔猪机体时很容易感染发病。例如母猪营养不良偏瘦,健康状况比较差,产后奶水质量差或无乳,母猪吃了发霉变质的饲料或饮用不干净水等。仔猪食用乳汁后,很容易发生腹泻[2]。

(2)仔猪刚出生时,产仔舍的环境温度应不低于30 ℃,以后每7 d 降低2 ℃,直到断奶。由于仔猪自身调节体温能力比较差,当产仔舍内环境温度过低时,仔猪无法正常新陈代谢,会导致外来病毒或病原微生物入侵从而引起腹泻。

(3)产仔舍不及时通风换气湿度过大,舍内不及时清扫造成卫生条件差,气温突然变化引起温差比较大,仔猪刚出生时抗应激的能力比较差,在以上情形下均容易引起仔猪腹泻。

2.2 细菌性腹泻

2.2.1 仔猪黄白痢 又称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痢为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一般3 日龄的仔猪发病比较多,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发生仔猪黄痢后,主要症状为排除黄色或黄白色稀粪。仔猪白痢也叫迟发性大肠杆菌病,7 日龄以上至断奶前这一阶段的仔猪发病较多。主要临床症状为排出灰色或灰白色稀粪,粪便呈糊状带有腥臭味。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较低。

2.2.2 仔猪红痢 又称仔猪梭菌性肠炎。 3 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一般7 日龄以上仔猪发病率很低。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病急病程短,排出红色稀粪,粪便中带有坏死组织碎片,表面带有气泡,有恶臭味。

2.3 病毒性腹泻

2.3.1 猪传染性胃肠炎 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任何日龄的猪群均可感染,一般多发于寒冷、昼夜温差较大的季节。本病一般呈地方流行性。仔猪一般在出生后7 d 左右容易感染该病,主要症状是呕吐、腹泻,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的水样稀粪,严重者由于脱水而衰竭死亡。

2.3.2 猪流行性腹泻 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胃肠道疾病。一般多发于寒冷的冬季或春季的初期,夏季很少发生。所有的猪群均可发病,哺乳仔猪发病后会传遍整个猪群,以发生水样腹泻为主要临床特征。相对于猪传染性胃肠炎,传播速度较慢。

2.3.3 猪轮状病毒病 一般在冬末春初的季节多发,2~3 周龄仔猪容易发病,以散发为主。以呕吐、腹泻、排除白色或黑色稀粪为主要临床特征,粪便呈水样或糊状。如果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会导致病情加重、死亡率升高。

3 治疗措施

仔猪发生仔猪黄白痢后,10 日龄以下的仔猪可肌肉注射痢菌净0.5 mL/头,大于10 日龄则1 mL/头,2 次/d,连用3 d。也可以使用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剂量按照说明,3 次/d,连用3 d[4]。

发生仔猪红痢后,可肌肉注射25%氯霉素注射液0.1~0.3 mL,3 次/d,连用5 d。如果在仔猪刚出生后发生仔猪红痢,口服土霉素0.1 g 或25%氯霉素0.2 mL,3 次/d,连用5 d。

发生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后,紧急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疫苗,口服黄芪多糖2~5 mL,严重脱水者口服补液盐3~5 mL。

4 预防措施

(1)母猪在产前30 d 接种大肠杆菌疫苗,在每年的9~10 月全群母猪接种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疫苗,如果是多发地区在接种60 d 后再加强免疫一次。(2)母猪产前7 d 和产后7 d 内,在1 000 kg 饲料中添加强力霉素300 g或土霉素500 g。(3)在母猪进入产房前,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空置7 d 后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4)母猪在即将分娩时,用高锰酸钾水擦拭母猪的乳房及身体,将每个乳头的奶往外挤一挤,防止仔猪出生后吃初乳时细菌病毒随乳汁进入体内。(5)仔猪出生后在吃初乳前,每头仔猪口服链霉素1 万单位。

5 小结

综上所述,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每个养猪场重要的环节之一,抓好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就要控制好产仔舍温度、湿度及时通风换气,定期消毒;保障初乳供给及时且丰足,防止仔猪常见疾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胃肠炎初乳流行性
基于品管圈的多学科联合干预策略在早产儿初乳喂养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小青龙汤在流行性感冒中的应用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进展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流行性感冒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