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箭女孩”郑钦文,杀气腾腾

2024-03-18凌川儿

看世界 2024年4期
关键词:澳网大满贯李娜

凌川儿

2024年2月13日,WTA1000卡塔尔公开赛女单次轮,赛场上的郑钦文

2024年1月25日,中国网坛传奇李娜澳网夺冠整整十年之后,郑钦文以两个“6比4”,在澳网女单半决赛中胜出,闯到了这项大满贯赛事的决赛舞台上。

两天后,在罗德·拉沃尔球场。郑钦文穿过球员通道,走到休息座椅前,放下球袋,在现场超过1.4万名观众的注视下,一身绿衣的她,站到了阿克赫斯特纪念杯的旁边。

76分钟的苦战,结束在郑钦文拼力挽回四个赛点之后,站在她对面的萨巴伦卡最终举起了冠军奖杯。公允地说,在极具侵略性的压迫打法之下,白俄罗斯人把比赛节奏掌控在了自己手里—看起来就像是“Pro版”郑钦文的比赛风格。

对于这位21岁中国金花的失利,在互联网上,鲜见指责或批评的言论,取而代之的更多是祝福和祝贺:在十年之后,郑钦文成为了中国女子网球又一位世界排名冲进前十和杀入大满贯决赛的选手。

“00后”郑钦文,未来可期。

体制外,征途漫漫

在踏上2024开年的澳网征程之前,相比硬地,外界所熟知的郑钦文,是一位更擅长红土作战的选手。

球迷们的认知被刷新,是她在墨尔本公园的连连爆发,成为历史上杀入澳网总决赛的最年轻中国女网运动员。对于郑钦文的竞技表现,熟悉的球迷们目睹到了更值得惊讶的改变:

她改变了过去习惯了16年的发球动作,从侧身准备,到将球抛送至空中,再到倏地挥拍击球,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整套技术步骤不再带有一丝卡顿。取而代之的,是丝滑的发力,形成了在传统亚洲女子网球运动员中少见的,攻击性更为锐利的发球—这是一种更加贴近网坛发展主流的国际化标准打法。

事实上,从6岁领到第一支球拍、踏上职业网球道路起,郑钦文就放弃了大多数人选择的体制内培养模式。她和身后的家人与团队,坚定地选择了“走出去”。

对于尚未崭露头角的年轻运动员,前者无疑是一条更为稳妥的道路;而后者,与海外俱乐部融合的体育教育方式固然个性化、更具可塑性,但征途漫漫、同行者寥寥,加之资金等方方面面,对运动员家庭都是更大的压力。

2024年1月25日,武汉,郑钦文父亲郑建坪庆祝女儿晋级

12岁的郑钦文成为了十堰市史上第一个收获网球女子单打、双打全国冠军的选手。

但对于郑钦文,曾经是田径运动员的父亲郑建坪,从一开始就下定了决心,要不遗余力地倾注所有,去支持培养女儿。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期間,郑建坪带着6岁的郑钦文,从湖北十堰来到了首都,坐在了奥林匹克公园网球中心的看台上。甫一开赛,身旁的郑建坪就感觉到了,女儿对这项从未接触过的运动,流露出了强烈兴趣。

在此前,郑钦文练过篮球和羽毛球,也尝试过乒乓球和跑步,表现在一众孩子里并不亮眼。终于到了网球场上,看到了她展现出自己一直期盼的体育天赋,郑建坪随即决定搬离家乡湖北十堰,来到这个“网球强省”的省会武汉。他要让女儿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接受更专业的训练。

短短4年的培训后,在2014年的一场全国赛事里,12岁的郑钦文成为了十堰市史上第一个收获网球女子单打、双打全国冠军的选手。关于郑钦文在网球运动上的天分,一件如今被更多球迷津津乐道的“残酷”轶事是:在这场比赛里,郑钦文轰出了时速170公里的发球,站在球网另一端远处的对手还没有反应过来,手就被打骨折了。

