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万波:我与古人类“有个约会”

2024-03-19张桂林周闻韬

时代邮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古人类大熊猫化石

● 张桂林 周闻韬

长江三峡腹地的重庆巫山县,绵延群山环抱下,一个小小的盆地内,坐落着一个叫庙宇的小镇。小镇有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巫山龙骨坡遗址,在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现场,年过九旬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再次续写着他和“巫山猿人”的不解之缘。

从业60多年来,黄万波一直专注于古人类和古生物化石研究。谈及一生的事业和追求,他说,自己与古人类“有个约会”。

巧遇大师领进门

1932年,黄万波出生于重庆忠县新立镇。22岁时,他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勘探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由于所学专业和工作内容不对口,黄万波自称刚到单位时简直是“两眼一抹黑”。

到单位的第一个晚上,黄万波留宿在一位人类学家的办公室,听到房间里有蛐蛐叫,便拉开床头的标本柜翻找。哪知,拉出抽屉的刹那,一股霉味扑面而来,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满抽屉的“骷髅”——那是研究人员常打交道的物品之一。他一夜未眠。“这件事说起来让人笑话,但对我来说却是进入研究室的第一课。”

在中国科学院,黄万波待的时间最长的是古人类室。他工作的地方在我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裴文中的办公室旁,裴先生是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发现者。“裴先生很关心青年人学习,他曾多次给我们讲解哺乳动物化石的鉴别。”为了让黄万波更好地掌握脊椎动物学的基础知识,裴文中还鼓励他去北京大学学习比较解剖学。“现在回想起来,这段学习对我的事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黄万波说。

1954年底至1955年3月,黄万波陪同裴文中南下广西考察洞穴。每到一个地点,裴先生都一丝不苟地开展搜寻工作,常常在野外一待就是一整天。黄万波耳濡目染,深受触动。

1958年,正值科学研究大发展时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决定对周口店进行再研究,裴文中牵头,黄万波也加入了这支队伍。“记得那天天气晴朗,早饭后裴先生告诉我:‘今天带你去第一地点。’我随即点头:‘现在就走?’裴先生看我一眼说:‘现在不走还等何时!’”黄万波说。

在裴先生的指点下,黄万波明白了底砾石层是上砾石层的次生堆积,他自上而下逐层观察、记录、拍照、采样,直至工作顺利完成。后来,他还在裴先生等前辈的指导下完成了4篇论文。

“裴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及对古人类研究的热情与执着都令我终身受益。”黄万波说。

探寻东亚古人类

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人类的祖先在非洲,亚洲直立人是从非洲扩散而来的,有关中华炎黄的祖先,最早只能上溯到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黄万波并不认可这一观点。

“因为从中华大地的地质背景看,这里有适合早期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同时,云南、川东、鄂西和陕南等地也多次发现古猿化石及直立人化石。”在黄万波看来,中华大地的直立人祖先不一定在非洲。

中华大地的版图上,何处能寻找到最早的古人类?他用毕生精力寻找答案,先后考察过全国各地数以百计的洞穴,还曾去多个国家和地区考察。

早年,黄万波长期在黄土高原考察。1963年,他和团队先后在陕西发现了8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下颌骨,后又发现了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头骨;1972年又在陕西长武县,发现了4万年前的长武智人化石。

1979年起,黄万波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其他地方。1981年,在安徽和县陶店镇龙潭洞,他和同事们首次在长江流域发现了完整的直立人头盖骨。

紧接着,黄万波又把目光瞄向了家乡所在的长江三峡地区。1984年那个炎热的夏天,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迎来了一群考古队员,黄万波是他们的领队。当地人带领他们到了山民们大量抢挖“土龙骨”的一处坡地上,当随处可见的灰白色化石骨渣出现在考古队员眼前时,大家都被震住了。

这些“龙骨”属于乳齿象、剑齿虎、爪蹄兽、最后祖鹿等,它们都是早已灭绝的物种。黄万波凝视着它们,自言自语道:“这个坡地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他随即给坡地起了个名字——龙骨坡。

▲ 2023年10月29日,重庆,龙骨坡遗址历年发掘现场

经过准备,次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重庆自然博物馆和当时的万县、巫山县文物管理所组成的长江三峡考古队,展开了对龙骨坡的发掘。10月13日上午,黄万波对化石进行初步鉴定和分类。一颗比蚕豆粒稍大的动物牙齿引起了他的注意,它是一颗巨猿的牙齿。这个发现令考古队员们激动不已。

在随后的发掘中,他们又发现了一段带有两颗臼齿的灵长类下颌骨化石。继而,他们又在发掘地发掘出了两件石制品,一件为砸击石锤,一件为砍砸器,同一层位还出土了116种哺乳动物化石和有明显加工或使用痕迹的骨器。经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专家测定,龙骨坡遗址距今约180万—248万年。

