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马唑仑与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患者中的麻醉比较

2024-03-14梅,陈鑫,顾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瑞马血氧丙泊酚

王 梅,陈 鑫,顾 政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 麻醉科,江苏 泰州 225300)

门诊消化内镜检查通常会给患者带来不舒适体验,令患者难以良好配合,使用镇静药物能改善这一状况。目前消化内镜诊疗常用镇静药物为丙泊酚,丙泊酚为短效静脉麻醉药,静脉注射后迅速分布全身,快速产生睡眠状态,具有起效速度快、作用时间短、患者苏醒迅速等特点[1]。注射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型苯二氮卓类药物,是短效 GABAa 受体激动剂,引起神经细胞膜超极化从而抑制神经元活动,具有起效快、失效迅速、有逆转剂等特点,在消化内镜诊疗镇静、全身麻醉和 ICU 镇静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本研究以门诊胃肠镜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丙泊酚为对照组,探讨瑞马唑仑的镇静质量、对生命体征的影响及不良反应,以期寻找更优化的无痛胃肠镜麻醉镇静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排除与剔除标准纳入标准:(1)经内镜医师及麻醉医师评估符合无痛胃肠镜检查指征者;(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I~II级者;(3)年龄在20~75 岁者,性别不限;(4)体重指数(BMI)18~28kg/m2者;(5)患者及家属充分知情同意者。

排除标准:(1)不能良好配合或有效沟通者;(2)高血压控制较差(收缩压>180mmHg 和/或舒张压>110mmHg)或低血压(<90/60mmHg)者;(3)心率<55次/min者;(4)糖尿病控制差(空腹血糖>10mmol/L,或尿糖3+以上或尿酮+) 者;(5)近2 周内急性呼吸道感染史或存在严重呼吸功能障碍或气道管理困难者;(6)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或精神病史者;(7)可能或明确对瑞马唑仑、丙泊酚、瑞芬太尼、氟马西尼等药物及其组分过敏或禁忌者;(8)怀疑或明确有镇静镇痛药物成瘾者。

剔除标准:(1)在研究的任何阶段患者或家属决定退出者;(2)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不再适合继续进行研究者。

1.2 一般资料本研究已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21年10月至12 月接受无痛胃肠镜检查的6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丙泊酚组(P 组),实验组为瑞马唑仑组(R组),患者及内镜医师对随机分组情况均不知情,本研究中所涉及内镜医师均为我院消化内镜中心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一名高年资主治以上麻醉医师负责麻醉,一名住院麻醉医师负责数据采集。

1.3 方法

1.3.1 麻醉前准备 患者按照胃肠镜检查常规禁饮禁食、完成胃肠道准备,入室后建立外周静脉输液通路,连续监测心率(HR)、无创血压(BP)、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02),给予鼻导管吸氧,氧流量4L/min,患者取左侧卧位,置入咬口。

1.3.2 麻醉过程 麻醉诱导用药方法:两组均给予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197,规格:1mg) 0.5ug/kg 静脉注射(30s)后,瑞芬太尼0.05ug/kg/min持续静脉泵注直至检查结束。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213012,规格:20ml:0.2g)1.5mg/kg,R 组静脉注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190034,规格:36 mg)0.2mg/kg,注射时间均为30s。Ramsay 镇静评分6 分时开始进镜检查,若评分不足6 分,间隔1min 追加1次,直至评分达6分后开始内镜检查。

麻醉追加用药方法:P 组静脉注射丙泊酚0.3mg/kg,R 组瑞马唑仑 0.05mg/kg;两组均每5min 追加1 次,诊疗过程中未到追加时间但患者出现体动、明显吞咽、呛咳等应激反应,则补救追加用药1次。

1.3.3 不良反应与处理 检查过程中出现下述不良反应给予相应处理。(1)呼吸抑制(呼吸频率≤8 次/分)和/或低氧血症(血氧饱和度≤90%),给予面罩吸氧或辅助通气;(2)低血压:收缩压 ≤85mmHg,静注麻黄碱6mg;(3)心动过缓:心率 ≤ 50 次/分,静注阿托品 0.5mg。

1.3.4 Ramsay 镇静评分标准与离室标准 Ramsay镇静评分标准:烦躁不安评1 分,清醒安静合作评2分,嗜睡、对指令反应敏捷评3分,浅睡、可迅速唤醒评4 分,入睡、对呼叫反应迟钝评5 分,深睡、对呼叫无反应评6分。

离室标准:(1)Steward苏醒评分达6分(完全苏醒、可按医师吩咐咳嗽、肢体能作有意识活动)。(2)心率、血压稳定且在麻醉前基础值±20%以内。(3)坐位和站立均无头晕症状。(4)无恶心或仅轻微恶心且无呕吐症状。(5)步态平稳。

