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地方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考与探索
2024-03-18余文霞淮安市审计局
余文霞 淮安市审计局
引言
经历了十几年的奋斗发展历程,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现阶段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地方政府宏观管理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创新性不足是其原因之一。基于此,如何在新时期背景下组织开展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已经成为地方审计机关所面临的重点工作内容[1]。组织开展好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提高国家综合治理水平、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地方审计机关应该全面掌握好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意义及审计内容,从实际出发切实开展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为我国社会建设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新时期下推进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义
地方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指审计机关依照现行法律法规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担任的对本地区、本部门及单位的财政收支、相关经济活动所承担的职责、业务情况进行审计。其本质是地方审计机关代表中央政府部门对领导干部职责履行情况进行全面审查与监督。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施审计全覆盖。
(一)可以从源头预防和遏制贪污腐败问题
新时期背景下,组织开展好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可以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治理各类贪污腐败问题[2]。基于国家治理工作导向下,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该立足于财政财务收支情况审计,其审计目标在于查清各级党委机关领导干部的公共经济责任履职情况。其中需要对各级党委领导干部整个任职期间都进行严格审计,从而及时发现和处理好各类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问题,这样就可以及时揭露和严惩不法分子。此外,新时期组织开展好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审计报告一般会呈送到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中,针对党政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地方审计机关甚至可以将其直接移交给司法部门。
由此可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具有较强的威慑力,新时期背景下组织开展好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可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严肃处理那些无视财经纪律、违法乱纪的工作人员,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工作等,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可以推进依法行政,促进依法治国
新时期背景下,审计机关组织开展好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重点审计地方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是否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是否严格执行了党和国家政策,是否依法办事、依法决策、依法解决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3]。地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直接反映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工作能力与专业化水平。因此,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关乎依法治国方略能否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就是依法行政,组织开展好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
二、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经济发展责任审计
社会经济发展责任审计是现阶段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该项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统计地方经济总量(GDP)增长速度、人均总量、年均增长速度。
(2)统计地方财政收入总量、收入结构、人均财政收入情况、本级可利用财政资金总量、财政风险类型及发生概率。
(3)严格审查财政预算收支目标执行情况,统计增加值能耗及年均降低率情况。
(4)统计地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及发展形势。
(5)计算地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构成比率、增长效率。
(6)统计地方工业化发展速率、城镇化建设进度[4]。
(7)核查地方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主要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执行情况。
(二)重要经济事项决策责任审计
该项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严格审查领导干部在职期间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内容、决策行为等是否合理、合法、合规,审计决策程序是否具备民主性、实效性。
(2)严格审查地方政府在公共投资、国有资产处理、国有企业改革、土地征收与管理、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帮扶政策制定、社会民生等领域是否建立健全了经济决策制度规范与合理的实施程序[5]。
(3)严格检查国有企业股权变动情况、产权交易及资源性国有资产处理行为是否合规合理。地方审计机关应该全面了解领导干部在职期间国有企业的股权变动情况、产权交易行为、资源性国有资产处理资金总量等,重点把控好资金处理的合理性与规范性。
(三)重要经济事项管理责任审计
这一项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开展:
(1)在审计地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财政收支、预算管理情况过程中,审计机关需要以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审计情况为审计重点,同时重点关注地方政府各部门财政收支完整性、真实性、效益性,以及相关部门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2)全面收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年度用地计划、用地批复文件资料等,审计上级政府签订的耕地保护责任书、相关会议纪要,进一步检查决策部署是否符合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按照规定了履行相应义务。
三、新时期地方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新思路
(一)及时转型升级审计理念,确保审计成效
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主要是以地方财政财务收支情况为审计重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等同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地方审计机构工作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审计工作中进一步明确好审计重点及审计整体方向,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可以如实反映地方领导干部的权利运用情况、地方发展政策的落实情况等,从而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利用效率,发挥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作用[6]。笔者认为新时期背景下,地方经济责任审计理念的升级转变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
(1)从审计“事”转变为审计“人”。即,将地方经济责任审计重点从审计经济建设项目情况转移到审计相关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专业化水平上。
(2)从审计“财政财务收支”转变为审计“工作职责和权利运用情况”上。即,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点从经济项目建设情况、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转变为地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职情况、建设资金规划与使用行为上。
