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龙的艺术创造看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2024-03-12何星亮

关键词:龙纹

何星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必须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五大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1]。研究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既要从宏观上进行综合性研究,也要从微观上进行专题性研究。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研究龙文化,可以从中窥见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所谓龙文化,即与龙有关的各种观念信仰、崇拜现象、祭祀习俗、神话传说、娱乐活动、民间工艺等。中国龙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

中国历史上的龙,有生物龙,有文化龙。生物龙即被称为“龙”的自然界中的动物,历史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养龙和见龙的记载,这些龙无疑都是蛇鳄之类的动物,是自然之龙。在民间,蛇、鱼、蜥蜴、鳄鱼等自然界的动物,也常被视为龙,或当作龙的象征来祭祀、崇拜。《抱朴子》称:龙“有自然之龙,有虵蠋化成之龙”[2];《太平御览·龙》也说:“有自然之龙,有虵蠋化成之龙。”[3]所谓“自然之龙”,即自然界存在的生物龙。据传说,黄帝时专门派人豢养龙,养龙之池称为龙池。每逢旱灾,便祀龙请雨。《遁甲开山图》载:“境北有阳石山,中有神龙池。黄帝时,云扬先生养龙于此。帝王历代养龙之处,国有水旱不时,祀池请雨。”[4]《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亦称:“古者畜龙,故国有豢龙氏,有御龙氏。”晋人杜预注:“豢、御,养也。”[5]这些专门养龙之人,所养之物必然是自然界中的蛇鳄之类。

明人贺复徵认为上古所谓的豢龙氏是指“负责祭祀龙神的官员”,后世以讹传讹,就传成了“负责饲养龙的官员”。他在《文章辨体汇选》称:“古豢龙氏之于龙,安知其非如伊耆氏之于蜡,实掌其祭者也。所谓豢龙者,其无乃羞饮食以祀龙之谓。而好怪者遂以豢龙为畜龙也。”[6]贺复徵的观点未必科学,史前时代祭祀的对象,大多是自然界的动植物。龙蛇与雷电的形象和出没时间相似,误以为雷电是龙蛇的化身,把自然界中的蛇鳄之类的动物作为祭祀雷神的象征,以祈求风调雨顺[7]。

文化龙即人们创造的龙,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龙。它具有生物龙所没有的形体,如龙角、龙翼、龙须、龙鬃、龙珠等,都是一般爬行动物所没有的;它具有生物龙所没有的神性,如腾云驾雾、上天入地、呼风唤雨、守疆护土等。

龙与中国人有不解之缘。在中国,龙是人人皆知的动物神,受到普遍的宠爱。历史上关于“龙”的传说为数众多,带有“龙”的人名、地名多如牛毛,与“龙”有关的舞蹈和祭祀活动不计其数。不少谚语和成语都与“龙”有关,如“望子成龙”“龙马精神”等。龙对中华民族文化渗透之深、影响之广,是世所罕见的。它对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哲学、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社会和民俗等的影响巨大。

本文主要从龙的造型和工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阐释数千年的龙文化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的,即从龙文化的角度,阐释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

一、从龙的造型看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中国历史上人们创造的龙,其形态多种多样:有无角龙,也有有角龙;有无足龙,也有有足龙;有无翼龙,也有有翼龙;有单色龙,也有五色龙。可以从龙的造型的多样性,窥见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1.无角—有角。学术界较多的学者认为,龙是蛇的神化。另有一些学者认为,龙的原型是鳄。两种观点都没有可靠的证据使人信服。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是蛇或鳄,均无角。

从考古学资料来看,较早的龙均无角。如辽宁查海遗址出土的石块摆塑的龙,全长19.7米,龙身宽约2米,此龙距今8000年,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龙,没有角[8]。又如距今6400年前的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土的蚌壳龙,也没有角[9]。再如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摆塑龙,“长70厘米、头宽15厘米、身宽4厘米,呈夔龙形的饰物”,此条龙也没有角[10]。

