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与企业内部审计的融合路径探讨
2024-03-18石会颖中联集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石会颖 中联集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引言
大数据技术与内部审计的结合,改变了内部审计工作理念,创新了内部审计方法,倒逼企业逐步完善内部审计体系,让内部审计朝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企业内部审计实施情况并不理想,无法发挥出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职能作用。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本文针对内部审计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就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内部审计进行探究。
一、大数据技术对企业内部审计的影响
(一)拓展内部审计数据来源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对内部审计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内部审计数据来源方面,拓展了内部审计数据来源渠道,减轻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由于部分企业拥有较多的子公司、分公司,为满足内部审计需求,会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派遣专业人员负责该项工作。审计人员为了解企业各方面管理情况,会通过现场审计的方式开展工作,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得出内部审计结论。由于内部审计人员精力与时间有限,所以需要为此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且无法保证审计数据获取与分析有效性。大数据技术与内部审计的结合,改变了传统内部审计取样方法,审计人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或数据平台获取内部审计需要的数据信息,解决了各部门信息共享难度大、信息收集困难等问题。通过大数据技术的灵活运用,将分散在各个部门(子公司)的内部审计数据有机整合,保证审计数据的广泛性与完整性。
(二)提高内部审计数据处理及时性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内部审计数据处理产生较大的影响,保证了信息处理的及时性、有效性,提高了内部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在具体操作中,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监测平台,动态监督内部审计工作进度,并将最新的内部审计数据反馈给审计人员,使审计人员在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经营管理等数据的辅助下了解企业各方面经营情况。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事后监管的工作模式,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闭环。快速有效的内部审计数据处理,创新了审计工作模式,降低了经营风险发生概率,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预警作用。
(三)提升内部审计数据分析有效性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众多监督管理手段之一,是反馈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媒介。通过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提升数据分析有效性,为内部审计人员得出结论提供有力证据[1]。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可以利用算法模型、因子分析及关联分析等技术,挖掘数据的实际价值,分析数据背后的涵义,并基于此开展工作,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科学、准确的内部审计结果和建议。
(四)提升内部审计结果转化率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拓宽了内部审计工作渠道,促使内部审计信息化、数字化发展。与传统内部审计工作手段不同,大数据技术可以辅助内部审计人员获取更多的数据,使其在现代技术手段的帮助下快速了解企业各方面经营管理情况,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内部审计结果。当企业管理者获取审计结果后,会识别到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并主动运用大数据技术监督审计问题整改情况和进度,使企业逐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调整经营管理方案,提高企业风控质量和决策水平。
二、企业内部审计与大数据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体现内部审计服务职能
在企业治理结构与经营管理模式改革中,会因为市场环境、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使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为适应企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增强风险防控效果,企业应丰富内部审计服务职能,基于监督、服务职能,履行内部审计的职责,为企业经营管理助力。目前,我国部分企业仍然将监督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通过对企业资产安全、财务信息质量的监管,以完成相应的审计目标[2]。内部审计具备监督、服务职能,通过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手段的联合运用,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服务,使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部分企业并未认识到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缺少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无法保证内部审计数据的广泛性和审计结果的精准性,不利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
(二)内部审计大数据归集能力有待提升
在大数据背景下,内部审计人员应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适当的调整审计方法与审计模式,以信息化手段为主,分析企业数据信息,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但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内部审计仍然存在以手工审计为主的情况,通过审计人员的经验来判断分析企业财务、业务等方面问题。由于企业经营管理数据较多,且数据来源宽泛,所以内部审计人员会因为数据处理难度大而无法获取准确信息,进一步影响到内部审计结果。大数据技术具有归集能力,是保证内部审计实施的有效前提,若是这一环节工作出现问题,会对内部审计信息分析、审计结果转化产生不利影响,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
(三)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下,大部分企业都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并结合自身情况构建起了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利用该系统完成对企业各项数据信息的收集处理。部分企业在完成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建设后,未对该系统功能开发、性能完善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使部分信息系统出现资源共享难、信息获取速度慢的情况。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适应经济市场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若企业在内部审计中仍以传统思维工作,会影响内部审计实施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大数据技术对内部审计的影响较大,需要内部审计人员不断调整工作理念,加强自身素质与能力发展,以适应内部审计的变化。通过对内部审计人员工作情况分析,发现部分人员大数据意识与能力不足,没有将大数据技术手段应用在实践中,使内部审计数据收集、处理效率受到影响。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计算机操作水平低下、内部审计系统操作应用不灵活、大数据思维意识不强和信息挖掘意识薄弱方面[3]。企业内部审计效果与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的关系密切,需要审计人员具备相关的经验与能力,以支持相关工作顺利进行。若是审计人员仍以传统思维、方法进行内部审计,会对企业未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三、大数据技术与企业内部审计的融合路径
