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现状与趋势
2024-03-22代小芳杨卫明杨佳喆李敦岳
代小芳,杨卫明,杨佳喆,李敦岳
(海盐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 海盐 314300)
随着近年来耕地保护政策以及海盐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制订出台,海盐县水产养殖面积日趋减小,根据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成为今后渔业发展的重点,而工厂化养殖符合水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特点,是该县今后水产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
一、海盐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海盐县工厂化养殖分为两个阶段。
1.工厂化温室养殖甲鱼 中华鳖作为该县三大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之一,2020 年以前该县中华鳖养殖的主要模式为温室与池塘配套的二段法养殖,稚鳖到幼鳖阶段在温室饲养,幼鳖到成鳖大部分是池塘养殖(分池塘泥底养殖、水泥池精养),少部分是生态混养(虾鳖混养、鳖虾鱼混养、鱼鳖混养、稻田养鳖)。2020年该县工厂化温室总面积52.6万米2,甲鱼产量和产值分别占全县渔业的45%和54%。
海盐县温室养殖甲鱼,多年来为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一定贡献,但同时存在着产业结构传统粗放、产品竞争力差、养殖环境污染等现实问题,发展质量不高。2020—2021 年,该县工厂化温室全部完成退养拆除,全域推进水产养殖尾水治理。
2.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目前该县共建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10 家,拥有完整的水处理系统,按照产出情况分为两种类型:商品鱼养殖共6家,年产水产品达200 吨;苗种培育共5 家,年产虾苗15 亿尾。其中浙江金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浙江省优质种苗规模化繁育基地,开展鱼虾苗种繁育数字化技改提升项目,提升苗种生产的智能水平;澳洲银鲈种苗繁育生产示范基地以澳洲银鲈种鱼繁育养殖为生产特色;嘉兴福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浙江省农业“双强”主体,打造蓝龙虾繁育、养殖、加工等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1.设备投入大、运营成本高 工厂化循环水系统前期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工厂基础建设,包括土地、厂房、循环水基础建设、整套设备设施的安装等,实际运营中苗种、电费、饲料、管理等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导致较多小养殖户望而却步,较高的门槛加大了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推广难度。
2.总体生产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工厂化养殖的方式大体上分为流水养殖、半封闭循环水养殖和全封闭循环水养殖3种形式,受水处理成本的压力,海盐县主要以半封闭循环水养殖为主,养殖期间整个水体循环流动使用,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将水体排入室外“三池两坝”尾水处理池,水体达标后排出或者再次循环使用。有些工厂化因为设施设备较少,生产过程中采用人工操作较多,生产效率较低。
3.循环水养殖知识、管理经验不足 海盐县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主体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是在生产过程中自行摸索、总结,养殖成本、风险管控等方面缺乏经验,难以达到最佳盈利水平。以海盐县秦山绿之果家庭农场为例,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石斑鱼,2021 年因管理人员操作不当导致2 吨已达商品规格的石斑鱼缺氧死亡,损失巨大。
三、当下工作思路及对策建议
1.多资源勾兑,加强政策扶持 一是给予政策资源,根据海盐县的实际情况,可以充分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建设与政府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农技推广等相结合,减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企业的负担。二是搭建平台资源,结合产业布局和发展导向,引进优质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企业、苗种生产企业、优秀人才,提升海盐县现代渔业发展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2.多渠道提升,加强科研示范 一是科研驱动,针对海盐县工厂化养殖条件,通过聘任高校专家、邀请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土专家”作为技术顾问,举办针对性培训班,不断提升主体专业水平。二是技术驱动,积极推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主体通过申报项目等方式加快技术更新,建立海盐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产业协会,加强技术交流和形成抱团合力,提升整体产业水平和实力。三是良种驱动,引进适宜工厂化养殖的品种,组织到山东、辽宁、广东等地区考察学习,邀请省外典型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主体来海盐县交流,丰富工厂化养殖的品种,提升主体养殖效益。
3.建立支撑体系,发挥工厂化优势 海盐县大部分工厂化养殖自动化程度较低,很多操作仍然是人工完成,一方面可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施设备,鼓励本土水产循环水养殖企业更新技术设备,比如采用自动投喂机、自动捕捞机、污水自动处理等装置,提升工厂化水平和风险抵抗能力;另一方面加快科技创新,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快适宜本土工厂化养殖的设施设备和技术研究,降低生产运营、前期投入成本。
4.加强健康养殖管理,走绿色发展道路 一是污水排放监管。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主体纳入管理范围,目前海盐县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为半封闭式,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的养殖尾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排放或者循环使用,要强化监管,防止直排现象发生。二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厂化养殖是封闭的水生态系统,病害防控尤要重视,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管,防止因为产品药残问题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