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支持网络干预对心肌梗死后重返工作岗位患者心理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2024-03-25彭颖颜珂卜金枝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6期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彭颖 颜珂 卜金枝

【摘要】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网络干预对心肌梗死后重返工作岗位患者心理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心肌梗死后重返工作岗位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院外常规健康随访,观察组予以社会支持网络干预,均持续干预6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采用幸福感指数、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myoeardial infarction dimensional assessment scale,MID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评估患者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度及对疾病的应对方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消极应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幸福感指数、SSRS、积极应对及MID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会支持网络干预有利于改善心肌梗死后重返工作岗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可提高患者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度。

【关键词】 社会支持网络;心肌梗死;心理状态;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6-0128-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5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病,是由于供应心肌的冠状动脉急剧堵塞造成的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性疾病[1]。随着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增加,心肌梗死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不断发展,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手段之一,可改善患者预后,促使患者恢复健康并快速回归到工作岗位。研究显示[2],心肌梗死患者术后的职业康复不仅可反映心脏是否康复完全,还可用于评估临床疗效。部分患者因心功能出现损伤障碍,导致重返岗位后易引发负性情绪,加之工作压力及人际关系的影响,使患者工作不顺利,幸福感降低,因此需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快速重返工作岗位。社会网络支持通过多方面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逐渐适应环境,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3]。目前社会网络支持在心肌梗死后重返工作岗位患者中的应用较少。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支持网络干预对心肌梗死后重返工作岗位患者心理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重返工作岗位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34~55岁,平均(44.56±2.48)岁;体质量指数19~22 kg/m2,平均(20.54±0.32)kg/m2;高中及以下学历16例,高中以上14例。

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34~55岁,平均(44.68±2.33)岁;体质量指数19~22 kg/m2,平均(20.29±0.41)kg/m2;高中及以下学历18例,高中以上12例。

2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及学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均为经介入治疗后已出院的心肌梗死患者,且患者在出院后3~6个月重返工作岗位。

排除标准:存在沟通和认知障碍者;存在精神疾病史者;存在其他脏器病变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院外常规健康随访。出院时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心肌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和介入治疗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等,对患者给予心理、健康教育、饮食辅导和用药指导,每2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恢复和预后情况,再次叮嘱相关注意事项。

观察组予以社会支持网络干预。(1)社会支持。家庭方面,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家属多陪伴、鼓励并支持患者,关注其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让患者感受到亲人、朋友的关心与家庭的温暖;对于出现负性情绪的患者,及时给予心理辅导,缓解负性情绪;每月举行1次家庭护理交流会,邀请恢复较好的患者家属分享相关经验,介绍更好的干预措施。患者自身方面,護理人员对患者病情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后,根据患者学历水平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引导患者讲解自身内心感受,及时开导患者,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工作;告知患者负性情绪对疾病和生活的危害,改变患者错误认知,形成正确的观念;为患者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指导完成正念训练、冥想放松等,转移注意力,缓解负性情绪,最大限度激发患者潜能,增强治疗信心。情感方面,家属或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安慰及鼓励,尊重患者的意愿和决定,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每周让家属带患者到公园散心,感受外界环境的美好,使患者身心得以放松,情绪得以缓解。(2)网络干预。于患者出院前,建立病友微信交流群,并邀请患者加入群聊。护理人员每天在群里推送有关疾病知识,鼓励患者在线留言、咨询,分享经验和交流心得等,安排1位护理人员解答患者的留言和咨询,对于不能解答的问题邀请医生帮助解答。邀请既往恢复良好的患者在群里分享经验,讲述自身经历,以此激励其他患者,使他们建立恢复的信心。

2组均持续干预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心理状态

于干预前1 d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4]评估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SAS评分<50分为正常,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情况越严重;SDS评分<53分为正常,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抑郁情况越严重。

1.3.2 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度及应对方式

于干预前1 d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幸福感指数[5]、SSRS量表[6]和SCSQ问卷[7]评估患者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度及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幸福感指数包括总体情感指数量表(8个项目)和生活满意度问卷(1个项目),总分为2.1(最不幸福)~14.7分(最幸福),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90。SSRS量表由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社会支持利用度(3条)3个方面共10个条目组成,总分12~66分,分数越高,社会支持度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96。SCSQ包括积极应对(12个条目)和消极应对(8个条目),采用0~3分计分法,0分、3分分别代表“不采用”“经常采用”,该量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90、0.780。

