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地区稻田多元化生态种养试验

2024-03-22徐晓丽钟文慧姜巨峰

科学养鱼 2024年2期
关键词:河蟹金鱼克氏

罗 鑫,徐晓丽,钟文慧,姜巨峰,郝 俊

(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 300221)

天津自2020 年起连续3 年开展了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建设,2022 年天津市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达到54.58 万亩,以稻蟹综合种养模式为主。近年来,由于河蟹“牛奶病”病害,导致引入的扣蟹质量和数量都无法保证,且单一的稻蟹综合种养模式无法支撑起天津地区稻渔产业的发展。本试验以天津市旺鑫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基于稻蟹综合种养模式,构建了稻-蟹-鱼、稻-蟹-虾两种多元化养殖模式,并通过种养产量和经济效益来探讨稻田多元化养殖模式的可行性。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研究方法

1.试验地点和面积

试验地点位于天津市宝坻区八门城镇王建庄村,田块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试验面积共600亩,其中水稻、中华绒螯蟹、草金鱼综合种养模式面积300亩,水稻、中华绒螯蟹、克氏原螯虾综合种养模式面积300亩。

2.稻田工程改造

(1)田间工程改造:沿田埂内侧开挖,夯实田埂,沟宽约2米、沟深1米、坡比为1.2∶1,严格控制沟坑不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

(2)暂养池:暂养池由田间自然沟、渠、稻田或利用稻田宽阔的进排水渠改造而成,水深1~1.5米。

(3)进排水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呈对角设置,进排水管选用25~30 厘米的PVC 管,铺设时进水管下壁与稻田地面高度相平或略高,排水管上壁与稻田地面高度相平。管口周围田埂夯实、不留缝隙,防止进排水时扣蟹逃跑。

(4)防逃墙设置:田埂四周采用塑料膜、竹竿等材料围成防逃墙。防逃墙高出地面50~60 厘米,一端埋入地下10 厘米,拐角处做成弧形,无褶皱,接头处光滑不留缝隙。

3.水稻种植管理

水稻使用的品种为“津原89”,密度11 000~11 500穴/亩。4月初育秧,5月中旬进行插秧,插秧后田面水位保持5 厘米,高温季节水位保持在30厘米。

4.水生动物养殖管理

(1)种养前准备:投放苗种前20天,采用茶粕杀灭稻田和暂养池内的敌害生物,用量为40~50千克/亩。

(2)水草种植与管理:苗种放养前在稻田和暂养池内种植水草。春季以菹草、伊乐藻为主,夏季以轮叶黑藻、苦草为主,种植面积占稻田面积的30%~60%。

(3)扣蟹暂养技术:4 月初购买体质健壮、规格整齐、经检疫不携带“牛奶病”病原的扣蟹,平均规格为120~160 只/千克,于暂养池中暂养,暂养时间约60天,暂养密度不超过3 000只/亩。

5.苗种投放

(1)水稻、中华绒螯蟹、克氏原螯虾模式:选择上一年度克氏原螯虾亲虾越冬稻田作为试验田,3月中下旬及时在稻田环沟中注水,以提高幼虾成活率。5月20日投放规格为2~3厘米/尾的克氏原螯虾,密度为8 000尾/亩;5月31日投放规格为74 只/千克的中华绒螯蟹扣蟹,投放密度为400只/亩。

(2)水稻、中华绒螯蟹、草金鱼模式:5 月20 日在稻田环沟内投放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逆水能力强、体色鲜亮,规格为1.8~2.3厘米/尾的草金鱼,投放密度为450 尾/亩;5 月31 日投放规格为74 只/千克的中华绒螯蟹扣蟹,投放密度为400只/亩。

6.日常管理

(1)投喂管理:扣蟹入田后每日傍晚投喂蛋白质水平为30%~38%的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蟹总体重的200%,以2小时内吃完为宜,9月后早晚各投喂1次全价配合饲料,并搭配熟玉米、螺类等,促使河蟹快速育肥。河蟹集中蜕壳时减少投喂量,蜕壳后适当增加投喂量。克氏原螯虾每日投喂2 次蛋白质水平为40%的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虾总体重的12%,以2 小时内吃光为宜。草金鱼自投放后,每日投喂2 次鱼用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鱼总体重的5%,以2小时内吃光为宜。

(2)水质调控:田内水位根据水稻生长要求进行调节,养殖前期沟渠中水体透明度保持在25~40 厘米。高温季节加大换水次数,注意增氧,保持水质清新和水位阶段性的稳定。

7.起捕收获

河蟹于9月初捕捞并进行集中育肥,草金鱼于水稻收割前后进行捕捞。虾蟹采用放置地笼的方法收捕,最后干田捕捉;捕鱼前将环沟内的水缓慢放出,在出水口设置网具,将鱼顺沟赶至出水口一端,让鱼落网再捕起。

