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行为导向的医疗科普玩具设计研究

2024-03-18周祺任梦瑶

艺术科技 2024年4期
关键词:行为导向学龄前儿童

周祺 任梦瑶

摘要:目的:文章立足儿童行为导向视角,研究儿童行为特征在医疗科普玩具中的应用。结合儿童医疗科普玩具的设计现状,总结后疫情时代医疗科普的重要性。方法:通过社会背景调研以及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行为特征得出,市场上的儿童产品已无法满足当前的设计需求。以学龄儿童行为特征和行为引导为指导,分析现有的医疗科普玩具,总结儿童医疗科普玩具的设计趋势,使儿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生活医疗常识,提前预防和了解相关疾病的由来以及应急处理方式,为同类儿童玩具的设计开发提供借鉴。结果:目前的儿童医疗科普类玩具专业性较强,方式单一,对儿童的普及程度较低,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科普教育效果。因此儿童产品设计必须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日常习惯的养成,并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在玩耍过程中进行劝导,助力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掌握相应常识。结论:为有效缓解学龄儿童及家长对疾病的焦虑和恐惧,基于儿童行为特征理论分析儿童每个阶段的行为特点。首先,研究学龄前儿童在日常游戏过程中的行为表现,通过设计实践引导儿童养成良好习惯。其次,通过游戏教育儿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学习基础知识,提高儿童的生活适应能力。

关键词:行为导向;学龄前儿童;医疗科普玩具

中图分类号:TS958.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4-0-03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三孩政策,新生兒数量快速增长,儿童人口比重逐年增加。家长更加重视儿童的教育质量与成长环境,对儿童玩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普玩具不仅要在设计上吸引儿童,产品本身也要具备较强的吸引力。高质量的医学科普可以涵盖就医、疾病防治、护理、用药理念以及管理等方面,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父母的心态和感知,从而改变孩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并指导父母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前防病并对慢性疾病进行合理治疗[1]。

儿童的身体健康关系着家庭幸福和国家未来。儿童心理、生理行为都较简单,往往直接反映其好恶,可以说是未经考虑的本能反应[2]。因此要想设计出一款优秀的儿童产品,首先要理解儿童的思维,基于用户行为导向,结合行为学、设计心理学和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理论,建立能促进和维持健康的互动关系,且达到提高儿童自我管理能力的目的。

1 行为引导理论概述

1.1 行为引导的定义

行为引导是一种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旨在引导个人或群体采取特定行为的过程。它基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原理,旨在影响人们的态度、动机和行为,以达到预期效果。在教育学领域,行为引导最常用于教育儿童养成认知、动手和学习习惯。本文从学校学习和家庭学习两方面入手,研究儿童日常学习和儿童产品设计,潜移默化地对儿童进行行为习惯教育[3]。用户行为引导设计指通过某设计增强或者改变用户原先的态度和行为认知,从而达到某种目的,这种目的多数是为了满足用户的目标需求或改变原有的一些行为习惯[4]。

行为引导可通过积极的指导和教育方法,引导儿童和青少年形成积极且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其核心是帮助个体明确和理解适当的行为规范,鼓励他们增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反馈和奖励机制。通过正面的激励、模仿、角色扮演、情景训练、讨论和反思等方法,行为引导能够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行为习惯,并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1.2 儿童行为引导的重要性

儿童行为引导的重要性在于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塑造他们的人格,助推其个性发展,将他们培养成为有责任感、正直和关爱他人的人。通过行为引导,家长和教育者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行为习惯,如自律、坚持、负责等,这些习惯对孩子的学习和个人成长至关重要,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和任务管理等,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作出明智的决策,并自主解决问题。通过积极的行为引导,孩子可以建立起对自己的自信。当他们感受到成人的支持和鼓励时,也会更有勇气尝试新事物,应对新挑战,并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

儿童行为引导对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儿童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还可以培养儿童的社交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自信心,为儿童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行为引导下儿童医疗科普玩具的设计现状