1986年11月29日,在重庆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长江三峡科学考察队正式向世界公布考察结果:在长江三峡的巫山龙骨坡发现了距今约204万年的“巫山猿人”化石。

龙骨坡化石和石制品的发现,对认识东亚地区古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1995年12月,相关文章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刊登,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

“跟着”熊猫寻找古人类踪迹

在对古人类、古动物等学科的长期关注中,黄万波又将研究触角向熊猫化石领域延伸。“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有着早期人类活动的记录,发现过重要的人类化石。两地也发现了始熊猫化石,表明在动物的演进史上,大熊猫和人类存在着奇妙关系。”黄万波说。

1954年底,黄万波跟随裴文中前往广西考察期间,曾发现大量熊猫化石。自此,他便着手大熊猫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1989年,他还与香港大学合作,对大熊猫牙齿釉质进行超微结构研究。

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都督乡都督社区的犀牛洞遗址,由相距较近的两个水平石灰岩溶洞组成。2012年,当地一名羊倌在放羊时进入其中一个溶洞,发现了动物化石,当地乡政府工作人员对化石进行了拍照,后辗转传到黄万波手中。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仔细辨识、鉴定,最后确认该化石为保存较完整的大熊猫头骨化石。

此后,黄万波多次来到都督实地踏查。2016年的一次考察中,他在犀牛洞发现了带有人工痕迹的犀牛牙齿和疑似人工痕迹的石片。2020年9月,近90岁高龄的他还在队员的协助下,下潜到犀牛洞1号洞尾端裂隙30米深的地方,实地考察人牙化石出土地点,并在附近新发现了人类锁骨和石制品。

在多年研究中,黄万波累积了大量资料,他对其进行了整理,并撰写成文,于2010年出版了《大熊猫的起源》,于2017年出版了《大熊猫的前世今生:长江都督史前熊猫大发现》。为了让更多人更深入地了解大熊猫这一物种,他心中始终有个梦想:举办大熊猫展览。2019年,在纪念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之际,重庆自然博物馆推出“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展览,他成为该展览的首席科学家。展览创新运用3D扫描和建模技术,开创性完成了古熊猫的科学复原,累计接待观众80余万人次,目前仍在全国巡展。

重返龙骨坡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3年8月16日,龙骨坡遗址正式启动为期3个月的第五阶段发掘工作。

对于巫山人“是人是猿”,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在黄万波看来,不同的学术观点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激励着自己再一次叩开龙骨坡的大门。

91岁高龄的他再次回到了这片熟悉的土地。2023年8月至11月,他一直以专家顾问的身份,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国内多所高校的师生们驻扎在巫山县庙宇镇,全程见证并参与了这次发掘。

从酷暑到初冬,黄万波和队员们一起住在庙宇镇上的一家旅馆,他每天上午8点“开工”,每周工作6天,为青年学者提供技术支持。发掘期间的每周五晚,他还会在镇上的办公室内用PPT给队员们上一堂课,同大家分享自己对龙骨坡遗址和古人类研究的思考。

“最喜欢听黄老师的分析,每块化石他都能讲出许多细节,能学到很多。”考察队成员、河北地质大学硕士生全永涛说。

“龙骨坡遗址灵长类动物的思维能力达到了什么程度?对于揭示人类发展进程有何重要意义?许多谜团等待着我们继续破解。”黄万波说,人类能在进化中脱颖而出,从和动物一般生活到如今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和智力,很大程度是因为好奇心和创造力,了解人类起源的意义也在于此。

2023年11月2日,龙骨坡遗址考古发掘中期评估会上,多位考古界专家认为,此次发掘获取了数量可观的石制品材料,并留下了清晰的遗物地层、三维坐标、产状等信息,为人类起源与演化、环境演变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印证,对今后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龙骨坡阶段性考古的黄万波,回到重庆北碚继续工作。在重庆自然博物馆,他是最年长的“员工”,每天和其他同事一起按时上下班,筹划研究、科普、展览等工作,还带年轻人外出考察。

考古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对于一个从事史前考古学研究的学者来说,数十次甚至数百次野外考察一无所获的情况并不罕见,但黄万波说,自己从不会灰心丧气,而是继续期盼着。人类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哪怕只剩下离体的牙齿、破碎的头颅和骨片,它们仍然像一块块磁石,吸引着他去寻找、去探究。

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从南海岛屿到黄土高原,如此剧烈的环境变化,更加深了黄万波对幅员辽阔的国土80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信念:在有生之年,他要力争有更多发现,以填补600万至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空白。

“之所以这般执着,是因为我坚信:这一切很有价值,很值得我去做。”黄万波说。

猜你喜欢

古人类大熊猫化石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探索古人类基因
细胞里的古人类
我们都爱大熊猫
龙人——新发现的中更新世古人类
大熊猫
大熊猫也消暑
水中大熊猫
“栾川人”中原地区远古人类的一次重要发现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