秦汉之后的龙形象,大多有龙角。之所以在龙头上加角,有两种原因:一是古代中国人把龙视为雷神或雨水之神的象征[11],并认为有角之龙才能化身成为雷电。龙角,古又称“尺木”,并认为“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如唐代史籍《酉阳杂俎·鳞介篇》称:“龙头上有一物,如博山形,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12]所谓“博山形”,一般认为是指龙角。可见古代中国人认为,龙无角是不能升天的。二是在龙头上加角,可能是远古时代的角崇拜所致。在哺乳动物中,雄性动物多有角。在有角动物群中,领头的雄性动物大多长有大而强壮的角,因而角也是雄性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力量和权力的标志。秦汉之后的龙多有角,可能与龙崇拜与帝王崇拜相结合有密切的关系。

龙角的形象也在不断创新。有的学者经过研究认为,虽然秦汉以后的龙有角,但各个时期的龙角有所不同。东汉时期的龙角类似牛角,东汉晚期的龙角的下半部出现分叉角,与鹿角相似[13]。唐宋以后的龙角与东汉的又有所不同,分叉十分明显,与鹿角基本相同[13]。西安博物院藏唐代双龙纹铜镜上的龙角十分明显,“龙头长有双角,颈后飘拂着一缕鬣毛,嘴角阔而深,吻部向上翘”[14]。《尔雅翼·释龙》称:“世俗画龙之状,马首蛇尾,又有三停九似之说……九似者,角似鹿……”[15]《本草纲目》中亦称:“角似鹿。”[16]

龙从无角到有角,从牛角到鹿角,都是古代中国人艺术的创造,从中可以看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2.无足—有足。古代传说和艺术中的龙,有的有足,有的无足。具有典型龙形象的辽宁兴隆洼石块摆塑龙没有足。该龙距今8000年,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龙[8]。由此可知,史前时期中国人创造的龙,最初是没有足的。龙身上加上足,是后来人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

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些龙如蛇,没有足。如烛龙蛇身无足,《山海经·海外北经》载:“钟山之神名曰烛阴,……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17]《淮南子·地形训》则称:“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18]

神话传说中夔龙则有足,《山海经·大荒东经》载:“东北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19]

秦汉之后的龙,大多有四足,但各个时期的龙足有所不同。“汉代龙的形象受春秋战国龙纹的影响,形态已由先秦时无足的蛇形转变为肢爪俱全,奔走迅速的兽形。”[14]西汉时期的龙足形同兽腿,四条腿粗短,有三爪。东汉时期的龙足较长,分兽、鹰两种形状,爪与西汉时期的龙相同,为三爪。东晋时期的龙的四肢较细较长。南北朝至隋朝之龙,四肢上有兽毛,足为三鹰爪。唐宋时期的龙,腿为兽腿,足为鹰爪,一般三爪[13]。

3.无翼—有翼。早期创造的龙形象,大多无翼。如新石器时代出土的石块摆塑龙[8]、蚌壳摆塑龙[9]和绿松石摆塑龙[10],均无翼。这些出土文物表明,新石器时代创造的龙均无翼。

从考古出土资料来看,商周时代之龙未见有翼,如商代“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圆雕玉龙”无翼[14]。

历史文献记述的古代龙,有的有翼,有的无翼。传说中的应龙为有翼龙。《山海经·大荒东经》曰:“应龙处南极。”郭璞注:“有翼为应龙。”[19]《汉书》称:“应龙潜于潢污。”颜师古注:“应龙,龙有翼者。”[20]《广雅·释鱼》载:“有翼曰应龙。”[21]古音“应”与“翼”音近,“应龙”当为“翼龙”之异称。从出土文物来看,东汉时期的应龙有翼。如河南南阳英庄出土的东汉画像石的“应龙”,龙翼十分突出[22]。上古时期的中国人把天上的自然现象与地上的动物相关联,以为龙蛇是雷神的象征和化身[11]。有翼的龙蛇才能化身上天为雷电,才能兴云布雨,为人们解除旱灾,保佑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有的学者通过分析古代墓葬出土文物,认为西汉以后的龙大多数有翼。东汉时期的龙有双翼,大多数交龙无翼。南北朝至隋朝的龙纹,有的龙的翼由三根细长的飘带组成。唐朝和宋朝的龙,翼全都为一根或两根飘带[13]。

