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进路
——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例
2024-03-21崔建西周庆庆
崔建西,周庆庆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715)
习近平明确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这些重要论述为“大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基本的原则和方向,即与社会和现实相结合,充分借助各种社会资源开展相关建设活动。革命历史类博物馆以其特有的红色资源、聚合效能和人才队伍,积极融入“大思政课”的“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建设,能够发挥其培育时代新人的作用和价值。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是革命历史类博物馆中的典型代表,2019年参观人数达1150 万人次,居全国1600 余家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之首;2022年8月,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大思政课”教学基地;截至2022年8月,已与重庆市内外40 余家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等达成合作共建关系[2],在探索校馆共建的“大思政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前,学界更多是从理论剖析和政策解读层面对“大思政课”建设进行相关论述,对实践案例的具体分析占比偏少,宏观层面讨论的理想路径缺乏一定的实操佐证。因此,本文以红得久、红得广、红得深的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为实践范例,总结其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丰富经验,以期从中提炼可借鉴的有效方法,探寻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路径。
一、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何以必要?
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内在逻辑和时代价值,是传承好红色基因、整合“大思政课”育人资源、培养时代新人等多重必要性综合发力的结果。
(一)借助革命历史类博物馆传承好红色基因的需要
唤醒革命文物资源的育人价值,是新时代传承好红色基因,实现红色文化深根固蒂、传史育人的重要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传承好红色基因,明确提出“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3]。所谓红色基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实践中凝结、生成和发展的,被中国人民所认同、自觉遵循和传承的信仰信念、价值观和思维方式”[4],传承性与发展性是其历史演变的基本特征与路径指向。根据国家文物局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8月,全国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 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 万件/套[5]。革命历史类博物馆拥有类型多样、数量众多的革命文物资源,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鉴于此,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在保护利用革命文物资源、深挖红色文化内涵的同时,理应借助多种途径发挥其红色文化资源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扎根在鲜活的伟大实践中,从历史维度深刻例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有效实现红色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将其融入“大思政课”建设,推动以革命文物为核心的红色文化资源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实现血脉赓续与立德树人的融合创新,解决红色基因的传承主体问题。比如,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深入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弘扬红岩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开创性组织的“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红岩革命故事展演活动,自2020年9月首演至2021年底,先后走进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南开中学、巴蜀中学等全国多地的高校和中小学校,共演出415 场次,现场观看师生达41 万人次,在生动活泼的讲、诵、唱、展、演中用红岩精神的力量感召师生,赢得观演师生一致好评[6]。在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中将红岩精神立起来,使红色基因传下去,切实延展了学校的思政课堂,达到了显著的育人效果。
(二)汇聚“大思政课”育人合力和教学资源的需要
“大思政课”的出场,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服务社会主义建设,是新时代新征程迎接新挑战的形态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的亲自指导下,思政课建设发生了整体性的根本转变,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学科化、科学化、现代化程度日益提升,但在当前思政课建设工作中,仍旧存在着对课程建设不重视、教学研究不到位、教学内容不鲜活、教学质量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大思政课”建设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创新抓手。“思政课”与“大思政课”仅一字之差,实质之别体现在“大”字上。“大”既包含横向与纵向视野中“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空间协同,也体现出历史与未来视野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历史融入各学段各门思政课”“‘十四五’时期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7]的时间贯通。概括来看,“大思政课”建设是要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历史与现实等维度中整合教学资源、凝聚育人合力,以形成多元化、多样化、多维化的教育格局。换言之,“大思政课”需要多方聚合建设力量,在整合教学资源中形成育人合力,从理念、手段、基础工作等维度实现思政课的外向性发展。基于此,拥有鲜活历史素材和多类平台机构的革命历史类博物馆,理应是“大思政课”建设获取资源和强化力量的主要渠道。多年来,重庆地区的学校,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作为“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依托,进行了有效的资源整合,坚持将红岩文化资源融入学校思政课教学,把史料转化为教材、历史转化为课程、现场转化为课堂。据调查统计,截至2022年7月,重庆市87%的大中小学幼儿园都将红岩精神传承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89%的学校图书馆均配有红岩系列图书,70%的学校在校史陈列馆中再现了红岩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迹[8]。
(三)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需要
思政课教学改革是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9]9这一根本问题展开的,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是当代学生成长成才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期间,就曾对全国各族青年提出殷切期望:“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10]那么,如何实现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任务呢?习近平也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11]不难发现,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和“大思政课”的融合式教育将极大程度地落实习近平相关重要论述。革命历史类博物馆所具备的导向功能、形塑功能和涵养功能,与“大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时代新人的铸魂要求相一致,可以使之成为一所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一方面,可以强化红色文化的价值引领。将革命文物中蕴藏的伟大精神、实践成就、英雄模范事迹等资源禀赋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素材,把学生引入完整、连续的历史情境中,使他们唤起红色历史记忆,在历史叙事和记忆建构中形成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等历史时期的政治认知,强化政治认同,提升对党和国家的政治归属感、历史责任感,弥合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对于学生价值观的解构。另一方面,可以结合红色场域深化行为塑造。在革命博物馆的红色文化空间中,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主题仪式、志愿服务、研学实习等类型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在真切的实景体验中接受文化熏陶和精神洗礼,不断淬炼自身品格,明确使命担当,自觉融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去,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何以可能?
