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学习雷锋同志专辑”刊发轶事
2024-03-25张晓东
张晓东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学习雷锋同志专辑”刊发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时光荏苒,举国上下学习雷锋的活动却从未中断。说起毛主席为雷锋题词,不能不提到时任中国青年杂志社思想教育组副组长王江云。因为当年他的一个提议,才诞生了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这段历史佳话,在记者多次报道下,已为大众所熟知。然而,有关王江云等人为编辑、出版《中国青年》“学习雷锋同志专辑”的另一段故事却鲜为人知。
近日,我从红色收藏大家王金昌先生收藏中获悉一张60多年前王江云等人的差旅费报销单。通过这张破损的单据,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火热年代,看到了当年王江云等人为推动学习雷锋活动的另一段动人画面。
一、历史背景
述说王江云等人这段动人故事之前,要简述一下中国青年杂志社为推动宣传雷锋事迹的概况。
1962年8月15日,22岁的解放军战士雷锋在辽宁抚顺因公殉职。他的光辉事迹经由军营,在辽宁省内传扬开来。
1963年2月初,首都各大报刊载了雷锋的日记摘抄,让雷锋事迹传遍神州。面对全国宣传雷锋的热情,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听了有关汇报后,要求共青团系统加大对雷锋的宣传,组织全国青少年以实际行动向雷锋学习。2月15日,共青团中央发出了《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的通知》。
《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认为,作为共青团中央机关刊、作为青年人自己的刊物,对于学习青年榜样雷锋,理应带头响应、争做先锋。雷锋这样突出的人物,即使其他报刊已经宣传了,我们仍然有必要将他的事迹更全面、更完整地介绍给广大民众,让他的精神在更大范围内发扬光大。研讨后决定:编辑出版一本“学习雷锋同志专辑”(以下简称“专辑”)。为了出好“专辑”,让《中国青年》杂志在宣传雷锋活动中后来居上,编委会在人力和物力上都做了突破性创举。人力上,从各编辑部抽调骨干力量,组成“专辑”编辑组,具体策划、编辑和落实相关工作,34岁的王江云被抽调到这个编辑组。物力上,考虑到杂志24页的篇幅不足以承担“专辑”的重任(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纸张非常紧张,《中国青年》杂志不得不由每期32页缩减为24页,当时困难时期还没有完全渡过,杂志依然是24页的篇幅),于是决定将5、6两期合刊,出一本48页的“专辑”。在“专辑”编辑组策划研讨会上,王江云想:“正是毛主席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使刘胡兰的事迹广为人知并激励了亿万青年在火热的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现在出了雷锋这样一个新时期的先进典型,如果毛主席能题词,那將会有多么巨大的号召力啊!”为此,王江云提议:给毛主席写信,请他为学习雷锋题词。大家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一致赞成。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杂志第5、6期合刊“学习雷锋同志专辑”出版,毛主席的“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首度面世。《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首都各大报纸于3月5日集中发表毛主席的“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由此,3月5日成为全国学习雷锋日。
在“专辑”编辑组策划研讨会上,除了确定请毛主席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雷锋题词,还确定了一项重要工作:派出一个“突击队”,前往雷锋所在部队深入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补录一些未经宣传报道、不被人所知的雷锋日记,并组织相关人员撰写一篇长篇通讯,展现雷锋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突击队”人员必须是精兵强将。为此,“专辑”编辑组经过挑选,由董易、王江云、郭楠柠、蒲以庄四位同志组成“突击队”。董易时任《中国青年》杂志副总编辑,蒲以庄时任《中国青年》杂志美术编辑,无疑王江云是“突击队”的中坚力量。
