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花儿” 作为区域特色艺术融入高校教学的价值研究
2024-03-15程雪彬
程雪彬
[关键词] 非遗“花儿”; 传承发展; 特色学科; 价值
我国著名音乐学家樊祖荫教授曾指出, 学校应在传承民族语言、传承民间艺术和培养专业人才三个方面发挥不可或缺和替代的重要作用。非遗特色艺术进入高校教育实践教学是实现非遗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 不仅能够丰富高校的教学内容, 还能够拓展学生美育教育, 培养综合型高素质的音乐人才, 在弘扬区域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同时增强国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一、国内高校特色学科建设发展现状
(一) 全国高校发展现状
2021 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参与学校授课和教学科研。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训,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建设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 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为“非遗” 纳入高校教学指明了方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和社会对人才多元化需要的不断增加, 各高校的竞争态势越来越激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高等教育的高地, 各高校都在寻找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强化学科特色或进行特色学科建设。目前, 国内多所高校已经根据其地域文化特色, 设置了符合本校特色发展的研究所。旨在弘扬本土民族文化、丰富办学内容、增强学科竞争力、响应国家政策号召, 助力地方民族文化。
“花儿” 作为西北地区极具地域特色的音乐曲种, 近些年国内许多专家学者针对其展开了多维视角的研究并且取得丰硕成果, “花儿” 的研究已经不局限于音乐艺术范畴,更是得到民俗学、符号学、人类学学者的关注, 可见“花儿” 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由于其特殊的地域性优势, 在学校现已开设课程和研究中心的高校, 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在此, 笔者就目前已经开设“花儿” 有关的课程、讲座、展演以及研究所、培训基地的代表性高校, 作了如下梳理。
西北民族大学2017 年成立了西北花儿研究省级优秀文化研究中心。和政县“松鸣县花儿会” 被纳入国务院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北师范大学与和政县就“花儿的艺术传承与保护” 开展校地合作, 双方协商设立“花儿艺术传承校地联合基地”。兰州大学凭借传承项目———西北“花儿”, 成功获批2018 年经教育部认定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 并举办西北花儿传承与实践基地“花儿名家”示范演唱教学音乐会。北方民族大学开设了涉及世界级非遗“花儿” 民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 2016 年基础教育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在艺术社团的指导下成立“花儿”艺术社团; 举办“中国花儿民族的研究” 的讲座; 外国语学院及日本东京外国语学院的学者还联合开展了花儿英语翻译课题, 旨在把中国西北“花儿” 介绍到英语世界; 自治区精品课程、声乐汇报演出、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均有涉及非遗“花儿” 的内容。宁夏师范学院获批“宁夏花儿数字化推广平台建设” 和“花儿艺术青年表演人才培养”两个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宁夏大学举办了“花儿课堂教学实践音乐会”。
(二) 青海省高校发展现状
青海是多元文化汇聚的地方, 文化的多元性使得教育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虽然各民族音乐文化丰富, 但对于地方音乐研究史料的研究还是较少, 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乃至全国各民族地区有关少数民族特色音乐教育教学的文章也是寥若晨星, 因此建设地方本土特色音乐课程也面临文献资源匮乏的问题。当前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有关地区民族特色课程的项目成果大多集中在语言、体育、特色工艺美术、心理思想等方面, 涉及音乐方面的内容很少。青海大学于2019 年和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合作建立工作站, 成立“花儿” 保护传承基地。青海师范大学承办“西北花儿与高原民俗文化高峰论坛”, 民俗文化研讨和花儿艺术展演; 并举行多场花儿演唱会和花儿讲座; 音乐学院开设的民族音乐研究中心, 涉及“花儿” 研究。青海民族大学举行多场“花儿” 演唱会和“花儿” 讲座。这些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对促进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功不可没, 同时也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可行性的参考。
