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生态教育的实施路径探究

2024-03-26李明英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6期
关键词:生态教育实施路径内蒙古

李明英

摘 要: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安全关系到我们国家总体生态安全观的建设,关系到全国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安全,是筑牢我国整体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安全有助于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书写生态的新篇章。绿色生态教育是构建绿色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书写内蒙古新时代新篇章的重要举措。内蒙古生态环境近年来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生态环境教育还面临起步晚,课程改革缓慢,人才资金短缺,协同育人模式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通过加大生态教育课程研发力度,增强生态教育的本土性,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减少生态教育学习的功利性等途径不断完善生态教育建设,为建设美丽内蒙古,美丽中国汇聚力量。

关键词:内蒙古;生态教育;重要性;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6.010

我国目前正是迈向新的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国北部,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内蒙古对内与8省区毗邻,内蒙古对外紧邻内陆国家蒙古国和北亚国家俄罗斯,国境线长达4200公里,在全国的省区国境线排名中位列第二。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安全关系到我们国家总体生态安全观的建设,关系到全国各民族的共同利益。绿色生态教育是构建绿色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我们应该重视将绿色生态的理念融入各等级教育中,培育学生的生态安全观,广大青少年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从小树立绿色生态观念,逐渐形成绿色生态观念,为建设和谐美丽中国凝神聚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1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

通过查询相关网站,获得以下相关数据资料。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总体数据显示,在2021年,全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9.6%,其中沙尘造成的超标天数占比达53.4%,比2020年上升23.9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23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数比例0.2%。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65.0%,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5.8%,国控地下水Ⅰ~Ⅳ类水质点位比例68.9%,地市级水源地取水水质优良比例87.3%,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100%。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为45.64。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评价为二级,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评价为一级。核与辐射安全态势总体平稳。通过对以上数据整理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安全形势平稳向好,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安全屏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安全问题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内蒙古的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务必坚持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立足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大局,从民生根本和长远利益出发,坚持不懈。

2 内蒙古生态教育现状及问题

生态安全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建设,尤其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完善刻不容缓,当前我们需要重点认识到生态文明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以更好地对症下药,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教育的完善发展。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强调,全区上下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持续深入学习领悟,不断深化贯彻落实,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内蒙古确定的战略定位和行动纲领转化为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生动实践。内蒙古生态安全态势的良好发展,美丽内蒙古的建设,必然离不开生态教育的良好开展。

生态教育思想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新型教育思潮。我国在20世纪90年末引入生态教育的思想。生态教育包括綠色教育。20世纪末联合国召开绿色环境与发展大会,绿色教育内涵从环境教育拓展到持续发展教育。2001年,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正式提出绿色教育的研究命题。中国的生态教育起步落后于发达国家,而内蒙古地区的生态教育整体起步也落后于东南沿海浙江、广东等省份,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教育若要达到新平台新阶段,必然需要付出诸多努力才能够赶得上经济发达地区。内蒙古生态教育课程研发经费投入不够,整体经济实力有限,研发的资金投入受限,资金的投入是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教育课程研发的重要制约瓶颈,适当调整资金投入比例将会是未来生态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内蒙古地区本土生态教育课程研发程度较低,本土化生态素材不能够有效融入课程设计,内蒙古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可以为当地的生态教育提供更为实时有效的教育素材。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北方边疆,课程研发专业性人才短缺,地区吸引力较弱,导致诸多人才不愿意就职内蒙古地区,如何有效实施相关的人才引入,或者如何留得住相关人才也是我们务必思考的问题。内蒙古地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不够完善,生态教育观念的培养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生态教育普及无法形成有效合力。

3 内蒙古开展生态教育必要性

有利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美好的生活需要包含了人民对美好环境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当前我们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绿色发展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物质财富,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是让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同样要让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优美的环境。在未来,我们要坚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同人民群众一起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人民群众对美丽环境的关注逐渐增强。内蒙古自治区改善生态环境,完善生态教育,解决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问题,有助于解决整个中国的生态问题。