二、一张差旅费报销单背后
王金昌先生收藏的这张差旅费报销单是1963年3月30日中国青、少年出版社的一张出差费用报销清单。这张历经沧桑的报销单,正是董易、王江云、郭楠柠、蒲以庄这支“突击队”奔赴辽宁深度采访雷锋事迹的差旅费清单。虽然它有些不全、有些破损、有些字迹模糊,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上面的文字,捕捉到王江云所在的这支“突击队”,为了更多更深更全地了解雷锋,不辞辛苦、高效工作的画面。
差旅费报销单上的项目非常多、非常细:
出差部门:中国青年社。
出差日期:自2月8日至2月18日共计10天。
出差目的:去沈阳、大连、营口采访宣传雷锋事迹。
火车部分:一人2月17日下午6时乘12次沈阳去北京,于2月18日到达,票价28.19元(硬中);三人2月18日下午6时乘12次沈阳去北京,于2月19日到达,票价80.60元(一中二上)。
住宿部分:四人,2月9日至2月10日,在沈阳市沈阳饭店住1天,10元;二人,2月11日至2月13日,在大连市大连宾馆住2天,20元。
市内交通:三轮车费2.50元,电汽车费10.75元,共计13.25元。
办公费用:长途电话费6元,文具费0.22元,共计6.22元。
伙食补助:一人在沈阳在机关外10天,每天0.7元,计7元;二人在沈阳在机关外8天,每天0.7元,计11.20元;二人在大连在机关外2天,每天0.7元,计2.80元;一人在沈阳在机关外7天,每天0.7元,计4.90元;一人在营口在机关内搭伙2天,每天0.25元,计0.50元,共计26.40元
以上总计用去差旅费413.98元(其中火车票费338.11元),前预支600元整,剩余186.02元。
报销日期:1963年3月6日。
出差人员:董易、王江云、郭楠柠、蒲以庄。
批准人员:这四个人都不应口口(乘硬——笔者辨认,下同)卧口(车),宿费也过高,因此退口(到)总编室。由郭口口口口(与)丁盘石同志联系后,得丁之答复信,说明口口(情况),口口口(然后报)销。该信口(凭)据厦其他事项,另行归档03月29日。(朱批——笔者注)
在报销单左上角,贴了一个小纸条:“丁盘石同志批单,已寄出版社财务科。1963年3月27日。”
这张报销单转账凭证上的时间是1963年3月30日,报销金额是413.98元。
通过这张报销单,可以让我们穿越到60年前,与王江云等人一道,寻访雷锋的足迹;也可以让我们感悟到60年前,王江云等人不辞辛劳高效工作的情景;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到60年前,公务人员执行出差标准的严苛。
从这张报销单上,我们获悉:采访“突击队”是2月8日从北京出发,于2月9日到达沈阳,并下榻沈阳饭店。这个时间点,纠正了之前一些报刊上的“王江云所在小队于2月12日抵达沈阳”的说法,也说明有关请毛主席为雷锋题词的“专辑”编辑组研讨会召开于2月8日之前。
从这张报销单上,我们获悉:“突击队”到达沈阳后,不是集中采访,而是兵分三路,不仅在沈阳寻访,还到了大连和营口。这三个地点,纠正了之前一些报刊上的“王江云与郭楠柠、董易、蒲以庄四位同志则从北京匆匆奔赴辽宁沈阳、大连、抚顺、营口等地”的说法。雷锋所在的部队属于沈阳军区,他殉职地点在抚顺,“突击队”为什么要去大连和营口呢?原来他们抵达沈阳后,经过一天了解,得知对雷锋事迹了解最多的雷锋所在团的俱乐部主任陈广生,正在大连宣讲雷锋故事。翌日,王江云和一位同事便奔赴大连。当天下午,他们听了陈广生关于雷锋事迹的报告,晚上即与陈广生商议如何撰写雷锋事迹的长篇通讯,一直聊到午夜。第二天,他俩参观了正在大连巡回展览的雷锋事迹,并一本一本仔细地阅读了雷锋日记的原作。在阅读雷锋日记“全集”过程中,他们不仅发现了许多闪光的报刊未发表的日记,还发现了雷锋1962年2月3日阅读《中国青年》杂志后写下的日记:“今天我一口气看完了《中国青年》杂志上徐老(特立)写给晚辈的几封家信。越看越感到浑身是劲,越看越觉得亲切,越看越想看……我要永远牢记徐老这些有益的话,并且要贯穿于一切言论和行动之中,决心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为人类作出贡献。”
