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支农典型案例四浙江建设“浙农险服务直通车”数字化平台体系

2024-03-25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农险险种直通车

创新背景

按照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部署,聚焦破解农业保险领域存在的小农户参保理赔难、保险与涉农主体数据共享难和政府风控监管难三大难题,锚定保险深度达到1%、保险密度达到500元/人的目标,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协调小组办公室(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牵头,以下简称“省农险协调办”)牵头建设“浙农险服务直通车”数字化应用(以下简称“直通车”),依托全省统建的“浙里办”手机应用APP和浙江乡村大脑,构建“农民参保的便捷服务端口”,打通“农业防灾理赔的快速反应通道”,形成“农业灾害风险防范监管的精密智控器”。农户手机登录客户端即可做到农业保险线上投保、线上理赔,相关数据自动对接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实现“足不出户、一键办理”。

主要做法

(一)组建专班,高效协同推进建设。省级建立“政府部门+共保体+技术公司”的农业保险体系数字化改革攻坚专班,实体化运行,各试点县参照省级机制,全部建立攻坚专班,步调一致、同频共振、全速实施。顶层设计方面,攻坚专班启动“数字化改革攻坚月行动”,实行“日碰头、周会商、常态沟通协调”,集中力量、集思广益。坚持从农户的思维习惯和实际需求出发,以“管用、好用、实用”为目标,在广泛征求市县和农户意见基础上,反复调整、优化架构设计,迭代更新场景应用,力求功能设计契合农户需求痛点。应用开发方面,按照总体规划、急用先建、分步实施、迭代升级原则,聚焦农户最期盼的服务,以“浙里办”为统一入口,紧盯农时、狠抓开发进度,在我省水稻生产期前顺利完成并上线运行。

(二)重塑流程,精心设计提升体验。坚持以提升农户体验为核心、以实现农险全周期最便捷服务为目标,攻坚专班召集基层农业农村部门、种养殖大户,将22个省级以上险种的承保理赔流程节点逐一进行拆分剖析,优化成熟一个,上线一个。流程重塑方面,在确保监管合规的前提下,将原有流程由串联改革为并联,将原来“让人跑”变为“让数据跑”,重塑简化,提高农户参保便捷度。比如水稻种植险,参保流程从原来的37天压减到重塑后的5天以内,农户可以一次都不用跑。通过技术手段打破省本级农业农村、财政、银保监、气象等各个职能部门和保险机构间的数据壁垒,贯通数据流、服务流,实现省、市、县、乡镇、村组五级服务体系纵向全贯通。推进小农户参保方面,针对浙江省农业生产小户多、分布散的特点,“直通车”创新设计了整村参保(理赔)、清单到户的业务流程,一改以往挨家挨户上门办理的局面,在方便农户、提升效率的同时,有效推动了小农户愿保尽保,当年主粮作物保险覆盖率达到70%以上。

(三)组织动员,试点推广以点带面。为加快“直通车”在基层铺开落地,省农险协调办克服疫情影响,于2022年5月上旬组织召开了全省“直通车”推广应用视频动员会,通过试点县经验交流、保险机构服务承诺、推广实施方案发布、现场演示培训等,全省推进部署推广。压实责任方面,全省各级农险协调部门充分认清推广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推广应用“直通车”作为年度农险工作的“牛鼻子”工程,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确保高质量推动农险直通车扩面全覆盖。应用推广方面,在选择德清县等5个县先行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时间节点和任务指标,做到当年5月份将应用扩大到24个产粮大县,7月底全省三分之一县省定以上险种100%上线,9月底三分之二县省定以上险种100%上线,年底以前全部上线。进度保障方面,建立常态化动态调度机制,省级每周调度省定以上险种线上化率,对进度偏慢县采取点对点指导,对任务落实不力的市县下达提示单。

