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淄博印象”文案创作,争当家乡代言人—A writing about my hometown微课设计

2024-03-19王红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齐盛学校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导图家乡动画

王红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齐盛学校

●特色与亮点

①从设计理念来看,本微课以仿促写的写作理念鼓励学生从熟练模仿微课中的句型到能够做到自主创新,创作自己家乡的文案,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独立应用的目标。教师以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鼓励学生自适应学习,实现了引领性和自主性的全面提升。

②从结构特点来看,本微课分层梯队化推送微课,层层递进,情感升华层层凸显,实现了素养性和层次性的整体结合。

③从内容创新来看,本微课以创作家乡的文案代替传统的介绍家乡的作文,符合信息化大环境下对传统写作的优化和调整。

④从应用方式来看,本微课体现了信息化与阶梯化的结合、实践性与交际性的结合。运用诗人杜甫和余光中乡愁的动画模拟,丰富学生对家乡的文化感知,为结尾抒发对家乡的情感做好铺垫;为突破家乡专有名词的难点,如glaze(琉璃),设计了图文并茂的讲解内容,既体现交际性又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在结尾号召学生发送自己创作的文案到CCTV《魅力中国行》节目组的邮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体现了信息化和实践性的完美融合。

⑤从生成效果来看,本微课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地域限制,让学习随时发生。应用场景交互性强,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能有效地衔接和延伸,实现了可推广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统一。

●制作背景

1.选题背景

Hometown这个传统话题的英语写作一直是考试作文的重难点所在,但是学生对这个话题的热情和写作兴趣普遍不足。本节微课的设计思路源于2023年淄博烧烤在互联网上迅速出圈,教师紧扣这一社会热点,借助CCTV《魅力中国行》节目组来到淄博站这个话题,巧设写作情境,向所有的淄博学子约稿,征集用英语创作描写自己家乡的文案,让更多的人了解家乡,让世界了解家乡的美食,感受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和文化,用心用情弘扬和传播家乡文化,创造大美淄博。基于热点情境抛出的写作任务,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此背景下号召学生积极创作,设计自己家乡的文案,争当家乡代言人,能够实现写作情境和现实情境的契合,有效提升教学目标的达成率。

2.数据背景

基于好分数大数据平台对笔者所在学校八年级学生的英语测评成绩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地点类命题写作中,整个年级的作文平均得分率不足50%,而其中一个平行班级得分在0~5分的人数占比为45.65%,综合数据和学情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地点类作文缺乏必要的写作技巧和抓手,地点类作文的提升迫在眉睫。因此,本节微课基于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在大单元理念的引领下整合鲁教版八上第7单元和八下第3单元的写作话题,在学生已有的语料库基础上进行语言的提升和输出,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分层学习。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

基于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情的分析,本节微课的设计思路和内容结构安排如下:

1.设计思路

片头真人出镜,拉近师生距离;巧设热点情境,抛出写作任务;破题点题指导,扫清写作障碍;开头—主体—结尾,分段写作操练;佳作共赏共析,争当家乡代言人;思维导图总结,邮箱鼓励投稿。

2.内容结构

(1)片头采用场景动画

教师真人出镜,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2)巧设写作情境,导入话题

以2023年淄博以烧烤蹿红网络这一热点话题及CCTV《魅力中国行》节目组来到淄博站举办“最美家乡代言人”活动为情境,向所有的淄博学子约稿,号召大家用英语创作描写我们家乡的文案,紧扣热点,抛出写作任务。传统的描写家乡的英语作文形式往往比较单一,本微课以热点和现实情境为依托,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其写作的共鸣点。

(3)破题点题指导:化繁为简,话题指导

本微课采用万彩动画大师制作动画角色代言教师讲授,引导学生仔细审题,明确时态和写作要点。在创作文案之前先进行破题和点题,可以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同时,规范英语的词法和句法表达,这样才能在写作前做到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4)在分段主题写作指导方面

运用思维导图从整体着眼,理清文案的大纲,分别介绍点面结合和运用连词两个写作技巧。同时,在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时强调一些专有名词的表达,以此突破微课教学的重难点。

首先,从整体着眼,运用思维导图理清文案的写作大纲。在第一段中,从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hometown? What is our hometown famous for?这两个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家乡进行总体的评价。第二段则提出问题Why do we like our hometown?以此来分享家乡的风土人情。第三段提出How can we express our love for our hometown?引导学生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祝愿。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将深度思维可视化,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