4.单色—五色。从考古学资料来看,新石器时代的龙均是单色龙,即以石块、蚌壳等自然物质摆塑,其颜色即物质的自然色,未添加其他颜色。自五行信仰形成之后,五色观念也影响龙形象的创造,于是古代中国人根据五行信仰,创造了黄龙、青龙(苍龙)、黑龙、白龙、赤龙五种颜色的龙,并按五行信仰的方位观念,把五种颜色之龙分配到东方、西方、南方、北方和中央。此外,还把五色与十天干相关联,甲乙为青龙、丙丁为赤龙、戊已为黄龙、庚辛为白龙、壬癸为黑龙。《神农求雨书》明确地记述祀龙求雨时五色龙与十天干的关系:“春夏雨日而不雨,甲乙命为青龙,又为火龙,东方小童舞之;丙丁不雨,命为赤龙,南方壮者舞之;戊已不雨,命为黄龙,壮者舞之;庚辛不雨,命为白龙,又为火龙,西方老人舞之;壬癸不雨,命为黑龙,北方老人舞之。”[23]

《河图》亦有五色龙之称,不过该书则称黑龙为玄龙:“黄金千岁生黄龙,青金千岁生青龙,赤金千岁生赤龙,白金千岁生白龙,玄金千岁生玄龙。”[3]古之“玄”即黑色之意。

《淮南子·天文训》记有青龙(苍龙)和黄龙,青龙居东,黄龙居中:“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兽苍龙”,“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兽黄龙。”[24]

汉代的《春秋繁露·求雨篇》也较详细地描述了根据季节不同而用不同颜色的龙求雨的习俗:春旱求雨,“以甲乙日为大苍龙,一长八丈,居中央。为小龙七,各长四丈,于东方,皆东乡,其间相去八尺。小童八人,皆斋三日,服青衣而舞之”。夏旱求雨,“以丙丁日为大赤龙一,长七丈,居中央。又为小龙六,长各三丈五尺,于南方,皆南乡。其间相去七尺。壮者七人,皆斋三日,服赤衣而舞之”。季夏求雨,“以戊己日为大黄龙一,长五丈,居中央,又为小龙四,各长二丈五尺,于南方,皆南乡,其间相去五尺,丈夫五人,皆斋三日,服黄衣而舞之,老者五人,亦斋三日,衣黄衣而立之”。秋旱求雨,“以庚辛日为大白龙一,长九丈,居中央,为小龙八,各长四丈五尺,于西方,皆西乡,其间相去九尺,鳏者九人,皆斋三日,服白衣而舞之”。冬旱求雨,“以壬癸日为大黑龙一,长六丈,居中央,又为小龙五,各长三丈,于北方,皆北乡,其间相去六尺,老者六人,皆斋三日,衣黑衣而舞之”[25]。

在古代中国人的观念中,黄龙是帝王的象征,最为尊贵。黄龙袍只有帝王才能穿,平民百姓均不许穿。《瑞应图》曰:“黄龙者,四龙之长,四方之正色,神灵之精也。”[26]以黄龙为贵,与崇拜黄帝有关,在五方帝中,黄帝居中央,黄帝之龙为黄龙。史称:“黄帝得土德,黄龙见。”[3]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龙,而中国龙的艺术形象最为丰富多彩。古代中国人创造的颇具特色的龙形象,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善于创造的民族。

二、从龙的工艺看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从新石器时代起,直至20世纪末,中国人创造龙形象的工艺技术不断创新。几千年来,创造龙形象的工艺技术主要是摆塑、雕刻、绘画、刺绣等工艺技术。本节简要分析摆塑之龙、雕刻之龙、绘画之龙和刺绣之龙的历史发展,从龙的工艺创造中可窥见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1.摆塑之龙。摆塑是最早的塑造龙形象的技术,主要指以石块、蚌壳或土等塑造龙的形象,用于求雨等巫术仪式。摆塑技术是原始时代的一种工艺技术,但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工艺技术。

在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龙中,最早的龙是用石块、卵石和蚌壳堆塑的龙。如辽宁新查海遗址1994、1995年间出土的一条距今七八千年前的石块摆塑龙[8], 1987年和1988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约6000年的用蚌壳摆塑的龙[27], 1993年6月在湖北黄梅县白湖乡张城村焦墩遗址出土的距今5000-6000年的用卵石摆塑的一条巨龙[28]。

