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相关要点探析
2024-03-25黎晓华
黎晓华
(江口县德旺乡农业服务中心,贵州 铜仁 554407)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产量稳定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国计民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实现水稻获得高产、稳产,提高水稻种植效益,一直都是水稻生产致力追求的重要目标。
1 旱育壮秧
1.1 修建育秧大棚
首选向阳背风、地势较为平坦、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土壤肥力条件较好、土壤偏中酸性的地块作为育苗地。大棚朝向宜按南北向设置,高度为2.3 m,宽度为7 m,长度结合秧田面积合理确定。如果采用本田育秧方法,要建设高出地面50 cm 以上的高台集中秧田。
1.2 选种
水稻生长期间极易遭受很多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选择高品质的种子,是保证水稻高产稳产的关键[1]。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以及土壤条件等因素再进行选择,确保选择的水稻种子适宜在当地生长。应当选择通过审定且分蘖能力强、抗病、高产的优质水稻品种。
1.3 种子处理
1)晒种。播种工作开展之前,选择晴朗的天气晒种3 d,晒种时把种子放置在塑料布或者苫布上,不可直接摊放在水泥地上,摊铺厚度保持在5 cm,并定期翻动,避免将种皮戳破。夜晚回收种子。
2)盐水选种。配制比重为1.13 的盐水,即将12.5 kg 盐加入到50 kg 水中,然后借助比重计或鲜鸡蛋测试比重,将新鲜鸡蛋放入盐水中,确保鲜鸡蛋能够露出水面的面积约等同于5 分硬币大小。配制好盐水后,把种子倒入盐水中不停地搅拌,把沉入水底的种子捞出,清洗干净,选种之后还应当对盐水比重再次进行测定。
3)浸种消毒。为了确保种子能够吸收充足的水分,提高发芽率,而且有效避免恶苗病的发生,浸种消毒是十分必要的环节。目前,市面上有多种消毒剂,应用最广泛的为恶苗净(多效灵),每袋100 g,兑水50 kg 充分搅拌之后浸种40 kg。在常温条件下浸种消毒时,浸泡时间为6 d,完成浸种之后不必再用清水冲洗,可直接催芽播种。也可运用25%氰烯菌脂3 000 倍液浸种,室温条件下,浸种6 d,浸种过程中定期进行回水搅拌,水温以12 ℃为最佳,保证种子充分浸透。
4)催芽。种子浸泡完成后,利用35 ℃温水冲洗,提高种子的温度,并加盖保暖物充分捂严。温度保持在31 ℃左右进行稻种破胸,种子破胸率达到80%时,控制水温为25 ℃进行催芽,芽的长度达到2 mm时,水温控制在16 ℃左右进行晾芽、待播。
1.4 整地做床
秋季施入农家肥,并整地做床,如果为春做床,进入春季之后,进行1 次浅耕,深度保持在13 cm 左右,将根茬全部清除,并将土块打碎,确保床面平整。床土应当达到10 cm 的厚度,育苗时运用专用的基质,并合理使用壮秧剂[2]。
1.5 播种
播种工作前15 d 左右扣棚,最佳时间为3 月14 日,从南向北逐次开始,以达到增温解冻的效果,并且可以加盖棉被或者草帘进行保温,还可覆盖3 层膜。第二积温带播种时间为4 月上旬,第三积温带播种时间为4 月中旬,第四积温带播种时间为4 月下旬。播种工作开展之前,需要提前处理好种子,催芽之后即可播种。若运用钵体盘进行育苗,每穴一般拨入4 粒种子,机插秧每盘播入110 g 种子,普通育苗1 m2播入芽种260 g。
1.6 秧田管理
1)温度管理。播种之后到出苗期间加强密封保温措施,当水稻苗出齐之后将地膜撤下,当秧苗生长到1 叶1 心时,棚内温度保持在25 ℃为最佳;生长至2 叶1 心时,温度保持在23 ℃为最佳;3 叶1 心时温度保持在20 ℃为最佳,4 叶1 心时温度保持在20 ℃,并定期通风,以免水稻秧苗过度徒长。夜间要确保大棚温度保持在7 ℃左右,遭遇低温天气,加盖草帘,也可以加盖麻袋片或者棉被等,还可设置火盆,提高保温效果[3]。
2)水分管理。水稻秧苗生长出2 叶之前,一般不必进行浇水。应合理控制苗床湿度,湿度较大或者存在积水,可以采用揭膜或者打开大棚通风口的方式,降低棚内湿度。2 叶之后应当注意观察秧苗生长情况,如果出现缺水现象,应及时补水,每次应当将水浇透,进行旱育。秧苗1 叶1 心期进行通风炼苗。
3)苗床追肥。水稻秧苗2.5 叶期前后,结合秧苗生长情况,肥料不足时,可叶面喷施1%硫酸铵水,同时,施入硫酸铵25 000 kg/hm2。完成施肥之后,用清水对秧苗进行冲洗。
4)苗床灭草。播种摆盘之后,使用丁扑合剂进行灭草处理,除灭稗草可喷施10%千金乳油400 倍液。
