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朔的新华社特派记者生涯

2024-03-15万京华

百年潮 2024年2期
关键词:特派记者新华社通讯

万京华

杨朔是著名作家,他写的散文《荔枝蜜》曾入选中学语文课本,是家喻户晓的文学名篇。解放战争时期,杨朔曾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活跃在华北战场上,参加过一些重要战役的报道,写下了不少有影响的新闻通讯。他写的通讯,主题鲜明、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辞精美,深受读者的喜爱。

为人谦和的特派记者

杨朔,1913年4月28日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今烟台市蓬莱区),原名杨毓瑨,字莹叔。曾就读于哈尔滨英文学校。1937年后,他先后到上海、广州、武汉、桂林等地,积极参加抗战文艺活动,并发表了中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等文学作品,在文坛崭露头角。

1939年,杨朔在重庆参加全国文艺界组织的“作家战地访问团”,来到华北抗日根据地,后随八路军转战于河北、山西,从事革命文艺工作。1942年7月到延安,被安排在延安文艺界抗日协会从事文学创作。1943年到中央党校,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工作和学习。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杨朔参加“延安文艺通讯团”离开延安来到晋察冀解放区。

1946年9月,新华总社任命杨朔为驻晋察冀解放区特派记者,派他到冀中采访。此时,他正在河北宣化龙烟铁矿的庞家堡矿山蹲点,创作反映矿山工人同日本侵略者英勇斗争的中篇小说《红石山》。接到新华总社任命后,杨朔很快赶赴晋察冀前线以随军记者身份参加军事报道工作。

1947年4月,新华社晋察冀前线分社成立。杨朔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与前线分社的其他同志一起参加了很多重要战役的报道。他谦逊亲和的品德、踏实严谨的作风,给分社同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分社记者张帆回忆,杨朔举止稳重、斯斯文文的,像个大学教授,刚见面时大家曾担心这位作家能不能和他们这些年轻记者一样,长期在部队和战士们同甘共苦、流血牺牲,但事实证明,杨朔从来不摆架子,经常谦和地同分社其他同志相处和交流,总是关心、帮助别人,对自己则要求极为严格。

杨朔很少高谈阔论,经常虚心求教,努力将新闻报道工作做得更好。他在给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邓拓、副社长胡开明的信中写道:“在此三个月中,到子牙河一月,大清河北两月,写了七篇通讯。我对新闻报道实在陌生,虽尽力做,但恐仍不符合总社的要求,恳切希望对我写的东西、工作提意见,以便改进……”

1948年11月,他在给新华社总编辑胡乔木的信中写道:“自随军由察南到冀察热辽后,半年以来,我写得实在太少,工作做得太不够,想起来便觉抱愧,对不起所吃的公粮。虽然搜集了一些创作材料,但对总社所给我的任务,所完成的不及什一!”“更盼你们多给我指示及帮助。前线记者感到普遍苦恼的是学习太差。行军作战,很少有机会看书,即使想看,也不容易找到东西。后方的文件报告等,更不容易到达前方。连报纸也常常几个月看不见。眼前所接触的,常常只是眼的圈子。当然,在战争中,可以学到许多东西,但是政策思想水平的提高,却大大有赖于党的教育,光凭自己的钻研,以记者现有的能力,就很难把握住眼前的现实。这种苦衷,你当能体会到,盼能设法给我以帮助,并给所有在前线的记者以帮助。”

哪里战斗激烈就到哪里

在解放战争中,杨朔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写下了很多有影响的新闻作品。其中,收入《杨朔文集》的战地通讯就有27篇,他的散文、特写中也有不少记录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和战斗场景。

1947年春,杨朔参加了正太战役,采写了《正定登城第一功》《正定之战散记》《正定创世纪》等稿件。这年10月,他参加了清风店战役,采写了通讯《匪三军的葬礼》《英雄和小丑》和特写《二猛士》。11月,他参加了解放石家庄战役,写下著名的《床下将军》一稿,以特写的形式报道了我军活捉敌守军司令刘英的过程,在《晋察冀日报》《晋察冀画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等解放区报刊上发表后吸引了大量读者,轰动一时。他还写下了《神话变成了笑话 蒋匪石庄“核心工事”的毁灭》一稿,经新华社播发后在解放区报纸上刊载。

