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博物馆”式学校,让生命在场
2024-03-19李竹
李竹
未来学校可能是“博物馆”的样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应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为学生创设更多真实的教育场景,构建适合学生生命成长的新型教育生态。“博物馆”教育,正是这样一种适切学生生命成长的新型教育样态。
学校是“馆”,让学习无处不在
办“博物馆”式学校,要摆脱“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转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内在动机的驱动下,进行探究式、情境式、体验式学习。学校应以校园文化为引领,在校内构筑各类体验式学习空间,让学习资源触手可及,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教育在真实场景中发生。
家乡的历史与文化是孩童生长的根,将学校打造成家乡文化的“博物馆”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比如,我校将重庆市大渡口区的历史、文化、精神以实景场馆的形式,复刻在校内,让学生在校园中进行情境学习、体验学习。目之所及、耳之所闻、手之所触皆是教育资源,学生在文化环境的浸润中,从内心深处生发出对学校的认同、对家乡的热爱,拓展学生生命的宽度与厚度。
校园场馆的建设,应以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为中心。学校应着力打造如自然生态馆、书法文化馆、运动艺术馆、智能创想馆、绘慧美术馆等不同类型的场馆,为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提供更多样、更真实、更具体验感的课程实施场所。
“馆”是学校,从内到外的联通
杜威说:“一切浪费都源于学校和现实隔离开来。”打破学校的“围墙”,拓宽学习的边界,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内容与他们未来所要适应的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联系。学校应积极构建馆校社实践育人共同体,通过打破传统学习时间、空间的壁垒,加强校馆联动,搭建育人的社会大课堂。
战略规划。加强馆校联系,挖掘场馆的育人价值,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共同进行顶层设计。
课程研发。馆校协同开发课程,为学生打造探究式、情境式、体验式的教育样态,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索校馆合作的模式和实施路径。
场域共建。一方面,可以带领学生走到校外,让更多的场馆成為学习场所;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场馆资源走进校内,通过讲座、展览进校园等形式,丰富馆校合作的路径。
生命在“场”,以儿童为中心
所有的教育,都应该面向未来。我们应站在每一个孩子的立场,思考他们将去往怎样的未来、去往未来的现实路径。“场”,是以儿童为中心建立的学习场、生命场。
“行走在现场”——让世界成为学生的学习场。“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场”的第一个层面是空间上的拓展。办“博物馆”式学校,是为了让学生行走在教育的现场、生活的现场、社会的现场。当一切触手可及,那么学习的发生将会变得自然而然,整个世界都会成为学生们的“教科书”。
“持续性在场”——推进儿童学习方式的深层变革。“场”的第二个层面不是具体的形态,而是学生学习力的综合体现,强调让学生的学习走向深入。我们应鼓励学生在场馆学习中,形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并运用到新的问题研究、场景认识、领域探索中。
“共同体磁场”——加强成长型学习模式的迁移运用。“场”有自己的“吸引力”,它的第三个层面是形成共育合力的“磁场”。一是构造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学习兴趣、探究欲的能量磁场。二是以不同的主题,吸引不同的教育共同体成员,形成以育人为中心的教育磁场、生活磁场、社会磁场。三是形成成长型学习模式,让学生逐步学会知识、融汇方法、生成智慧,形成自己的能力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