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4-03-21刘广清
刘广清
DOI: 10.3969/j.issn.1003-1650.2024.05.039
在畜牧业发展中,基层畜牧养殖环节非常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技术设备陈旧、信息化水平低、畜禽疫病防控技术不足、精准养殖和智能化养殖水平有待提高等。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加强畜禽疫病监测和防控技术培训、推动精准养殖和智能化养殖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和措施的落实,不断提升基层畜牧养殖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进而推动畜牧业迈向可持续发展。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解决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实现畜禽疫病防控和养殖技术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
1、技术设备陈旧,影响生产效率
在基层畜牧养殖中,技术设备的落后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许多养殖户由于资金有限,难以承担现代化养殖设备的昂贵费用,因此仍在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养殖。这种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下。
①传统养殖方式在疾病防治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缺乏先进的检测设备,养殖户往往难以早期发现疾病的迹象。一旦疾病暴发,往往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阶段,防治效果会大打折扣。这不仅增加了治疗成本,还可能导致动物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养殖户在发现疫病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可能无法及时诊断病因,延误治疗时机。
②传统养殖方式也难以保证养殖环境的稳定性
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对环境的要求很高,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都需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然而,陈旧的设备往往无法实现这些环境的精准控制,导致动物生长不良、繁殖率下降等问题。例如,在传统的畜禽舍中,由于通风和温控设备落后,常常出现空气污浊、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严重影响动物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
2、信息化水平低,管理不便利
在当前的基层畜牧养殖管理中,信息化水平低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很多基层地区,养殖户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如手工记录养殖数据、依靠经验进行疾病预防等,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
由于信息化程度不高,养殖户难以实时掌握养殖场的各种情况,如饲料消耗、生长情况、疾病发生等。这导致养殖户在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手工记录的数据难以进行系统分析,也不利于科学地进行决策和调整养殖策略。例如,养殖场的饲养员每天记录饲料消耗情况,但由于数据量较大且记录方式不规范,导致数据出现误差。在分析饲料消耗与生长速度关系时,由于数据不准确,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准确。这不仅影响了养殖效益,还可能给养殖场带来经济损失。
同时,信息化水平低也使得基层畜牧养殖管理不便利。养殖场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不畅,导致养殖户难以获取最新的养殖技术和市场信息。这使得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缺乏科学指导,难以提高养殖效益。
3、疫病防控技术不足
①缺乏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免疫是预防畜禽疫病的关键措施,但部分基层养殖场缺乏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或者免疫操作不规范,导致免疫效果不佳,甚至引发免疫失败。
②诊断手段落后
畜禽疫病的及时、准确诊断是防控疫病的重要前提,但基层养殖场的诊断手段相对落后。许多养殖场缺乏必要的诊断设备和仪器,或者养殖场技术人员对疫病的认识不足,导致诊断不及时、不准确,给疫病的防控带来困难。
③药物使用不当
药物是治疗畜禽疫病的必要手段,但部分基层养殖场在药物使用上存在不当之处。例如,对抗生素等药物的滥用、超量使用等现象较为普遍,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
④生物安全措施不到位
生物安全是防止畜禽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但部分基层养殖场在生物安全方面存在不足。例如,缺乏严格的消毒制度、人员进出管理不规范、病死畜禽处理不当等,这些都可能导致疫病的传播和扩散。
4、精准养殖和智能化养殖水平有待提高
①精准养殖的实施需要依靠科学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这包括对养殖环境的监控、对动物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对饲料和水源的精准控制等。然而,目前很多基层畜牧养殖场在数据采集、存储和分析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例如,养殖环境的监控设备可能不够先进,导致数据不准确或无法实时反馈;动物健康监测的频率和深度不够,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饲料和水源的控制缺乏科学依据,可能導致资源的浪费或动物营养不均衡等问题。
②智能化养殖需要技术设备和专业人才的支撑
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基层畜牧养殖的投入,但在智能化技术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短板。例如,智能化养殖需要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支持,但这些技术在基层畜牧养殖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同时,基层畜牧养殖场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人才,无法有效地应用和维护智能化设备,这也是制约智能化养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③精准养殖和智能化养殖还需要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
政府应该加大对基层畜牧养殖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更加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技术标准,推动精准养殖和智能化养殖的普及和应用。同时,市场也应该发挥引导作用,通过需求拉动和竞争推动等方式,促使养殖企业加大投入、创新发展。
二、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1、引进更新技术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在基层畜牧养殖管理中,引进和更新技术设备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当前,许多基层畜牧养殖场仍在使用传统的方法和设备,这不仅影响了生产效率,也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引进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势在必行。
①现代化的技术设备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采用智能化的饲养设备,可以自动控制饲料投喂的时间和数量,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琐和误差,从而提高了饲养效率。同时,现代化的设备还能更精确地监测动物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动物的健康生长。
②引进更新的技术设备还有助于提高养殖场的环保标准
传统的养殖方式往往伴随着较大的污染,而现代化的设备能够有效地处理养殖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例如,采用环保型的饲料和排泄物处理系统,能够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引进和更新技术设备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养殖场也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与金融机构合作、吸引社会资本等,共同推动养殖业的现代化发展。
2、推进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在畜牧业中,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因此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等设备的购置和更新。同时,也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以确保其正常运行。为了推进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应涵盖养殖管理、饲料管理、疫病防治、销售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个系统,管理者可以全面掌握养殖场的运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另外,培养具备信息化素质的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包括对现有员工进行信息化培训,以及招聘具备信息化背景的新员工。同时,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也是培养高素质畜牧业人才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可以为养殖户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包括市场行情、疫病防治、养殖技术等方面的信息。通过这个体系,养殖户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动态,提高养殖效益。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推进畜牧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基层畜牧养殖的管理水平,从而提升畜牧业的整体竞争力。