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强调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7],明确了“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遵循。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恰恰具备融入这种实践遵循的特点,使之能够有效契合“大思政课”建设的多维需要,验证了革命历史类博物馆与“大思政课”建设互融互通的可能性。
(一)革命历史类博物馆拥有的社会资源与“大课堂”的社会化建设要求相契合
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9]20这就是说,实践教学是促进“思政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的重要着力点,是打破思政教学的“空间藩篱”的关键切入点。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革命历史类博物馆拥有的资源是社会大课堂中最容易得以科学认识、正确指导和合理运用的部分,能够推动思政课在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历史逻辑层面实现共振统一。因此,拥有丰富社会资源的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足以成为社会化“大课堂”建设的“可乘东风”。
一方面,革命历史类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思政课的课程内容,突破博物馆的“围墙”。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可供转化的文化资源主要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革命文物、红色故事、红色书信等文化元素转化为思政课内容,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可以融入课堂的教材、教案、课件、互动活动中,帮助教师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讲出理论知识的历史性、时代性、实践性,深化思政课课堂的文化渊源。第二种是围绕红色资源研发主题精品课程供学生学习。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就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题,组织名师专家研发了“七个一”特色课程,其中两门还获得中组部“全国好课程”荣誉。这些精品课程甚至可以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以丰富地方学校的思政课教学。
另一方面,革命历史类博物馆的实践资源可以延伸课堂教学,实现思政课的“出校”。正如马克思所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2]社会课堂中的实践教学是对理论课堂教学的逻辑论证和效度检验,通过实践课堂的衔接,理论知识能够在广阔的社会空间得以解放和呈现。革命历史类博物馆面向大中小学生开放的各类实践基地、常态化宣传教育等实践体验活动、寓教于乐的优秀文创实践等,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通。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下辖红岩革命纪念馆、红岩魂陈列馆、渣滓洞监狱旧址、白公馆监狱旧址等革命遗址群落,通过挖掘馆内外革命历史文化资源,“设置了12 个研学实践场地,研发出20 余门红岩主题的实践课程,创作推出了京剧《双枪惠娘》、电影《重庆·1949》等文艺作品”[13]。这些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艺术性的实践教学,延展了思政课的教育范围,使其走出了课堂、走出了校园,不断提升了思政课的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
(二)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聚合的丰富业态与“大平台”的融通性建设要求相契合
善用“大思政课”需要融汇各种主体资源,建成一个内涵更深、手段更新、范围更大的“大平台”,充分体现大视野、大情怀、大格局,通过打破既有场域和思维的限制,实现思政课内涵化、创新化、全域化的大发展。革命历史类博物馆作为开放性平台枢纽,可以成为中端联结的文化业态和组织平台,具备显著的资源聚合功效,这种功效能够推动思政课在融通多种资源和平台中建成“大平台”。
其一,革命历史类博物馆作为资源共享高地,可以打造思政课教学资源库平台。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通过搭建“中国红村网云平台”,建成数字化、可视化、叙事化的红色资源公共数据库,思政课教师可以在数据库中精准查询到想要获取的文物信息、课件讲义、教学案例等教学素材。这样的资源运营模式,不仅实现了博物馆资源的智慧化管理,还推动了“大思政课”的信息化建设,丰富了思政资源的获取渠道。其二,革命历史类博物馆作为科研要地,可以打造新型思政课教研平台。革命历史类博物馆是红色文化研究的要地,其在与高校的联合中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出高质量的教研成果。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与西南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建立了革命文化精神研究院所或革命文物研究机构,将革命文物、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研工作,实现了对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研修培训、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支持。其三,革命历史类博物馆作为全媒体传播阵地,可以助力打造思政课教学云平台。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渗透到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社会生活中,思政课教学的网络平台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握的发展空间。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在多年的社会宣教和传播建设中已经形成了全媒体宣传阵地。作为一种“多终端归一的立体化、全维度的信息传播形式”,全媒体呈现出“信息辐射面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14]。用好革命博物馆的数智融媒,通过博物馆的“云展览”“云直播”“云讲座”等多样化活动,可以构建“互联网+思政课堂”的传播矩阵,建设网络空间思政课教学云平台。