儿童医疗科普玩具设计在行为引导的框架下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玩具旨在通过互动和娱乐的方式,帮助儿童了解医疗知识,培养健康习惯,并减轻儿童对医疗的焦虑和恐惧感。

许多儿童玩具的设计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多种元素和材料的组合、开放式玩法和模拟现实场景的玩具,能够鼓励儿童发挥创造力,自由地探索和构建自己的世界。行为引导在儿童玩具设计中被用来促进学习和发展。玩具可以结合教育内容,帮助儿童学习字母、数字、颜色、形状等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和问题,从而培养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儿童玩具设计中的行为引导还包括促进互动和社交能力等方面。例如,设计带有角色扮演功能的玩具,鼓励儿童与其他孩子进行合作和沟通。此外,一些电子玩具还具有联网功能,使儿童能与其他玩家进行互动。

儿童医疗科普玩具的设计是行为引导在医疗教育领域的重要应用。目前常见的儿童医疗科普玩具有医疗过程模拟类玩具,用以模拟医疗过程,如医生诊断、输液、打针等,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操作,让儿童亲身体验医疗过程。这有助于儿童理解医生的工作和医疗器械的使用,减少对医疗过程的恐惧感。此外还有医疗工具模型类玩具,如听诊器、血压计、显微镜等。儿童可以通过玩耍和观察,了解这些器械的用途和原理,培养对医疗器械的认知和兴趣。

医学知识教育类玩具可以向儿童科普医学知识,包括配套的书籍、图册或电子媒体,用以介绍人体结构、常见疾病、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儿童在玩耍中学习医学科普知识。医生角色扮演类玩具鼓励儿童扮演医生或护士的角色,通过与玩具病人进行互动,学习诊断、照顾和关怀的技巧,这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同理心、沟通能力和关爱意识。还有一些儿童医疗科普玩具重点关注情绪疏导和压力缓解,包括放松音乐、情绪表达工具或情感故事书等,以帮助儿童理解和应对医疗过程中的焦虑和恐惧。

3 儿童用户特征分析

3~6岁的学龄前儿童处于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儿童的语言表达和实际创造能力得到提高,其行为、爱好等基本个性也得以形成。

3.1 儿童的生理发展特征

这个阶段儿童的身高和体重会不断增长,但速度比幼儿期缓慢。他们的身体比例也会逐渐接近成人的比例。儿童的运动技能和协调性有了显著提高,不仅能进行更复杂的运动,如跑、跳、爬、滑梯等,还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通常能够理解和养成基本的卫生习惯,如洗手、刷牙、上厕所等。他们也逐渐能够独立完成这些日常任务。

3.2 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

3~6岁的孩子在社交行为和情绪表达等方面有显著的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开始发展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记忆力。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并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学龄前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迅速,逐渐掌握越来越多的词语和语法规则,并开始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他们的听说能力也开始发展,能够理解和回应他人。学龄前儿童的社交能力逐渐增强,他们开始学习与他人互动,如分享、合作和交流。他们能够建立简单的友谊关系,并开始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对自己的认知和身份意识也开始增强,能够认识自己的名字、性别和年龄,并逐渐理解自己的特点和能力。学龄前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发展,喜欢通过角色扮演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经历,并能在玩耍中构建故事和情景。

3.3 儿童的行为特征习惯

学龄前儿童精力丰富、好奇心强,喜欢参与各种活动并进行各種探索。此阶段儿童的想象力迅速发展,他们喜欢玩具、游戏和角色扮演,通过模仿和创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渴望与其他孩子或成人交流和合作,并表现出友好、好奇、分享和合作的行为。渴望独立和自主,他们希望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和活动,如穿衣、梳头、吃饭等,但往往难以持续集中注意力。调研显示,此年龄段的儿童喜欢重复和规律性的活动,这有助于他们建立安全感和预测性,他们可能喜欢重复听同一个故事、玩同一种游戏或养成相对固定的习惯。