营口是雷锋踏入军营的第一站。1960年1月8日下午3时30分,雷锋在营口火车站下车,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鉴于雷锋在火车上关心战友、带领战友唱歌等出色表现,首长决定让他代表新兵发言。雷锋在发言时说,“我们这些新战士,能在60年代刚刚开始的日子穿上军装,扛起枪,都有说不出的高兴。我们只有一个心愿:学好本领,保卫祖国,当个像样的兵,做毛主席的好战士。”这是雷锋作为解放军战士第一次在大会上发言。当晚,雷锋满怀深隋地写下了军旅生涯的第一篇日记:“这天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这天是我最大的荣幸和光荣的日子。我走上了新的战斗岗位,穿上了黄军服,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我好几年来的愿望在今天已實现了,真感到万分的高兴和喜悦,这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翌日,雷锋和新兵营战友们共同听了一堂政治课,参观了团荣誉室。雷锋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一个英勇的战士,报效祖国!这是雷锋入伍后,第一次听政治课。20天后,雷锋到营口东升照相馆拍了他穿军装的第一张照片。尽管雷锋在营口只有短短的4个月,但他在这座城市留下了人生中具有特殊意义的诸多“第一次”。要深度了解雷锋,就不能不到他成为毛主席好战士的起点考察。
从这张报销单上,我们获悉:“突击队”为了提高效率、节约费用,在沈阳、大连和营口三地同时开展采访。分兵出击,无疑会增加每个人的工作难度、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作为资深编辑,王江云和他的同事们不会不知道这一点。然而,他们更知道,分兵出击既可以为国家节省费用,还可以加快采访进度,进而确保“专辑”能够按时保质出版。为了节省费用和提高效率,他们回京时,均选择“夜班”火车,这样既可早一天回京,又可省去一晚宾馆住宿费。他们的行为显然是见效了——报销单上显示“总计用去差旅费413.98元,前预支600元整,剩余186.02元”,比计划节约了近三分之一。
从这张报销单上,我们获悉:即便是“突击队”人员满载而归,即便是“专辑”按时按质出版,即便是“专辑”发行后洛阳纸贵,然而这些都不能丝毫抬高财务审核人员的“贵手”。审核者不仅认为“突击队”员乘坐火车超标——“这四个人都不应乘硬卧车”,还指出住宿也超标——“宿费也过高”,因此暂不予报销——“退到总编室”,除非领导批准——“得丁之答复信(丁盘石时任《中国青年》副总编辑——笔者注),说明情况,然后报销。”为了体现“威严”,审核者特意用红笔批示。为此,3月6日提交的报销单直到3月30日才报销,可见其过程曲折。不过,从报销金额“全须全尾”看,王江云等人此行的差旅费是“合理合法”的,可谓“有惊无险”。
三、风靡全国
王江云随“突击队”从沈阳回到北京,距“专辑”排版印刷日不足一周时间,一方面他们忙于编稿,另一方面他们期盼毛主席的题词。令人兴奋的是就在临近排版印刷截止日的前两天,毛主席为雷锋的题词喜降《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在《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学习雷锋同志专辑”终于按计划完成编辑,从而确保了毛主席为雷锋题词在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第5、6期合刊“学习雷锋同志专辑”上首发。“专辑”除了毛主席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诗文外,最有影响力的内容当属陈广生、崔家骏合写的长篇通讯《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和新问世的《雷锋日记摘抄》,而这些篇章都是“突击队”的成果。
“专辑”一经面世,立刻受到读者青睐,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当时的《中国青年》杂志除了北京印点外,还在上海、沈阳、西安、长沙、重庆设了5个分印点。这本‘学习雷锋同志专辑,由五个分印点同时印刷,前后印刷高达800余万册,可依旧供不应求。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各地人民出版社、共青团组织翻版印刷,有些地方还多次印刷。从《中国青年》收藏家方浩然收集到的十几个省区单位的翻印版本来看,据不完全统计,翻印数已达1,424,351册,其中还有未标明印数的,假若全部收齐,那将是一个难以统计的巨大数字。一时间,《中国青年》“学习雷锋同志专辑”风靡全国,出现了洛阳纸贵的奇观。
时光可以把王江云等人的差旅费报销单退去光泽、模糊字迹,但不可以退去雷锋形象的光彩、模糊雷锋精神的实质。60多年来,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
(责任编辑: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