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

2024-03-25李宏伟

种子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晚疫病松土块茎

李宏伟

(昌图县大洼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辽宁 铁岭 112514)

马铃薯在我国的种植面积非常广泛,但大多数种植户种植马铃薯缺乏理论支撑,一般都是随着资金投入的增加而盲目扩大种植规模。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如果缺乏科学管理,不仅会对马铃薯产量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对种植户而言损失巨大[1]。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需要从马铃薯种类、种植环境等方面进行科学考量,对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以及实现马铃薯高产非常重要。

1 马铃薯种植常见问题与种植技术应用

1.1 马铃薯种植中的常见问题

1.1.1 种性退化

目前,种性退化是马铃薯种植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最为直接的表现是块茎黑化、叶子变小、叶脉为黑褐色,严重时植株会全株枯死,减少马铃薯的整体产量。当种性退化后,还可能造成严重的马铃薯病虫害问题。从生物学角度上来看,种性退化这种问题难以避免,多代种植后,马铃薯势必会发生种性退化[2]。

1.1.2 块茎畸形

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马铃薯块茎畸形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问题,表现为形状各式各样。相比正常的马铃薯,发生块茎畸形的马铃薯会存在非常明显的畸形特征。通过优良选种可以有效避免该问题的发生,以确保马铃薯生长条件处在稳定的状态。同时,还要注意合理施肥、改良土壤,为马铃薯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有效保证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实现马铃薯高产、优产的目标[3]。

1.1.3 品种问题

在对马铃薯进行种植前,合理选择种子非常关键,要确保所选种子可以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相适应。同时,结合当地气温、雨水等情况分析,并结合试验结果明确所选种子是否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相适应。

1.1.4 播种问题

在对马铃薯进行种植的过程中,选用的种植技术将会直接影响其产量。如果马铃薯种植比较浅,后续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种植密度问题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种植过密的情况下,马铃薯会相互抢夺土壤中的养分,导致马铃薯都无法达到理想的生长效果,出现产量下降、病虫害发生等问题。此外,要注意合理施肥,并对气温、雨水等情况进行合理考量,确保马铃薯生长情况稳定,养分充足。

1.2 马铃薯种植技术的应用

1.2.1 施足基肥

从营养价值上来看,马铃薯的块茎是其营养集中的部位,茎叶则是用在农业肥料、饲料等领域。块茎作为马铃薯用于食用的部分,其主要成分为淀粉,所以在其生长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多少将会对其经济价值造成直接影响。为了确保块茎获得充足的营养供应,在对马铃薯进行种植时,需要施足肥料,将基础肥料用量在所有肥料用量中的占比提升到70%,减少无机肥料在肥料总量中的占比,加入富含N 与P 的有机肥料[4]。

1.2.2 种薯处理

确保马铃薯块茎新鲜,没有出现霉变、萎缩、焦黄等现象。马铃薯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一般质量应该在76 g/个左右。挑选没有畸形和龟裂的优质块茎。在块茎生长过程中要确保O2充足,不能对土壤进行填实,要为块茎留出生长空间。同时,要及时进行土壤中耕松土工作,一般需要进行3 次。齐苗以后即进行第1 次松土与除草工作,深度为9 cm 左右,15 d以后进行第2 次松土工作,需要注意的是,这次松土深度应适当减少,第3 次松土则在上一次松土的深度基础上再次减少,为块茎的质量提供保证。

1.2.3 适时播种

在马铃薯的整个生长过程中,生育期对温度的控制最为关键,直接关系到马铃薯的产量,应有效掌握播种时间、温度。一般来说,块茎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0 ℃左右,通常选择秋季9—10 月播种,或者在冬季12 月至次年1 月播种。

1.2.4 合理密植

在马铃薯种植的过程中,如果种植数量过多,可能会由于遮蔽、缺氧等因素降低马铃薯单株产量;如果种植数量过少,虽然单株产量比较大,但二者相乘后数值会比较低。一般而言,最佳的栽培密度应为90 000 株/hm2左右。

1.2.5 田间管理

在马铃薯幼苗管理过程中,要确保数量充足,提前做好备用苗的预留工作。如果发现田间幼苗缺失,应及时移植备用苗[5]。需要注意的是,在移植过程中要保护幼苗根部。如果备用苗不足,可以取出同穴中的多余幼苗。由于马铃薯的出苗时间较晚,在出苗前应施加一些含氮化肥,以提升出苗率。现蕾期要做好施肥、培土工作,并且增施钾肥和氮肥。开花后,为了避免马铃薯出现早衰问题,可以适当施用磷肥。为了达到理想的枝叶生长效果,可以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当施入钾肥。

2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2.1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

在马铃薯种植的过程中,病虫害会对马铃薯的生长情况造成严重影响,轻则造成马铃薯小面积的减产,重则导致产量锐减,对农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应对多样化病虫害进行研究,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2.1.1 晚疫病