有利于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美丽中国,2050年,建成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绝非一蹴而就,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的不断努力奋斗才能实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这一系列措施,都离不开教育,教育可以促进人才的培养,技术的改进,以及良好健康的生态环保意识的形成。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美丽和谐内蒙古,是建设和谐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中国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之向往的奋斗目标”。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长远之计是化育人心、润物无声。生态教育担负着培养具备生态文明理念和素养的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素养。生态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教育的有效开展实施,可以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更好地完善自我,未来社会的建设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全方位的素质积累,积极培育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素养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4 内蒙古生态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适时加大生态教育课程研发力度。适当增加资金和人才投入,积极完善生态教育课程配套体系。基础教育阶段,落实相应课程方案和相关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水平,在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科学等教材中有机融入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教育内容。高等教育阶段,加强理学、工学、农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交叉融会贯通,通过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教学框架,及时调整和更新传统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组织有条件的高校开设碳达峰碳中和通识课程、辅修专业及能力提升项目。鼓励支持编写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精品教材,形成优质资源库。职业教育阶段,将绿色低碳理念有机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逐步完善碳达峰碳中和领域相关必修和选修课程设置。

增强生态教育的本土性。内蒙古自治区地处北疆,大部分气候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带主要以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为主,晴天较多,雨水较少,主要问题就是土地沙化和草场退化。生态文明的教育要结合受教育者所在地区的本土生态状况,深化其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培育乡土意识和情怀,发展受教育者保护自然环境的兴趣和能力,有效帮助受教育者深入了解本地生态教育的重要性,深刻意识到本地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生态环境一经破坏,恢复起来则需要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内蒙古生态教育本土性探究是指在内蒙古地区开展的生态教育活动,着重强调本地特色和本土自然环境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内蒙古地处中国的北部边疆,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特殊的生态环境,包括广袤的草原、沙漠、湖泊、森林等。因此,内蒙古的生态教育本土性探究旨在通过对本地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保护和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内蒙古地区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对本土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和参与度。内蒙古生态教育本土性探究的目的是通过深入了解和探究本地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和环境行动能力,使其成为具有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思维的公民。该探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实验研究、文献调查和社区参与等,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学校作为公共教育的核心,要发挥其引领家庭教育、统筹协调社会教育的重要作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是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对于我们建设优良的家风、树立高尚的师德师风、巩固良好的社会风气至关重要。坚持构建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核心,社会教育为保障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新生态,合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内蒙古自治区的协同育人模式发展整体较为缓慢,这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地区的开放程度等都密切相关,促进协同育人模式的完善发展,需要国家政府,各层教育,社会各界等力量的共同努力。

注重学生学习的主體性。我们要认识到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学习获得和学习体验,力求教法改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索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构建和谐生态的课堂。生态教育课程的建设要结合学习者的生活环境,切身实际地增强体验感,强化学习者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要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兴趣和爱好,才能够有效深刻普及生态教育,才能真正地认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最终转化为实际行动。

减少教育的功利性。张志勇委员:着重聚焦清理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表示,为了加快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议在全国开展“清理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全面修复教育生态”专项治理行动,着重聚焦清理七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现行大多数的教育都是看重分数,“得分数者得天下”的观念根深蒂固,当获得一定的分数后,对于教育的真正内涵就不再关注。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只是考虑到当前教育带给大家的效益,并没有看到学习是一种长期的精神投入。生态教育的学习也不例外,功利性和短视化的生态教育忽视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要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促进社会进步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少一些功利主义,多一些坚持,国家才能够长久的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环境承载力很低。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已经采取多种方法措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的保护,如建立一批生态自然保护示范区,促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体系,开展植树造林、生态文明竞赛、生态旅游等多项生态教育活动;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教育,设立了多项生态环境保护和教育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各大教育部门也制定了针对生态环境教育的教学计划和教材,推行绿色校园的建设。此外,内蒙古的生态教育路径还可以具体化。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内蒙古的自然保护区、湿地等自然景观,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妙,培养对自然的兴趣和保护责任感;可以通过讲座、展览和课堂教学,向学生传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并采取积极的行动;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环境教育活动,如研讨会、讲座、比赛、展览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提高他们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学校可以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地方资源开发与保护教育,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让学生了解地方独特的生态资源,并探索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方式。通过以上多种途径的生态教育,内蒙古自治区的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和保护能力。这些生态教育路径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动,为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为建设美丽内蒙古,美丽中国汇聚力量。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师资培训、建立有效评价机制、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全面有效推进全民生态文明教育,打造绿色发展和谐美丽的内蒙古。

参考文献

[1]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公报[R].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2.

[2]把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得牢不可破——论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N].内蒙古日报,20221216.

[3]在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N].内蒙古日报,20211130.

[4]白晓玲.对内蒙古自治区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实践,2021,(06).

[5]郭永园.全面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N].光明日报,2022630.

[6]张志勇.呼吁:重点清理7种教育功利化、短视化行为[N].新京报,202333.

猜你喜欢

生态教育实施路径内蒙古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基于生态教育理念的家具设计课程改革与研究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试论科技价值观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构建职业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