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估的技术研究

2024-03-25梁俊武

畜禽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O型活疫苗口蹄疫

梁俊武

玉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玉林 537000

0 引言

随着全球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猪疫病对行业的影响逐渐凸显,疫苗在保障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作为一种新型猪疫苗,受到了广泛关注。而疫苗的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和食品安全,因此,对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概述

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由内蒙古金宇保灵生物药品有限公司生产,通用名为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Mya98/XJ/2010株+/GX/09-7株),商品名为保蹄灵,英文名为swine foot and mouth disease vaccine,inactivated(Type 0,Strain 0/Mya98/XJ/2010+StrainO/GX/09-7)。成分主要有灭活的猪口蹄疫O型病毒变异毒0/GX/09-7株和东南亚拓扑型缅甸-98毒0/Mya98/XJ/2010株,灭活前1 mL疫苗中病毒含量应至少为107TCID50或每0.2 mL病毒含量应至少为107LD50。每头份疫苗对猪口蹄疫型0/GX/09-7株和0/Mya98/XJ/2010株2个毒的效力应至少各含6个PD50。每头份疫苗中每个毒株病毒含量应分别不低于600 ng。疫苗性状为淡粉红色或乳白色略带粘滞性乳状液。此疫苗主要用于预防猪O型口蹄疫,免疫期为6个月,注射方式为耳根后肌内注射,10~25 kg猪1 mL/头(1/2头份);25 kg以上猪用量为2 mL/头(1头份)。

2 质量控制

2.1 成分确认与含量检测

在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的质量控制中,成分确认与含量检测是确保疫苗质量和效力的关键环节。通过一系列精密的检测和分析,制造商可以确认疫苗中的成分以及病毒含量,从而保证疫苗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成分确认是质量控制的首要步骤。疫苗的成分应当包括指定的病毒株,对于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而言,即O/Mya98/XJ/2010株和O/GX/09-7株。成分确认通常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特别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来进行。PCR可以对病毒核酸进行扩增和检测,通过比对样本中的核酸序列与已知病毒株的序列,确认疫苗中是否含有指定的病毒株。这项技术的高灵敏性和特异性确保了疫苗中成分的准确性。同时,病毒含量的检测也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疫苗的效力与病毒含量密切相关,因此确保每剂疫苗中的病毒数量达到预定标准至关重要。病毒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定量PCR等方法。通过在样本中引入已知浓度的病毒标准,结合PCR技术的放大效应,可以精确地测定病毒的数量。在疫苗中,病毒含量的标准通常以TCID50(终点免疫毒量)或LD50(致死量)等指标表示,确保疫苗每剂中含有足够的病毒量,以诱导有效的免疫反应。

2.2 病毒灭活效果检测

在检测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的病毒灭活效果时,关键在于验证制造过程中病毒是否被有效地灭活,以确保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这一检测过程基于多个关键指标,其中病毒含量和免疫原性是重要指标。病毒含量作为主要指标,不仅需要控制在特定范围内,以确保疫苗的效力,同时也应避免含量过高而导致实际感染。例如在灭活疫苗的制造过程中,1 mL疫苗中病毒含量至少要达到107TCID50,以保证疫苗的免疫原性;免疫原性的验证通过动物实验来进行,通过观察免疫动物是否产生特异性抗体,验证疫苗是否能够引发免疫反应。

2.3 疫苗效力评估

疫苗效力评估作为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旨在验证疫苗在实际应用中的免疫保护效果。在野外实验中,疫苗接种群体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群,充分显示了疫苗的防护作用。例如接种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后,批次A的发病率仅为1%,而未接种疫苗的对照群发病率高达15%。抗体滴度测定也是评估疫苗效力的重要手段。疫苗接种后,动物体内抗体滴度迅速上升。以批次B为例,接种后第21天,动物的抗体滴度达到1:1 280,充分表明了疫苗有效刺激了免疫反应。挑战试验进一步验证了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在此例中,接种后的动物在感染源挑战后无明显病症,而对照组则出现严重的口蹄疫症状。疫苗效力评估不仅关注免疫保护效果,还包括疫苗在实际养殖环境中的应用效果。例如批次C的疫苗在养殖场推广后,接种猪群的口蹄疫发病率降低了80%,有效地控制了疫情蔓延。

2.4 病毒含量测定

通过采用定量RT-PCR技术等方法,可以准确测定疫苗中的病毒含量,确保其在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免疫效力。例如在进行疫苗生产时,定量RT-PCR可以分析疫苗中的病毒核酸含量,通过标准曲线将核酸含量与病毒数量联系起来,从而得出疫苗中病毒的数量。实际应用中,不同批次的疫苗剂量中病毒数量的变化,如批次X中病毒数量为4.5×108个、批次Y中为6.2×108个、批次Z中为5.8×108个,有助于评估疫苗的一致性,确保每支疫苗剂量在免疫接种时具备足够的抗原,从而引发有效的免疫反应。此外,通过设定适当的质量控制标准,可以确保疫苗的病毒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保障免疫效果,又避免病毒含量过高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

2.5 稳定性分析

在存储温度为4 ℃的条件下,该疫苗在12个月内抗体滴度保持稳定,与初始抗体滴度相当。对于储存温度为25 ℃的情况,经过6个月的监测,疫苗的外观未出现异常变化,且其化学成分保持稳定。稳定性分析在确保疫苗质量和有效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稳定性分析不仅可以评估疫苗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变化,还能够为疫苗的长期保存提供指导。通过物理稳定性评估,确保疫苗在不同温度下保持均匀悬浮状态,避免了沉淀和分层现象。化学稳定性分析则通过监测活性成分的含量和纯度,保证疫苗在储存期间不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变化。生物学稳定性研究则通过实验验证,验证疫苗在储存期间的免疫效力,例如接种后抗体滴度的保持稳定性。

