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庭中有奇树》中的记忆与时间

2024-03-25李子瞻

古典文学知识 2024年2期
关键词:所思馨香全诗

李子瞻

在《古诗十九首初探》中,马茂元认为《庭中有奇树》“别经时”的感慨,是全诗用意的归宿。为何“别经时”是全诗情感的落脚?这或许是由诗中的记忆和时间不断地相互作用造成的。

诗作首句开门见山,直接交代 “庭中有奇树”,这与耳熟的童谣“从前有座山”仿佛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揭示了在某时某刻有某个故事发生,引起读者的好奇和阅读欲望—为什么庭中树“奇”?树究竟“奇”在何处?进而通读全诗: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

庭中树平平无奇

不难发现,庭中树其实不奇,只是一棵种在庭院里会发芽、会开花的树。主人公说树奇,是因为他们在此朝夕相对,树因记忆和时间而奇。特别的不是庭中树,是作者的记忆,是独属于主人公和她所思之人的记忆。在这个庭院中,在这棵树下,他们产生了共同的记忆,记忆是确定不移的,是弥足珍贵的。记忆停驻在时间里,而时间又是不断流动的,时间的流动无法阻挡,人在时间面前显得渺小而无力,现实生活是不圆满的,这是遗憾的,哀愁由此而生,产生情感的力度与温度,这样的力度与温度凝结在时间和记忆里,融汇在“别经时”中。

张庚评《庭中有奇树》曰:“通篇只就‘奇树一意写到底,中间却具千回百折;而妙在由树而倏而荣而馨香,层层写来以见美盛。”(张清钟《古诗十九首汇说赏析与研究》)记忆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是客观存在的;奇树是记忆的物质化,物质是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是确定的。奇树伫立庭中,静默无言,不曾改变。过去在庭中,现在亦在庭中,未来还会在庭中。而时间却是无时无刻不在向前流动的,时间所指向的是遥不可及和缥缈无知的未来,时间是不确定性的代名词。没有什么东西能在时间的洪流里保持永恒静止,庭中奇树亦然。即使它内在里有记忆构筑起的坚实建构,但依然会“发华滋”,会败落。但这样会败落的“奇树”却恰是全诗结构上的动力。

《庭中有奇树》全诗围绕“奇树”构筑了一个磁场,“奇树”是磁场的中心,围绕这个位置中心,记忆依次展开。“奇树”有一种无形的磁力,使得时间和记忆在流动的过程中徐徐铺开,作品的进程也由此推进。“如果心中对位置有强烈的印象,记忆就变得容易”,“当我们隔了一段时间以后回到某个地点时,我们不仅会认出这个地点本身,还会记起在那里做过的事情,想起在那里见过的人物,甚至是曾经在我们心头闪过的无言的思绪”(阿斯特莉特·埃尔、安斯加尔·纽宁主编《文化记忆研究指南》)。“奇树”在庭中,这是一个确切的、具体的、不变的位置,这种不移的位置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心理上的。所有的故事都围绕这一位置发生,这一位置是故事发生的物质基础,是故事的底基。有底基才有后面在时间奔流中记忆的层累,才有“折芳寄远”的冲动,才有“路远莫致”的叹息。

记忆里的时光温暖哀愁

诗作的主人公应为青年思妇,“因人而感到物,由物而说到人,忽说物可贵,忽又说物不足贵,何等变化”(隋树森著《古诗十九首集释》)。这样的变化便是由时间造成的。饱含记忆与深情的奇树“发华滋”,主人公难免想要“攀条”,“攀条”是为了“折其荣”,“折其荣”以“遗所思”,“所思”者是记忆里的他,是从未因時间流逝而被主人公淡忘的他。记忆在时间里发酵,女主人公“因物悟时,而感别离之久也”(《古诗十九首集释》),并为此折芳寄远。

