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4-03-12内蒙古艺术学院周媛
文/内蒙古艺术学院 周媛
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满足高校师生开展学习、科研活动时所产生的信息资源需求。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必须树立以用户需求和高校“双一流”建设为中心的服务转型理念,深化数字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积极探索服务理念、方式内容的革新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转型
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是在现代用户信息行为和信息环境巨大转变的背景下进行的重要调整改革,通过在服务资源、内容、方式和理念等方面加以创新升级,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师生用户多元化的信息资源需求[1]。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转型是一个不断适应且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需要不断融合先进的服务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才能不断提高社会与师生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的价值认可,凸显自身价值。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本质是一种创新,通过求新求变对服务模式进行革新,满足图书馆的长期发展。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转型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必须不断探索先进数字信息技术与图书馆服务业务的契合点,使高校图书馆成为适应师生用户信息获取需求和特征的知识、学习和交流平台,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原则与战略定位
(一)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原则。只有严格遵循内涵、渐进和开放的服务转型基本原则,才能确保高校图书馆明确转型方向,实现良性健康的发展。首先,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转型动力既来源于外界信息环境变化,也来自自我发展需求。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不断加强自我创新,遵循内涵转型发展原则,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层次水平。其次,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转型必须通过长时间的探索实践才能实现,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高校图书馆的变革转型源自信息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生存环境的转变,信息传播和获取的渠道方式产生了巨大的转变,要解决服务转型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实现服务理念、方式升级优化,从而良好地适应师生的学习、科研需求和信息环境变化。最后,任何社会组织的发展并不是完全独立的,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发展必然和社会环境具有密切的联系,开放性是高校图书馆实现稳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条件。因此,在服务转型期间,高校图书馆必须遵循开放性原则,加强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通过共建共享等方式促进本馆服务转型的高质量发展。
(二)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战略定位。战略定位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馆藏资源为核心的图书馆发展战略在互联网时代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应积极转变自身战略发展定位,致力于打造学习和知识服务多功能平台。第一,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责是服务于高校科研和教学工作,因此高校图书馆必然成为助力全体师生学习的有效平台。高校图书馆既要为全体师生打造优质信息共享空间,融合现代化设备、信息资源和数字信息技术,为师生学习提供优质资源、环境等服务,也要提供多样化的网络教学资源,使图书馆服务业务与学科教学工作相融合。此外,面向不同层次的教师和学生,应深入挖掘其学习、科研需求,通过讲座培训、个性化资源推荐等方式为其提供更加精准化的信息资源服务。第二,随着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不断深化,要逐渐实现以图书馆和信息为中心到以知识为中心的方向转变,加强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在信息管理基础上的革新和超越,具体包括建构知识库,获取、开发、组织、共享、挖掘及创新知识等[2]。知识管理以人为核心,知识管理模式下,高校图书馆馆员要做好知识导航、组织和管理者的角色。
三、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发展的要素
(一)以师生用户为中心。用户参与历来是高校图书馆工作重心,但传统图书馆服务思维是对内部业务的延展,过于强调本馆价值追求,对师生用户的实际和潜在需求却存在一定的忽视。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应以师生用户为核心,围绕师生的潜在需求规划设计图书馆服务业务。依托于数据挖掘、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能够使高校图书馆对不同师生群体的需求实现精准分析,进而实现精准化的服务创新。
(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第一,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旨在为全体师生提供具有多元性、便捷性的个性化服务,因此必须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构建生态化技术平台,完善信息资源服务模块,为全体师生提供多类型的服务业务[3]。第二,高校图书馆要重视算法和业务知识图谱平台的搭建,提高云端计算和数据分析挖掘能力,洞察师生实际需求和潜在需求,驱动图书馆服务实现创新发展。第三,高校图书馆要重视数据资源的集成和共享,突破信息资源服务和平台的边界,实现信息资源流通共享。
(三)以数据资源为核心。数字化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重要方向,必须加强馆藏数字化和对数据的应用。一方面,在数字化现有期刊、书籍等资源的同时,还应合理采购符合师生需求的数据库,完善数据库建设。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利用数据资源,利用数据对人工智能系统进行训练,提升智能导览等功能的服务体验,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精准化的个性化推荐服务等。利用事实和文献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通过信息咨询等方式提供决策数据依据等。