不久,杨朔随军北进。涞水之战,他写下通讯《涞水前线传奇》《新卅二师被歼经过》;我军重返察南,他写下《我军重回蔚县川》《望南山》《不可征服的人们》;攻克新保安战斗,他写下《历史的裁判》《摇白旗的王牌师》;北平和平解放,他参加了入城盛典,与白刃合写了《前进!钢铁大军!》。通讯《望南山》讲述了人民群众盼望解放军早日打回来的迫切心情,写出了老百姓对子弟兵的深厚感情,当时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一连广播了三天,反响强烈。后来他又据此创作了同题中篇小说《望南山》。

杨朔当时已经30多岁了,在部队军事记者中算是年龄较大的。为他的安全考虑,领导常常想安排杨朔在纵队或旅的指挥所采访,但他总是设法到前方去,哪里战斗激烈就到哪里去。在战斗中,他常常随战士冲锋陷阵,战斗结束后忙着参加审问战俘、访问战斗英雄、找战士谈话、到激战的地方看看,及时写出战地报道。

杨朔

杨朔是一位作家,但在战场上,他始终把记者工作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在给胡乔木同志的信中,他写道:“为解放全华北这一任务,尽能力做点事。写作计划,惟迟一步。等华北问题基本上解决时,再由总社准我一定的时间,写些准备好的小说。这当中,也可更多地丰富现有材料,更深刻地了解战士的生活。当然,我在军中首要任务是写通讯报道,宣传胜利,宣传我党我军的各项政策,并非专搞创作材料。”

力量从群众中来

杨朔曾在国統区和沦陷区生活过,投身革命后,他努力使自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中,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创作理念。他表示:“力量是从群众当中来的,离开群众,我是多么渺小,多么孤单啊!人民改造了我(虽然改造得还很不够),我知道我是永远离不开他们了。”

从事革命文艺创作期间,他深入农村、矿区,和人民群众共同生活、劳动,用心观察他们的生活日常,学习他们的语言,感受他们身上的独特品质,创作了《红石山》《月黑夜》《大旗》《霜天》《麦子黄时》等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在延安,他曾写下“自有诗心如火烈,献身不惜作尘泥”的诗句,抒发了愿为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

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后,杨朔一路随军转战,爬过太行山、燕山、恒山,涉过滹沱河、沙河、永定河、滦河,和战士们一起转战万里长城内外,露宿风餐,不怕艰难险阻。在不断深入前线采访的过程中,他和部队指战员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解放石家庄战役,杨朔写下《记特等功臣梁振江》的报道,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他和梁振江早就相识,解放石家庄的攻城战斗中梁振江立下特等功,成为战斗英雄。新中国成立后,杨朔听说梁振江在新保安战斗中牺牲的消息,非常难过,眼前不禁闪现出梁振江的身影。杨朔在散文《百花山》中,回忆了自己与梁振江的交往,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之情。

杨朔采写的新闻作品《床下将军》

解放战争中,杨朔大部分时间都在部队从事军事报道,他亲眼看见一些人成长为英雄,也看见一些同志英勇牺牲。战士们无私无畏的精神深深感染了他,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说:“那是些多可爱的人啊!年轻,壮健,龙腾虎跃的。对同志亲,对敌人恨。纯洁,无私。打起仗来,又狠又猛。一仗打完了,许多人消失了,活下来的,仍是那么快活。只有无私的人,才能那样无畏,为了党的事业,什么都可以献出来。”他要用作品来“纪念那些活着和死去的同志”,写出“他们那种高贵的思想品质”。中篇小说《北线》创作于新中国成立的前夜,反映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干部战士形象,是杨朔长期深入部队战斗生活的结晶。

新中国成立后,杨朔以《人民日报》特约记者名义入朝。在朝鲜前线,他和志愿军战士一起生活、战斗,为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品质所震撼,写下了许多感人的文章及著名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从朝鲜回国后,他担任全国作家协会理事,并曾任中国亚非团结委員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等职。在从事国际活动期间,杨朔写了大量优美的散文、随笔,深刻描绘亚非国家的风貌,热情地歌颂第三世界人民要求独立、民主、自由和解放的斗争,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杨朔的一生中,创作始终是他重要的生命表达形式,他创作了大量散文、诗歌、小说、通讯等多种形式的作品,很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在从事文艺创作和国际活动中都作出了出色的成绩。(责任编辑 崔立仁)

作者:新华社研究院新闻史研究室主任,高级编辑

猜你喜欢

特派记者新华社通讯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通讯报道
再创新高
乌政府与东部武装换俘200多人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英法德等数十国﹃禁飞波音﹄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全国团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