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仔猪水肿病发病原因及综合防制措施

2024-03-25陈宗梅

畜禽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水肿病致病性断奶

陈宗梅

阳江市江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 阳江 529500

0 引言

江城区畜牧经济发展中,养猪业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近年来,江城区仔猪养殖时水肿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临床上患病猪会出现明显的运动共济失调、眼睑、结膜和眼周组织水肿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会对仔猪康复及后期养殖产生十分大的影响。为推动江城区养猪业良好发展,做好仔猪水肿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病原及流行病学

仔猪水肿病是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素所引发的一类神经综合征。致病性大肠杆菌无荚膜、无芽孢,有鞭毛,革兰氏染色呈阴性。致病性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仔猪的肠道中,哺乳期仔猪依靠母源抗体具备较高的抵抗力,因此一般不会患病,但断奶前后受到强烈的断奶应激或突然更换饲料,再加上天气突变,会导致仔猪的体质、免疫力降低,胃肠功能出现紊乱,胃肠道菌群丧失平衡,仔猪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快速繁殖排毒,引发仔猪水肿病[1]。

仔猪水肿病可发生于任何阶段的猪,尤其是1~2.5月龄的断奶前后的仔猪的发病率最高,哺乳仔猪及超过3月龄的猪偶有发生。在1~2.5月龄的高发病群体中,生长快、膘情好、体格好的仔猪最易发病且致死率最高。该病以散发或地方流行性发生为主,自然条件下发病率为10%~35%。仔猪水肿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仔猪、带菌母猪,病猪所排泄的粪便、尿液以及所分泌的鼻液、乳汁等,均携带大量的致病菌,仔猪接触后极易感染发病;或者仔猪接触被污染的环境、饲料以及饮水后亦可患病。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经消化道进入肠道并大量繁殖产生毒素,然后渗入血液组织最终发病。仔猪水肿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在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发病率明显升高。

2 发病原因

仔猪水肿病的诱发因素较多,具体如下:管理工作不到位,饲养管理粗放,饲养密度过大,猪舍采光通风条件差,导致猪舍内生长繁殖大量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而诱发仔猪水肿病;消毒意识薄弱,未制定完善的消毒计划,消毒流程不规范,消毒药剂选用不当,导致消毒效果不理想,威胁仔猪生长;频繁遭遇不良应激,例如:冷应激、热应激、噪音惊吓应激、断奶应激、换料应激等,尤其是断奶应激,对仔猪的刺激最大,会导致仔猪的胃肠功能出现紊乱,增加仔猪患水肿病的可能性;仔猪消化功能不全,若过量饲喂植物性蛋白质,导致蛋白质无法有效分解,使仔猪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进而继发仔猪水肿病;日粮搭配不合理、营养不均衡,尤其是缺少维生素E、硒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仔猪的正常生理机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致使肠道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快速繁殖排毒,导致仔猪水肿病的发生;长期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长期过量饲喂精饲料,冬季饲喂冰冻饲料,长期饮用被污染的水,均会对仔猪的肠道产生强烈的刺激,引发肠道紊乱,此时致病性大肠杆菌快速繁殖排毒,进而诱发仔猪水肿病;仔猪运动量不足,体质虚弱,给了致病性大肠杆菌可乘之机,增加了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2]。

3 临床症状

仔猪水肿病往往发病较急,病猪精神状态差,食欲差,有的食欲废绝,体温基本正常,口流白沫。病猪先便秘后腹泻,然后出现明显的神经性症状,例如:全身肌肉颤抖、抽搐,四肢划水状,发出嘶哑的鸣叫声,站立时肢体发抖,前肢逐渐麻痹,影响正常站立,后期倒地不起,或呈犬坐姿势,异常兴奋,盲目转圈,运动失调。病猪眼睑、结膜以及眼周组织出现明显的水肿表现,严重的病猪颈部及头部亦可发现有水肿症状,甚至会波及全身,按压水肿部位后会留下压痕。仔猪水肿病的病程长短不一,有的为12~24 h,有的甚至超过5~7 d[3]。

