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运动中一传技战术哲学原理探析
2024-03-23钟婷婷聂真新
戴 彬 钟婷婷 聂真新
1.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2.云南大学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
3.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8
1 前言
一传在当今排球时代,成为衡量一支队伍强弱的重要标志,拥有较高质量的一传是众多排球强队的追求目标之一。一传技术不稳定与质量低下,一直阻碍着我国青少年与成年运动队的发展水平。如何进行有效训练与改善不足,从马克思哲学的角度出发,试图找到有利于排球运动获胜的规律和因素。这对提高教练员的训练水平,运动员的自我训练能力,促进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一传与发球技术的对立统一规律
马克思主义原理指出,一切事情都是一个对立面系统。这一孤立的二面既冲突又一致,不断促进事物的变革与发展。随着当今排球运动的蓬勃发展,排球比赛就是通过发球进行对抗竞争的。发球是强攻手段的一种,攻击性的发球能达到先发制人的效果,它不但可以得分和有效攻打敌人组织攻势,还常常从心理上给敌人造成压迫[1]。正因为发球技术的攻击性与合理性不断完善,在排球运动队内与各运动队间潜移默化地刺激了一传技术的提高。唯物辩证法则指出,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互相关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性质和趋势。一传技术是组织进攻的基础,其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二传手能否较为有效地组织战术进攻。具有良好的一传技术与体系的队伍,在比赛中往往整个队伍各项技术表现较一传技术相对较差的队伍发挥会更加稳定。发球是进攻的开始,一传在应对发球时属于防守环节,但放在组织进攻来看,又是进攻的开端。体现在前者表达了冲突的抗争力,指各方互相排挤、彼此约束、互相否定、彼此分离、甚至彼此批评的特点与倾向;后者表达了冲突各方共在一个统一体上的内在一致性。进攻和防御是排球运动的根本结构和基本矛盾,攻守对立的历史演变也促进了排球运动从低级向高层次的演变。而排球运动中的进攻与防御并不是单独出现和发展的,而是彼此相互依赖,构成了攻守双方相互依存的状态,从而形成了排球运动矛盾对峙的二个层面[2]。
3 质量互变定律
3.1 一传技战术的量变与质变
物质互变定律法则指出,任何事情都存在物质的规律性与量的规律性,即物质与量的总和。量变与质变是世界运行的两个最根本阶段。任何事物的发展演变都体现为质量相互转变的过程,即由量变到质变,再从质变到量变。一传技术跟初学者入门时所学的对墙垫球技术有很多相似之处,其基本环节可以分为:准备姿势、击球手形与部位、面对来球的蹬地、提肩与前送。一传技术实则是普通对墙垫球技术的升华。在进行普通的对墙垫球练习时,其击球力度由练习者本身控制,球路变化不大。而一传技术,不仅具有主观上对来球的控制力,而且常随对方发球性能的改变而转换。如,在接大力发球与跳飘球时需要的动作要领是不同的,大力发球因为球本身具有很强的旋转力,极速下落需要接球队员降低重心,找到球的下半部分击球。由于球已经具有很强的外在用力,此时击球时,下肢的蹬地动作可以适当减弱,可以有效地将球控制在本方半场。接跳飘球恰恰相反,如果接球时重心太低,没有在高位击球,会导致原本不是太飘的来球,由于下沉的力导致方向突然改变,加大接球的难度。这要求跳飘球重心较普通垫球要高一些,但更要重视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尤其击球的中下部,且蹬地的用力要明显,光靠击球手是不能控制高速不规则运行的来球。好的一传效果离不开好的一传技术,从初学者最初对墙垫球练习,到后来能熟练的应对跳发球、跳飘球等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为有前面简单的垫球量的积累,才有了后来困难球的质变。
3.2 一传意识的量变与质变
意识是排球运动的灵魂,它影响着技能和战术的合理使用,也制约着技能和战术的良好发展[3]。排球意识一般界定为:排球队员利用人脑皮质的应激和反射过程,对排球攻防技巧使用实质和原理的主观反应,以及在迅速、恰当、正确地运用战术的活动中,所展示出的判断能力、反应意识、应变能力、正确使用技巧,以及达到运动战术目的的心理意识的过程总和[4]。因此接发球不仅要让球不落,而且最关键的是要让球既稳又准确的按照技术要求达到既定目标,接发球能力的训练重点在于一传到位能力的训练[5]。一传意识与技术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具有良好的一传意识,可以根据对方来球的性质选择合理的技战术。例如,观察对方的发球落点多在前场区,本方队员的一传占位就可稍向前,且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前场,可以提高起球的效率。在遇到对方发球,追发本方主攻手限制其进攻时其他两名本方队员可以有意识的多替他接球,解放其进攻。选手在竞技中的一传,必须具备技术的合理性和目的性、动作的可预见性、判定的正确性等诸多能力。培养良好的一传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意味着事物变化和发展的结束。一传技术与意识的进步,离不开发球技术与意识的促进。二者如矛与盾般存在,最锋利的矛催生最坚硬的盾。一支具有较强发球攻击性的队伍,其队员的一传技术往往也不会差。