四、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机制守旧僵化。首先,高校图书馆组织结构大多属于金字塔直线型结构,围绕图书馆基本业务,各部门之间职责分明,稳定性较为突出,但这种组织架构的缺陷也比较明显。一方面,高校图书馆上级领导把控事务决策权,各部门仅须负责本职工作,部门主管及馆员缺乏决策、创新经验和能力。在服务转型发展期间,要求全体成员都能参与转型决策,发挥个人创造力和智慧,而传统工作模式不利于馆员表现个人创造力和工作热情。另一方面,直线型组织架构下,各部门职责明确,但缺乏沟通,严重缺乏协同合作能力,且信息纵向传递效率较低。随着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工作的不断深化,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界限必然会弱化,部门合作也必将越来越多,形成横向网络化结构,适应原有工作流程的垂直化线性组织架构与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高质量发展,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性[4]。其次,很多高校图书馆编制人员老龄化,年轻馆员缺乏晋升发展机会和理想的薪酬体系,工作成就感与工作热情很难维持,不利于创造性地开展日常工作。在服务转型发展过程中,年轻技术馆员往往是中坚力量,但是在现有管理机制下,普通馆员缺乏话语权,薪资待遇也不如高龄馆员,最终导致工作积极性缺乏,整体服务转型推进缓慢。
(二)服务形式单一。馆内借阅、讲座、在线咨询等是高校图书馆常见服务形式,对属于网络深度接触群体的高校学生而言,服务手段严重缺乏创新性,学生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渠道获取所需信息。第一,很多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内容仍主要由人工进行,服务范围仅限于馆内,读者服务效率偏低。且由于高校图书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运营推广经验欠缺,图书馆线上线下服务宣传不足。再加上高校图书馆缺乏对学生读者需求的深入挖掘,很难向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第二,高校图书馆对馆藏资源缺乏深层次开发,信息服务单一化,很难满足高校师生日益增加和高层次、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和科研需求。很多高校图书馆在转型期间服务形式改革盲目性与片面性的问题较为突出,如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对RFID技术的应用仅限于图书借还[5]。
(三)数字资源建设欠缺。首先,数字资源采购缺乏合理性。部分高校图书馆为尽快完善本馆数据资源,加快推进数字化进程,盲目采购一些与本校师生学习科研需求和学科建设特点不符的数据库,导致数据库访问使用率近乎无,或采购了内容重复占比过大的数据库,既导致师生无法获取真正所需的文献资源,也浪费了图书馆的建设资金。其次,数字资源缺乏共建共享。共建共享是信息网络时代建设数字图书馆,深化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一大优势,综合各高校馆藏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情况来看,虽然很多高校之间可以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但资源共享却依然只是口号,部分图书馆对自身馆藏资源占有欲过强,宁可自行采购也不愿意与其他图书馆共享。此外,各高等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侧重不同,对文献需求也不同,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各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推进。最后,缺乏清晰的数字资源导航。导航系统是师生检索数字资源的常用方式,但部分高校图书馆数据库的分类不够详细,如仅按照学科将数据库划分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专利和综合,未对各类学科下的专业做细致划分[6]。
五、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优化现有管理机制。管理机制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转型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动力引擎。第一,高校图书馆应以建设“双一流”高校和师生需求为导向,对图书馆业务内容进行梳理,优化重组组织结构,增强组织结构扁平性,以适应服务转型发展需求,激发内生活力,提高日常运营效率,为全体师生的学习科研、创新创业及人才培养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同时,还应重视转变馆员工作思想和服务理念,深刻认知服务转型的必要性,积极参与服务转型工作的决策管理。例如,根据服务转型发展方向对传统“采、编、流、阅”流程对应的业务机构进行重新规划,并对馆内岗位进行设置优化,新增知识产权、数据监管等岗位,满足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要求[7]。第二,要加强馆员队伍结构建设,优化现有薪酬晋升体系和管理制度,提高年轻馆员工作活力,促使其高效开展创新性服务工作。
(二)革新服务形式和内容。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基于以人为本核心服务理念,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信息资源服务。服务转型期间,高校图书馆应基于基础借阅服务,深入挖掘师生需求,革新图书馆服务的形式和内容。第一,针对新生或其他不了解图书馆服务业务的师生,可以在图书馆官网首页设立新生导航,使其能够快速了解图书馆服务项目。第二,高校图书馆应主动充分挖掘师生用户的需求,创新服务业务项目,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和便捷性。例如,开通跨校区图书委托业务,师生可在图书馆官网或微信平台登记其他校区馆藏图书的借阅委托信息,图书跨校区调派完成后,便会向师生推送取书信息,大大节约了师生的时间,尤其适用于校区分散的高校图书馆[8]。第三,高校图书馆应加强科研服务与学科发展的融合。通过搭建馆员、科研用户、服务之间的有效交流平台,实现良性互动,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挖掘预测师生需求,从而为高校科研用户提供具有更高层次和更具专业性的知识信息服务。同时,还应重视搭建本校学科特色及科研方向相关文献资源数据库,与教学管理等相关部门沟通联络,采购与科研和学科建设需求相符的数据资源库,将图书馆资源服务融入科研全过程,提高资源利用有效率,延伸图书馆服务范畴。
(三)加强完善馆藏数字资源。首先,要基于本校实际情况合理采购数字文献资源。在制定数字资源采购计划时,应综合考量本校学科建设与科研特点,全面覆盖重点学科的同时,兼顾其他学科的文献需求。对试用数据库资源应加强评估,选择高需求量和使用量的资源正式引进,对现有数据库中使用量过低的资源则可考虑取消购买。其次,要加强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使师生具有更大的数据资源选择范围,解决部分高校图书馆冷门或小众专业信息资源缺乏等问题。最后,完善现有数据资源导航,使师生能够更加高效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资源。一方面,要对导航界面进行调整,便于师生发现导航位置并快速了解分类含义,对导航分类中明确性和清晰性不足的类别要及时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可基于学科专业特征进行导航分类,删除或合并非必要、指向性模糊的类别。
六、结语
随着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工作的不断深化开展,杰出实践成果不断涌现,同时也暴露出了一定的缺陷和问题。高校图书馆应贯彻以用户为中心和“双一流”建设的转型发展理念,优化管理机制,革新服务内容和形式,加强完善馆藏建设,不断挖掘师生用户的需求,针对性解决现有服务问题,促进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