(三) 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建设准备不充分。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科教学,讲究是的科学、系统、严谨的教学体系, 涉及学科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大纲, 各项内容配套进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是具备完整、规范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如果把非遗“花儿” 仅仅作为一门声乐类技法课, 局限地从声乐演唱的角度去“规范” “限制” 其唱歌, 无疑会扼杀非遗“花儿” 精华之处。如果作为理论课程设置, 虽具有其可行性, 但目前这种支持还不够成熟。从其起源、演變和发展到目前省内展演形式和“花儿” 艺人发展现状等一系列围绕花儿展开的学术性研究已经非常成熟, 但是对其进行整合归纳, 成为一门独具区域特色的课程, 是对学院教师的考验。比如: 从哪些方面开展教学活动、如何选择教材、如何取舍和安排内容和章节设置等; 且可供参考和借鉴的案例不多, 教师是否需要编写教材; 如何目前音乐学院已有的专业结合, 让非遗花儿“融” 进来, 都有待探究。
二是一些学生对地方传统非遗传承的兴趣度和参与感较低。目前, 青海师范大学针对青海地方民族文化艺术类方向课程, 只为研究生开设的青海艺术专题, 包含音乐和美术两个部分。本科教育涉及“花儿” 的知识内容几乎空白。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 很多学生对地方非遗文化的兴趣度较低。讲座和“花儿” 音乐会, 也只是偶尔由个别教师策划和统筹, 不定期地开展, 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学生参与感极低, 很难自发主动地参与其中。不成规模、没有铺垫就很难保持其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学生对这种艺术形式的兴趣度和参与度较低, 更谈不上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的热情。
三是缺乏合适的教材。笔者就当前和非遗“花儿” 有关的书籍进行了大致的梳理, 现有的书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学术性极强的系统性研究类和“花儿” 曲目的整理作品曲集类。这些书籍为“花儿” 的传播、传承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是这两类书籍并不适合直接运用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不论是针对音乐类学生的专业性课程,还是在全校层面上的通识美育类课程, 无法直接将已有书籍不加整合地当作课程教材, 还需要筛选合适内容并且重新进行教材的设计和编撰, 整理出一套符合学校培养目标、契合学生实情的针对性更强的教材。
四是师资团队的设置不合理。地方传统非遗文化想要在高校实现传承和发展, 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将非遗传承人和地方非遗“花儿” 的学者纳入课程教师队伍,如何定义教师的工作性质、如何判定工作成果、如何计算工作量是不可避免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如果只是在现有的师资队伍中, 培养非遗“花儿” 课程的专业人才, 那么现有的教师对于非遗“花儿” 的知识积累是否足够支撑一门课程的开设; 如果想要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学院应该以什么样的形式给教师提供培训和指导, 如何衡量和细分工作量; 花费的时间、人力、物力是否可以保证能达到预期效果;新的课程设置和人员配置是否可以保持学院原有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准。这一系列现实问题, 在课程开始之前需有详细的统筹和安排。
三、非遗“花儿” 融入高校教学具体的实施方略及保障
(一) 具体实施方略
青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建设高校音乐特色课程方面不甘落后, 积极依托地方音乐文化资料、地方民间音乐研究中心, 重视艺术科研实践锻炼强化特色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探索与实施。但研究成果的落地及应用却没有具体的实施方略。地方音乐特色课程建设面临着课程设置、教材教法、教学用语、教育思想及跨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对此, 民族地区音乐教育教学建设要根据各地风土文化具体制定和实施, 依照民族平等、文化平等达成共识性的课程改革和特色课程建设。
第一, 构建非遗“花儿” 特色课程体系, 重塑艺术教育理念。
第二, 构建非遗“花儿” 传承及展演公共空间, 营造多样化教学环境。
第三, 构建非遗特色教学模式, 让非遗在校园中“活”起来并“火” 起来。
主要思路如图1 所示。
(二) 保障
在政策支持方面, 随着“文化强国” 国家战略方针的提出, 各级政府对于非遗传承事业给予了相当的重视和扶持。然而, 非遗的保护如果只局限在以民族为单位, 特别是人口较少的民族, 那么非遺的保护就离开了其生存的区域文化环境。相反, 如果以区域整体性文化空间的视角来关注人口较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跳脱以民族为单位的非遗保护思路, 或许能为人口较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提供一种思路。非遗“花儿”, 作为汉族、回族、藏族等民族共创的民歌类型, 摆脱“以民族为单位的非遗保护思路”, 将会打开传统文化保护的视野。势必跳脱地域、文化、民族的束缚, 高校教育有着绝对优势。此外,建立在高校层面的学术研究在稳定性、持续性、专业性和创新性方面相比其他传承方式更有保障。
