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四力”
——以马鞍山日报社开展的“铸力行动”融媒体大练兵活动为例
2024-03-18王永霞
◎王永霞
(马鞍山日报社,安徽 马鞍山 243000)
2021 年、2022 年,马鞍山日报社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了“铸力行动”融媒体大练兵蹲点采访活动。年龄在45 岁以下的记者、编辑及新媒体工作人员分成若干个组,每组4 人,奔赴广袤农村、企业生产一线,开展为期5 天的蹲点式采访报道。在蹲点期间,每个组都带着沉重的任务,既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纸媒产品采写,也要完成微信、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任务。
从初春到寒冬,四轮“铸力”行动,时间跨度大。两年内,记者们走进田间地头、走进企业厂房,与广大农民朋友谈农事、话家常,与企业家们谈创新、话改革,用一篇篇有温度、有力度的文字稿,一条条有质感、有温情的视频记录了新时代马鞍山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践行“四力”的重要性
(一)脚力: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这里的脚力不单单是体力,更关键的在于新闻记者对新闻事业持之以恒的热情,新闻记者要迈开双腿进入基层,做好调研,只有脚力好才可以第一时间找到新闻热点,及时抵达新闻现场。促进脚力提升的重点在于行动力的提高,被动获取新闻素材永远也不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新闻,记者要真正进入到社会生活中,进入到人民群众中,多听、多看、多想,才能够报道出广大群众所需要的新闻内容。如果缺乏脚力,仅仅在办公室内是无法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的。因此,要做到永远在路上,在不断调查采访中培养脚力,增强行动力。
(二)眼力:准确捕捉新闻线索
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应当善于捕捉新闻事件,及时发现新鲜事物,拥有较强的辨识能力和判断力,所谓眼力也能够称之为发现力。眼力的提高需要记者不断拓展社会生活空间,社会生活空间更大才可以帮助其发现新闻线索,如果长期脱离社会生活必然会降低记者的新闻嗅觉,久而久之眼界也更加狭窄,单纯通过线上平台搜集新闻资料和素材不能够制作出优秀的新闻,所以记者要走出办公室,把拓宽社会生活空间当成是增强采访能力的有效方式,以不断增强眼力。
(三)脑力:打造全新新闻产品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记者必须要充分重视脑力的提升,提高脑力简言之应当具备清醒的头脑,能够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及坚定的政治立场,积极思考、善于研判,可以做到“想得全、想得细、想得深”。近年来,新媒体飞速发展,新旧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新闻记者要积极学习并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深入挖掘新闻内容,只有具备较强的脑力,才可以打造全新的新闻产品[1]。
(四)笔力:呈现精彩新闻内容
所谓笔力即新闻记者的文字表达能力,记者在实践工作中应当真正做到勤学、乐学。笔力作为记者的基本素养,属于脚力、眼力以及脑力的综合体现,要求长期坚持锻炼,真正将脚力所到之处、眼力发现之美、脑力思考之深更好地展示给广大受众。在融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核心理念是新闻记者必须要始终坚守的,所以新闻记者必须要认识到笔力的重要性,通过有效途径不断提升笔力,从而更好地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二、开展“铸力行动”的必要性
2018 年8 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宣传思想战线广大干部“增强本领能力”,提出了“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
强脚力,就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始终走在路上。老一辈新闻人喜欢说“跑新闻”,一个“跑”字道出了新闻采访不是等来的,而是要深入新闻一线去采集。强眼力,就是要不断淬炼观察力、发现力、判断力、辨别力。新闻记者要有新闻敏感性,要善于观察,仔细辨别,才能淘尽黄沙得到珍珠。强脑力,就是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新闻记者要与各个领域的人打交道,要想顺利完成采访任务,必须坚持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强笔力,就是要勇于表达、善于表达、及时表达。“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稿件也一样,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写法,但不管怎么表达,都要用真情感染人,用事例说服人,要明白稿子是写给人民群众看的,要从群众的角度思考稿件怎么写[2]。