1.3.3 生活质量

干预前1 d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MIDAS量表[8]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该量表由躯体活动(12条)、安全性(9条)、情绪反应(4条)、依赖性(3条)、饮食(3条)、担心用药(2条)及药物不良反应(2条)7项内容组成。采用1~5分计分法,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3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满足正态分布、方差齐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度及应对方式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幸福感指数、SSRS、积极应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IDA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肌梗死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并逐渐趋于年轻化。心肌梗死患者病后重返工作岗位成为临床重点关注问题。马骄娜等[9]研究结果显示,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后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还改善了社会功能,故重返工作岗位在改善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因心功能受损,回归工作后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自感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敏感。因此,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对帮助患者术后顺利回归工作岗位有积极作用。本研究通过探讨社会支持网络干预对心肌梗死后重返工作岗位患者心理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干预方案提供经验及指导。

社会支持网络干预是指个体体验到来自家庭、个人、亲密伴侣、朋友等提供的支持及被重视程度,不仅可使患者感受到物质方面的支持,还可让患者感受到心理及情感支持,进而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增强幸福感[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2组患者SAS、SDS、消极应对评分均降低,积极应对、SSR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SAS、SDS、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SS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社会支持网络干预用于心肌梗死后重返工作岗位患者中可缓解其不良心理状态,改变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提高社会支持度。从社会支持和网络支持2个方面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通过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多种方式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改变患者错误观念。患者主动与家人、领导、朋友等沟通,说明自身身体状况,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以积极乐观的方式面对疾病,可以增强治愈信心。播放轻柔舒缓音乐,指导患者完成正念训练、冥想放松等,转移患者注意力,缓解其不良情绪,减轻心理负担。举行家庭护理交流会,邀请恢复较好的患者家属分享相关经验,帮助患者树立恢复信心,引导正确面对疾病,有助于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愈信心。

主观幸福感是指人们对自己生活做出的各种正面、负面评价以及对其经历的情感反应。心肌梗死患者术后重返工作岗位会出现工作能力下降、对躯体症状控制不佳、缺岗等一系列社会功能缺陷问题,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加重,主观幸福感下降。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

2组患者幸福感指数、MIDA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社会支持网络干预有利于提高心肌梗死后重返工作岗位患者主觀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究其原因,可能是社会支持网络干预利用家庭、情感、自身及网络方式,帮助患者获得更多的家庭关怀和温暖,满足患者被关心、被理解和被支持的心理需求,增强安全感,从而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预后,有利于提高患者主观幸福感及生活质量,从而使患者重返工作岗位后顺利完成工作。

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引导患者讲述自身内心感受,尽可能地尊重、鼓励和支持患者,带患者到公园散心,使得患者情绪得到缓解,提高主观幸福指数,逐渐建立重返岗位工作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社会支持网络干预在心肌梗死后重返工作岗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主观幸福感、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度,还可改善患者对疾病的应对方式,使患者以积极的方式面对,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帮助患者顺利重返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 孙秋.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299-301.

[2] 武艳妮,王蓉,栾春红,等.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基于5A模式的早期心脏康复护理[J].护理学杂志,2021,36(5):5-9,39.

[3] 陈馨,白忠良,陶生生,等.社会网络对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8,27(11):1011-1015.

[4] 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5] 邓建军,卢希起,李庆安,等.主观真实-持续幸福感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28(2):335-338,343.

[6] 刘继文,李富业,连玉龙.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1):1-3.

[7] 朱宇航,郭继志,罗盛,等.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在老年人群体中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卫生统计,2016,33(4):660-664.

[8] 王文茹,LOPEZ V,THOMPSON D R,等.心肌梗死多维度评估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7-11.

[9] 马骄娜,孙桂芝,韩永奎.正念减压训练对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后负性情绪知觉压力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21):1921-1924,1933.

[10] 杨婷婷,赵振娟.社会支持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属照顾能力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5):813-815,819.

[11] 温元凯,宋洋洋,于婧.网络支持干预在乳腺癌病人康复过程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2019,33(5):824-827.

(编辑:郭晓添)

猜你喜欢

主观幸福感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谈谈播音创作主体的心理素质
基于《初、高中过渡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及学习状态调查》的分析
民办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相关研究
Motive与Motivation:从休谟的动机论到动机论的休谟主义
档案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