(四)下沉田地,直面农户宣传推介。省共保体各成员单位发挥农网覆盖面广、服务力强的优势,全员发动、靠前作为、同频推进,开展系统内员工培训146场次,累计培训超过1570人次。主动下沉田间地头对接乡镇村联络人、协保员,建立“大户一对一、散户集中组织”对接联系制度,为农户讲解“直通车”高效便捷的参保服务功能,打通推广落地“最后一公里”,引导农户参保从“纸上办”向“指上办”转变。注重典型案例、突出经验宣传,充分利用各级媒体宣传资源和“矩阵式”宣传优势,通过系统员工微信群、朋友圈、短视频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的全面宣传,累计制作印发宣传折页55050份,宣传海报2610张,提升“直通车”在全省农村地区知晓度。

支农成效

截至2022年末,中央和省级22个财政补贴险种全部上线“直通车”,覆盖全省73个涉农县区,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提供农业风险保障543亿元,保费规模16亿元(不含宁波),同比增长16%,累计参保农户达6.82万户,线上化率达90%。

“直通车”有力推动了浙江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一是全面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全年累计承保水稻保险面积771万亩,水稻保险覆盖面比上年提升14个百分点。率先全国整省域推进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将水稻种植保险最高保额从每亩1000元提高到1400元,增加后的保额基本覆盖物化成本、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等水稻种植总成本,保障水平居全国前列。二是充分放大“保险+”服务成效。“直通车”畅通了农户农业生产数据和保险、银行、担保等金融部门数据,推动农业保险增信与涉农金融联动,从单纯的风险保障服务向综合金融服务延伸,实现险金担一体化融资服务。同时通过涉农保单数据直推,帮助农户争取更高授信额度和优惠利率,解决农户融资贷款需求,助力普惠金融发展。三是有效实现大灾快速理赔。建立健全重大灾害保险应急工作预案和快速理赔响应体系,推动农业保险由灾后理赔向灾前预防、灾中施救等全链条拓展。以2022年梅花台风为例,有嵊州市等7个县(市、区)农户报案比例、无人机快速估损等数据因子达到快速理赔红色预警触发点,按决策机制保险公司快速响应一次性预赔,一改过去理赔资金几个月也到不了农户手中的状况,共赔付1.09亿元。四是大幅提升农户获得感。农户通过“直通车”参保,从过去最少跑4次、流程超30天,变为一次都不用跑;理赔时间从30多天缩短到10天以内,小额赔款当天即可完成。小农户通过“整村参保、清单到户”模式参保,方便快捷,有效推动了小农户参保覆盖面提升。五是智能监管。通过“直通车”监管驾驶舱,做到每一个险种运行质量全程掌握可评价、每一个地区农业保险开展情况动态更新可调度、每一家保险机构服务效能可监管、每一笔财政补贴资金监管都实时可追溯。

下一步安排

浙江省农险协调办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有关决策部署,以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以险稳产、以险促产。

(一)加快迭代“直通车”数字化应用。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共保体作用和优势,常态化开展“直通车”应用工作,提高“直通车”惠及面。畅通农户意见反馈渠道,聚焦农民急求急需急盼和使用体验改善,迭代升级应用场景。深入推行“农业保险+”,做到以险增信,多途径缓解农户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

(二)持续推进农险“扩面提标增品”。继续在全省域推进水稻完全成本保险,稳步扩大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支持因地制宜开展综合类保险、气象指数保险等险种试点,着力构建具有浙江特点、体现高质导向、符合农民需要的农险产品体系。

(三) 不断完善农险服务质效。建立健全第三方跟踪调查评价机制和农业保险专家咨询机制,定期评估农业保险产品实施效果,开展农户满意度和保险需求调查,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特色险种升级扩面,对参保少、农户不欢迎的险种,及时淘汰退出,实行险种科学准入、优胜劣汰、动态管理。

猜你喜欢

农险险种直通车
直通车
银保监会下发通知,明确农业保险业务经营条件
带投资的多险种复合风险模型及其破产概率的研究
微博直通车
微博直通车
微博直通车
关于多险种初始资本分配策略的研究
一类考虑破产限的双险种风险模型
太平洋农险在中原大地蓬勃发展
我国农险公司经营状况及其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