(三)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储备的多样人才与“大师资”的复合型建设要求相契合
办好“大思政课”所需要的“大先生”相较于传统的教育者,需具备更为高尚的道德情操、更为扎实的理论学识、更为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增强思政课教师明道信道、知行合一的教学魅力。革命历史类博物馆是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公共文化机构,拥有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可以满足配齐建强“大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要求,与“大师资”的复合型建设要求相契合,可以培养出上好“大思政课”的“大先生”。
其一,可以壮大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参与思政课教学,优化思政课师资队伍构成。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例,其师资库包括理论教学、现场教学、教学研究三支队伍。与专职教师相比,他们具有多年的社会宣教和文化研习经验,知识背景更加多元、实践经验更加丰富、教学角度和方法更加灵活多样。通过导师互聘、专家入校等方式,可以将这支队伍纳入思政课师资体系,利用其优势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持续满足学生对课程体验的新鲜感和获得感需求,使之成为联合发力的“协同军”,实现思政课教学新发展。其二,可以创建联学联研的机构平台,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教研能力。馆校双方可以通过设立专门性的研究平台,围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大思政课”建设等开展跨学科的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与西南大学合作已有数十年之久,双方共同申报了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平台,通过编撰《红岩精神大学生读本》系列图书,共同发表学术成果、承办学术研讨会、申请重大社科项目等形式,着实提升了思政课教师的教研能力。其三,可以借助馆校联培遴选后备师资,为思政课教师队伍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在革命历史类博物馆与学校的联合培养下,可以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及后备人才的历史思维和文化视野,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革命情怀。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就依托独特的革命文物资源优势和西南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申报文物、博物馆学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共同建立博硕人才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加强对思政课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三、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如何实现?
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关键在于各项措施能否落细落小落实。具体来看,可以通过健全融合机制、搭建教育场域、开拓智能途径等方式,建设大而不散、大而不乱、大而求精、大而求实的思政课。
(一)深层次推动机制化建设
“大思政课”作为一种课程新形态,它仍然属于思政课的范畴,具备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和目标指向,只是实践导向下其“协同共生”的耦合色彩较为鲜明。因此,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仍需在牢牢遵循社会运行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协同机制、工作机制等方面建构起一套成熟完善的新机制,为具体实施和行动提供决策依据。
其一,注重顶层设计。“大思政课”建设一定要紧紧围绕“大思政”格局的构建指向,在加强顶层设计中实现机制化建设。这里的“大格局”,是需心怀“国之大者”的大视野和大情怀,强调思政课除了具备知识视野之外,还应充分彰显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历史视野。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从党和国家建设发展的全局角度对馆校合作的事业发展做政治引领,在历史总结和未来展望中把握思政课改革面临的关键矛盾和重大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整体发展统筹和学科规划。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在与各单位协同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始终站在为党和国家育人的高度,确立内外协同的“大思政课”建设思路。面向校内,与西南大学等学校定期召开工作联席会、学术研讨会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红色资源、思政教育、革命文物保护等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明确校馆合作的总体方向;面向校外,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十四五”发展规划》意见建议,组织参与“全国革命文物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等论坛,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在吸纳社会期盼、专家建言、群众智慧中使思政课教育教学做到因势而谋、顺势而为。