5)预防立枯病。病害发生早期可选用噁甲水剂与瑞苗清或甲霜·噁霉灵1 000~1 500 倍液进行喷施防治。
6)插秧前“三带”。起苗之前2 d,应用10%吡虫啉1 000 倍液喷施苗床,即为带药。同时,施入磷酸二铵1 500 kg/hm2,即为带肥。带菌即根据说明书合理应用生物菌剂。
2 本田整地施肥
2.1 整地与施基肥
秋季深翻土壤,春季耕作,运用旋耕或者旱耙,浇水后进行水耙,并达到水不露泥的最佳状态[4]。稻田沉实之后,花达水插秧。翻地工作开展之前,间隔1 年施入农家肥30 000 kg/hm2。第二积温带施入磷酸二铵150kg/hm2、氯化钾120kg/hm2、灰肥硅肥75kg/hm2;第三积温带或第四积温带施入磷酸二铵120 kg/hm2、氯化钾105 kg/hm2、硅肥60 kg/hm2。有机肥对于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在水稻栽培之前15 d 将充分腐熟的猪厩肥翻入土壤中,也可施用沼气池肥(即秸秆、青草、猪粪发酵后的残留物),一般施用18 000 kg/hm2,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满足水稻植株生长营养需求,而且有利于减轻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的为害。
2.2 追肥
1)蘖肥。追施蘖肥分4 次进行,第1 次要求在水稻返青之后,一般早栽的水稻可在移栽后5~10 d 内进行,随着移栽时期的推迟,蘖肥施用日期应相应延迟。第2 次追施蘖肥不晚于6 月15 日,否则将导致无效分蘖增多。第一、二积温带水稻秧苗生长出第7 个叶片,露出第8 叶片叶尖时,再次施入蘖肥,而第三、四积温带水稻秧苗生长出第6 个叶片,露出第7 片叶尖时,再次施入蘖肥,剩下的蘖肥当做调节肥进行应用。
2)穗肥。施用时间为水稻拔节期,将水稻主茎扒开之后能够观察到节,同时主茎上长出1 cm 的幼穗时施用,分别施入水稻生长期所需氮肥、钾肥总量的30%、50%。
3 合理稀植
气温达到13 ℃时,便可进行插秧,最佳插秧时间为5 月20 日左右,第二、三积温带25 穴/m2,每穴插入钵体苗1 株,或者插入基本苗5 株;第四积温带30 穴/m2,每穴插入钵体苗1 株,或插入基本苗6 株。
4 节水灌溉
水稻秧苗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要主要表现为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生理需水是指保持水稻正常生理活动以及体内水分平衡所需的水分,即水稻叶面的蒸腾作用所需水分;生态需水是指对稻田生态环境进行调节,保持水稻生长所需的水量需求,主要指土壤的渗透以及植株水分蒸发。在水稻灌溉过程中,需要在确保水稻生理需水的基础上,合理控制生态用水。灌溉过程当中主要运用浅、湿、干节水灌溉方式进行灌溉,如果是井灌区还应当建设晒水池,合理延长水渠长度,提高水温。插秧过程中,水稻扦插之后,水稻秧苗应当保持在水层以上2/3,避免淹没水稻秧心,扶苗返青[5]。
返青期浇水过程中,为创建更为稳定的环境条件,保证水稻植株尽早生长出新根,促进秧苗快速返青,通常浅水灌溉水深达到4 cm 即可,确保田面不干;分蘖期是水稻生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倘若灌水量少,会对水稻的有效分蘖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导致盐碱地返盐,造成水稻秧苗死亡。倘若灌水深度较深,对土壤透气性会造成不良影响,抑制水稻秧苗的分蘖,此时应当浅灌,深度达到3 cm 即可,并且还应当重视换水与补水,有利于水稻秧苗的分蘖,促进水稻秧苗早生快发。进入分蘖末期,水稻植株对于水分的需求敏感度明显降低,可结合植株分蘖情况,合理晒田,避免出现无效分蘖;水稻进入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后,对于水分的需求量较大,灌水深度应为5 cm。如果稻田植株生长过于旺盛,可进行2~3 次排水,有效提高植株光合作用。水稻进入成熟期之后包括2 个阶段,分别为乳熟期或黄熟期,乳熟期采用浅湿交替灌溉的方式进行浇灌,同时可以合理施入粒肥,采取“后水不见前水”的浇灌方式,水稻成熟面积达到50%之后,准备进行收获前断水,在收获前10 d 左右断水,不可过早断水[6]。
5 除草、防病虫害
5.1 除草
主要运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除草,如运用禾大壮防治稗草,运用嘧啶肟草醚防治慈姑和泽泻,运用苄嘧磺隆防治阔叶杂草。
5.2 防病