3、推动精准养殖和智能化养殖技术创新
①精准养殖
精准养殖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养殖模式,通过对动物个体差异的识别和精细管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效益的最大化。在基层畜牧养殖中,精准养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例如,通过基因检测等技术手段,可以对动物进行早期选育,提高其生长性能和抗病能力;通过智能化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动物的生长状态和环境变化,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②智能化养殖
智能化养殖则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养殖全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在基层畜牧养殖中,智能化养殖的应用可以大大减轻养殖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通过推动精准养殖和智能化养殖技术创新,可以实现基层畜牧养殖的现代化转型,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加强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推动相关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以实现基层畜牧养殖的转型升级。
4、加强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提高养殖效益
①政策扶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基层畜牧养殖进行扶持。政府的政策扶持在基层畜牧养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政府可以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是一个直接且有效的方式,通过为养殖户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可以降低其经济风险,提高其投入的信心。此外,税收减免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措施,通过减少养殖户的税务负担,使其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或改进技术。
②技术支持
养殖户应积极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在畜牧业中,技术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力量。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畜牧养殖中,如智能化饲养、疫病远程诊断等。养殖户应积极学习和引进这些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的养殖水平。这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疫病的发生,提高产品的质量。
为了帮助养殖户掌握新技术,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承担起技术培训的责任。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邀请专家为养殖户讲解新技术、新方法,使其了解最新的养殖动态和发展趋势。此外,可以设立技术咨询服务平台,为养殖户提供在线咨询和解答服务,解决其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三、技术方面的政策建议
1、制定畜牧养殖信息化管理标准
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该平台涵盖养殖生产管理、疫病防控管理、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等多个模块,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通过此平台,养殖企业能全面掌握生产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制定养殖生产信息化标准,规范养殖企业的生产行为,包括养殖设施设备、饲料和水质、饲养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该标准还应与国际接轨,使养殖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另外,加强疫病防控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也至关重要,通过建立相关信息系统,对疫苗接种、兽药使用、疫病监测等进行有效监管,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提高畜牧养殖产品的公信力。为确保畜牧养殖信息化管理标准的实施,还需加大对养殖企业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对信息化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养殖企业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生产和管理。
为了满足不同养殖户的需求,培训形式也应该多样化。可以组织定期的培训班、专题讲座或在线课程,邀请专家学者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养殖户进行授课。通过现场操作演示和互动问答环节,使培训内容更加生动实用,提高养殖户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智能化养殖技术创新力度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智能化养殖技术创新力度。这包括研发先进的养殖设备,如智能饲喂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自动调节饲料量,从而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养殖效率。此外,还需要关注疫病防控技术的创新,研发更快速、准确的疫病检测和诊断方法,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病,防止疫病的扩散。环境监控技术也是关键的一环,通过实时监测和调控养殖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确保动物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有利于提高其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数据化管理也是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养殖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为养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养殖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最后,加强科研机构、高校与养殖企业之间的合作,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养殖人才,并通过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传播。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解决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提高养殖效益,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推广现代化养殖设备与技术
①设备方面
现代化的养殖設备能够实现自动化喂养、环境监控、疾病预防等功能。自动化喂养设备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并且能确保动物定时、定量、定质的喂养,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健康状况。环境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自动调节环境条件,确保动物生活在最佳环境中。疾病预防设备如红外线体温计、听诊器等,可以提高疾病的发现率,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②技术方面
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包括品种改良、营养饲料配制、生物安全等。品种改良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繁殖性能,增加养殖效益。营养饲料配制技术可以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生理需求,科学地配制饲料,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生物安全技术可以防止病原体的侵入和传播,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4、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养殖户、监管部门和其他相关方追踪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通过这个体系,一旦发现问题,可以迅速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问题不会扩散。此外,追溯体系还可以增加消费者对动物产品的信任度,提高养殖户的市场竞争力。
①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政府应制定统一的质量安全追溯标准和规范,确保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养殖场都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明确追溯信息的采集、记录和传输要求,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②加强培训和宣传
政府应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养殖户对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通过培训,养殖户应了解追溯体系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掌握相关信息采集和记录的技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
(作者单位:252213山东省东阿县刘集镇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