土龙是用土堆塑之龙,在新石器时代是否存在?目前无确凿的证据。新石器时代人们已开始塑造石块龙、卵石龙和蚌壳龙,大概也会塑造土龙,只是由于土龙难以保存下来而已。

塑造土龙求雨,是先秦时期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巫术形式。《淮南子·说林训》载:“旱则修土龙。”注:“擢对贮水器也,土龙致雨物也。”[29]《论衡·乱龙篇》曰:“夫土虎不能致风,土龙安能而致雨。”[30]此句虽是质疑龙能致雨的说法,但说明古代作土龙求雨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因设土龙求雨,故又称土龙为“龙媒”。古人有诗云:“临河沉壁玉,夹道画龙媒。”[31]

此外,古代还有专门祭祀土龙的诗文。唐代史籍《毘陵集·禜土龙文》:“阳骄阴伏,女魃作孽。孟夏不雨,至于是月。后土将干,百谷恐竭。天道下济,龙德正中。宜甘其雨,亦祥其风。曰岁与时,俾和而丰。胡然屯膏,物乃殄瘁。民用艰食,神将乏祀。岂天不仁?岂龙不智?盍正直以自辅,悯云汉于下土?诏列缺使举火,命商羊以鼓舞。滃兮为云,霖兮为雨。渗我王土而毛之,取我黍稷而膏之。俾尔稼如茨,俾尔穗如坻。实廪实藏,为盛为粢。无贻龙羞,俾神我欺。尚飨!”[32]

宋代文献《文苑英华》也引崇龙文二首:一是独孤及的《禜土龙文》,与上文文字相同;二是白居易的《禜龙文》[33]。

2.雕刻之龙。雕刻是造型艺术之一种。从现有出土资料来看,雕刻之龙晚于摆塑之龙。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古代中国人出于崇敬龙和祈求龙神之心理,遂产生雕刻龙形象的造型艺术,并在玉器、铜器、石料、瓦当、砖块、木料等材料上雕刻各种龙的艺术形象,在铸造青铜器、铜镜时塑以龙的模型。

在中国历史上,雕刻之龙类型多样,下面简要介绍玉雕之龙和石雕之龙。

玉雕之龙,类型多样。其中一种是把一块玉雕成龙形,又称“珑”。“珑”主要用于祈求雨水。《说文》释义为:“珑,祷旱瑞玉,为龙文。”《升庵集·玉名诂》曰:“珑祷旱瑞玉刻为龙文也。”[33]《玉芝堂谈荟·玉名诘》曰:“珑祷旱瑞玉刻为龙也。”[35]《格物镜原·玉篇》曰:“珑祷旱瑞玉刻为龙文也。”[36]

玉龙在新石器时代便已存在,不少地区均出土龙形玉器。例如, 1971年春,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社员在村北山岗造林时,从地表以下50-60厘米深处挖出一件大型龙形玉器——玉龙[37]。1988年,翁牛特旗广德公乡黄谷屯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第二件龙形玉,时代比第一条玉龙略早,其造型基本上与前者相同[38]。孙守道对三星他拉玉龙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他将三星他拉玉龙与商代玉龙,特别是与妇好墓玉龙作比较,认为两者的差异有十个方面[39]。此外,孙守道还在雕刻风格、表现手法、加工技术等方面与夏商的玉器进行比较,认为三星他拉玉龙艺术风格比夏商玉器龙纹较为原始,并体现在五个方面[39]。

周代早期的玉龙,与商代玉龙的风格基本相同。至周代中晚期,玉龙有所变化,工艺技术更为先进,其主要区别:(1)龙的身形,西周之龙要比商代为长;(2)商代的龙纹尾如小刀的比较多,西周便不多见;(3)西周的龙纹背上加齿的比较多,商代较少;(4)西周的龙纹身上的纹饰,比商代的玉器复杂;(5)西周的龙纹渐渐地不注意角纹,到了东周,角变成耳形[40]241-242。

战国时代,雕刻的玉龙变化更大,“S”形的玉龙出现。汉代以后,雕刻龙的工艺水平不断创新和发展,玉器上的龙,两只角好像珊瑚枝,后面还附有像马鬃的纹饰,口下有髯,口上有长须两根。至明清两代,玉龙形象完全与蛇相似了[40]237-242。

