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下中学物理课堂的导入

2024-03-22李建平

学周刊 2024年8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新课程物理

李建平

(甘肃省敦煌市第四中学,甘肃敦煌 736200)

对于新课程下的中学物理教学来说,好的课堂导入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针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不浓、课堂生成状态不佳等问题,高质量的导入都能妥善地解决,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入水平高低。因此,教师必须明确导入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根据课型、课程要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物理教育资源的开发,优化导入环节的设计,力求导出新意、导出乐趣,在教学伊始全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保障后续教学流程的顺利推进,促进物理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

一、新课程下中学物理课堂的导入作用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热爱的先导,也是学生自主探索物理世界的内在动力。长期以来,学生对物理知识都存有枯燥、晦涩等印象,每每面临新课学习,学生总会滋生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这说明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不足,缺少兴趣的支持,学生的思维发展、课堂表现都会受到不利影响,降低物理教学的整体效率。在新课程下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课堂导入,最突出的作用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点,结合物理课程内容,采用富有新意的导学素材,风趣幽默的导入语,带领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使其体验如沐春风、如饮甘霖的喜悦,进而化解对学习新知的抵触情绪;或者是结合奇妙的物理现象,给学生设置悬念和疑问,激活其猎奇和探索的欲望,学生为了揭开迷惑,也会饶有兴味地参与新课学习,从而彰显课堂导入的激趣作用[1]。

(二)揭示课题

在物理课堂教学的开端,学生普遍处于一种比较茫然的状态,对课程要点、学习目标缺乏足够的了解,假若教师直接开展新知讲授,学生会失去方向感,削弱物理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加强实施中学物理课堂的导入,具有揭示课题、明确目标等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引学生的学习路线,使其了解学什么、怎么学,需要解决哪些关键问题等,教师在导入环节,应该避免从物理学科的角度导入,而是根据新课的核心内容,综合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采用辅助性的认知资料,把新课题寓于其中,精心地设计导入语,向学生讲明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所要探究的物理规律和原理,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对物理新课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那么接下来的学习活动,势必会按部就班地开展,从而规避学习的盲目性,体现课堂导入提纲挈领、揭示课堂的功用。

(三)凝聚感官

物理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心理认识过程,是集心智、思维、情感于一体的“体操”,需要学生多重感官的协调参与,如果学生的注意力比较涣散,学习情绪不够稳定,必然难以专心致志地投入物理新课学习。在新课程下的中学物理课堂上优化导入手段,能够起到凝聚学生感官的作用。比方说在课间休息的时间,学生参与了丰富的活动,思维和情绪都处在意犹未尽的状态,关注点并不在物理新课上,教师就可以通过新颖别致、生动形象的课堂导入,吸引和刺激学生的感官,使他们把注意力和兴奋点转移到物理课堂上,并尽快地收敛在课前各种分散的思绪,将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全部集中于一点,即课程内容上,教师在这一前提条件下实施新知讲授,才能确保“箭无虚发”,使物理知识声声入耳、句句入心,学生也能心倾神往,充分地内化吸收,从而发挥课堂导入卓越的凝聚感官作用。

(四)衔接认知

中学阶段的物理课程知识,虽然难度不是特别的艰深,但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学生的物理素养正处在“打地基”的时期,构建完整的物理知识链是至关重要的。物理新课教学是依托于原有的知识基础,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新旧知识能否有效衔接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最关键因素。注重实施新课程下中学物理课堂的导入,具有促进学生衔接认知的作用,物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要学生消化理解新知识离不开旧知识的铺垫。比方说在同一章节或单元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考虑新旧知识和课堂教学整体的关系,采用提问、复习等导入手段,带领学生回顾先前学过的物理课程,架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沟通桥梁,帮助学生发现两者的实质联系,开发他们已经具备的认知经验,这样学生对物理新知识就不再陌生,为新课的学习打开突破口。

二、新课程下中学物理课堂的导入策略

(一)采用物理史料导入法,唤起物理探索情感

物理学史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体现出人类探索和认识物理世界的过程和方法,不仅蕴藏着关于物理的史实,还包括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故事,这些都是深受学生欢迎的物理学习素材,具有非常强的导学功能,能够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迅速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在中学物理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应该采用物理史料导入法,根据物理课程内容开发有关的史料资源,在史料中挖掘典型事例,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多媒体工具呈现等方式,引领学生漫游在物理发展史的长河,了解那些科学智慧的结晶以及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从而唤起学生的物理探索情感[2]。在实际的导入中,教师应该重点引入著名物理学家的科研事迹,包括爱因斯坦、牛顿、安培、爱迪生、伽利略、钱学森、邓稼先等等。此外,在物理学中还有很多定律、法则、公式、实验等,都是以科学家名字进行命名的,比方说欧姆定律、牛顿定律、马德堡半球实验等,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科学家对各种物理“异象”的发现,在研究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如何克服的,以及取得的卓越成果,研究成果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领域等等,同时组织学生针对典型事迹开展课前交流,主要探讨物理学家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教师再顺势而为地承托出新课主题,从而感染学生热爱物理的情怀,使其产生学好新课知识的信心和勇气。