眼见女儿在国内少年组逐渐拔尖,郑建坪想让她一步一个脚印,走女儿的偶像李娜曾经走过的路,至于能否成就新的传奇,那只会被写在郑钦文自己的人生剧本里。

郑建坪说,这不是父母应该设下的目标。但他为了这个剧本,竭尽所能地铺了路。为此,他找到了李娜曾经的启蒙教练夏溪瑶,让郑钦文拜师,尔后拜师李娜在湖北队的教练余丽桥,再然后,郑钦文又师从了李娜曾经的恩师—著名教练卡洛斯·罗德里格斯。

这位阿根廷知名教头对年少的郑钦文说,想成为世界级运动员,任何时候,不论输赢,都要尊重对手。心态上面的调整变化,使得青春期的郑钦文,从一名天赋型选手,向更加成熟的职业运动员蜕变。跟随卡洛斯4年时间,在各大满贯赛事的青少年组比赛里,她都打入过16强。

是时候接受更高级别的修炼了。

在机场的家庭聚会

2019年的时候,郑钦文远赴西班牙,接受更加严苛的培训。单调而高强度的海外训练岁月里,郑建坪没有一起前往,对于女儿的培养,他有重要的任务:物色教练,组建更加适宜和专业的团队。陪同、负责郑钦文起居生活的只有妈妈。

有段时间,当地的训练场每天早上7时开始管制,郑钦文就早上4时半起床,训练到7时结束,如此持续大约4个月。

即使仅以顶级赛事为标志来看,从1月份的澳网,到年中依次开赛的法网、温网、美网,再到10月份举行的WTA(女子网球联合会)年终总决赛,在所有的竞技体育中,女子网球运动每年的赛季,绝对称得上“漫长”二字,这对运动员和身后的团队提出的繁重考验,是外界难以想象的。

在WTA崭露头角之后,人们逐渐了解到,冲到大满贯赛事总决赛的郑钦文,过去经历了多少奋斗的沉淀和积累。从2020年下半年往后,一年多时间里,她参加了大大小小近30项的比赛,算上备战、赛前通勤和正式比赛期等时间,她全年无休。

4年前,郑钦文世界排名尚在600名以后,处于进军成年职业赛场的关键阶段。只有17岁的她,长时间奔波在海外参赛,其中很多比赛,甚至只是属于WTA巡回赛的国际网联基础赛事—这是绝大多数同龄人难以想象的生活体验,为了积累经验、快速提升排名,妈妈和教练团队成员带着郑钦文,几乎跑遍了欧洲各地去参赛。

时逢新冠疫情的大范围肆虐,辗转多地不可避免,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的风险,郑钦文和妈妈每次出门比赛,都选择开车前往目的地,车程动辄就在10小时以上。

“想起来这简直不可思议,我在车里待了一天半,仅仅是为了打一站比赛。我不想在首轮就被淘汰,接着再开22个小时回家,我想取得一些成绩,不让这些辛苦白费。”

2023年2月14日,WTA500女子网球赛多哈站赛况,郑钦文大跨步接发

分居异国的一家三口,相聚最多的场景是飞机场。

听起来,郑钦文没有忘记自己流过的每一滴汗水,这是好事。肯吃苦,是一种宝贵的意志品质,让运动员得见自身技艺锤炼万遍过后的崭新天地;记得吃过的苦,会提醒运动员永远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激励人在前进的路上走得更远。

在另一方面,对于家庭而言,培养的代价依然是巨大的。在郑钦文的年终单打排名,实现大跨度攀升的同时,郑建坪回忆说,从女儿展开职业生涯后,自己和孩子,这么多年“没过过年,没过过节”。

分居异国的一家三口,相聚最多的场景是飞机场—在机场见了面,拥抱完,妈妈带着郑钦文拖着行李箱就得匆匆登机。飞机冲上云霄,留下郑建坪一人在地上仰望,他觉得那就像女儿的职业前景,还要继续上升。

“她真正的巅峰期还在后面。”