“前四句就折花欲遗所思引起”(《古诗十九首汇说赏析与研究》),所遗的不仅是庭中奇树所开的物质上的花,更是记忆之花,是在时间流动中而依然不减烂漫的思念之花。这花的馨香是记忆的馨香,馨香满盈的怀袖是念及对方而感到温情的怀袖。怀袖盈住的是时间,时间承载的是记忆,历久弥新的是思念,是不知归期的翘首以盼,是终觉路远而黯然神伤的轻叹。“馨香盈怀袖”或许是全诗的转折点,是“攀条折其荣”后却反应过来“路远”而无从“致之”。是欣喜和哀愁的交接,欣喜和哀愁的交界点是记忆和现实,造成记忆和现实矛盾的是时间。从“绿叶发华滋”到“馨香盈怀袖”历数奇树的生长,是奇树在时间流动里再自然不过的变化,从发芽开花,到攀条折枝,再到芳香盈袖。这是对奇树细致而全面的刻画,使得树木的生长历历在目,具体而确定,与记忆形成一种对照的关系,是对记忆的复刻与演绎,是脱离了记忆本身的对记忆的延伸,是时光流转,思念作祟。奇树清晰而连贯的生长过程,是饱满而鲜活的,而隐匿其中的记忆也随着树木的生长清晰地流露,可是即将到来的却是哀愁,是被袖中清香环绕的哀愁,是因凝聚着无数回忆而饱满温情的哀愁。而面对这样的哀愁,“以一语反振出‘感别便住,不更赘一语,正如山之蛇蜿蟮迤逦而来,至江以峭壁截住,格局笔力,千古无两”(《古诗十九首汇说与赏析》)。

“但感别经时”轻盈细腻而又婉转自然地托出哀愁,也将哀愁背后的时间与记忆展示出来,与哀愁相连的不仅仅是时间和记忆,更是一种情感的温度和力度。记忆一经时间的催化,厚度增加。而时间的流逝也在奇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树之由萌芽以至荣盛,荣盛不过百日,则日衰矣。则其盛也不诚可惜哉!”(《古诗十九首集释》)奇树由发芽,到开花,再到被折枝,何尝不又是一个逐渐老去的过程,是哀愁在丝丝缕缕铺开的过程。诗中的主人公,一位拥有美好回忆却有丝丝哀愁缠绕心头的青年思妇,在良辰美景的春光里,在一日又一日的柴米油盐里,在憔悴忧伤的岁月里,她有她的生活理想。她的生活理想就是她的记忆与时间,是在庭中,在奇树下,和自己所念之人相守,一如他们从前相守那样。而留住记忆,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相守。

思念是对记忆的延展,记忆的延展是回忆的哀愁。主人公守着两个人的记忆,“攀条折其荣”,“馨香盈怀袖”,这样具体的物质感受使得记忆呼之欲出,穿透了时间。“凡树之奇特,全在枝条之位置扶疏得宜;及花叶茂盛之时,树之枝条倏尽为所蔽”(《古诗十九首集释》)。而人的一生又怎么会十全十美,现实中的大多数是残缺和遗憾,面对残缺和遗憾,我们选择哀愁。人们产生哀愁的根源是缺憾和无力,这种缺憾即世界的不完美,这种无力是因为人类在历史面前的渺小。

《庭中有奇树》的女主人公和所念之人相隔万里,她守着记忆,守着时间,时间在流动,她选择哀愁。而她的哀愁却是一种温暖而清新的哀愁。“当未叶未花之前,乃冬春之交,其条枝位置历历可见,故显其奇特耳。”(《古诗十九首集释》)这“冬春之交”,是女主人公和所念之人相知相守最幸福的时刻,记忆将这个时刻定格,赋予这个时刻独属于两个人的情愫与浪漫,这种浪漫与情愫在时间里流动,随时间向前生长,在时间的流动里酿出哀愁,这种哀愁极富生命力,因为它凝结了回忆里的爱与温暖。

猜你喜欢

所思馨香全诗
让端午弥满文化馨香
观“非遗所思”展所思
克隆人的所思 所想都一样吗
劝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得
馨香纪
一束《樱花》馨香二十余年
柳树
本期主题:梅花
“能动课堂”的所思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