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校本化的有效策略

2024-03-19甘肃省玉门市中国石油铁人希望小学

教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劳动技能游戏

彭 诚 甘肃省玉门市中国石油铁人希望小学

在当代教育中,核心素养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理念。而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备受关注。然而,当前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着诸多挑战与问题,包括教育模式与本地实际脱节、教育资源短缺、学生参与度不高等。为应对这些问题,校本化的劳动教育策略被提出并重视。结合当地资源、提升教师能力、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等策略成为关注焦点。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中的重要性,剖析当前问题,并详细分析校本化的有效策略及教育评价,以期为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一、核心素养对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劳动活动,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核心素养则强调学生通过探究、实践、体验等方式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因此,将核心素养融入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中,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探索,可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核心素养则强调学生通过创新思维和创造性实践来解决问题,因此,将核心素养融入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中,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而核心素养则涵盖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因此,将核心素养融入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中,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劳动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还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现实和民生问题,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当前农村小学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师资力量普遍较为薄弱。许多学校没有专门的劳动教育教师,劳动教育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往往缺乏专业的劳动教育知识和技能,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的师资储备不足,教师的整体素质也相对较低,进一步制约了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

(二)教学资源匮乏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教学资源严重不足。一方面,学校缺乏必要的劳动教育设施和器材,如劳动教室、工具箱、原材料等。另一方面,适合农村小学生的劳动教育教材也较为稀缺,使得教师难以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资源的匮乏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制约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一些学校过于强调劳动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劳动教育的其他方面,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课程设置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进行合理安排,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四)家庭教育缺失

在农村地区,由于家长的文化水平和对教育的认知程度有限,他们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不够重视。一些家长认为劳动教育只是让孩子学会一些基本的农活或者手工技能,忽视了孩子在劳动中培养的品质和能力。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农村小学劳动教育难以得到有效的延伸。

(五)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当前,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由于劳动教育没有被纳入正式的考试体系,学校和教师往往对其重视不够,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评价制度。这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校本化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具有农村特色的劳动课程

将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根植于当地资源与特色的课程设计和教育评价,具有多重重要意义。农村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因此,将课程与当地特色相结合,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亲和力和实用性,也有助于唤起学生对本地文化、传统和技艺的兴趣。

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如山林、田地、动植物、手工艺人、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教师可以通过充分挖掘农村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设计能够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性课程。例如,针对当地的农业文化,可以开设农作物栽培、农业技术实践等课程;或者结合手工艺等传统产业,组织手工制作、传统工艺品创作等实践活动。这些课程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增强技能,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此外,学校可以与周边社区、农户等联系起来,开展合作项目。如学校可以与当地农业合作社、乡村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校园实践基地建设或者职业体验活动。这种合作能够让学生走出校园,近距离接触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乡村文化,增强对课程的体验感和实用性。教师针对当地的民俗文化、乡土风情等特色,设计相关课程内容,如开展乡土文化展示、民间传统技艺传承等活动。这些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对自己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促进文化传承与发展,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和认知。

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校本化中,针对当地具有农村特色的劳动课程进行教育评价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确保评价全面、客观且具有指导性。评价指标需要考虑当地劳动教育的特点,包括农业生产、手工艺制作、乡村振兴等方面。例如,可以设定针对农业知识掌握程度、实际操作技能、乡村传统文化了解等方面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需具体、可量化,能够客观反映学生在特色课程学习中的实际表现。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劳动教育能力

加强农村小学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劳动教育能力在劳动教育校本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劳动教育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专业的培训,教师可以学习到最新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和实践技巧,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培训能够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提升其专业水平,有助于其在教育领域中的职业发展和成长。同时,教师的不断成长也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成长效果。