Queen Wen

从湖北十堰迈出自己运动生涯的第一步,郑钦文每年的WTA排名都有着明显的提升,“火箭女孩”的外号愈发响亮。

展开她在出道至今,以WTA年终单打排名为坐标制成的曲线图,有如一条陡峭得如同竖直的曲线:在2019年尚且在600名开外徘徊,待到次年年终时,排名爬升过半,来到324名的位置。接着是2021年的第143名,2022年的25名,再然后,是2023年终时的第15名。

上升势头如此迅猛,郑钦文在大满贯赛事中的亮眼表现,显然是最重要的助推因素—两年前,2022赛季,19岁的大满贯一年级生郑钦文前来报到,她交出的第一份成绩单,就是正赛8胜的高光战绩。

火箭女孩升空的轨迹如此耀眼,以至于在大满贯处子秀的首年,她就获得了“夺冠试金石”的比喻:从当年的法网到温网,那些击败过郑钦文的球员,最后都成为了冠军,她无愧于“2022年中国女子网坛上升势头最迅猛、个人表现最抢眼的运动员”这样的评价。

在一年中的360天,郑钦文的食谱都是鸡胸肉和西兰花。

生活中的鄭钦文

进入2023年,“火箭女孩”依旧保持了火热的竞技状态。“Queen Wen”的名号真正被打响,也是发生在这一年的2月。

在WTA500女子网球赛多哈站的一场对决中,对手萨卡里面对郑钦文的发球,给出了高质量的接发,后者在底线陷于被动防守的时候,萨卡里又突然变招,放出小球,郑钦文只得上网接球—对手还以一记平飞的后场球,球越过1.85米的郑钦文头顶,朝着底线滚去。

这时,令现场观众和球评人们惊呼赞叹的一幕出现了:

被大范围调动到前场的郑钦文没有放弃,在球飞越过自己的同时,她第一时间转身,大跨步奔跑,就在球将要触地得分之前,背对球网的郑钦文把球从胯下击出,球以刁钻的线路贴网而过,对面的萨卡里根本没有反应过来,就这样目送它从眼前飞过。

这一击,让郑钦文进入了WTA2023年度最佳击球候选。

赛后,WTA在官方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这记神仙球,并在推文中将胯下击球的网球术语“Tweener”,改成了“QWEENER”,成为独属于郑钦文的褒奖。

个性与韧性

对于网球观众的人物画像,各家体育产业调查机构的报告显示,围绕在这个爱好者群体周围的标签,离不开“中产阶级”“高学历”“偏向奢侈品消费”等描述。

可是,回归到竞技体育的本质,对于运动员而言,网球是一项长时间孤独并且清苦的运动。现任教练里瓦曾经透露过,在一年中的360天,郑钦文的食谱都是鸡胸肉和西兰花。

属于运动员自身层面的经年努力和自制,仅是郑钦文向上攀登WTA天梯所需的最初级的资本。人们不知道的事实是,在体育界,世界范围内最赚钱的女子运动,就是网球。

在高额的赛事奖金激励之下,网球项目一直是职业化程度最高的竞技类运动之一—无论男女(网球四大满贯已经实现男女同酬),以他们努力奔跑的身影为原点放射开来,从主教练到经纪人,从医疗师再到营养师,从体能师再到赞助商,横跨赛场内外的全方位职业化竞争无处不在。

以至于,网球界里流传着这样一句玩笑话:每一个职业网球运动员,都是一个个小型的体育公司。

2023年杭州亚运会夺冠后,对着记者采访时,郑钦文忍不住吐槽,公开了“公司”矛盾。对于教练费赛特单方面毁约离去,郑钦文没有为了维护个人形象避而不谈,却是这样直言道:“他啊?他跟大坂直美去了。这很不道德……虽然也能理解他的选择,但不代表我会原谅他。”接着是一句粗口感慨。

