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薄弱学校自强提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学校教学改革为例

2024-03-19颉全宁山西省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学校

教育 2024年7期
关键词:升学太原市提质

颉全宁 山西省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学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引领。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定是发展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要实现基本入学机会、教育结果的公平,还要实现教育过程的公平,以提高人民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在基础教育领域,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普通高中教育的特色发展,既离不开优质学校的扩优行动,又离不开薄弱学校的自强提质。它们是基础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两个轮子,不可偏废。从教育公平、时代转换和现实状况的角度讲,薄弱学校的自强提质更加重要。

所谓薄弱学校,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同一时期、同一地区内,优质的师资、生源大量流失,教学质量差、社会声誉差,长时间在低位徘徊的非优质学校。

因此,探索薄弱学校自强提质的有效策略不仅是薄弱学校,也是社会、政府必须做好的课题。否则,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人民“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一、薄弱学校的现状

薄弱学校的“薄弱”,有的是先天的“薄弱”,更多的可能是后天发展中的“积贫积弱”,也许这些薄弱学校在自己的办学历史上也曾有过辉煌,但是后天很多因素造成了其越来越“薄弱”。薄弱学校的“薄弱”,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就是“双差”,即“生源差”和“升学差”,二者互为因果,使学校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长时间在低位徘徊;最重要的内在表现是办学质量差、教学质量差,甚至有的薄弱学校不以提高学生学业质量为自己的中心任务。

(一)薄弱学校的整体情况

薄弱学校不是位于偏远地区,城区或乡村都可能存在薄弱学校。以T 市为例。T 市公办、民办初中共128所,其中优质学校仅35所;公办、民办高中共91所,其中优质学校仅20 所。无论初中、高中,薄弱学校所占比重都相对较大。在这些薄弱学校中,公办学校比重较大,这些学校在学校的办学历史上也许曾经有过辉煌,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其越发薄弱。这与新时代、人民群众要求“上好学”差距甚大。

(二)薄弱学校在校生数量少,质量差

随着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及强有力的竞争,再加上人民群众家庭经济水平、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薄弱学校的生源数量及质量每况愈下。

大多数薄弱学校特别是公办薄弱学校,初中基本无法完成招生计划,高中虽然能够完成招生计划,但是在籍生源流失现象又非常严重,由于在籍生源外出借读、艺考生校外培训等,往往到了高三,在校人数少之又少。

2019 年,部分有寄宿条件的学校为了获取更多的生源,获得太原市教育局批准,面向太原市招收寄宿制初中学生,生源可以不受户籍学籍限制,即使这样,大部分薄弱学校依然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生源数量无法完成计划,生源质量更是无从谈起。

针对以上情况,各级政府采取了诸如严禁借读等措施,但执法难度很大,收效有限。

(三)薄弱学校在校生升学人数少,升学质量差

薄弱学校的在籍在校学生数量少,优生数量更少。

近年来,在太原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中薄弱学校学生的“学业达标、学科能力”指标明显低于太原市全市平均水平。在近几年的中考中,薄弱学校的学生达太原市优质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的人数较少,定向生录取分数线达线学生寥寥无几,达太原市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的学生数量也不多。

薄弱学校高中年级学生在太原市学业水平考试统考科目中通过率的平均比例也大多处于末位水平。近年来,薄弱学校高考中大文、大理一本达线率几乎为零,二本达线学生人数在个位数到十位数之间,艺体类考生成为学校升学的主力军。

(四)社会满意度和信任度低

薄弱学校“双差”的现状,导致了其社会满意度和信任度“双低”的现状。

近几年,薄弱学校在太原市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中的“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策略、艺术兴趣、家长满意度、品德行为、学业达标、学科能力、主观幸福感、学校认同”等指标中有很多项低于甚至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学生利用课后及周末时间校外补课、上网课、买学校以外的教辅资料进行课后刷题的不占少数,在籍但不在校的外出借读学生数量多,家校沟通不畅,这些现象均表现出家长和学生对薄弱学校教育的不满意和不信任。

二、薄弱学校成因分析

薄弱学校想要实现自强提质,必须找到造成“薄弱”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促进薄弱学校向高质量的方向发展。通过薄弱学校的现场调研及问卷调查分析,得出薄弱学校“薄弱”的成因如下。

(一)地理位置不佳

通过现场调研发现,许多薄弱学校的地理位置不佳,如位于城乡接合部、偏远乡村、城市内部角落位置,或者与优质学校距离很近,形成鲜明对比等。地理位置不佳限制了其社会知名度,约束了学校对教育政策、教育理念的接受,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二)办学条件“薄弱”

通过现场调研发现,有少数偏远乡村的薄弱学校仍存在资金紧张、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如校舍简陋、设施设备短缺等。