农村小学在内部设立专门的劳动教育教研组,负责组织开展劳动教育的相关研究和培训活动。教研组应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担任组长,并吸纳其他对劳动教育有热情的教师参与。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劳动教育的发展趋势,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计划应包括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专题讲座、教学观摩等内容,确保教师的劳动教育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对于新入职的教师,学校应提供劳动教育相关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应涵盖劳动教育的理念、教学方法、安全防范等方面,确保新教师具备基本的劳动教育能力。对于在职教师,学校应定期组织劳动教育能力的提升培训。这些培训可以围绕新的教学方法、技术设备的使用、课程开发等方面展开,帮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学校按照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劳动教育的相关培训活动,如可以邀请本校或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也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为每位参与培训的教师建立培训档案,记录他们的学习进度和成果,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成长轨迹,也有助于学校对教师的培养进行跟踪和评估。

(三)创新游戏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校本化的过程中,创新游戏化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游戏化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游戏化的学习环境,学生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难题,需要思考和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锻炼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将劳动教育的内容融入游戏中,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劳动技能。例如,设计一款“农田大丰收”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过程。游戏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农村生活的实际情况和劳动教育的特点。游戏中可设置不同的游戏关卡,每个关卡都代表着农田不同的季节和作业环节,如春耕、夏种、秋收等。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农田的季节变化和劳作过程,增加游戏的真实感和趣味性。游戏中可以设置各种任务和挑战,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知识和技能。例如,在春耕阶段,可以设置播种任务,让学生选择适宜的作物和播种时间;在夏季管理阶段,可以设置除草和施肥等任务,让学生学会合理管理作物;在秋收时期,可以设置收割和储存作物等任务,让学生了解收获季节的重要性和相关技巧。另外,游戏中还可以设置各种互动元素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如引入天气变化、病虫害的出现等情况,让学生学会应对不同的情况做出决策,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游戏的设计应该注重情节和故事性,使游戏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情感投入。教师通过设置各种场景、任务情节以及人物对话,让学生在游戏中沉浸式地体验农田劳作的乐趣和挑战,增强学生学习的亲身感受和参与度。

针对“农田大丰收”游戏展开教育评价,教师需要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措施,以全面反映学生在游戏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评估学生在游戏中完成的各项任务,包括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的完成情况。这种评价可以检验学生对游戏任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反映其对农田劳作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教学中设置与游戏内容相关的知识测验,考查学生对农田作物生长、管理和收获等方面的理解程度,同时,设立技能测试,评估学生在游戏中所展现的解决问题能力、应对挑战能力和策略规划能力等实际技能。

(四)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劳动素养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于农村小学劳动教育校本化至关重要。这样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全面反映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所获得的各方面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评价的客观性。传统的评价方式可能只着眼于知识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技能。通过引入技能评价、实际操作考核等形式,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表现,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发展机会。

评价目标应涵盖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不仅关注学生的劳动成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劳动过程、态度和精神品质。因此,评价目标应具有多元性和全面性,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和准确。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了解学生的劳动态度、技能掌握和团队协作等情况。通过观察,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教师根据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评价,如手工制作、农作物种植等。作品评价可以反映学生的创造力、技能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也可以作为学生成果展示的一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让他们对自己的劳动表现进行反思和总结。自我评价和互评,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的自我完善和提高。教师在评价中可以采用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量评价可以通过数据和量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劳动表现进行评价,如劳动时间、劳动量等;定性评价则关注学生的劳动态度、精神品质等方面。教师通过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结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劳动表现和素质发展情况。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影响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评价体系中,教师应加强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具体措施包括观察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让他们反思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日常表现和学生作品,分析他们的劳动态度和精神品质等方面。教师通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为进一步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可以通过邀请家长和社会参与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进行评价,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状况,社会可以对人才培养提出建议和意见。教师通过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发展状况,为进一步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中,核心素养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回顾了核心素养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当前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挑战,校本化策略被提出并探讨,其中结合当地资源、教师培训、创新教学方法和多元化评价体系成为重要举措。这些策略的实施为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促进了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然而,评价在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劳动素养。因此,未来需要不断深化这些策略,并致力于建立更完善的教育评价机制,以推动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劳动技能游戏
高级技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