被教练突然“抛弃”,当时一时无法接受的郑钦文,还和经纪人一起哭了很久。但选择回避,不是郑钦文的比赛风格,更不是她为球迷所喜爱的率真个性的体现。

更为自由的个性化培养方式,无疑让郑钦文的运动员形象相对鲜活和立体。在公开场合对前任教练公开“开炮”,这并不是快言快语的郑钦文第一次语出惊人。

2022年年中,郑钦文在法网十六进八比赛中,遭到当时的世界第一斯瓦泰克逆转落败。在赛后的发布会上,懊恼的郑钦文说出的一番话,迅速成为了当天网上的热度话题:“我不能打出自己的网球,因为我的肚子太痛了。这是女生要面对的事情,第一天总是很难熬……真希望在场上我是一名男性,这样就不必承受这一切。”

郑钦文的这几句“抱怨”,并没有招致网友们的非议,相反,这还引来了不少女子网坛名宿和知名球员的发声支持。

待到风波平息一些后,郑钦文作出了解释:“我当然非常以女性身份为荣,而且我也为每一位我的女性同行感到骄傲。我只是想表达,男性不必遭此生理上的痛苦,但大家还是应该尽可能共情作为女性一些独特的不容易。”

这不是给失败找理由开脱,事实上,那场比赛中,忍着腿伤和生理期疼痛的郑钦文,已经表现得足够顽强。在那个红土赛季,斯瓦泰克还未曾丢过一盘对局,直到首次参赛法网的郑钦文,在比赛中连续挽救了5个盘点,前者的不败战绩就此被打破。

顽强背后,是拼搏的韧性和侵略性,在这位“00后”女孩身上,人们还能想象更多的可能性。

11岁的郑钦文(红圈)围在电视屏幕前为李娜夺冠欢呼

未来的激浪

本届澳网,郑钦文与萨巴伦卡的激战开锣的同时,一张有年代感的照片,也在社交媒体上被热议着:11岁的郑钦文,在网球学校里,和其他小朋友们围在电视屏幕前欢呼。电视机里播放的画面,正是李娜十年前,在澳网夺冠捧杯的瞬间。

郑钦文说,李娜的每一场大满贯决赛,自己都看过至少十几遍。像是与儿时的自己赴一场十年的约会,穿越到了电视机里那片梦寐以求的赛场上。这一次虽然登顶失败,但年少已经成名,未来还有更多未知的可能性,所有人都期待着。

作别了今年澳网的塑胶硬地,郑钦文来到世界第七的位置。

几乎可以确定,在此后的职业道路上,她还会被不停地拿来和自己的湖北同乡榜样作比较:也许会和李娜一样,在未来某个不可知的瞬间,遭遇网球运动员常见的下肢伤病困扰;也许,她也能经历,儿时坐在电视机前目睹的偶像光辉时刻,在大满贯赛事里,书写属于中国运动员的新历史。

人们对于下一位本土网坛巨星的呼唤固然迫切,但是这些,距离刚刚捧起亚军奖盘的郑钦文,一切似乎还有些遥远。让我们将文章的主角,和“大器晚成”的李娜作最后一次对比吧:

十年前,32岁的李娜拿下第二个大满贯冠军,随即在同年因膝伤退役;十年后的Queen Wen才21岁,对阵“抡教教主”萨巴伦卡的惨痛失利,被外界满怀期待地称为“宝贵的学费”。

大家并不懷疑,通往专属王座一路所翻腾的激浪,必然会将郑钦文打得湿透—可那又怎么样呢?这朵“金花”或早或晚,都会在红土或草地上,绽放出更富有能量的竞技魅力。

在那之前,让我们先学会网球运动员面对重压时,一个常用的心理调控手段:屏住呼吸,等待(她)上场。

特约编辑姜雯 阿树 jw@nfcmag.com

猜你喜欢

澳网大满贯李娜
Nanosecond laser preheating effect on ablation morphology and plasma emission in collinear dual-puls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科工大!河北唯一“大满贯”院校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bamboo materials in interior design
安迪·穆雷泪洒澳网公开赛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Personality Traits on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with its Relevant Teaching Advice
李娜作品
知道
澳网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