对水稻田加强病害的调查与研究,在充分调查致病生理小种的前提下,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特别是要重视监测和预报水稻稻瘟病发病情况,及时运用药剂进行防治,避免病害进一步扩散蔓延。
防治水稻稻瘟病主要运用飞防措施,分别在7 月上旬和7 月下旬进行防治,可选用寡聚糖、枯草芽孢杆菌及嘧菌酯等药剂,不仅可有效防治稻瘟病,对水稻纹枯病以及真菌性病害也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5.3 防虫
1)潜叶蝇和负泥虫。水稻完成插秧之后,进行浅灌提高稻田温度,促进秧苗快速返青。如果稻田潜叶蝇虫害较重,可在稻田排水后晒田1~2 d。也可运用诱杀的手段进行防治,在5 月下旬,当水稻田集中出现大量的潜叶蝇时,可将盛有500 mL 氯虫苯甲酰胺5 000 倍液与酒糟和糖混合液的水桶,按照30 m 的间隔放置在田梗上。此外,可以利用化学手段进行防治,水稻扦插之后到返青这段时间,叶面喷施啶虫脒或者吡虫啉能够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如果发现负泥虫,可采取深灌方式进行防治,并及时排水,减少害虫数量。
2)二化螟。要加大成虫的防治力度,借助投射式杀虫灯和性诱剂围垛来诱杀成虫,二者可以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杀虫灯害虫诱杀半径为50 m,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害虫基数。利用性诱剂进行防治,6 月上旬在田间设置性诱剂杆,8 月下旬以后回收。也可运用三唑磷、苏云金杆菌喷施防治刚孵化出的低龄幼虫,防治效果较好。
病虫害是水稻种植过程当中常见的影响因素,病虫害发生之后,不仅会对水稻秧苗的正常生长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会降低水稻的产量及品质,更甚者造成绝收,严重损害农户的经济收益。因此,加强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非常关键,在防治水稻病虫害的过程中,需要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合作,充分考虑当地不同水稻品种常见的病虫害类型,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制订完善的病虫害预防方案,综合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手段,有效提高水稻病虫害整体防治水平。在利用化学药剂防治水稻病虫害时,必须要严格控制其剂量,大量使用药剂不仅会对植株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增加水稻籽粒当中的农药残留量,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也会造成威胁。另外,在防治水稻病虫害过程当中,还应当重视合理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全面控制病虫害,保证水稻植株健康生长,并且为水稻高产稳产奠定坚实的基础。
6 收获
水稻成熟度达到90%以上,便可进行收割,收割之后将其分为小捆,并按照人字架进行摆放,利于水稻风干,7 d 左右将稻捆翻转1 次,在持续晾晒7 d,当籽粒含水量达到15%左右时,便可脱粒。
7 结束语
在我国,水稻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所以必须要对水稻栽培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并加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将高产栽培技术落实到水稻种植实践当中,这样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水稻的需求,而且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当正确认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合理应用的重要性,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与水资源条件,科学灌溉与施肥,及时除草,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进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