1.4 观察指标(1)患者有无注射痛;(2)患者给药前(T0)、给药后1min(T1)、2min(T2)、3min(T3)、5min(T4)及离室时(T5)的生命体征(HR、SpO2、BP、RR);(3)麻醉诱导时间(开始给药至Ramsay 镇静评分6 分)、苏醒时间(最后一次给药至清醒)、离室时间(清醒至达到离室标准);(4)患者追加给药次数、补救给药次数、体动次数;(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呼吸抑制(呼吸频率≤8 次/分或血氧饱和度≤90%)、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眩晕。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ˉ±s)表示,采用F 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R组有1例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自行退出本研究,最终共有63 例患者完成本研究,P组32例,R组31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性别、ASA 分级、高血压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2 麻醉情况相关指标比较两组追加用药次数、补救用药次数、体动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 组诱导时间低于P 组,离室时间高于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情况相关指标的比较(xˉ±s)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R组注射痛、低血压、呼吸抑制、心率减慢发生率均低于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恶心、呕吐、眩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2.4 两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S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 在T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5 收缩压与T0 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T3、T5收缩压高于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 及R 组比较,P 组T1、T3、T4 心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及R组比较,P组T2呼吸频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T2、T3、T4 血氧饱和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 组与R 组比较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命体征指标比较(xˉ±s)

3 讨论

消化内镜及内镜下活组织检查是目前诊断胃结肠早癌的金标准,但检查时喉部受刺激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肠管被动牵拉产生腹胀腹痛等不适,导致患者难以良好配合,而痛苦体验使部分患者未及时检查耽误疾病诊治时机。应用镇静镇痛药物使患者处于镇静或浅麻醉状态,舒适度过检查期能明显改善这一现状。丙泊酚具有高度亲脂性,能快速通过血脑屏障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深的镇静程度,因其起效快、恢复快、持续输注半衰期短、苏醒完全等优点而广泛用于消化内镜检查中。瑞马唑仑通过作用于GABAA受体,使神经细胞膜的氯离子通透性增加,氯离子顺浓度梯度差进入细胞内,细胞内膜电位增大而产生超极化,从而抑制神经元电活动,产生镇静作用。瑞马唑仑起效快、恢复快、持续输注无蓄积,持续输注半衰期短,代谢经非特异性酯酶水解而不依赖于肝肾功能[3]。本研究中,两组追加用药次数、补救用药次数、体动次数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本研究中1.5mg/kg 的丙泊酚与0.2mg/kg 的瑞马唑仑具有相同的镇静效果,具有可比性。R 组诱导时间短于P 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说明相较于丙泊酚,瑞马唑仑镇静起效更快,且并不延长苏醒时间,而R组离室时间长于P组(P<0.05),瑞马唑仑苏醒后恢复时间较丙泊酚更长,可能与未使用瑞马唑仑拮抗剂(氟马西尼)有关,本研究组将在后期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

丙泊酚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个体差异大,使用过程中存在注射痛、低血压、呼吸抑制等并发症,代谢依赖于肝肾功能且缺乏有效的拮抗剂[4]。瑞马唑仑对呼吸循环影响小,其药理作用能被拮抗剂氟马西尼快速逆转[5]。本研究中,R 组注射痛、低血压、呼吸抑制、心率减慢发生率均低于P 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眩晕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瑞马唑仑注射痛不良反应比丙泊酚轻,麻醉期呼吸循环抑制发生率低于丙泊酚,而恢复期恶心、呕吐、眩晕发生率并不高于丙泊酚。

已有研究表明,瑞马唑仑可安全用于全身麻醉及无痛内镜诊疗过程中[6]。本研究中,两组给药前(T0)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没有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给药后各时间点(T1~T5)收缩压较给药前(T0)均降低(P<0.05),两组给药后均会引起血压的下降;而给药后3min(T3)、离室时(T5)R 组收缩压高于P 组(P<0.05),说明瑞马唑仑对血压的影响小于丙泊酚。与T0比较,R组T1~T5心率没有下降(P>0.05),P 组T1、T3、T4 心率降低(P<0.05),R组T1~T4 心率高于P 组(P<0.05),结果说明丙泊酚会降低心率,而瑞马唑仑对心率没有影响。两组T1~T4 呼吸频率均低于T0(P<0.05),P 组T2 呼吸频率低于R 组(P<0.05),说明丙泊酚和瑞马唑仑均会降低呼吸频率,瑞马唑仑对呼吸频率的影响小于丙泊酚。两组T2~T4 血氧饱和度均低于T0(P<0.05),两组间比较各时间点血氧饱和度没有差异(P>0.05),说明瑞马唑仑和丙泊酚均会降低血氧饱和度,瑞马唑仑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并不高于丙泊酚。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瑞马唑仑与丙泊酚的镇静效果相当,瑞马唑仑苏醒时间、恶心、呕吐、眩晕发生率与丙泊酚相当,但瑞马唑仑镇静起效速度更快,注射痛、低血压、呼吸抑制、心率减慢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对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的抑制程度更轻,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无痛胃肠镜检查镇静中,当瑞马唑仑与丙泊酚达到相同的镇静效果时,瑞马唑仑更加优于丙泊酚。

猜你喜欢

瑞马血氧丙泊酚
瑞马唑仑药动学和靶控输注的研究进展
瑞马唑仑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瑞马唑仑诱导PC-12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凋亡
瑞马唑仑用于重症患者镇静的研究进展*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