随着国家政策如太原市的“百校兴学工程”等对薄弱学校特别是偏远乡村学校的基建大规模投资,大多数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有些达到了国家标准,但深入调查会发现:很多设备,甚至是校舍都处于闲置状态,根本原因在于办学软件依然薄弱,老百姓不信任,缺少生源等。

(三)学校管理及师资队伍“薄弱”

学校管理的薄弱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办学条件差的学校,在基础设施都不能完全具备的条件下,展开高效管理的难度不言而喻;第二种情况是在目前大部分办学条件改善甚至硬件设施非常完善的前提下,学校依然薄弱。通过对多所薄弱学校的调研发现,多数薄弱学校的发展目标不明确,办学理念和治校理念落后,组织结构陈旧,领导班子成员的岗位职责不清晰,找不到学校发展转变的方法,对学校发展的转变没有信心等。

通过调研发现,多数薄弱学校的教师学历水平并不比优质学校差,随着近年来大量免费师范生、硕士研究生的加入,薄弱学校的教师学历水平更是大大提升。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如学校教研能力差、骨干教师带动能力弱、教师素质提升的途径狭窄等,薄弱学校的高学历教师也发挥不了高水平。

(四)生源的“薄弱”

薄弱学校的“双差”是互为因果的,生源质量“差”会导致升学质量“差”,在这样“双差”的社会声誉下,许多有条件的家长会想尽办法远离这样的学校,学校附近的家长舍近求远,带孩子选择距离较远的优质学校就读;连薄弱学校自家的教师也不把子女送入自己所在的学校。薄弱学校生源少并且质量差,生源大多来自条件一般的家庭,有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太端正。

薄弱学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距离升入普通高中、高等院校还很大,但是学生的升学目标却定得很高。薄弱学校升学率低的事实不可否认,但是无论初中还是高中,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学习目标存在较大偏差,反映学生学习现状与升学期望值之间的矛盾,也说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现状及升学路径选择的认识不足。

(五)教学和文化的“薄弱”

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薄弱学校的学生课堂满意度不高,存在教师不能分层关注不同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课堂教学中缺乏学生实质性的主动参与;部分教师存在基本功和综合素质偏低的问题;课堂达标意识弱,课堂效率低;对社会热点、焦点关注不够,课堂缺乏吸引力等问题。

同时,大部分薄弱学校不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缺乏学校所具有的特定文化氛围,对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没有形成学校特色,现有的校园文化不足以提高学校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能够使学生陶冶情操、启迪心智,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薄弱学校自强提质的策略

近年来,政府部门对薄弱学校的扶持不断增强,但是薄弱学校的发展不仅要靠政策扶持,更重要的还是要“自强”。薄弱学校在某些方面无法与优质学校相比,但是可以通过建立薄弱学校自己的特色,来获取社会的认可。“自强”是薄弱学校“提质”的强大动力,“自强提质”更是薄弱学校未来发展的核心思想。

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学校位于城乡接合部,是一所太原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全日制完全中学,前身为太化二中,学校创办于1959年,2007年起由太原市教育局直接管辖,学校现有校舍是太原市首批“百校兴学”工程建设,教学硬件条件较好。在太原市众多学校中,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学校属于薄弱学校中的一员,对薄弱学校“双差”现状不满,想要实现从薄弱学校向教育强校的自我超越,学校结合实际,进行了“自强提质”的实践探究。

(一)管理的“自强”

1.明确发展目标和办学思路

通过问卷调查及日常调研分析,针对学校现状,我们提出了具有太原六十四中特色的发展目标和办学思路。

(1)两大原则:紧抓机遇,实事求是。

(2)四个底线:学生不幻想、不摆烂;教师不抱怨、不躺平;自己不放弃;团队不抛弃。

(3)三条路径:以数据监测为抓手;向内,聚焦课堂转型;向外,借势名校扩招。

(4)一个目标:勠力建设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现代化特色学校” 。

图1

2.修改、制定具有实效的方案和制度

2023 年9 月,经过对学校现行制度的认真研究后,发现现行制度中有很多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实效,难以落实。发现问题后,学校领导安排各部门对现行制度进行修改,力求重实效、重激励,并要求新制定的制度和方案要与时俱进,不脱离实际,追求人性化、实效化。2023年9月,学校新制定了“三新双升”公开课实施方案、“晨读暮诵”实施方案、“银龄教师”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学生成绩“增量评价”实施方案等重实效、易操作的实施方案,形成了激励为主、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用制度来规范师生行为,引导和激励师生奋发图强。

(二)课程的“自强”

在“重在育人,力争育才”的学生培养目标下,学校综合学科性质、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坚持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辅导,促进“五育”融合,形成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基础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心理和思政课程、劳动教育课程。

图2

(三)师资的“自强”