(3)从审计“问题”转变为审计“责任”上[7]。即,将地方经济责任审计重点从项目建设存在的资金使用问题、不规范操作行为、廉政问题上逐步转移到问题背后的主体经济责任追究上,从而切实发挥好经济责任审计作用。
(二)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各项目标,提高审计质量
(1)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借助明确的工作目标指引,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是如此。具体而言,地方审计机关在组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过程中,应该对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相关政策执行情况、项目投资决策情况、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等进行重点审计,注重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效益性。这就要求地方审计机关明确好审计对象及审计目标,在其任期内至少进行一次经济审计。与此同时,地方审计机关还应该建立区域性各部门、各单位关键岗位领导干部轮流审计机制。但在值得注意的是,针对地方国有企业中即使不担任法定责任代表但实际行使了相应职权的董事会、总经理、党委书记等主要领导人,同样需要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2)地方审计机关需要将地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决策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任期内负责的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民生改善、科技创新等工作纳入经济责任审计目标中[8]。地方审计机关需要注重细化领导干部的直接责任,从而确保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实效性。
(三)合理优化审计环境,严格把控审计关口
审计机关在组织开展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把控好审计力度,确保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仅可以客观反映地方领导干部在任期间的工作成绩,为领导干部升职调任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还应该合理规避经过“技术处理”的财政资金使用账目,考核地方领导干部队伍的工作思想、工作态度、工作行为规范性,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基于此,地方审计机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顺利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1)将需要审计的领导干部所处单位的基础设备作为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审计工作人员应当进行实地调查,确保审计结果真实性与精准度。
(2)审计机关需要重视执行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决策的相关工作人员的论述,并对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询问,确保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地方施政情况。
(3)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决策行为等进行重点审计,将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不同层次的人员召集起来开展座谈会,全面收集干部领导在职期间的履职信息,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性,提高审计工作精细化程度。
(4)努力创造良好的经济责任审计环境,不断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养,规范其审计行为。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地方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与效果,为地方经济建设、国家治理提供真实可靠的审计报告[9]。
(四)建立完整的经济责任审计规范体系
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所涉及的审计主体及审计内容较为宽泛,这就要求审计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及业务素养,方可确保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精准度及最终审计效果。基于此,新时期背景下地方审计工作人员在组织推进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应该避免带有“主观色彩”。由于不同审计人员看待问题的角度及专业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即使在审计同一对象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不同审计结果。针对这一情况,地方审计机关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地方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体系。
(1)地方审计机关需要从国家政府宏观管理角度出发,制定适合区域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分类型、分层次、分主体的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准则、审计工作操作指引等。从整体上为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导原则、协调组织、审计内容、审计实施、审计评估与审计结果运用等工作环节提供有效指导。
(2)地方审计机关需要积极响应政府政策号召,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标准,确保所有审计工作人员可以在统一标准下开展审计工作,不断提高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与成效。
(五)提高审计结果利用率,加强监督管理
新时期背景下,审计机关组织开展的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该根据中央政府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指示进行统筹规划[10]。其中,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该是始终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节俭与反对浪费精神、国务院制定的“约法三章”、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工作。在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审计机关需要严肃揭露和查出重大违法违纪行为、重大责任失职问题、重大决策失误、国有资产及资源损失浪费等问题。而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借助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合理运用。这不仅是最大限度上发挥好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作用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实现审计目标、彰显地方经济责任审计权威性的有效路径。
基于此,地方审计机关应该紧紧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坚持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审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借助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强化和监督好整改工作、问责工作。除此之外,地方审计机关还应该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机制、审计整改与责任追究一体化管理的审计结果运用机制,最大限度上确保地方经济责任审计作用可以发挥出来,避免出现权利“寻租”行为。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持续深化改革及政治体制优化创新,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各种类别、不同层次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开展了审计工作,并加大了审计监管力度,旨在确保各级领导干部可以履行好自身的工作职能,确保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建设质量,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基于此,地方审计机关应该紧跟新时期发展步伐,转型升级经济责任审计理念,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各项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审计环境、完善审计方法、利用审计结果等措施,顺利推进地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与效率,从而带动地方经济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