其二,优化协同机制。国内革命历史类博物馆与学校合作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历史悠久,也涌现出不同的合作类型,但仍然存在主体责任不明、资源整合不够、教育过程执行泛化等问题。而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融入“大思政课”建设主要涉及教育部门、各级文管部门、革命场馆、学校这四个重要主体,因此在博物馆资源走进校内的输入阶段和思政课走进博物馆的输出阶段,更需建立健全协同联动机制,明确各级主体的“责任田”,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在“大思政课”建设背景下,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探索了一种新的系统机制。馆校双方作为中枢,以具体、优质的红岩文化项目为牵引,对接上游各级党委和政府主管部门,强化上级在规划编制、设施建设、资源调配等方面的组织领导和政策衔接,并咨政建言、参与制定《重庆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规定》《重庆市红岩革命旧址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政策规章;链接下游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机构平台,例如与重庆出版集团、今日教育杂志等单位开发重庆青少年大思政网络平台课程,有效实现馆校合作在政府、场馆、高校、社区、企业、中小学等不同空间、不同主体间的双向互转,拓展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齐抓共管、馆校具体操作落实、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链式协调机制。
其三,落实工作机制。经费投入、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的有效统筹,是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在落实具体的工作中就与相关部门和学校,形成了常态化高质量召开协同创新工作会、季度例会的工作机制,以研讨具体工作的优缺点,及时总结工作成效,提出优化方向。此外,还通过前期制定科学合理的责任单或任务书,针对性地开展评估检查工作。比如,教育部门可以将学校思政课改革与革命历史类博物馆的融合程度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教学科研成果评选、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标准;各级文物主管部门也要将革命场馆服务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博物馆定级、运行评估、绩效考核质量评价体系。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自2019年起,牵头实施“重庆市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进校园示范项目”,探索总结博物馆教育资源库建设、教育课程活动研发、宣传教育传播创新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机制完善等作为自我建设的重要标准,是探索革命历史类博物馆馆校合作机制的成功实践。
(二)全方位开展场域化建设
红色文化空间是对承载红色文化的遗址、遗迹、活动等场所的总称,是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首要场域,旨在以红色文化为底色,结合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形态,融情于景、寓教于物,充分发挥其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功能。可以从学校、场馆、网络三大青年学习和生活活动的主要空间发力,加强红色文化空间建设,全方位优化“大思政课”建设的场域空间。
其一,创设校内红色文化场所。借助革命历史类博物馆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与学校一起策划革命文物进校园的巡展巡演、专题讲座、宣讲比赛等活动,联合创建红色班级、红色文化室、红色社团等文化载体。截至2022年5月,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在全国各地共“创建‘红岩特色班队’79 个,‘红岩文化室’31 个”[15],积极将红岩精神融入校园日常教育活动,有效补充和延伸课堂教学。此外,也可以结合所在地的红色校史、地方文化等特色资源,协助打造经典歌曲传唱、红色话剧、革命文物文创设计、革命遗址寻访行等校园品牌项目,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推动学生在组织参与各种红色文化活动中陶冶爱国情操、提升思想政治素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深度整合重庆革命文化资源和历史民俗资源,先后走进上海、四川、陕西、重庆等地的多所高校,开展“让烈士回家”系列品牌活动,将红岩英烈的故事及精神送回他们的家乡和母校,在高校内部的博物馆、校史馆等空间形成思政课教学的大教场,通过红岩故事展演、举办专题展览、赠送文物史料等举措,有力充实和丰富了学校博物馆、校史馆的陈列史料和呈现形式。
其二,强化场馆的沉浸式教育教学。博物馆的红色文化空间,能够将历史与现实的教育元素相结合,融入更为真实新颖的教学素材和智能手段,增强思政课的场景感、真实感和历史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投入度和专注度。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16]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的红色革命遗址空间,通过提升感官刺激可以让学生对历史场景有“生动的直观”接触,能够在沉浸式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从模糊感知到具身体验的连贯性认识,为其后抽象认知的凝练和转化做好强有力的铺垫。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自主研发的包含7 种语言的语音导览系统,针对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开发了语音导览词和主题讲解,丰富了游览体验,同时还设置了数字化、互动化的智慧教室以开展场馆集中教学和特色实践。其首创的沉浸式史诗剧目《红岩红》摒弃了传统红色景区静态观览的模式,将真人演艺、实景再现与观演互动相结合,通过3D Mapping、全息投影技术可以带领学生穿梭历史和亲历故事,在沉浸中参与一堂行走式的、别开生面的思政课。
