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趋势下新闻短视频的创新逻辑与转型路径研究

2024-03-22陈咏梅

新闻传播 2024年2期
关键词:情感内容用户

陈咏梅

(伊宁县融媒体中心 新疆 835100)

新闻短视频有别于传统长视频新闻报道形式,其内在的创新逻辑也有别于传统的内容生产模式。在新闻短视频的融媒趋势下,叙事创新、内容创新、视觉创新等等,都曾经一度出现过“伪逻辑”,甚至限制了新闻短视频的创作周期和内容产量。为此,结合自身新闻短视频创作经验,提出了全新的转型路径。

一、新闻短视频的融媒趋势

(一)渠道多、用户变、跨界快

媒体融合是一场大变革,新闻发布从“唯一”到“之一”渠道之多已成必然,传媒对象从“纸媒”到“屏媒”用户新闻阅读习惯发生聚变,媒体形态从“单一”到“融合”的跨界速度更是超越以往任何时期。[1]所以,新闻短视频正是应融媒时代而生,在多渠道分发中具有内容真实性强的先发优势,亲近小屏用户的碎片化新闻阅读习惯,可用在H5页面新闻或长视频剪辑中呈现出多种媒介形态,实为新闻短视频在融媒趋势下的主流趋势。

(二)内容新、体验好、互动强

新闻短视频在融媒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内容新、体验好、互动强的先发优势。内容新是因为专业制作团队PGC和普通用户UGC都在集中火力挖掘新闻素材,体验好是因为可视化和虚拟现实等新型技术打破了“前台”与“后台”原本泾渭分明的边界,互动强是因为弹幕文化与网络跟帖形成社交属性并完成了“圈层传播”。[2]那么新闻短视频在融媒发展的大趋势下,势必成为最重要的媒介流量池,也将成为亟待突破传统创新逻辑的内容创作关键区域。

二、新闻短视频阶段性创新中出现的“伪逻辑”

(一)叙事创新依靠“场景”

素材不够,场景来凑,几乎是新闻短视频创作周期上很难完全规避的叙事诟病。融媒产品对短视频呈现效果之“新”的普遍需求,从叙事层面来看要求尽量提供与其他平台或分发渠道截然不同的内容。但是一个完整的新闻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固定不变,唯一有可变空间的是新闻场景。有些短视频短短两分钟,却可以频繁切换数十个场景。高频切换各类场景化素材,可以促使新闻短视频产生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每当用户接近视觉疲劳,视频聚焦画面瞬间切换,并不一定能够带给用户焕然一新的视觉感受,但是绝大多数用户还是期待能够在下一帧画面中看到超乎想象的素材。[3]这种创作规律并不是绝对的“伪逻辑”,因为用户对视频的“碎片化”期待和习惯决定了创作方向和画面场景组成的基数。因此,在叙事创新层面上,很多编辑都习惯于用画面场景叙事,故事虽然不变却也略有新意。

(二)内容创新依赖“算法”

短视频内容创新有过度依赖大数据“算法”的嫌疑,因为多数分发平台已经锁定了精准的“用户画像”。[4]按照用户习惯推送的新闻短视频内容,更加符合该用户在近期浏览痕迹下的兴趣取向,但是却可能限制了用户探索未知世界的内容取向。与其说这种创新是算法时代赋予新闻行业的红利,不如说是退步创新意识的枷锁。“算法”信息流确实能在内容推送上实现短暂创新,但是也可能产生负面效应“信息茧房”。小屏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在两微一端或其他社交平台上获取最新的短视频资讯,但算法信息流并不是发布刚性和硬性新闻的必要条件。新闻流量可以“算”出来,用户习惯可以推测,但是一些很重要的新闻被“算法”排除在用户选项之外,好内容很可能错过潜在用户,创新内容也有可能与用户所需失之交臂。所以,过度依赖“算法”才是遏制新闻短视频内容创新的“伪逻辑”,甚至造成了“信息茧房”的传播壁垒。

(三)视觉创新依附“用户”