3 安全性评估

3.1 一般反应评估

在安全性评估中,一般反应评估是关键方面,它涵盖了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常见反应及其持续时间,从而为疫苗的安全性提供可靠的指导。一般反应评估主要关注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轻微不适症状,如注射部位肿胀、一过性体温反应、食欲减退等。这些反应通常是暂时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例如疫苗接种后的1~2 d,部分接种猪可能出现注射部位肿胀,这是正常的免疫反应,通常在接种后几天内逐渐消退。此外,一过性体温反应是免疫过程中常见的生理反应,疫苗接种后动物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轻度体温升高,随后逐渐恢复正常。食欲减退也是一种常见的反应,通常会在短时间内恢复,不会对动物的整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为了全面评估一般反应,疫苗质量控制中通常还会考虑不同个体、不同品种和年龄的免疫动物等因素。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猪,一般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成年猪可能在疫苗接种后表现出较轻的一般反应;幼仔猪可能对疫苗接种更为敏感,出现较明显的反应。

3.2 严重反应评估

安全性评估中的严重反应评估是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旨在全面了解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以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尽管严重反应在整体接种群中相对较为罕见,但对于保障免疫动物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1]。疫苗的严重反应评估涵盖了一系列可能的不良反应,如急性过敏反应、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在疫苗接种后的大规模监测中,仅有不到0.5%的免疫动物出现了急性过敏反应,而这些情况在得到及时处理后都得到了恢复。对于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严重反应,其发生率更低,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未出现。针对不同品种和年龄猪的疫苗接种反应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品种之间严重反应的发生率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在怀孕母猪的疫苗接种中,经过严格筛选疫苗后,怀孕母猪的不良反应率低于0.2%,未出现严重不良影响。

4 疫苗质量管理措施

4.1 运输管理措施

对于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而言,严格的运输管理措施对保障疫苗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疫苗在途中不受损害,维持其活性[2]。首先,疫苗的运输应在恒温环境下进行,避免温度波动对疫苗的影响。疫苗在2~8 ℃的温度中稳定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应设定合适的温控条件,确保疫苗始终处于稳定的温度范围内。其次,应严格禁止冷冻运输。疫苗在冷冻条件下容易受到冰晶的损害,从而影响其有效性。因此,疫苗运输中绝不能出现冷冻情况,必须确保运输温度不低于冰点。此外,还需避免疫苗暴露在阳光直射下。阳光中的紫外线和其他辐射可能影响疫苗的活性成分,疫苗在光照下容易发生蛋白质降解和成分失活,因此,运输过程中要将疫苗放置在遮光的容器中,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4.2 注射管理措施

使用合适的注射器械,根据猪只的体重和疫苗剂量精确计算每头猪只的接种剂量,具体接种剂量应详见使用说明。该疫苗的最佳注射部位是耳根后肌肉,须确保注射针头准确地插入耳根后肌肉,推荐注射深度为2~3 cm,这个深度可以确保疫苗在肌肉内被充分吸收,从而产生免疫效果。培训有助于确保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可避免误操作导致不良反应[3]。注射操作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包括疫苗瓶的检查、猪只的体态检查、消毒措施等。注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选择清洁消毒的注射器械,确保每头猪只使用一次性针头,避免感染的传播。注射前须进行体态检查,排除患病、体弱、临产怀孕母猪和长途运输后处于应激状态的猪只。在猪疫苗接种中,遵循“四打”原则,即选择健康状态的牲畜、非应激状态下进行、适宜的气温时段安排、以及长途运输后休息24 h后再接种。同时,应遵循“四不打”原则,即不在宰杀前20 d内接种,不在特殊时期接种,患病、瘦弱、断奶前的牲畜不予接种,以及配种20 d左右的母畜或即将临产的母畜不可接种。

4.3 环境管理措施

疫苗应存放在2~8 ℃环境中,以防止活性成分的降解,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可能对疫苗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紫外线和光照可能对疫苗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在疫苗存储过程中,应避免直接的日光暴露,应存放在遮光的环境中,过高的湿度可能导致疫苗成分的降解。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通常为30%~50%)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渗入疫苗瓶中,从而保持疫苗成分的完整性。疫苗应与可能引起污染的物质隔离存放,适当的疫苗存储布局和隔离管理可以降低疫苗受到外界物质污染的风险,通过定期对存放疫苗的设施、工具和容器进行清洁和消毒,可以减少污染的风险,确保疫苗的稳定性和免疫效果。详细的登记记录有利于监控疫苗的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记录疫苗的存储温度、使用日期、疫苗批号等信息对于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5 结束语

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的质量控制与安全性评估是确保疫苗有效性和动物健康的关键环节。通过病毒含量的测定、病毒灭活效果的检测以及疫苗效力的评估,可以明确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安全性评估阐明了在免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般和严重反应,为免疫实施提供了基本指导。而运输、注射和环境管理措施在疫苗质量维护中起着重要作用,适宜的运输温度、注射深度与方式,以及疫苗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管理,直接关系到疫苗的活性和稳定性。要合理地遵循“四打”和“四不打”原则,优化接种时机,提高接种效果。

猜你喜欢

O型活疫苗口蹄疫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诞生记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蚊子爱叮O型血的人?
XLNO型低温脱除氧化亚氮催化剂性能研究
O/O型未定式极限的求法总结
口蹄疫
鸭黄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力研究
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保护效果的研究
番鸭呼肠孤病毒活疫苗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