晚疫病是马铃薯病虫害中比较常见的病害,从其发生特点上来看,晚疫病可能会出现在马铃薯的整个生长周期中,并不仅针对某一生长期,一般而言,低温潮湿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晚疫病[6]。当马铃薯发生晚疫病后,叶片上可能会出现暗绿色病斑,并且伴随气候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在低温潮湿的环境下,叶片上出现白色斑块。晚疫病是一种真菌类病害,会伴随雨水、气流传播,导致晚疫病大面积发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1.2 黑胫病

黑胫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马铃薯病害,属于病毒性病害,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在湿度、温度适宜的情况下传播速度极快,主要发生在高温潮湿的条件下,并且温度越高,传播性越强。当这种病害发生后,会在大面积范围内造成影响,导致马铃薯减产[7-9]。从长期的防治经验总结来看,黑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选种不严谨。选种时马铃薯种携带病毒,进入种植后期就会出现黑胫病,并且大面积传播,病毒会蔓延到整个种植地。种植户不仅要做好选种工作,还要做好后续种植阶段农药喷洒工作,确保马铃薯可以正常生长。

2.1.3 环腐病

在马铃薯的不同生长阶段,环腐病的发病表现不同。当环腐病出现在播种期,可能会造成缺垄的问题,从而导致减产;如果发生在生长期,会使叶片出现缺刻、破损,同样会造成减产问题;如果发生在储存期,那么与储存空间、周围条件直接相关。如果田间管理不科学,不能实施有效的处理,可能会造成大面积环腐病的发生,对正常储存造成不良影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病虫害,主要是因为有环腐细菌产生,这类细菌在1~3 ℃或30~33 ℃条件下均可生存,同时还会出现传染现象,一旦发生将会造成大面积减产,应重点解决此类病虫害[10-12]。

2.1.4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的种类丰富,并且不同地区的地下害虫种类不同。从环境角度上来看,温度越适宜,害虫暴发的概率越高,越有可能会大面积繁殖,进而对马铃薯的正常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在防治地下害虫问题时,一般需要种植户结合经验喷洒农药,为马铃薯的正常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2.1.5 蚜虫

蚜虫属于刺吸口类害虫,主要寄生在马铃薯叶片、嫩茎、嫩梢。目前,蚜虫在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地区都有广泛分布,其破坏力极强。蚜虫具有很强的趋光性,种植户在防治时,可以通过在田地放置黑光灯,以有效诱杀蚜虫。

2.2 马铃薯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2.2.1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马铃薯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应用效率以及便捷性相对较高的一种防治手段,并且其技术含量相对偏低,便于种植户执行应用。

比较常见的物理防治手段包括3 种,分别为人工捕杀、阻隔以及引诱灭杀。人工捕杀主要针对马铃薯生长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病虫类问题。在马铃薯生长期间,种植户可随时根据马铃薯的生长情况以及田间的虫害状态及时捕杀。阻隔以及引诱灭杀是指利用专业的阻隔设施以及诱捕灯,吸引害虫并对其进行集中捕杀的技术手段。除此之外,颜色诱杀也是比较常见的物理性防治技术。在当前的马铃薯种植工作中,热烘焙技术也逐渐彰显出一定的应用价值,在马铃薯生长期间,种植户可以对种植空间的温度进行适当调节,使之达到一定的高温状态并加压处理,以有效灭杀存在的害虫,保证马铃薯的顺利生长和品质稳定。

2.2.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技术的优势在于具有较高的环境友好性,可解决常见的马铃薯病虫害问题,也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过于严重的影响。针对马铃薯生长期间比较常见的蚜虫、地下害虫等,种植户可在田间释放害虫的天敌,以维持生态平衡。还可以适当施用微生物代谢产物农药,对病虫害问题形成有效的防治,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马铃薯的生长。例如农用抗生素、微生物源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当前马铃薯种植领域受关注度比较高的生物类农药。相较于常规农药,生物农药的作用更加明显,可有效保护环境及种植户的生命健康安全。

2.2.3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从选种的角度来看,可以选择1 代或2 代种,以保证马铃薯正常生长。从土壤角度来分析,可以合理施肥或松土,以保证土壤活力,为其生长提供良好空间。从外界环境的角度来看,应做好除草、灌溉等工作,以达到很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

3 结束语

在种植马铃薯的过程中,需要注重选种的合理性,做好播种、田间管理等工作。在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方面,应做好晚疫病、黑胫病、环腐病等病害防治工作,可以有效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加大对相关技术的分析与研究力度,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证。

猜你喜欢

晚疫病松土块茎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动力学分析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临汾市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如何防治大棚番茄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预报
推土机松土器结构改进与有限元分析*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松土对坡耕地产流产沙的影响研究
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