4 病理变化

因水肿病死亡的仔猪尸体在解剖后发现,胃壁、小肠肠系膜、眼睑、面部、颈下淋巴结出现明显的水肿;胃内积聚大量的食物,切开胃后流出淡黄色浆液,胃壁似胶冻样,厚度增加,2~3 cm,胃黏膜潮红,局部有出血表现。利用显微镜检查,可发现胃黏膜上皮变性和脱落,表面粘附一些黏液,胃腺萎缩,胃黏膜变薄。小肠壁出现暗红色的瘀血,肠系膜水肿呈胶冻样,颜色呈灰白色,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并伴有严重的充血表现,小肠出血,肠管颜色为红色,局部为紫红色,小肠壁坚硬。大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严重,大肠管切开后会流出一些液体。眼脸部和头部皮肤有明显的浮肿表现,皮下组织流黄色或透明液体。头部水肿时导致皮肤增厚弹性下降,头部切开后有浆液流出,皮下组织柔软。肠系膜淋巴结异常肿大,切面多汁或出血。心脏出现胶样萎缩。胸腔以及腹腔内部积聚大量淡黄色液体,暴露在自然环境下快速凝固成胶冻样。病死猪血管出现明显的病变,血管内皮有明显的肿胀变化,中膜平滑肌细胞组织坏死,外膜水肿严重。若死猪生前有神经型症状,则会出现化脓性脑炎,脑干水肿。

5 诊断要点

仔猪水肿病临床诊断时,建议将常规诊断技术和实验室诊断技术联合应用,提高诊断准确性,防止误诊延误病情。在常规诊断时,应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该病的流行特点等因素综合判定。在实验室诊断时,主要采用2种方法,其一是触片镜检法,无菌取病死猪肠系膜淋巴结、小肠等部位的病变组织,经革兰氏染色和涂片处理后利用显微镜检查,若发现有革兰氏染色呈阴性、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即可确诊;其二是细菌培养试验,无菌取病死猪的淋巴结及肝脏、脾脏等病变组织,将其接种至培养基上恒温37 ℃持续培养24 h,若发现长出一些隆起且直径约2.5 mm的半透明状菌落或红色菌落,则对菌落进行涂片处理,经过革兰氏染色后利用显微镜检查,若发现有大量单个或成对排列的短小杆菌即可确诊。

6 治疗方法

6.1 紧急处置

仔猪水肿病属传染性疾病,因此一旦发现有猪患病,应第一时间将其单独隔离至隔离舍内,并保持隔离舍干燥以及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污,消毒2次/d,有效杀灭猪舍内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为病猪营造舒适、温暖的环境。针对同群尚未发病的猪,应及时用新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拌料,或紧急接种仔猪水肿病疫苗,可有效降低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猪场发病期间,应暂停猪只调运活动,防范疫病的传播扩散[4]。

6.2 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仔猪水肿病,具有见效快、效果好的优点。用药前应进行药敏试验,选用高度敏感性兽药进行治疗,保证治疗效果。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及用药程序如下:按照体质量肌内注射恩诺沙星5 mg/kg,早晚各1次,连用3 d;或按体质量肌内注射氧氟沙星注射液0.1 g/kg与呋塞米注射液0.1 mL/kg,早晚各1次,连用3 d;上述治疗的同时,还应做好对症治疗工作。针对轻度便秘的病猪,可内服硫酸镁20 g/头,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针对脑部水肿较重,颅内压增高的病猪,可混合注射50%葡萄糖与20%甘露醇;为避免酸中毒,可静脉注射10%氯化钙与4%乌洛托品;为避免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氯化钠2.6 g、氯化钾1.5 g、枸橼酸钠2.9 g、无水葡萄糖13.5 g、溶于1 000 mL水中使猪自由饮用)。

6.3 中医治疗

中兽医认为仔猪水肿病主要是因外感风邪、水湿、疮毒入侵,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此时若遭遇风热、风寒,或疮疡病后,会导致水液代谢异常,进而引发仔猪水肿病。因此在治疗时应遵循清热解毒、除湿利水、健脾和胃的原则及要求,具体可用下述几个药方治疗:蒂瓜、芦荟各10 g,车前子、陈皮、茯苓、龙胆草各15 g,甘草、栀子各20 g,茵陈、连翘、大青叶、川芎各25 g,芒硝50 g,将上述中草药烘干后研磨成粉末状过筛,加入开水5 000 mL侯温,再加入红糖200~300 g混合,让10头患病仔猪自由饮用,1次/d,连用3~5 d;当归、肉桂各15 g,甘草、白术、党参、桂枝、蒲公英、金银花、车前子、木通、泽泻各20 g,茯苓、猪苓、地龙、黄芪各25 g,将上述中草药烘干后研磨成粉末状拌入饲料50 kg,让病猪自由采食,连喂1周;泽泻、甘草各15 g,茯苓、白术、厚朴、青皮、生姜各20 g,陈皮、大枣各30 g,外加乌梅3 g,将上述中草药加水3 000 mL文火煎熬成药液1 000 mL去渣侯温,供15 kg左右的病猪早晚2次服用,连用3~5 d[5]。

