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护理在核医学多示踪剂显像中的应用价值

2024-03-14乔洪文帅冬梅崔春蕾马素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候诊室示踪剂受检者

杨 宇 乔洪文 帅冬梅 崔春蕾 马素文 张 春 卢 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北京 100053)

一体化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ET/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是临床常用的核医学影像手段,在神经系统疾病、心脏系统疾病及全身各系统肿瘤的诊断和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020年,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1]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2019年的核医学情况进行了普查,普查结果表明全国大约有86万人进行了PET/CT和PET/MRI检查,且近年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在PET/MRI和PET/CT检查中,因针对不同的疾病可能需使用不同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这就对放射与核医学科护理工作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首先,在一个检查日内,放射与核医学科可能同时存放多种示踪剂,不同的患者使用不同的示踪剂;其次,同一患者需要在不同的时间使用不同示踪剂进行检查;再次,放射性示踪剂受到半衰期限制,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示踪剂注射和图像采集,应特别注意操作时效性;最后,患者需依次注射示踪剂、接受检查,工作流程必须顺畅才能保证所有受试者采集影像的时间窗,因此制定完善的核医学护理工作流程,对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目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临床中常规使用的放射性药物有葡萄糖代谢示踪剂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多巴胺神经元完整性检查示踪剂18F-FP-DTBZ(AV133)、Aβ斑块示踪剂18F-florbetapir(AV45)和心、脑血流示踪剂13N-氨水;科研方面应用的放射性药物包括针对神经系统炎症、肿瘤等多种疾病的靶向性示踪剂。联合应用多种示踪剂可以更准确、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病情,有利于疾病的精准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表现为脑中Aβ斑块和Tau蛋白缠结沉积,临床表现主要为认知功能障碍。目前广泛应用于AD患者病情评价的PET检查为18F-FDG和18F-AV45脑显像联用[2]。18F-FDG用于显示脑灰质细胞的区域性活性改变,18F-AV45用于反映Aβ斑块沉积的病理情况。由于AD患者认知功能出现障碍,所以在护理时需特别关注提前引导、跟陪同人员沟通注意事项等。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针对PD患者采用18F-FDG和18F-AV133联合应用可评价脑部葡萄糖代谢和多巴胺能神经元完整性[3]。PD患者容易发生震颤,所以护理时需要评估患者能否顺利配合检查及是否需在检查前提前调整用药等情况。另外,18F-FDG和13N-氨水联合应用可用于心脑功能和血流状况的评估,由于13N-氨水半衰期较短,故需要在检查仪器的床旁注射,因可以在同一个工作日内完成该两项检查,所以各环节的时间安排非常重要。

通过以上三种疾病可见,多示踪剂联合应用时规范化护理工作应涉及的指标包括:①根据检查项目和医嘱提前核对和使用对应的示踪剂;②根据示踪剂的不同做好检查前准备工作和时间安排,保证整个工作流程顺畅;③根据患者病情不同,确定特别注意事项,保障沟通过程顺畅;④依据示踪剂的不同,为受检者做好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本研究通过对行PET/CT和PET/MRI多种示踪剂显像的患者的不同护理方式比较,探讨规范化护理在多示踪剂显像中的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20年6月至2020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与核医学科行窗口静脉注射示踪剂患者90例(PET/MRI检查40例,其中注射18F-FDG和18F-AV133的受检者各20例;PET/CT 检查50例,其中注射18F-FDG和18F-AV133的受检者各20例,注射18F-AV45的受检者10例)和行床旁注射13N-氨水的受检者20例(PET/MRI和PET/CT检查各10例)。纳入标准:①根据临床病史及相关影像检查,经神经内科确诊为AD或PD的患者;②近期无明确外伤史;③受检者年龄在40~75岁之间;④受检者能配合完成检查及问卷量表。排除标准:①受检者无法配合完成影像检查;②受检者既往有抑郁症病史;③未完成检查后满意度调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检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5例,观察组接受规范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本文研究得到全部研究对象及家属知情同意。本文研究利用的研究信息不含有使受试者的身份被直接识别或通过与其相关的识别物识别的信息,免除伦理审查。

1.2 检查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护士向对照组受检者做好检查前宣教,所有受检者均在候诊室休息并等待检查,检查过程中依据不同示踪剂相应一般护理措施完成检查,结束后离开诊室,完成检查全过程。行PET/CT和PET/MRI检查前,护士向受检者做好检查前宣教。注射18F-FDG的受检者检查前需禁食4~6 h,护士经留置针静脉注射18F-FDG示踪剂,给药剂量根据3.70~5.55 MBq/kg计算,示踪剂注射完成后用5 mL 0.9%(质量分数)NaCl注射液进行冲洗留置针,然后测量注射器中的残留活度,患者注射后休息45 min行PET/MRI或PET/CT扫描[4]。注射18F-AV133的受检者检查前无需禁食,经留置针静脉注射18F-AV133,给药剂量约250 MBq,然后测量残留剂量,受试者休息90 min后行PET/MRI或PET/CT扫描[5]。注射18F-AV45的受检者检查前无需禁食,经留置针静脉注射18F-AV45,给药剂量为370±37 MBq,然后休息45 min行PET/CT扫描。注射13N-氨水的受检者检查前无需禁食,受检者排尿后平躺于检查床,护士于床旁经留置针静脉注射13N-氨水示踪剂370~740 MBq,然后立即进行PET/MRI或PET/CT扫描[6]。