4 基于儿童行为导向的医疗科普玩具设计趋势

4.1 注重玩具的趣味性

儿童玩具应具备趣味性和多样性,儿童的行为多受到兴趣的影响。孩子对玩具的兴趣,取决于玩具的造型、色彩、玩法。他们对生活中的新鲜事物总是抱有好奇心,并充满想象力[5]。如果玩具的造型和玩法不能吸引儿童,那么儿童玩耍玩具的次数会大幅减少,从而达不到科普的效果。玩具可通过多方面因素来激发儿童的兴趣与探索欲,因此在设计玩法时,可通过开展一些知识普及活动,针对性地增添一些实际操作方式,使玩法多样化、真实化,从而增强玩具的趣味性。同时选择鲜艳的颜色和独特的造型来吸引孩子的目光,提升玩具的吸引力。尽量选择需要动手操作的玩具,如拼装、手工制作等,让孩子参与其中,增加乐趣,也可以设计能够与其他孩子或家人一起玩的玩具,以增强孩子的合作能力。增加故事情节或角色,可以让孩子更容易投入其中,建立情感联系,富有创意和适用于不同年龄的玩具,使孩子在玩耍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4.2 注重产品的安全性

儿童医疗科普玩具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地区的安全标准,保障儿童安全,对于玩具的材料、尺寸、年龄适宜性、使用方式等,都有相应的标准,同时确保玩具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如铅、镉、汞等。就儿童产品设计而言,安全性设计重在避免儿童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遭受伤害,即便儿童误操作,也能将伤害降到最低,从而保证儿童的安全。中国已制定并实施了29项玩具标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并成立了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目前,中国玩具安全标准已经与欧洲标准和美国标准接轨,对儿童玩具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严惩违法行为,落实玩具质量法的执法责任,法律工作应关注儿童的健康和安全[6]。

4.3 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可选择具有教育功能的玩具,如益智游戏、拼图、字母卡片等,帮助儿童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要及时赞赏和鼓励表现良好的孩子,提高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的积极性。可以设立针对孩子的奖励机制,当他们养成某种良好习惯时,可给予小小的奖励,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家长可以参与其中并起到示范作用,引导孩子模仿学习,为他们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4.4 注重实际应用

儿童医疗科普类玩具强调通过儿童的行为特征来培养良好的习惯以及了解一些简单的常识,确保玩具不仅是娱乐工具,还具有实用性和教育功能。实用性强的儿童玩具不仅可以使儿童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在满足孩子娱乐需求的同时,还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5 结语

本文探索了基于儿童行为导向的医疗科普玩具设计趋势,为儿童玩具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强调引导性设计,辅助儿童玩具设计实践,围绕儿童需求,在玩耍的过程中通过行为劝导理论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龄前儿童的语言能力和实践创造能力进一步提高,同时他们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也逐渐形成。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儿童进行科学教育和指导非常重要,而科普产品则是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和思想的有效手段。在成长过程中,儿童可以借助科普玩具了解周边环境,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以及认识社会的本质。

参考文献:

[1] 丁博,卢燕鸣.新冠状病毒疫情下开展儿童医学科普的反思[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1):283-285.

[2] 邓卫斌,刘君.儿童医疗产品设计的情感化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7(2):148.

[3] 林楠,陈烈胜,张景文.行为引导在儿童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设计,2021,34(16):17-19.

[4] 周源,朱琪颖.基于动机认知理论的初级用户行为引导方法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7,38(20):199-203.

[5] 邓卫斌,王蕊.基于劳动教育理念的儿童玩具设计探析[J].艺术科技,2022,35(17):27-29,32.

[6] 李姗姗,潘萍.儿童玩具的安全性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09,2(8):246-248.

作者简介:周祺(1980—),女,湖北武汉人,硕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玩具设计。

任梦瑶(1998—),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玩具设计。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Q-sort方法的民间游戏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YJCZH273

猜你喜欢

行为导向学龄前儿童
学龄前儿童家具设计与应用研究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营养基础》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探讨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浅谈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经济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学龄前儿童第一恒磨牙应用窝沟封闭剂预防窝沟龋的临床效果分析
优质护理在学龄前儿童急诊清创缝合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行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