①第一段Introduction,引出话题,总体评价,采用直抒胸臆式或委婉映衬式写法。个性化的开头,既为学生提供了复杂的Where、Which从句结构,也为学生提供了相对简单的句式如It is...,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需求,体现了分层写作的理念。

②第二段Body,分享家乡的风土人情。这一部分介绍一个写作技巧是先面后点,点面结合,从面上总体表达:Zibo is a wonderful and hospitable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然后分size,Location,population,Climate,things to eat,Places to visit,history and culture七个点具体展开,之后介绍第二个写作技巧是运用连词,增强逻辑,将点面结合起来。同时,在介绍家乡的特产、景点、美食时强调一些专有名词的表达。

主体部分通过两个写作技巧将文案脉络的结构由面到点串联起来,并通过写作句型的操练,让学生能够运用句式表达家乡的风土人情。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家乡的专有名词,这一部分的设计主要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③第三段Ending,表达对家乡的爱和祝愿。运用细致生动的细节描写,让文章饱含深情。通过细节描写让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爱和情感。

(5)在情感升华方面

运用万彩动画大师多角色丰富场景,结合PPT动画呈现出古代文人墨客对家乡的讴歌赞绝,渗透家乡的文化背景,同时通过展示赏析范文,为学生从简单模仿过渡到创作应用搭建桥梁,为自己创作文案做好铺垫。

(6)在归纳总结方面

运用X-mind思维导图将地点类作文的写作技巧可视化,教师真人出镜,留下投稿邮箱,鼓励学生创作,以信息化的手段丰富微课的交流和应用场景,实现线上和线下教学的有效融合。运用思维导图将地点类作文的写作技巧可视化,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易于进行形象思维的建构。通过鼓励学生创作,并留下投稿邮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关键技术处理

1.硬件设备

本微课用到的硬件设备主要有手机、领夹麦、支架、计算机和绿幕。用手机和领夹麦进行音频录制,用手机、支架和绿幕进行真人出镜的录制,用计算机进行课件的制作以及视频的后期剪辑处理。

2.制作软件

软件设备方面用到了以下六款软件:用手机录音机录制微课音频;用手机摄像机拍摄真人出镜的视频;用万彩动画大师制作动画,包括动画情境的导入、角色代言教师讲授、搭建多角色丰富场景动画;用PPT、WPS进行知识点录屏,进出场动画特效的制作;用剪映进行后期视频的剪辑与合成、分段视频转场效果的使用以及绿幕抠图的制作;用X-mind进行思维导图的制作。

3.技术处理

技术难点主要在于教师真人出镜的视频拍摄和抠图制作、卡通动画的制作、幻灯片动画的制作、声音的提取和降噪处理、视频素材剪辑与合成。

笔者先拍摄真人出镜的视频,然后用剪映制作真人出镜的抠图,解决了第一个技术难题,在拍摄之前注意拍摄灯光的充足,衣服与绿幕的颜色尽量不重合。万彩动画注意企业模板的使用和调整,以及动画层级和进出场动画的设置,能够大大丰富人物的形象和场景。声音的提取和降噪处理应注意对声音音调的调整,适当加入契合主题的背景音乐,有助于优化听觉效果。视频的剪辑与合成,应注意转场效果的使用,不能随意拉长转场,否则易出现视频转场的黑页和晃动。

4.应用场景

本微课的内容在硬件和软件设备的相互协作下不断完善,课后则通过翼课网平台对微课资源进行实时发布和个性化推送,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写作指导需求,并通过平台反馈的数据对微课学习效果进行测评分析,如通过彩旗榜、勤学榜等形式跟踪测评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长和次数,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

●幕前幕后

在设计本次微课作品前,笔者对话题进行充分整合与探究,结合时事热点确定了选题;通过深入了解了学生的写作困惑与需求,重组教学内容,明确了微课的教学目标。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笔者不断优化调整作品的呈现形式,以提升微课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体会到本微课还有提升的空间,如可以从技术层面加入家乡风景和标志性建筑的航拍画面,如果能结合VR技术,会让微课作品更加丰富和生动。笔者会继续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为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创设有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导图家乡动画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做个动画给你看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动画发展史
我的动画梦
第6章 一次函数
我是动画迷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