二、结果与分析

1.水质检测

生产期间,稻田环沟中水体温度变化范围为21.1~28.5℃,pH 变化范围为7.36~8.87,盐度均低于2,较为稳定,水体中溶氧、氨氮、亚硝酸盐、总碱度、总硬度指标良好。

2.生长参数

试验期间每20~30 天随机抽查河蟹30 只,测量河蟹体重、体长、体宽和体高。稻-蟹-虾和稻-蟹-鱼模式中河蟹各生长指标均在7 月13 日至8 月28日增长幅度最大。

3.经济效益

在水稻、中华绒螯蟹、克氏原螯虾模式下,克氏原螯虾平均产量6.4 千克/亩、平均规格45 克/只,河蟹平均产量18.6 千克/亩、平均规格93 克/只;在水稻、中华绒螯蟹、草金鱼模式下,草金鱼平均产量16.4 千克/亩、平均规格11.3 厘米/尾,河蟹平均产量16.2 千克/亩,平均规格77.3克/只。

在稻-蟹-虾模式下河蟹平均价格为40 元/千克、产值为22.32 万元,克氏原螯虾价格为40 元/千克、产值为7.68 万元;稻-蟹-鱼模式中河蟹价格为40 元/千克、产值为19.44 万元,草金鱼价格为26元/千克、产值为12.79万元。

养殖试验中蟹、虾、鱼总投入28.59万元,其中苗种费用6.35 万元、饲料费18.32 万元、渔药费0.72 万元、其他费用3.2 万元;产值共计62.23万元;效益为33.64万元。详见表1。

表1 两种养殖模式下经济效益分析 万元

三、讨论

1.水质指标分析

温度、盐度和总碱度会直接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三者过高或过低时,均会直接影响水产动物的摄食行为,阻碍其生长发育速度,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两种模式下的温度范围为21.1~28.5℃,盐度均低于2,总碱度为287.79~525.53毫克/升,均适宜中华绒螯蟹、克氏原螯虾和草金鱼的生长发育。

pH 是稻田环境中一种易变的环境因子,易受水体中浮游植物和雨水的影响。pH 过低会腐蚀水产动物的鳃,导致其输氧能力下降,造成生理缺氧症,还会降低其免疫能力,甚至导致死亡。由于高温季节藻类旺盛,有机物较多,耗氧作用强,同时此时期降雨量较大,导致两种模式下的pH在7月底和8月底较低。

水体溶氧是影响河蟹、克氏原螯虾等水产动物生长发育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丰富的溶氧既能加快物质循环和代谢产物的氧化分解速度,又能促进水中好氧性细菌的繁殖,加快有机物的生物降解速率。两种模式下的溶氧在6—9 月偏低,与高温天气、水草的生长以及增氧设施的使用有关。建议在6—9 月水体溶氧不足时,要多次、适量向水体中加注新水,或使用水质改良剂,间接增加水体溶氧。

氨氮和亚硝酸盐主要是水产动物的新陈代谢产物和稻田中残饵等分解产生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时容易引起水产动物损伤、感染甚至发病死亡。由于稻田施肥导致两种模式下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在5—6 月偏高。建议在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超标时,及时换水或泼洒微生态制剂,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

硬度在水产养殖中有着重要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硬度都会对水产动物的生长和健康造成影响。硬度过高的水体会导致动物出现皮肤病和损伤,甚至影响水生动物的正常生长,增加死亡率;硬度过低会影响动物的骨骼发育,导致生长发育异常。随着养殖动物的生长利用,总硬度在8 月处于最低值,建议8 月定期在水体中添加磷酸氢钙和硫酸镁等矿物质来提高水体的硬度,以保障养殖动物健康生长。

2.稻田多元化模式下河蟹生长参数分析

稻田为河蟹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饵料和优质的栖息环境,有利于河蟹隐蔽、蜕壳和生长;河蟹摄食稻田中的浮萍、浮游动物、底栖生物等,并大量消灭稻叶蝉、螟虫等害虫,其排泄物还可肥田。本研究发现,两种模式下的河蟹在8月底生长参数增长幅度最快,这是由于天津地区河蟹进行生殖蜕壳后,进入性腺快速发育时期,此时期正处于河蟹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河蟹的活力和食欲进一步增强,加快了其新陈代谢速度。同时高温季节也是养殖最为困难的时期,建议这段时间更注重日常管理,如实时监测水质变化、合理地控制投喂量以及病害的预防等工作,以保证河蟹更好地生长。

3.经济效益分析

稻田多元化种养殖试验在稻田环境中引入了克氏原螯虾和草金鱼两种不同生态位生物,构建了多营养层级生态系统,丰富了天津地区稻渔综合种养的模式及品种。此外,本试验与传统的稻蟹综合种养模式相比,水产品产值62.23万元、利润33.64 万元、平均亩效益560.66 元,显著提高了养殖效益。此项试验将为天津地区稻田多元化种养殖模式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河蟹金鱼克氏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可爱的小金鱼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小金鱼
小金鱼
河蟹“水瘪子”病及防控对策措施
“长江1号”河蟹蟹种培育技术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