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价值

2024-03-21刘渝琳

大众文艺 2024年2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汉语

刘渝琳

(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 710300)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国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汉语学习浪潮因此也日渐高涨。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带着对汉语的憧憬来到中国,同时也有大量中国汉语教师肩负着传授汉语的使命走向世界。然而,无论是对于汉语学习者,还是对于汉语教师,想要更好地理解汉语,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就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介绍。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中,儒家文化的地位虽在某些时期会受到其他文化的冲击,但长期来看,儒家文化依然占据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地位。上至封建社会的天子,下至黎民百姓,儒家思想早已深入人心。《论语》是一部有关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文集,“是儒家的原始经典之一,成了解孔子和儒家学说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料。”[1]而《论语》中的教育思想,更是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日益深入,汉语教师面对汉语学习者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时,依然可以从《论语》的教育思想中获得些许启发。

一、《论语》中的主要教育思想

《论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的代表,早已成为中小学乃至本硕博课程内容的一部分,被世人广泛地学习和研究,其中的经典思想现今依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论语作为语录体文集,其思想并不成体系,更不具备条理性,多是通过分析孔门对话梳理得出,其中的教育思想亦是如此。本章主要对《论语》中的主要教育思想进行整理归纳,使其教育思想更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1.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教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2]意思是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导,不受种类的限制。人的原始出身虽然有贫富高低之分,智商有高下之别,道德水平有高尚卑鄙之异,但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力。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不光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更在他的教育活动中践行着这一思想。[3]首先,孔子所处的时代官学走向没落,他开设私学,开学授课,广收门徒,号称“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虽有夸张说法,但足以见其门徒之多。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但他的弟子却遍布当时的一众诸侯国,可见孔子招学生已无国界之分。其次,孔子的学生年龄差较大,“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门弟子中‘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其中有年龄可考者35人,年龄最大的是子路,‘少孔子九岁’;年龄最小的是公孙龙,‘少孔子五十三岁’。”[4]其三,孔子学生的智商水平差异也较大,《论语·公冶长》记载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孔子问子贡:“女与回也孰愈?”子贡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表示认同并说:“吾与女弗如也。”[5]可见颜回智商之高。《论语·先进》也记载了孔子的另外两名学生:“柴也愚,参也鲁。”[6]说高柴愚直,曾参迟钝,但是孔子依然收他们为徒。

总之,“有教无类”思想的提出,打破了官学的垄断,使普通劳苦大众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学思行结合

“学思行结合”[7]是孔子对教学方法的一大创举。在阐释学思行结合之前,不妨将其拆分开来,先从学思谈起。

关于学思结合,孔子有一句经典论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8]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茫然无知;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学习和思考,前者可以比作日光,后者可以看作灯光,忽视学习而只顾空想,好比舍弃日光而只靠灯光,只能照亮一角,若没有思考只顾埋头苦读,就像在黑夜中行路。[9]因此,学与思互相补充又相互促进,学是思的基础和前提,先用力学习,掌握大量基础知识,继而就某一问题深入思考,学习的效果便上一层楼。

学与思结合后,就要上升到行的层面。孔子十分重视“学以致用”。首先,他认为“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10]学完《诗经》三百余篇,授予他工作,却不能胜任,到周边国家出使,却不能独当一面,虽然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是要能应用到内政外交,否则无益。其次,孔子强调学习贵在实践。即“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11]孔子说自己还没有达到君子的标准,虽是自谦,但可见他对身体力行的重视。

总之,学思行三者紧密结合,学以行为目的,学是为了在生活中应用知识,让知识成为行动的助推剂。

3.启发式教学

在世界教育史上,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创始人。他的启发式教学法在反映他思想的著作《论语》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的体现。

《论语·述而》中记载,孔子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2]教育学生,不在于灌输学生多少知识,而重在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只有学生自己思考得来的知识,才是最为有效的。孔子不仅创造了启发式教学法,而且取得了可观的教学成果,也获得了弟子的认可和赞叹。颜渊就曾这样评价孔子:“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13]连颜渊这样的聪慧之人都连连叹服,可见孔子启发式教学的成功之处。

4.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分散于《论语》的各个章节,并不是由孔子本人系统提出,而是由宋代理学家朱熹最早归纳得出。

《论语·先进》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面对两人相同的问题,为何孔子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孔子接着解释道:“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4]问题虽同,但两人性格有别,所以孔子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方法。

正是因为孔子善于启发,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也造就了一批在不同领域有突出才干的人才,如德行方面,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最为突出;言语方面,宰我、子贡最为突出;政事方面,冉有、季路最为突出;文学方面,子游、子夏最为突出。

对于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历来已有较多研究和解释,此处就不再过多赘述。

二、《论语》中教育思想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启示

对于国家来说,推广汉语除了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做支撑,还需要有好的师资力量,如何提升汉语教学的质量,离不开对于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国际中文教育亦可从中求得思路和启发。本章将就上章所提到的教育思想进行探究,分析其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启示,并兼论《论语》对教师形象的塑造价值。

1.开放包容,面向全球

《论语》中记载的“有教无类”思想,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精辟论断。他提倡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诲。在推广汉语的过程中,上至国家层面,下至汉语教师,都应该本着“有教无类”的精神传播汉语,面对满怀兴趣走向汉语的学习者们,应不计种族国别,不分性别贫贱,不论智力高下,敞开怀抱,一视同仁,平等地传授和交流。国家层面,可出台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欢迎世界人民学习汉语;汉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应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外国学生,要以“仁”待人,爱人敬人。

