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研究
2024-03-23张春峰李春蓬
张春峰 李春蓬
1.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2.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场所,其核心任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还有对我国人民爱国精神的培养,使其在思想上与我国的发展方向保持高度一致。因此,探讨传统武术文化如何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是传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武术文化,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需要,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
1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1.1 高职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第一,思想尚未成熟,容易被社会不良风气所影响;第二,生命活力较强,是一群朝气蓬勃的群体;第三,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上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对于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历史中的一些人物都有很强的崇拜心理;第四,高职院校学生具有明显的心理落差。就当前我国教育评价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学习成绩常常处于中下水平,而在当前以应试教育与升学率为主要评判标准的条件下,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在初高中被认为是不优秀的或者是没有理想和人生目标。
1.2 武术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中的教育
武术与爱国教育具有一定联系,武术是由对抗和战争发展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伴随着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它们之间相互吸收和相互促进。可以说,传统武术正是传统文化的缩影。它与爱国教育有深刻的联系,历史上有很多习武之人的爱国故事,有荆轲刺秦王的侠义精神,有大将军卫青深入大漠远征外来侵略者的爱国精神,有戚继光打击海盗、保卫边疆的防卫行动,有精忠报国的英雄人物岳飞等。
近现代以来,武术参与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如,梁启超的《论尚武》《中国之武士道》,霍元甲的精武体操学校,张之江的中央国术馆,孙中山题的“尚武精神”“十万青年十万兵”的不屈精神。各界社会精英期望利用武术促进爱国主义建设,希望通过武术来培养中国人的竞争精神。武术文化常常依附于民族英雄岳飞的精忠报国,进而在武术界至今依然流传着岳家枪,有忠义精神的关公刀,有独具杨六郎精神的杨家枪等,通过习练这些技术,提升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武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2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2.1 传统武术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
2.1.1 传统武术文化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与问题
在传统武术中具有很多爱国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否被学生接受,取决于教师对于这门课的设计和传达的教学效果,而教师怎样进行教学设计,取决于该类院校的教学要求。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的传统武术教学更多以技术教学为主,比如,教师在教太极拳时,只是技术教学,而没有涉及太极拳以外的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缺乏武术技术以外的文化内容的表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表达,尤其是尚武精神。如:少有教师能够联想到历史当中的武术内容,如,汉朝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宋朝岳飞、辛弃疾、陆游;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戚继光、文天祥等历史上与武术相关的名人故事。当前武术在高职院校中的武术教学主要以技术教学为主,而没有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爱国教育相结合。
2.1.2 传统武术文化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应用与问题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重要的辅助性内容,在高职院校中也同样如此。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的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包括校内校外的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体育教学比赛活动等。在当前校内校外的体育活动中,只在少数场所能看到一些能够影响学生爱国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标语,如:“弘扬武术,振兴中华”“推广武术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文武兼备,保家卫国”。而在占用学生大量时间的日常训练和学生长期停留的教学场地上,无论是校内的体育教学比赛,还是校外的武术竞赛,教师或学校只是为了让学生拿到更好的竞赛成绩。
2.1.3 传统武术文化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应用与问题
校园文化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辅助场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的教育起到积极作用。传统武术文化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式,在高职院校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中广受欢迎,如,社团组织中的武术协会,各种联欢晚会、欢送会、开幕式、开学典礼等武术表演。武术协会是中心纽带,对于学生武术技术的提高、武术精神和思想的传达起着重要的教育作用。通过调查可知,无论是大学中的武术协会,还是高职院校中的武术协会,他们对于会员的管理依然只是围绕技术水平的提升来进行,没有对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挖掘,不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传达武术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各种武术表演活动中,学生的表演内容传达的只是技术体系或内容编排的丰富性,欠缺传统武术文化内容的表达,如:《满江红》,传达的正是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这对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传达具有积极作用。
2.2 传统武术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因素
传统武术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因素为:
(1)武术在向现代体育转型过程中,只注重对技术内容的传达,而忽略历史文化价值。武术是技术,更是历史和精神,而不单单是技术的好坏,通过武术教育达到的效果不应当只是学生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具有尚武精神的人。
(2)高职院校中武术教育定位与政策因素有关。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学不但要传授武术技术,更重要的是精神与思想的传达,围绕技术开展,不利于学生对体育或武术运动的整体性认识。
(3)武术师资水平不足。固有体育观念和传统思想决定大量的武术教师对于体育课堂的教育,还停留在技术内容的传达上,而很少去思考武术文化背后的历史和精神内容。
(4)武术文化现代化转型挑战。在一百多年的中国武术文化转型中忽略了对自身文化源头的认知,具有断裂性,逐渐减少甚至消解了人文的、历史的、精神境界的附属教育价值。
3 新时代传统武术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教育的契机、原则和机制
3.1 传统武术文化与高职思想教育的契机
当前武术文化传承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些拳种正面临着习练人群越来越少的难题,因传播范围越来越窄而逐渐走向衰落和消亡。2017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武术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是传统武术文化与高职思想教育结合的重要契机。另外,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城市化建设逐渐完善,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将面临更加严格的要求。社会需要能够进行创造性转化,不服输、敢于竞争的人。传统武术文化所具有的不屈精神、尚武精神是传统武术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教育融合的另一个契机。
3.2 传统武术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教育的原则
传统武术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教育课程,应当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第一,以技术学习为主体。技术是通过传统武术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前提。通过技术的训练达到“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而“行拂乱”的意志品质。第二,以精神传达为核心,只有赋予技术以精神,才能使其长久地流传,进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第三,以教育学生为理念。这是传统武术文化进入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第四,以文化传承为使命。没有文化的传承,传统武术的价值难以体现。第五,循序渐进。不是填鸭式教学,而是精神上的提升和升华。
3.3 传统武术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教育的合理机制
传统武术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教育,需要将武术技术内容的教学与武术历史和内涵的内容相结合,不断创造新的具有爱国精神和情怀的武术内容,将武术精神的表达沉浸在武术教学中。例如,在武术技术教学中融入历史内容,通过讲述故事引出教学内容,使学生明白技术命名的含义,传达精神和理想。如,岳家枪、关公刀、杨家枪等,传达的正是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关羽忠义的精神,杨六郎勇于杀敌、敢于拼搏的精神。另外,还需要通过丰富的武术文化活动与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推动传统武术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教育中的推广。例如,编排武术舞台剧,以表演的形式,增加学生对武术历史的理解,如,《满江红》展现的岳飞形象及其精神,《杨家将》舞台剧中传达的爱国精神。在此基础上,对评价机制做出相应改革,不以武术技术、身体素质作为评价学生传统武术习练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将学生对于武术精神的理解、理想的实现作为教学结果的评价标准之一。
3.4 拓展传统武术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教育的途径
课程教育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课堂以外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与制度也是传达教育教学思想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和途径。应当开拓体育竞技活动途径、武术组织社团途径、武术大众媒介途径,并将这些途径相互关联,形成循环,共同发挥作用,如:提高学生武术竞技竞赛活动参与人数,通过进一步加大课外武术活动的参与人数和参与次数,提高高职院校内学生武术组织、社团、俱乐部等方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