“用户反馈”确实是制作新闻短视频画面呈现效果的第一参考,但是并不代表用户具备正确表达或客观评价的能力,这与用户个人观看短视频的习惯和价值取向有关。比如,数可视、城市数据团、网易数读、数据线SJX等等,都是做数据新闻非常优秀的工作室,但是他们的作品为了让普通用户能够“看懂、想通、再分享”都有简化数据痕迹。[5]普通用户看懂了便会积极转发或参与话题互动,保护了新闻短视频的流量效益。但是专业金融用户或行业头部用户却会对这些简化的数据信息嗤之以鼻,甚至认为这种简化的过程极不负责任,有新闻评论将其界定成“伪创新”。目标用户群体需要怎样的创新,或者是创新到何种程度才符合用户习惯,成为最后一步创新指标和终极评判。

三、融媒趋势下新闻短视频转型路径

(一)分散场景“围点打援”多维切入

视频素材有限,也不能脱离叙事线索建构新闻场景,即便是通过切换场景的方式来聚合新闻叙事主线,也要用统一的画面风格、相同的画面情感,才能在分散的新闻场景下紧紧抓住观众眼球,达到形散神聚的呈现效果。这种“围点打援”多维切入的采编策略,并不需要大量引入网络素材,但是必须在第一拍摄现场提取大量素材,确保后期制作有更多可替换的场景素材信息,确保最短创作周期内多角度呈现最真实、最可信、最贴切、最动人的新闻短视频场景画面。

以《夏尔古牧场有了水源站牧民竖起大拇指:人民的好警察!》为例,新闻短视频报道中介绍了山区交通不便造成的用水难题,成为了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莫特格乡夏尔古牧场牧民们的难心事儿。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塔城边境管理支队莫特格边境派出所民警设立了“戍边爱民水源站”,暖了夏尔古牧场牧民的心。该“戍边爱民水源站”是莫特格边境派出所民警铁里木吉经过多方努力,租来了一个10吨水量的蓄水罐,与辅警合力放置于牧场中心地段,并协调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路政部门定期注水。水源站设立后,民辅警挨家挨户上门通知牧民取水,并主动为无力取水的老人们送水上门。暖心服务让牧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连声夸赞他们是人民的“赛音察各答”(蒙语意为“好警察”)。

统一的画面风格,是拍摄组跟随莫特格边境派出所民警进入第一新闻现场后,从民警协助施工队打井到村民排队打水的全景镜头写实记录。短短36秒的新闻短视频,配合彰显喜悦氛围的快节奏背景音乐,画面场景切换了16次之多,但是却毫不凌乱,反而井井有条。这种对画面视觉效果上的创新,是以真实故事镜头为依托,画面场景风格保持了高度统一,所以观众不会出戏,场景画面风格即便是频繁切换也具有很好的同框感。

相同的画面情感,是以故事主题为依托,建立用户思维的情感价值延续。人民警察是观众的普遍认知逻辑,而新闻短视频标题中定位的情感逻辑是“人民的好警察”。从这一情感维度上构建叙事场景,民警手持扳手扣紧三脚架、民警上高台协助施工、民警拉动牵引绳、民警拖拽喷水管线、民警俯下身为村民打水等等,这一系列以民警为第一叙事视角的动作场景,便有了相同的画面情感,因为画面中人物所作所为可以评价为“人民的好警察”,牧民对民警的情感、民警对牧民的情感、“戍边爱民水源站”的情感,在这些频繁切换的画面中凝聚出深层的情感价值。

(二)分发内容“抛砖引玉”二次创作

从传统的编辑模式向算法推荐模式的转变中,“信息茧房”、资讯泛滥等问题很突出,标题党、内容低质低俗、谣言传播等问题广受诟病。高度重视内容安全与内容质量的把关,审核压力陡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却不见得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与其加大审核力度,不如主动分化内容,通过“抛砖引玉”的方式为广大用户敞开二次创作的大门。从而在激励内容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低成本投入的内容生产赋能,最大限度利用好跨平台新用户阶段性增长的短期优势,推送高流量的精品内容。

互联网行业已从增加投入、追求规模、增长用户,进入到追求实质效果与现实收益。面对行业形势的巨变,推出精品资讯的内容生产模式,只生产精品内容,才能提高终端用户观看新闻短视频的阅读质量,进而通过少量时间获取高质量的可靠内容。所谓的精品模式,其实是依靠网络资讯互换来挖掘潜在的信息价值。比如,用户收到推荐的短视频内容后,发现其中的部分新闻观点并不赞同,于是在评论区留言,而且留言内容的流量效益接近该视频在某一时间段内的总流量。此时,该条评论则成为新闻短视频的话题中心,流量效益甚至高于新闻短视频本身。那么采编人员也可以利用这一现象完成二次创作,以终端用户的话题评论中心为切入点,重新整理短视频内容并完成跟进报道。