在人才资源上, 文化的继承和保护、传承与发展, 归根结底要依靠人的作用来实现, 大学校园的优势也在于此。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 大学生已经具有相当的文化知识积累; 有足够学习的能力、有可以欣赏的审美, 也具备承担传承责任的情怀; 生源地不局限于本地本省, 而是来自全国, 毕业后的就业地分散在全国。以笔者工作的青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 来自河北、海南、湖南、河南、山东等非西北五省的学生占可观比例; 可以持续输出, 本科教育四年为一个周期, 研究生三年一轮。每年都有新生加入高校学生生活。非遗课程可以稳定持续地向外界输出。人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学生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而高校是传播知识、传道授业解惑的阵地, 大学生有机会被培养成为承载地方非遗文化使命的传播者。凭借校园里正在读书的“星星之火”, 助以微风, 传到全国, 甚至全世界。
在科研平台方面, 从非遗文化学术研究来看, 高校有着人才和科研优势, 为非遗“花儿” 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直观的现实意义上的支持。学校平台上搭建起“地方” 和“专业” “保护” 和“发展” “传统” 与“传承” 的对话契机。高校的优秀科研学术团队通过学校及政府的官方渠道支持, 将“花儿” 的起源发展脉络、背后的文化蕴意、表演形式变迁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目前青海省内高校围绕“花儿” 的研究课题项目以及出版的专著和主题音乐会已经取得丰硕成果。
青海非遗“花儿” 的发展和传承, 不仅有依托民间艺人自发性对文化的口传身教、专业学者的学术性探索和研究, 更有政府相关部门的扶持、经济利益关系层面的帮扶和国家相关形势政策的重视, 在此基础上进行高校层面上规范的、学术性的、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 将大大推进非遗“花儿” 的传承和发展。
四、非遗“花儿” 作为区域特色艺术融入高校教学的价值
一是丰富高校特色教学内容。本着突出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特点, 继承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宗教、风俗习惯以及传统生产生活经验等方面的文化知识内容, 运用音乐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 深入探讨研究青海民族地区特色音乐教学模式, 在“花儿” 教材的编写上体现各民族代表性民歌互动、互习及相互认同等, 从新的角度为实现民族地区多元一体格局作出贡献。
二是促进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学的提升。笔者拟从科学客观的角度概括和评价青海民族地区音乐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在此基础上构建有青海民族地区地域文化特点的音乐教学新模式。探讨适合民族地区教育现状的音乐教学模式和音乐师资培训模式, 对促进民族地区的音乐教学、建设多元课堂文化环境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三是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平台。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融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了良好契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坚持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和灌输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自觉和高度的责任感, 将丰富多样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不断凸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体验性, 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四是助力推动地方特色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青海地区非遗“花儿” 利用多元语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使学生获得复合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是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根本意义, 是符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顺应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多元文化的差异性使得世界多姿多彩, 各民族间文化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因而各民族在传统民歌的交流中求同化异、相互尊重、凝聚共识, 借助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交往与交融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观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性。
结语
高校作为文化教育传播的主要阵地, 任重而道远, 把丰富多彩的非遗“花儿” 音乐文化资源转化为地方高校的教育资源, 整合并且充分利用高校优质资源, 将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共同发展, 对优秀传统非遗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及高校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