(二)采用温故知新导入法,促进新旧知识过渡

前文谈及,有效的物理课堂导入具有衔接学生新旧认知结构的作用。奥苏伯尔在同化理论中提出,任何一个新知识都能通过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找寻它与旧知识的关联,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物理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尤其是同一门类的课程,各个知识点之间往往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由已知到未知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想要学生提升到新的台阶,教师必须重视知识结构的承上启下。因此,在新课程下的中学物理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应该采用温故知新导入法,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建立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降低学生对物理新课的学习难度。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应该分析物理新课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结合一些与新课相邻的课时向学生提出复习问题,或者出几道旧课练习题给学生做,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旧课的原理概念,然后引出新课的核心知识点,让学生对二者进行分析和比较,找出前后知识的相似性或相互关联,使其在巩固旧知的过程中认识新知,明确新课的学习目标、任务和重点,从而为物理教学开一个好头,便于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实现复习过渡和高质量导入[3]。

(三)采用生活现象导入法,增强物理感性认知

新课程标准提倡中学物理教学应立足学生的生活背景,建立物理和生活的联系,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中学物理教材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找到对应的现象,很多学生对物理的印象是书本上复杂的符号和公式,其根本原因是不了解物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存在。虽然学生的物理素养尚处在入门,但生活经验已经非常丰富。把生活现象作为导入素材,既能降低学生的生疏感,也能使其感受到身边无处不在的物理元素。为此,在实施中学物理课堂导入时,教师应当采用生活现象导入法,以学生熟悉的场景和例子展现生活中隐藏的物理知识,达到真实而具象的导入,从而增强学生对物理新课知识的感性认知[4]。在选择导入所用的物理现象时,教师第一要依托教材,根据教材的核心知识点挖掘现实生活中最本质、最能反映物理原理的现象,以此确保导入的贴切性;第二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经验,选择的生活现象必须是社会生产生活中最常见的,在学生认知范围之内的,避免超出认知,给学生造成额外的理解压力;第三可以利用图片、短视频等媒材,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再现于课堂,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经验列举与之相关、相似的生活实例,疏通课本和生活的沟通渠道。这样在学生眼中,新课知识就不再是课本上冷冰冰的文字,而是灵动有趣的生活片段,感受到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夯实对物理实用性的认识,从而迸发对新课的学习期待,为后续的学以致用筑牢基础。

(四)采用演示实验导入法,打造直观物理情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物理研究,实验都是揭示科学规律的重要手段。实验在导入方面的优势,主要是真实、形象、直观,利于集中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交流。此外,相比于单一的口头介绍或者是教材理论式的导入,演示实验还能增强教师导入手法的实践性,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使后续教学得以事半功倍地展开[5]。在新课程下实施中学物理课堂导入时,教师应该采用演示实验导入法,根据课程要点和导学需要,预先设计实验,准备好一应的器材,通过真切的演示打造直观的物理情境,促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新课学习。从演示实验的方案确定来说,教师可以直接选用物理教材中出现的小实验,这样在讲解这部分实验知识时学生已经形成了基本感知;也可以根据教材的原理和概念,自行制定趣味小实验,对趣味实验的要求是简便易行,具有可操作性,现象具有可见性,突破教材的限制,拓展学生的实验视野。从演示实验的导入过程来说,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演示和讲解方式,操作速度不宜过快,确保学生能看清每个步骤及其产生的现象,同时鼓励学生悉心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把看到的实验流程、操作手法和最终现象表述出来,教师不失时机地设疑导入:实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神奇的现象?背后蕴藏着哪些物理规律?通过此类问题引发学生对实验原理的好奇和猜想,这样在演示实验的带动下,学生不仅获得了良好的思考和观察体验,心底也会留存一些疑问,迫不及待地想要“拨云见日”,从而产生探究新课的内驱力,发挥演示实验的导入效用[6]。

(五)采用游戏活动导入法,驱动学生参与课堂

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导入环节也不例外,但是从传统教学来看,学生在导入环节的主体性很难得到充分发挥,教师通常是单方面地向学生介绍新课内容,学生处在被动位置,课堂参与度和互动性都比较低,影响导入环节的激趣促学效用。好动爱玩是中学生的基本特点,游戏恰好迎合学生的这一特点,能够打破沉闷的课堂环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促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因此,在实施中学物理课堂导入时,教师应该巧用游戏活动导入法,驱动学生自主参与课堂互动,凸显其在导入环节的主体作用。从物理导入游戏项目的设计来说,教师应该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游戏内容应指向物理课题,同时兼具趣味性和启发性,融合一些竞赛比拼的元素。比方说在揭示新课题时,教师可以针对课题设计猜谜游戏、知识竞答游戏;在关于摩擦力的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对战式的拔河游戏等等,确保师生和生生的互动性。此外,教师还应该发挥自身在游戏导入过程中的把控作用,合理地把控游戏时间,采用问题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探讨游戏中的物理现象和知识,待学生感知新课主题后就点到即止,着手开展下一环节的教学,避免学生过度沉浸在游戏中,这样不仅达到了导入目的,也能融学于趣,一扫学生对学习陌生课程的心理负担。

三、结语

总而言之,做好新课程下中学物理课堂的导入工作,具备激发兴趣、揭示课题、凝聚感官、衔接认知等作用,是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决定性环节。教师应该综合考虑物理课堂的导入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特点等,灵活地实施物理史料、温故知新、生活现象、演示实验、游戏活动等导入方法,全面唤醒学生探索物理的积极情感,使其对物理新课产生自主学习的期待,从而彰显教师的导入艺术。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新课程物理
只因是物理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