7 预防对策

7.1 及时接种疫苗

为预防仔猪水肿病的发生,应结合本场仔猪水肿病的流行特点,制定科学的免疫方案和程序,合理选用疫苗,严把疫苗质量关,合理控制疫苗接种方法、剂量,明确注意事项,保证免疫质量。目前,推荐使用大肠杆菌多价苗(含水肿毒株)进行免疫,母猪产前3周注射1 mL/头,间隔1周后再强制免疫1次;仔猪出生后2周注射1 mL/头,间隔1周后再强制免疫1次,接种疫苗后2周产生抗体,免疫保护期为4个月,到期后应及时组织复免,实现对仔猪水肿病的有效防控。需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前后1周,禁止服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应做好疫苗质量检验工作,防止使用劣质及过期的疫苗影响免疫质量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7.2 加强仔猪管理

仔猪出生后2 h,应使其吃足初乳,从母乳中获得大量的营养元素、免疫球蛋白,增强抵抗力。仔猪出生1周后,即可开始补料,促进消化器官发育,建立稳定的胃肠道生物群。仔猪断奶前10 d,应合理安排去势,此时愈合最快。应注意禁止同时进行断奶、去势等工作,防止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合理控制断奶时间,建议在6.5周龄时断奶最为适宜,具体应结合仔猪个体情况灵活调控。应采用适宜的断奶方法,断奶时将母猪移出,使仔猪继续在原猪舍饲养,减轻应激反应。断奶后合理饲喂,保持营养均衡,断奶前10 d继续饲喂原饲料,2周后再逐渐更换新饲料,换料时遵循少量勤添的原则,最终完成换料工作,减轻对仔猪的刺激。断奶后3周内禁喂青绿多汁饲料,避免仔猪腹泻导致抵抗力下降诱发水肿病[6]。

7.3 保持圈舍卫生

为降低仔猪水肿病的发病率,应提高卫生管理意识,保持卫生的圈舍环境,确保仔猪健康生长。仔猪舍应有良好的采光条件,保持地面干燥,防止潮湿,还应有良好的通风,及时清理仔猪舍的粪便及污水,减少粪污残留。应提高消毒意识,制定完善的消毒制度,合理控制消毒频率,正确选用消毒药剂,常用的消毒剂包括:来苏儿溶液、高锰酸钾、百毒杀、石灰乳、火碱等,上述消毒剂应交替使用,避免出现耐药性。消毒时应将消毒剂喷施均匀,有效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预防仔猪水肿病的发生[7]。

7.4 药物防病

仔猪水肿病预防时,应重视对药物的使用,科学使用兽药,可提升仔猪的抵抗力,增强体质,进而防范仔猪水肿病的发生。仔猪断奶前后是水肿病的高发期,此时建议使用药物防病,每100 kg饮水或饲料中添加柠檬酸1.5 kg,可提升仔猪的胃内酸度,杀灭或抑制肠道有害菌生长繁殖[8]。与此同时,应定期使用金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亚硒酸钠、 维生素B粉等药物拌料喂猪,对仔猪水肿病以及其他腹泻类疾病均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8 结束语

在江城区仔猪水肿病高发背景下,应充分意识到该病的巨大危害性,提高防控意识,制定科学完善的防控措施,有效降低仔猪水肿病的发生率。针对患水肿病的仔猪,应第一时间隔离、治疗,结合病猪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缩短病猪病程,帮助病猪及早恢复健康,减少经济损失,推动畜牧经济稳步增长,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水肿病致病性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提高仔猪断奶窝重的方法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高锌在断奶仔猪日粮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诊治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