三、一次成功的“铸力行动”需要什么
一开始,接到“铸力行动”通知的时候,记者部不少记者也在私底下嘀咕:我们每天都在外面采访,“四力”基本也都在践行,为什么还要专门开展驻点采访?直到开了动员会大家才明白,“铸力行动”不是一个人的“单兵作战”,而是采编岗位的协同练兵,是新旧媒体的深度融合。每一个小组都由记者、编辑、新媒体人员组成,每个小组的任务也是纸媒、网媒兼具,甚至还要有直播、长视频,而这些任务必须在短短5 天内完成。如何发挥小组内每个人的作用,如何在短期内出精品,考验着每个组的组长。
两年的“铸力行动”,笔者都是其中一个组的组长。虽然当记者十多年,但这也是笔者第一次带着团队下去采访。一开始,笔者也有点焦虑,不知道能采访到什么,能不能完成任务。于是,在出发前,笔者做了大量功课,熟悉驻点的濮塘村的基本情况,找来村子近几年工作总结仔细研究,并与当地宣传部门沟通了很多次,最终制定了一个初步的采访方案。到达采访地点后,我们第一时间与村干部进行了座谈,约到了村一把手,面对面交流。经过交流,我们对采访方案的可操作性有了了解,同时也增补了很多新的采访素材。座谈结束,我们采访组4 个人开了个会,按照采访方案,明确哪些素材发传统媒体,哪些发新媒体,新媒体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发哪个平台,制定了具体的“施工图”。接下来,就是“按图施工”,团队成员互相配合,完成每一项任务。最后,在“铸力行动”评比中,我们组不管是新媒体产品,还是纸媒产品,都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为期5天的驻点采访,我们与村民们促膝谈农事,与革命先烈的后人谈革命精神的传承。每一天迎着朝霞出门,披着月光回到住的地方,完全接地气的采访让我们感觉很充实,写出来的稿子也充满了“人情味”。
所以笔者认为,“铸力行动”首先需要记者有深入基层的采访能力。《从“旅游+”到“+旅游”的濮塘实践》这是记者一行驻点时发的第一篇稿子,讲的是驻点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变迁,从单纯发展旅游,到做大文旅、农旅相关产业,从一“旅”独大到多点开花,展现了如何让好生态释放出更大、更多红利的过程。为了这篇稿件,记者几乎走遍了濮塘村的角角落落,稿子见人见事,每一个小标都是从小切口切入,反映大的主题。如果不是深入实地采访,稿件就不会太接地气,也就脱离了群众。其次,“铸力行动”需要小组长具有统筹协调能力。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记者,一个人完成采访容易,但协调好一群人完成不同任务的采访很难。需要提前谋划、根据需要适时调整,并且还要了解团队中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充分发挥其长处,确保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最后,“铸力行动”需要记者具备新闻敏感性。在采访“江东第一支部”时,村书记无意中提起,第一支部第一位支部书记的孙子现在也在濮塘村当第一支部书记。听到这句话,我们采访小组成员眼前一亮,这是多好的选题,战争年代第一支部第一位书记带领群众抵抗日寇、维护家园安宁,和平年代第一书记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奔向幸福生活。于是我们采写了《濮塘有段跨越80 年的“红色守望”》这篇稿子,讲述祖孙两代人,在不同时代书写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的故事,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四、融媒时代“铸力行动”呈现的新特点
马鞍山日报社组织的“铸力行动”是一次融媒体练兵过程,采访团队中既有从传统纸媒中成长起来的记者、编辑,也有新入职的新媒体工作人员。这样的人员结构也注定此次驻点采访不会像十年前走基层那样只是“图文并茂”,而是一个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过程。
(一)“一鱼多吃”实现信息价值的最大化
“铸力行动”采访中,《马鞍山日报》创新发布机制,每个小组既有传统媒体的任务,也有新媒体的任务。短短几天,为了不同平台的任务,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一鱼多吃”,即一篇稿件,在不同平台刊发。但并不是所有稿件都适合“一鱼多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找到一个交集。
上文中提到的《濮塘有段跨越80 年的“红色守望”》这篇稿件, 切合建党100 周年的主题,再加上故事本身很有意义,我们除了在纸媒刊登外,还选择了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和视频号刊发。当然,纸媒和新媒体传播规律不一样,我们在不同平台刊发的内容也是有所取舍。值得一提的是,抖音和视频号使用的田园风的温馨长视频,与曾经很火的“李子柒”“张同学”的视频风格类似,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3]。
(二)“互换角色”做岗位的多面手
“铸力行动”既是一次新闻单位接地气的采访,也是一次难得的岗位练兵实践。此次行动,参与人员涵盖报社45岁以下除印刷、后勤部门以外的力量,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老记者、老编辑,也有今年岗位调整后才到采编岗位的新兵;既有能拍、会摄、善剪的摄影大咖,也有长期默默在幕后付出的新媒体小编。
