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基层干部忙啥盼啥
2024-03-19杜一方张力元黄耀滕郑明鸿余春生李伟恩浩薛钦峰姜刚水金辰赵久龙哈丽娜徐宁
● 杜一方 张力元 黄耀滕 郑明鸿 余春生 李伟 恩浩 薛钦峰 姜刚 水金辰 赵久龙 哈丽娜 徐宁
在岁末年初这个盘点收获、展望未来的特别时间节点,天南海北不少基层干部依然没有停下忙碌的脚步。
我们分赴10个省份,走近众多基层干部,看看他们正在忙什么。新的一年,听听他们在期盼些什么。
忙产业,谋发展
正值东北“猫冬”时节,不少村屯已在准备春耕。在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流水镇流水村,新建的滴灌带厂刚刚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村党支部书记于长建正组织工人岗前培训。“再有一周时间,滴灌带厂就能生产,可满足全镇春耕期滴灌带供应。”于长建说。
在流水村,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集约全村500多公顷土地,实施规模化经营。于长建作为合作社理事长,带领社员们探索“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灌溉和施肥时,水溶肥顺着浅埋在垄间的滴灌带直达作物根系。2023年秋收时,合作社每公顷玉米收获超3万斤,比普通农户家的土地增产8000斤以上。
在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管股股长侯圣,正和同事们摸排2024年新一轮“小作坊托起大民生”实施项目。
此前,针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分布零散、设施简陋、经营不规范等痛点,沅陵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探索实施“小作坊托起大民生”项目,为农村特色产品加工作坊提供厂房扩建、产品检验、商标注册、生产许可申报等方面的全程指导。“这有利于提高土特产食品安全水平,规范产品生产,拓宽销路。”侯圣说。
在江苏省泗洪县,金锁镇党委书记刘献在筹划启动“宅金田”试点工作。所谓“宅金田”,即通过整理村民家前屋后的宅基地周边土地,开展特色农业种植,解决散落零星村庄人居环境脏乱差、公共空间和集体资源被侵占挤占等问题。刘献说,“宅金田”变“摘金田”,全镇高质量发展有望迈上新台阶。
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当地百姓正在朋友圈火热转发一条手工抻面宣传片。不少清苑人说,这条视频重新点燃了大家的儿时记忆和浓浓乡愁。
视频中为手工抻面代言的,是清苑区李庄乡党委书记吴静。吴静多方联系资源,拍宣传片、注册商标、设计产品包装、办理食品生产经营手续、建设“微工厂”……一套“组合拳”下来,当地手工抻面从业者已由最初的3户扩展到如今的60多户,每日产量约5000公斤。
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大茂社区,党总支书记姚顺武正在探索乡村绿色发展新路子。“我们从江苏引进优质品种,改良枇杷树,建设30多亩枇杷科技示范园,不打农药,每斤枇杷售价较2022年提升超一倍。”姚顺武说,目前来看,路子走对了,下一步打算继续扩大规模、打响品牌,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村干部直播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图片来源:新华社)
▲ 骑手们在乌兰毛都草原驰骋(图片来源:“学习强国”内蒙古学习平台)
每一项都不能松懈
冬日的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毛都苏木,草原披上厚厚白雪。乌兰毛都苏木有670多个牧点,分布在50多个沟塘内,通山牧道全长700多公里,几场大雪后,牧道积雪已达1米左右。
雪路难行,气温骤降,作为乌兰毛都苏木的苏木达(政府官职),乌力吉德力格尔正组织人员和车辆定期清雪。“清雪工作每年都进行,一个冬季要清雪3次以上。”乌力吉德力格尔说。
在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赵北口镇镇长王英俊和镇干部们正在开展村情民意大走访。“重点户和特殊群体都要看一看,了解过冬取暖情况怎么样。生活压力大的群众要及时救助。”王英俊说。
赵北口镇下辖淀中村、淀边村较多,坑塘环境直接关乎白洋淀治理成效。2023年,赵北口镇以李庄子村饮马河为试点,稳步推进坑塘治理工作。清理垃圾、引入睡莲、投放鱼苗、栽植坑塘堤岸绿化乔木、构筑坑塘景观工程……几步下来,饮马河实现水清、岸绿、景美。坑塘水质也变好了,村民不再绕道走。
“基层工作纷繁复杂。谋发展、保安全、惠民生,每一项都不能松懈。”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王佑镇党委书记聂远刚说,从部署医保政策宣传、走访慰问困难群体,到安全生产排查、耕地保护,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
寒冬时节,在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武当路街道,社区党员干部仍在为老旧小区项目奔波。2023年以来,地处东风老工业基地的武当路街道,以老工业社区的城市更新项目为基础,实施城市更新。
“改造过程中,我们坚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居民们从被动配合变为主动参与。”武当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红说,居民们化身规划师、设计师、监督师、宣讲师,让社区融入宜居、韧性、智慧、人文、可持续等理念。
换来百姓好评,也在锻炼自我