1.紧跟政策引领,借名校扩优机遇指导教学

党的二十大以来,各级教育部门出台了多项教育政策,对学校教育做出了重要部署和引领。2023 年7 月,国家出台了《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的通知,太原市教育局将2023 年确定为“教育质量提升年”,太原六十四中根据太原市教育局实施的“银龄讲学”计划,聘请太原五中新近退休的优秀教师,成立“太原五中银龄教师名师工作室”,实行名师驻校、同课互鉴,对学校课堂教学进行示范指导工作。具体模式有二:一是银龄教师讲学+交流研讨+针对性自习辅导;二是银龄教师与本校教师同讲一堂课+交流研讨+针对性自习辅导。

2.拓宽教师提升路径,加强与名校间的校际交流

2023年9月开始,学校大力组织全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培训、观摩活动,并探索与太原五中、太原四十八中、太原五十六中的校际教学、教研交流,最大程度地为全校教师提供学习提升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引导教师不抱怨、不躺平

2023年9月,学校制定了“三新双升”公开课实施方案,围绕课堂教学进行新课程、新教材、新高(中)考的研讨,规定了公开课类型及形式,定期组织教学竞赛活动,设置了不同等级的奖项,在竞赛中促进教师成长,用奖项激励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

10 月,学校又制定了学生成绩“增量评价”实施方案,运用数据进行联考成绩分析以及与太原市市均分的对比分析,得出教师所带班级成绩增量情况,对成绩进步的教师进行奖励激励,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开展多次教师思想教育培训,引导教师提高自信心:相信教师自身的实力,相信学生的潜力,对学校的未来充满希望。

(四)学生的“自强”

1.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不幻想、不摆烂

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其对自己升学期望过高、对升学目标存在幻想等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学习目标,学校重视学生成绩分析,将学生每次全市统考成绩进行增量动态分析,与历年中、高考文化课及艺体类分数线对比分析;在校内组织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涯规划及升学选择讲座活动;面向全校非毕业年级学生开设舞蹈、书法、足球等艺体类专业课程,让其进行选择性学习,如根据兴趣与专业匹配进行升学路径选择,明确学习目标。

2.引导学生重视晨读、暮诵,高效利用时间

为了更好地利用清晨和夜晚的碎片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023年10月起,学校实施高效“晨读暮诵”实施方案。

晨读要求教师依据学科特点布置具体、可测的晨读任务,暮诵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教师布置的晨读内容或回顾当日的学习内容。对于晨读暮诵的内容,学科教师会定时进行阶段性的检测评价,奖励优秀学生,激励后进学生。

(五)教学的“自强”

1.从师生实际出发,聚焦课堂转型

2023 年9 月起,学校领导班子开展推门听课工作,旨在调研学校常态课课堂的现状,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经过调研后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研究教材、课程标准、历年中高考试题,结合学情,转变教学思路,细化教学目标,适度降低难度,注重分层教学。在教学设计上要使学生为学习主体,重点关注学生“怎么学”,课堂的评价标准是:学生是否学会,而不是教师教得好与坏;在作业设计上注重分层,兼顾作业的“质”与“量”。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不抛弃、不放弃

在不违背均衡分班和“双减”政策的基础上,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按照学生成绩及学生自愿的原则进行双选,实行差异化作业辅导班课制,保证课后服务科学有效。课后服务班级分为提高班和基础班,提高班作业辅导以提高为主要目的,基础班作业辅导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要目的。

高中仅在非毕业年级进行了数学、英语两个学科的走班制教学尝试。在英语和数学课教学时间让优等班、平行班和艺术特长班进行走班学习。在不同的班级,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教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3.根据成绩的动态变化指导下一步教学工作

2023 年11 月起,学校利用全校学生每次参加市级统考成绩的时机建立数据库档案,通过各班级学生成绩的动态及格率、动态优秀率、学科优秀有效率、班级的年级前15 名增长率、学科均分差值动态变化、排名动态变化等几项指标分析学生成绩的动态变化,通过成绩的动态分析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并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有的放矢地指导下一步教学工作。

在毕业年级进行考试成绩比重与近三年的中、高考成绩占比的对比分析,站在升学的角度来分析下一步的复习策略,并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升学及成才路径。

(六)文化的“自强”

从2023年9月起,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打造校园文化的活动,如每周一升旗的主题活动,利用校园大屏幕播放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办学思路,学校师生拍摄的“校园一景”照片,历次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照片及名单;教学楼内展板展示学生优秀作业、班级文化;校内举办班级文化建设竞赛、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等,旨在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校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薄弱学校的“自强”是实现“提质”的重要路径,“自强”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变劣势为优势,变“双差”为“双优”才算实现“提质”。太原市第六十四中学校结合实际进行了一些改革探索,并不断改进完善。我们希望通过“自强提质”,实现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强化普通高中的优质特色,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家长不再舍近求远,让更多的学生成人、成才,让学校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猜你喜欢

升学太原市提质
太原市为农村寄递物流补“短板”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太原市六家药茶企业获省级授权
为城市提质而歌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
别让熬夜毁了升学梦
升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