在平时采访中,文字记者主要以写消息、通讯等文字稿件为主,新媒体编辑主要以拍摄短视频、长视频为主。以前报社组织的大规模采访行动,也多次要求不同部门人员发挥各自所长,虽在一个行动小组,从事的基本也都是“本职工作”。而在“铸力行动”中,我们有意打破固有思维,记者参与拍摄视频、照片,编辑参与写稿、拍照,新媒体编辑参与写稿,每个人都有了在新的岗位锻炼的机会。这也是本次采访行动的目的之一——培养岗位的多面手。岗位练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采访中心的记者的融媒体意识、能力都得到了极大增强[4]。
(三)传播力强实现品牌效应
这次“铸力行动”采访,是马鞍山日报社发展进程中媒体传播力的一次大融合。报社各新媒体平台积极参与,着力在融合报道上发力,合力构建立体传播新格局,实现全媒体联动。《马鞍山日报》《皖江晚报》、马鞍山发布、马鞍山日报微信公众号、马鞍山日报视频号、马鞍山日报抖音号全面参与,同步推送,为读者和网友提供了立体化、多角度的阅读、参与体验,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优势借力新媒体渠道呈现,形成了新的传播优势。
在此次蹲点采访中,《马鞍山日报》创新发布机制,各蹲点采访小组紧紧围绕报道主题,纷纷“亮实招”“出高招”。纸媒方面,从蹲点第二天起,每天都有稿子,蹲点期间,稿件篇幅在千字左右,同步以图片、微信、视频方式呈现采访中发掘的新闻热点、亮点。同时,每个小组可以“各显神通”,推出不同类型的新媒体产品,如海报、H5 之类。每个小组还要进行一次直播,直播内容一般都是网友感兴趣的点。因此,每场直播也是一次很好的“引流”过程。
这两年的蹲点采访推出的稿件准确传播了基层声音,做到了不变声、不丢音、不跑调,在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中把握政治方向、淬炼思想能力、提高专业本领。以小切口讲故事的形式行文,没有“假大空”,主题与马鞍山当下正在实施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制造业三年倍增行动紧密结合。同时,写作形式、发布手段、传播渠道不断优化创新,是一次媒体传播力的大融合。
五、“铸力行动”未来的提升空间
2021 年是马鞍山日报社开展“铸力行动”的第一年,2022 年,报社再接再厉,继续开展基层蹲点采访。经过两年4 次蹲点采访,组员之间的配合越来越默契,稿件质量也越来越高,新闻产品也更加多样。但是参与过4 次“铸力行动”后,笔者认为,该行动依然有可以提升的空间。
(一)制定采访方案,做到有备无患
每次“铸力行动”启动时,报社都要求每一组提前做好采访方案。多数小组都会提前联系采访点,了解当地与采访主题有关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认真做好纸媒、新媒体等各个平台每天采访内容的初步计划。但是也有一些小组不愿提前“做功课”,认为时间充足,到了现场后再决定采什么来得及。但通过这两年的亲身经历,笔者认为,到现场再决定采访什么,往往很难获取充足的信息。虽然每到一个采访点,都会与当地领导进行面对面交谈,但对方不知道记者想要什么,漫无边际地谈,很难踩到点上。只有记者先做好功课,打开被采访对象的思路,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有价值的信息。
(二)任务量适中,松弛有度方能取长补短
“铸力行动”的目的是要让媒体从业人员在实践中提高本领,尤其是提升“跨界”本领,记者要学会新媒体的知识与技能,新媒体小编也要学会怎么采访、怎么写稿。短时间内要掌握一项新技能,压力显而易见,所以任务量不宜过重,要让参加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学本领、用本领。否则,每个人都为了完成任务,新媒体依旧干着新媒体擅长的事,记者依然只是采访、写稿,与平时的工作没什么两样,练兵也就失去了意义[5]。
(三)增脚力也要提脑力,增强统筹采访能力
这两年的“铸力行动”,记者们采写出了很多优秀的新闻作品,有些作品甚至获得了省新闻一等奖、二等奖。总结这些获奖新闻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好作品需要记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无论是面对融媒体资源还是文本素材,都应当善于提取关键信息,经过整合后纳入新闻报道中。例如,《走,上“党员夜校”去》这篇获得2021 年安徽省新闻一等奖的作品,就是记者新闻敏感性的体现之一。记者在“蹲点”采访获取的大量信息中,挖掘出了这条最具价值的信息。然后,记者通过深入现场的采访、细致入微的描述,还原了一场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因其主题鲜明、内容生动,广受好评。
六、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铸力行动”是记者践行“四力”的具体表现之一。在“蹲点”采访中,通过编辑记者见微知著、以小见大,透过广袤乡村的变化,通过企业产值的提升,看到马鞍山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制造业三年倍增取得的新成就、新经验,为马鞍山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