2.学思结合,重在实践

孔子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时,虽然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但学习的规律是有共性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汉语教师除了要讲授必要的知识外,更应鼓励学生多思考,将知识融会贯通,这一点可以和孔子启发式教学联系起来。外国学习者面对陌生的汉语,虽然最初会因汉语独特的魅力而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但汉语体系庞大,内涵丰富,久而久之汉语学习者难免会产生畏难情绪,这时候就需要汉语教师边讲授,边启发,步步引导,逐步由教师主导过渡到以学生为主,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汉语思维,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树立起对汉语学习的兴趣。而启发学生自我思考,一个重要的方法便是提问题,但提问题并不意味着无限制的提,这需要汉语教师善于把握时机,在恰到好处时提出恰到好处的问题,也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除了学思结合,汉语学习或者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实践。不少中国本土学生都有一个感受,自小学开始就学英语,卷面功夫经过多年历练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英语考试甚至能拿到满分,但一旦让他用英语开口交流,便瞬间梗住。造成这样一种尴尬境地的原因正是在于缺少口语交流的练习。因此,汉语学习也应重视实际的练习,对于汉语教师来说,要多给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和场景,鼓励学生开口说汉语;对学生来说,要在生活中自觉加以练习,尤其是在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学习的学生,可以多和自己的汉语老师交流和对话,自我创造实践机会。

3.兼顾集体与个体

通过对《论语》的解读和分析不难发现,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并且能够敏锐地发现学生的特点,比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总能够准确地把握弟子的特点。在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汉语教师也应从学生的年龄、性别、国家、民族等方面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既要把握整体教学情况,又要兼顾少数群体。如何在国际中文教育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根据学生当下汉语水平,实行有差别的指导。[15]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16]孔子按照智力水平将人分为上中下三等,并且他认为只有中等以上的人才可以接受高深的学问,中等智力以下的人,就不适合学习高深学问了。汉语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根据学生当下的汉语水平进行分班,如高级班、中级班、初级班。其次,在同一班内,也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不同的指导,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强,但实践能力弱;有的学生擅长写作,却不善口语;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强,进步快,有的学生进步慢,即便是面对提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也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这就要求汉语教师不仅要把握学生的个人水平,更要为每个学生制定适合他们自身的学习计划。

第二,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教学内容有所侧重。[17]《论语·先进》中记载孔门有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不同学生所擅长的科目不同,各科都有代表性的学生。这些学生并不是其他科目一塌糊涂,而是在某方面表现出更强的兴趣,孔子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所在,加以引导,使之各有所长。汉语教学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汇聚一堂,因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不同,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汉语教师要立足学生兴趣,有针对性地教授汉语。

第三,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18]上文提到过,子路和冉有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孔子却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原因在于两人个性有别,可见孔子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立足学生主体。汉语学习者们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年龄、宗教信仰、习俗等方面差异巨大,学习动机上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学生把汉语当作工具,学习汉语是交际需要,有的学生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进而学习汉语来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这就需要汉语教师从学生主体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动机,帮助不同的汉语学习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4.做一名好老师

第一,师者要“内外兼修”。[19]孔子以培养君子为其教育目标,正如《论语·雍也》中他对子夏所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20]勉励学生要立志成为君子。既然要成为君子,便少不了内外兼修。所谓“外修”,即君子要注重仪容仪表,外在端庄大气,切不可猥琐肮脏。所谓“内修”,即君子要完善自己的品性,也就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在孔子看来,儒家君子必须恪守五项道德标准:“仁、义、礼、智、信”,其中“仁”是儒家核心道德标准,即尊重和关爱他人。如今,世界范围内汉语学习热度愈发高涨,而汉语教师作为传播汉语的一线人员,不仅代表个人形象,更反映了国家形象,这就迫切要求广大汉语教师要注重自身仪表,锻造优良品性。

第二,师者要“坦诚为学”。[21]《论语·为政》中记载孔子对仲由说:“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2]这句话虽是孔子教导学生,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这才是有智慧。但放之汉语教师身上,同样适用。汉语教师遇到自己解释不通的知识时,切不可强行为学生解释,更不能敷衍搪塞,而应该虚心求教,甚至可以大方地向学生请教。正所谓“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相互促进的,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进步。

第三,师者要“宽严相济”。[23]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也是影响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教师展现给学生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关系。《论语·述而》中有一句话反映了孔子的为师形象:“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24]说孔子兼具温和严肃,给人一种严厉却不凶猛的感觉,同时又很慈祥。即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师形象。但世界之大,每个个体都有他独特的特点,不能强求汉语教师们成为同一个孔子,只是在面对学生时,要把握好宽严之度。

三、结语

国际中文教育虽然与中国本土教育存在一定差异,但教育的本质是相通的。《论语》作为中华民族的经典著作,历经千年,如今依然熠熠生辉,其中宝贵的教育思想和做人道理值得每一位汉教工作者借鉴学习。汉语教育一方面要传播汉语,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中华文化的介绍和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因此,研究《论语》,借鉴《论语》中的宝贵思想,本身也是一种发扬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有益之举。但值得注意的是,《论语》受限于其产生年代的历史局限性,其中不乏一些落后思想,因此汉教工作者在求诸《论语》时,要敢于取舍,敢于创新,摒弃糟粕,将真正的精华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汉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学汉语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