给予我们启示:教练员在对队员一传意识的培养时,进行大量的接球练习培养运动员的球感、空间感、本体感觉等。还应要求一传队员自身进行发球练习,体会发球技术要领,揣摩发球队员的心理变化。正如,《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先进的训练方法与技巧在队伍之间传播迅速。运动员在技术与技巧的掌握上拉不开差距,只能从运动员的意识与运动智商上寻求突破。所以,应该将意识培训放到重点地位。意识训练并非局限运动员,更和教练本身意志的培养分不开。倘若教练的意识没有实现新的质变,就不能够引导球员上一个新的台阶[6]。
4 一传技战术中的否定之否定观
4.1 一传技术的演变历程
恩格斯指出“否定之否定”是事情演变发生整个过程的基础。否定之否定规律,则是指事件本身所蕴涵的消极要素(方面、趋势)所造成的事件从肯定到否决再到否决之否决的演变历程,它揭露了事件演化整体的周期性,也指出了万物自身完善自我的总趋势[7]。一传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自我否定的历程。20世纪60 年代大松博文发现,当裁判执行国际排球比赛时,他们对双手传球技术的“持球”判罚非常严格。因此,大松博文另辟蹊径发明了前臂夹臂垫球技术、单臂单拳垫球技术、滚动式移动救球等技术,其目的是不断提升排球技术的合理性,争取比赛的胜利。通过使用前臂双手缓冲技术减少持球的不必要判罚,增加一传到位率与效果。正是有了历代排球人的智慧与反思,才促进排球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前臂夹臂垫球技术仍沿用至今,虽在应跳飘球时如今的运动员也会选择上手传飘球技术,但前臂夹臂垫球技术仍是主流技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为符合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在前臂夹垫球技术的基础上又催生出抱拳式、叠掌式与互靠式三种垫球手型。每个体育项目都有特定的规则,这就要求参与项目的人必须遵守规则,在规则的影响下培养人的自律、遵规守素养,这是体育育人方式的具体体现。[8]一传技术平时容易被人们忽略,低估其举足轻重的作用,认为一传技术只是排球传、垫、扣、发、拦五大技术中垫球技术所包含的一环节。但是其演变历程蕴含的否定之否定观对排球其他技战术是重要启示,只有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否定、自我认识才能促进排球运动“跃迁式”的发展。
4.2 自由人规则所体现的辩证否定观
排球运动的迅速普及与传播,使得排球人口不断增长。特别是排球运动员选材的科学性与预测性的作用凸显,使排球运动员的身高普遍增加,实力不断增强。进攻强与防守弱的矛盾在比赛中愈发明显,比赛中出现来回球少,一扣即死球的情况成为常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比赛的观赏性。针对攻防不均衡情况,国际排联在1997 年11 月通过自由防守队员规则,并在1999 年1 月1 日正式确立。自由防守队员的出现,增强各队后排防守的效果,缩减了比赛中攻防差距,促进攻防平衡,增加来回球的次数,提高了比赛的激烈程度,满足观众的观赏需求,促进了排球运动的推广与宣传。规则的自我否定与否定之后的创新,体现出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自身内部矛盾演化的结果。
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否定观以唯物主义为基础,是客观世界辩证运动的科学概括和反映,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它适用于广泛的领域。在不同的事物发展过程中,这一规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却是各有特殊。因此,我们既要认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同时又要注意它在不同领域的不同特点[9]。排球新规则的创新与发展,离不开排球运动中进攻和防守之间的矛盾。排球新规则的产生,自由人为全队一传手和防守能力最好的球员,可在有死球前更换为任何后排球员,无需进行替换,但不计在正常换人时间内,其上下场时间也不限制,只需进行一个发球比赛过程。这一规则是辩证否定观的具体体现,通过合理使用自由人,教练可以替换上一轮比赛中转向后排的球员,并及时提醒和纠正运动员的不足与问题,以便在短时间内恢复和调整他们的身心状态,为他们重新投入比赛做好充分准备,可以有选择地替换后排队员,保证队伍整体的状态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例如,在面对对方发球威胁性较高,出现后排某一名队员一传失误过多影响战术流畅性与整体队员信心时,教练员可以审时度势的用自由人,替换一传出现问题或状态不佳的队员,确保队伍内部与战术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
5 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的瑰宝,是指导人类进步的科学指南,其所蕴含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中国体育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化的产物,富有时代进步意义。通过研究发现,排球运动中一传技战术的发展趋势符合三大定律的规律。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引,深入挖掘排球规律,富有预见性地分析排球发展趋势,探索制胜因素与规律,为今后人文社会科学与竞技体育相互融合创造条件,促进我国排球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