1.2.2 观察组规范化护理措施

护士向观察组受检者做好检查前宣教,并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规范化护理措施:①检查前护理。护士向每位受检者详细讲解相关辐射安全知识,告知其检查所受辐射剂量符合国家标准,是一项安全的检查。接受一次18F标记示踪剂检查所受的辐射剂量仅相当于一次CT检查(2~10 mSv),使受检者正确认识辐射安全问题并减少不良情绪,能够顺利配合完成检查。护士引导注射完示踪剂的受检者去相对应的候诊室休息,候诊室根据示踪剂不同划分区域,并在各区域内贴有区别标识。对于示踪剂为18F-AV133的检查,因其主要针对PD患者,此类患者特点为运动迟缓,因此其候诊室距离检查室最近。对于示踪剂为18F-AV45的检查,因其主要针对AD患者,此类患者特点为认知功能障碍,因此其候诊室应有足够空间容纳患者及家属。对于示踪剂为18F-FDG的检查,因其主要针对肿瘤患者,此类患者大多数可以自理,因此其候诊室可安排在距离检查室相对较远的位置。②检查中护理。行PET/MRI检查时,由于检查过程中噪声较强,需为受检者佩戴专用耳机保护听力,确保线圈不压迫受检者身体,提醒其检查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可按压报警球。显像设备通常要在温度相对较低的环境下运行,因此必要时受检者需加盖毯子进行保暖,以防患者因体温降低导致棕色脂肪或骨骼肌显影。③检查后护理。护士引导受检者到休息室等候,医生确认图像质量后如需要延迟显像,受检者要等待1~2 h再进行扫描。检查结束后,叮嘱受检者多饮水,多排尿,24 h内避免近距离接触孕妇及婴幼儿并从专用通道离开。

1.2.3 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措施分析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检查前的护理工作充分考虑到患者病情,并根据实际需要为候诊室划分空间,解决了患者行动不便的就医顾虑;检查中的护理规范性更多地为受检者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从身心上缓解了患者对于病情和医疗恐惧的焦虑状态;检查后的护理规范性方面,因检查后需与医生确认图像质量,观察组检测等待时间比对照组较长,但从受检者就医效率上来看,检查后通过与医生确认图像质量,更能缓解患者对于病情焦虑的心情,同时也避免因图像质量问题出现延误病情诊断等情况。

1.3 评价指标

(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护理后患者焦虑程度。50分以下为正常;50~60分为轻度焦虑;61~70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2)满意度评分。科室人员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操作、检查秩序卫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5项,每项20分,总分为100分。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1~79分为一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纳入110例受检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53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1.80±7.89)岁。两组受检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入组患者基本信息

110例受检者的图像清晰,结构完整,对比度好,符合诊断要求。在所有检查中,未发现因护士应用示踪剂不当所造成检查失败的案例。2组受检者SAS评分、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2组患者SAS评分和满意度评分比较

3 讨论

PET多示踪剂显像有利于AD和PD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病情分级[7-10],检查顺利进行离不开规范化的护理操作和患者的积极配合。核医学示踪剂存在半衰期,需要在较短时间窗内使用,受试者必须依次注射示踪剂,等待一段时间后再依次接受检查,因此护士需要按照当日检查内容制定工作流程,对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以保证数据采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随着PET/MRI和PET/CT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放射性示踪剂检查应用于临床,同一个时段可能有多种示踪剂待注射给不同患者,而且同一患者可能在不同时间段接受不同检查,因此护士需要严格核对用药信息,并协调推动检查流程运转。这些核医学检查的特殊性对护理工作提出了特殊要求。

本文研究的局限在于患者检查中应用的示踪剂及检查设备不尽相同,检查前等候时间与图像采集时间不等,未能评估规范化护理对检查时长的影响。

目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开展了多种示踪剂联合用于疾病的评价工作,在护理工作过程总结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制定、培训和使用放射性示踪剂使用手册等方法,有效保证了各项临床检查工作的顺畅执行,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受检者的安全性和检查的有效性。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杨宇、乔洪文、帅冬梅:提出研究思路,设计研究方向,撰写并修改论文;崔春蕾:修改论文;马素文、张春:审阅论文;卢洁:总体把关,审定论文。

猜你喜欢

候诊室示踪剂受检者
分层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河南油田稠油水驱油藏的研究与应用
细节护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体检满意率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南海东部深水油田水平井产出剖面 示踪剂监测技术及应用
医院门诊候诊室空气消毒方法与效果探讨
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门诊候诊室环境卫生状况调查
井间示踪剂监测在复杂断块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美国候诊室不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