“我喜欢驻村跟群众打交道,看着群众期盼的事情能一件件得到落实,我就特别有成就感。”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城关镇莲花村驻村第一书记谢万举走村入户,给村民们讲解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政策。他认为,时代在发展,百姓诉求也逐渐多元化、复杂化,唯有主动进村入户,才能第一时间化解难题。
“多听群众讲心里话,才能真正为百姓办实事。”乌力吉德力格尔认为,近年来一些地方陷入“工作年年搞,问题依旧多”的怪圈,关键是“工作方向没有精准贴合百姓诉求”。
2023年以来,牛羊肉价格有所下滑,饲草价格却不断上涨,乌兰毛都苏木有三成以上牧民选择转场到农区进行养殖作业。不过,牧民转场需要牛羊检疫证明。乌力吉德力格尔与包联干部一边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一边挨家挨户精准对接牧民实际需求,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群众蹲着,我们不能站着;群众诉苦,我们不能只讲大道理;群众有想法,我们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这是鲍怀亮写在工作簿里的一句话。
2021年10月,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鲍怀亮到聊城市莘县挂职县委副书记。“一开始群众不熟悉、不信任我们,我们就钻大棚,给他们搭把手,和他们聊家常。慢慢接触后,我们了解到,很多村民想扩大种植面积、引进产业项目,却苦于欠缺资金。”他说,为了破解村民融资难题,这两年,莘县先后推出“大棚贷”“强村贷”等多项金融服务,完成授信25.59亿元,累计减轻农户利息负担2000余万元。
“干好基层工作的底层逻辑,就是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干乡亲们最期待的事。”吴静说,许多人抱怨基层苦,总有干不完的活,但是对干部而言,只有干事情才能长本事,只有干事情才能得到群众支持。
2024年,还有哪些期待
在乌兰毛都苏木,基层干部最盼望的就是将这片8000多平方公里的草原保护好。如何让草原休养生息?如何将“生态短板”转变为“生态样板”?对这些问题,在基层工作6年多的乌兰毛都苏木党委书记倪达胡巴雅尔一直在思索。他认为,在落实好草蓄平衡政策的同时,要科学发展草产业。
“乌兰毛都草原天然草类型全、产量高、物种丰富,发展草产业潜力很大。”倪达胡巴雅尔希望,借助政府扶持,努力建设与现代农牧业相适应的饲草产业发展体系。未来,牧民可以逐渐转变放牧方式,以牧草产业替代放牧作业,不断提高收入水平。
许多基层干部认为,目前分散经营的生产关系已对农业生产构成较大限制。“党支部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就是带领村民通过土地集约经营,实现增产增收。”于长建说,因为现在合作社规模还不大,加入合作社的村民还不够多,不少村民怕合作社经营不好。
于长建打算在春节前搞一次合作社分红大会,让社员们一起分享增产增收的喜悦,也让更多村民看到合作社的经营成果,鼓励更多村民加入合作社。
在农村打造持续惠民的致富产业,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其中一些政策梗阻问题,基层干部也十分关注。姚顺武建议上级部门加强调研,因地制宜出台政策,帮助基层破解产业发展遭遇的土地要素瓶颈。
中部地区一位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反映,近年来当地提出发展公益性公墓,但土地指标难落实。他认为,保护耕地、推行公益性公墓等举措应坚持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在扩增土地指标时,尊重群众集体意愿,合理规划留白公益性公墓建设用地指标。
这几年,各地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成不错。但是,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题。
“除草剂不兼容就是一项。”一位副镇长说,大豆是双子叶作物,玉米是单子叶作物,适合二者的除草剂不兼容,有些农户喷施一种作物除草剂时未能有效隔离,导致另一种作物死亡。他希望尽快统筹科技研发力量,破解除草剂不兼容的难题,破除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的瓶颈。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带动。不少受访基层干部认为,近年来乡村产业发展卓有成效,但专业人才不足的痼疾日益凸显。“我们希望在外经商党员将好经验引进来,再将产业骨干吸纳入党。”王英俊期待,按照“强组织、塑先锋、聚人才”的思路,更多“领头雁”能够成长起来。
针对部分农村无法留住年轻人的问题,基层干部建议,在以优质产业留人的同时,还需补足农村道路、水电、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欠账,让年轻人在乡村生活更加便利。同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丰富管理手段,进一步推动依法办事、透明办事,让人才安心留在乡村。
谢万举驻村的这几年,莲花村已发展成为黄腊李、苞谷李种植专业村。目前,村里正打造集休闲、观光、采摘、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区。游客纷至沓来的同时,也给谢万举出了新难题。
“进村的路还不够宽,每年赏花时节,游客一多就容易拥堵,停车场、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也需要提升。”谢万举说,在自筹资金的同时,也希望上级加大扶持力度,尽快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
展望2024年,张红期盼,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再多批一些项目、多出一些政策,支持老工业基地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