其三,建强网络宣传阵地。作为“网生代”的学生群体,常常处在涵盖学习、娱乐、交往等多维度的“网络圈层”中。网络是环境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存在,因而思政课教师理应充分把握网络传播的规律特点,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文化元素进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空间渗透,从而“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17]。一方面,可以融合新媒体矩阵,拓展传播渠道。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建立起“主题网站+两微一端”的融媒体平台,构建出“一次采集、多种生成、上下联动、全媒传播”的宣传矩阵,深入贴近学生网络空间生活的需要,抓住国庆节、五四青年节、春节等重大历史节点、传统节日契机,将红色革命文化转变为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充实“大思政课”建设的网络资源。另一方面,深耕平台内容建设,创新传播语态。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通过开展“寻找红岩发声人”“红岩文创大赛”等活动,进行作品征集和人才吸纳,保证平台内容供给的质量和数量;同时联合重庆日报、重庆共青团举办“红岩故事100 讲”“理响青年”等针对大中小学的特色网络活动,让学生成为红岩精神的传播主体,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来讲思政课,从而增强红色文化在网络空间中对青年的吸引力。
(三)多维度提升智能化建设
当前,推进文物展陈、文物保护、文化传播等各项工作智能化是革命历史类博物馆建设的大方向。在推进革命历史类博物馆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进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智能化发展趋势,在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中多维度点燃“大思政课”智能化建设的“技术引擎”。
其一,用建模打印技术助力文物保护,加强革命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为“大思政课”的智能建设奠立先在性基础。革命文物作为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物化载体,既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也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原材料”。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借助环拍采集技术对白公馆、董必武的大衣等各种文物进行高清全息影像数据采集,对数以万套的馆藏文物、现存革命遗址等进行三维高清建模,通过做好文物资源数字化采集工作,掌握革命文物资源底数,挖掘并编制好资源图谱,并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链接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实现后期的数字孪生赋能,创造虚实共生的智慧世界。对这些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开发,为“大思政课”的数字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智能化基础,这些资源既可以直接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数字资源库,也可以转化为虚拟教学资源为思政课虚拟课堂建设提供空间场域。
其二,借助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共享文物资源,在进一步发挥革命文物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过程中延展“大思政课”服务面。“大思政课”建设进程中所搭建起来的社会化“大课堂”,可以让学生真正意义上走出学校,在更大的范围内接受思政教育。在区块链技术加持下,针对学生是网络“原生民”的特点,可以开发数字艺术、数字文创等产业形态,在展示党的形象、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讲好英雄故事的基础上,打造具有鲜明红色文化特色的网络原创IP,并加强IP开发和衍生产品转化。这就是一种社会化的“大课堂”,没有看得见的老师、没有看得见的课堂,甚至没有看得见的同学,但是其所传播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是不言而喻的。在2022年中国元宇宙发展高峰论坛上,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发布了《红岩石碑》这一NFT(Non-Fungible Token)数字藏品,通过产品编号、智能合约、信息溯源等技术生成数字版权凭证,赋予馆藏文物独一无二的标识符,青年学生在购买、收藏和使用这一款数字产品时,无形中就接受了产品背后蕴藏的精神文化,实现了“大思政课”的育人目的。
其三,用虚拟现实技术赋能文物展陈,打造特色文创景观,实现“大思政课”教学中经典场景的复刻和重生。虚拟现实技术是指用计算机制造出一个虚拟现实情境,使用者通过戴头盔显示器及可穿戴设备实现与虚拟世界的互动体验,具体至文物展陈领域,受众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参与和文物有关的各项活动,观察和感知革命文物,感受它们的历史价值和丰富内涵。“大思政课”的智能化建设可以借此大有作为。试想当学生沉浸在某一特定的革命历史中,或与某些革命英雄人物进行互动时,其所接受的价值观教育将会远超学校课堂。这种智能平台的开发,将赋予思政课教学新的生机与活力。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与西南大学合作攻关,所创建的《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即实现了一些经典场景的复刻与重生,集裸眼3D、VR、AR等技术手段于一体,既可以让学生重新回到红色场景中参与具体的革命运动,也可以感受和目睹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时的豪迈之情和伟人形象,极大地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鲜活度、科技感和参与力。虚拟现实技术赋能让革命文物在智能化平台间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实现了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理论、历史与实践的互动,让学生在虚拟的历史实践中进一步体悟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