以新闻短视频《雪崩被埋99小时!男子脱险后回顾事发瞬间:一秒都不敢闭眼,看到消防员我哭了》为例,在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渠道首次分发时,以现场拍摄的场景画面作为主要内容素材,包括: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队调集消防救援力量前往现场、消防救援人员找到沙柯达特所在位置、沙柯达特在99个小时里挖的洞有一米多深、沙柯达特被成功救援后兴奋地想跳起来、消防救援人员带沙柯达特下山等场景。但是观众看到了救援场景,却不知道如何规避这种遭遇雪崩的风险以及如何自救。那么这一创新维度上形成了二次创作的条件,澎湃新闻客户端转发该条新闻短视频时,附加了雪崩的动画场景素材内容,解释并说明了雪崩来临时如何逃生并自救,通过雪崩刚开始时、已被埋在雪里、拯救被埋同伴等三个场景丰富了画面信息,从而在内容叙事上赋予新闻解释说明和安全教育的传播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新闻短视频的内容创新力和传播力。

(三)分享视效“画中有话”拉近用户

新闻短视频时长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出大道理很难,有时倒不如去掉旁白、去掉背景音、去掉一切影响观众思考的外部声音,让观众沉浸在视频画面中去仔细倾听故事,让画面讲出耐人寻味又引发思考的深层道理。从而让广大用户分享观看视频后的深层感受,进一步构建场外深层话题,促使新闻短视频在观众的话题迭代中衍生出更多“画外音”,带给评论区网友值得深层互动的话题情感,用“画中有话”的好视频真正拉近与用户之间的心理距离。

在《女子苦寻三年找到新疆救命恩人杨同贺:这份“感谢”太隆重》新闻短视频报道中,设计了一组“画中有话”的分享视效。启发观众思考的第一个因素是为何“感谢”太隆重了。新闻故事起因是周菲菲在清洗衣服时不慎触电从高台上坠落,后脑勺触地当场昏厥,杨同贺和妻子王裕俊正好路过,立即跑到三四百米外的医院求助,周菲菲得到了及时医治,而杨同贺和妻子默默离开了。三年来,周菲菲一直想找到救命恩人,当面感谢他们,直到近期在超市购物时偶遇当年的救命恩人。周菲菲在视频中说,“如果没有杨同贺夫妇的帮助,自己的3个孩子就没有了妈妈”。这声“感谢”虽然隆重,但是却夹杂着由衷的感恩,所以贴近观众心声道出了对军人的敬意。即便是短视频中没有直接赞扬解放军,但是在观众的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答案,是这身军装带给普通人民巨大的安全感。

新闻画面中的报道信息有限,但是场外观众的热情无限,才是新闻短视频出圈上热搜的直接原因和底层逻辑。让观众先看画面,再听网友的新闻评论,最后形成主观思考。网民看了视频后纷纷留言:你可以永远相信人民子弟兵。不愧是军人,危难时刻总是冲上前,军嫂也好棒,为你们点赞!这些网友都是转发新闻短视频的用户,也是留言点赞高居榜首的若干场外群众。虽然他们的留言并没有出现在短视频中,却成为其他网友观看和深入思考新闻短视频的重要评价信息。所以,超越画面信息的深层话题价值显现,新闻短视频产生了广泛传播的重要分享价值,从话题互动中拉近了用户距离,触及用户内心情感,必然成为高流量和高口碑的代表作。

结语

融媒趋势下,新闻短视频打破创新阶段的“伪逻辑”迫在眉睫,重视场景叙事、二次创作、场外互动,才能走出全新的转型之路。建议新闻媒体在制作短视频时,采取分散场景“围点打援”多维切入的采编策略,用“统一的画面风格、相同的画面情感”来设计画面语言,达到形散神聚的呈现效果。针对分发内容采取“抛砖引玉”二次创作的采编策略,在评论区寻找高流量的话题中心,作为分发渠道二次创作的主要方向,分发之后获得更高的流量效益。最后还要在分享视效的层面上用“画中有话”的策略拉近用户心理距离,促使新闻短视频在观众的话题迭代中衍生出更多“画外音”,带给评论区网友值得深层互动的话题情感,增强新闻短视频的话题流量自然也就增强了传播力,对改善新闻短视频创作水平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情感内容用户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关注用户
主要内容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