(一)树立大数据内部审计理念
为深化大数据技术与内部审计融合,从经营管理理念方面入手,使企业内部员工意识到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并做好大数据技术的引进工作,促使企业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的内部审计模式。第一,做好大数据技术的引进工作。企业管理层应对大数据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了解大数据技术与内部审计之间的联系,结合企业内部审计实施进度与情况,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构建职责明确、工作范围清晰的内部审计制度,为内部审计数据处理、信息分析等工作提供保障。第二,做好内部审计数据的管理,从数据使用、安全管理两个方面入手,制定内部审计数据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员自觉遵守规章制度,防止出现信息泄露或者重要信息被破坏的情况。
(二)创新内部审计取证方式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做好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处理,通过多种审计数据取证方式,为进一步分析企业经营情况提供依据。若是内部审计工作中出现信息不准确或者不真实的情况,会影响审计结果。因此,加强大数据技术手段的运用,利用此构建数据网络,将各部门产生的数据信息保存在内部审计数据库中,为内部审计实施提供充足、丰富的信息。与此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企业外部数据信息,如市场信息、行业信息等,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探究企业经营管理中是否存在问题。大数据技术与内部审计的结合,实现对不同审计模式与审计方法的创新,拓展审计取证范围,为高质量审计工作奠定基础。
(三)建立内部审计数据库
针对企业内部审计数据归集能力差、信息化建设水平低下的问题,构建内部审计数据库,将内部审计所需要的信息保存在同一平台中,为审计人员获取信息提供便利。企业业务流程复杂、工作范围广、信息系统多,给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带来一些压力。数据库的建设,解决了数据收集获取难度大的问题,同时也能解决信息归集方面的问题。具体操作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分析平台,设置集数据采集录入、存储、筛选、分析等功能的内部审计数据库,将该数据库与企业其他数据库有机衔接,借助大数据挖掘技术将各部门数据信息有机保存,促使高质量内部审计工作进行[4]。内部审计数据库中不仅要收集内部审计需要的数据,而且要将以往内部审计案例、疑难点、审计依据、审计报告及审计问题整改情况等保存在数据库中,利用资源共享的方式为内部审计提供参考,解决工作效率低下、内部审计不准确的问题。
(四)优化内部审计数据分析方法
科学的内部审计数据分析方法,提升了内部审计有效性,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日常工作中,内部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描述性分析、聚类性分析等方法,对归集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探究,分析数据背后蕴含的价值,真正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会因为内部审计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使审计结果、审计过程受到影响,无法达到监督、服务的目标。因此,企业应将大数据技术作为推动内部审计实施的媒介,构建内部审计模型与数据分析模型,引进不同的分析技术,利用信息系统自动分析业务、财务与经营管理问题,并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使管理人员快速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后,进行风险预测与分析工作,制定风险防范制度,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五)构建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机制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是提升大数据技术与内部审计融合效果的有效举措。通过对内部审计工作过程、工作成效、审计人员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可以保证内部审计执行效果,避免出现管理不规范、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鉴于此,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将大数据技术引进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中,使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以透明、公开的方式进行。为保证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合理性、公平性,灵活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内部审计部门与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绩效评价,掌握内部审计实施情况。同时,管理层可以通过内部审计数据库收集相关的信息,审查内部审计工作情况与成效,为绩效评价提供依据。第二,科学设置绩效评价指标。为使内部审计部门快速适应大数据环境,应建立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内部审计指标,从内部审计成果、制度执行、审计人员方面入手,对各个环节工作情况进行动态的监督与管理,为提升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奠定基础[5]。同时,从企业经营战略实施情况入手,监督检查内部审计经营活动、业务绩效,从多方面了解内部审计实施效果。第三,将内部审计人员的大数据技术操作能力体现绩效评价中,对审计人员是否具备相应技能、是否主动参与学习进行评价,以此提升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审计工作的高效率开展。
(六)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大数据技术与内部审计的结合,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需要内部审计人员主动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以适应内部审计工作的变化。立足大数据技术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做好以下工作:第一,以相关法律知识与信息技术操作为入手点,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参与企业开展的培训活动。围绕内部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的法律知识、信息技术操作方法,面向所有的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利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促使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第二,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参与相关的交流活动,在交流中积累经验,夯实内部审计基础。企业可以定期组织交流活动,将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及其他部门职能人员集中在一起,就经营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互动,要求审计人员从专业角度提出建议,督促其他部门人员改进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拓宽了数据来源渠道,增强了数据分析与处理效果,提升了内部审计结果转化率。在大数据时代,部分企业内部审计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主要体现在数据分析、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通过转变企业管理者内部审计信息化意识,有效解决以往内部审计与大数据技术融合问题。在日常工作中,企业可以构建数据库,增强企业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的处理效果,借助绩效评价提升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学习的平台,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掌握大数据技术操作方法,助力企业实现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