石雕之龙于西汉晚期出现在石室墓中,至东汉盛极一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发掘的汉代画像石墓近百座,山东、河南、四川、陕西、山西等都有汉代画像石出土。青龙、朱雀等祥瑞动物和伏羲、女娲等形象是画像石中的主要题材。其中,河南南阳的画像石墓、密县的打虎亭汉墓、山东沂南的画像石墓、江苏徐州的画像石墓等较为典型。汉代石画像中的龙形象,以石为纸,以刀代笔,把雕刻与绘画有机地结合起来,展示龙的形象。汉代石刻龙纹,粗犷豪放、刻法夸张、以形写神、想象力强,充满时代气息和民族精神,反映汉代石刻艺术大师宽阔气魄和高超艺术。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中西交往频繁,文化交汇,相互采借和吸收。与此同时,佛教东传,佛教中龙的艺术也随之传入,并与中国原有的龙的艺术结合在一起。此后的龙形象,由于受佛教文化的影响,与汉代之前的龙形象有所不同,雕刻精细,结构清晰。龙形象富丽雍容,婉雅俊逸,气韵生动[40]245-247。

雕刻之龙在历史上各个时期均普遍存在,其种类更是丰富多彩。

3.绘画之龙。众所周知,清朝在旗帜上绘有龙纹,代表大清帝国。而在旗帜上绘龙,可上溯至夏代。

据一些学者考证,夏人的旗帜上绘有龙。《礼记·明堂位》载:“有虞氏之旗,夏后氏之绥”。郑玄注:“有虞氏当言绥,夏后氏当言旗。”孔颖达疏:“有虞氏之旗者,旗当为绥。夏后氏之绥者,郑云绥当为旗。”[41]可见,上古绥、旗相同。《周礼·司常》曰:“日月为常,交龙为旗。”[42]说明上古的旗帜上绘有交龙,亦即夏后氏旗帜上的图案为交龙。又《诗经·商颂·玄鸟》曰:“龙旗十乘,大糦是承。”[43]刘城淮认为,打着龙旗去给商王进贡的是原夏部落[44],此亦可说明夏人在旗帜上绘龙。

周人的旗帜上亦绘龙。《诗经·周颂·载见》曰:“龙旗阳阳,和铃央央。”[45]《礼记·郊特牲》载:“旂十有二旒,龙章而设日月,以象天也。”[46]《礼记·乐记》曰:“龙旂九旒,天子之旌也。”[47]《仪礼·觐礼》载:“天子乘龙,载大旗,象日月升龙降龙。”[48]《周礼·司常》曰:“日月为常,交龙为旗。”“王建大常,诸侯建旗。”郑玄注:“王画日月,象天明也。诸侯画交龙,一象其升朝,一象其下复也。”[42]日月象征天,周王是受命于天的天子,升龙降龙象征周天子升降于天地之间。而诸侯之旗只画升龙降龙,只代表诸侯上朝下朝。

可见,在旗帜上绘龙,并不是始于清代,早在夏代,便有在旗上绘龙的习俗。

在出土文物中,发现帛画中有龙纹。战国时期的两件楚帛画上均有龙形象。第一件楚帛画系1946年在长沙东郊陈家大山一座木椁墓中出土。帛画中有一女子,身著长袍,两手作合掌状,立于新月形物上。女子左上方有一龙一凤。龙无角,夭矫直上。第二件楚帛画系1973年在长沙子弹库一座战国中、晚期木椁墓中出土。墓主为40岁左右男性。画上有一男子驭龙而行,龙作舟形,其下有鱼。一般认为,这两件帛画中的人物即墓主肖像,均表示墓主在神话动物引导下飞翔升入天堂[40]259-262。

汉代帛画中亦有不少龙的形象,其中以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最为著名。帛画作T字形,上系有袢,四角垂穗,形似一件上衣。画幅中居于重要地位并引人注目的是龙、蛇形象,共有六条之多。人首蛇身的神居于正中最上的部位,地位最为尊崇;日月之下,左右相对两龙;华盖之下,又是交互虬结的两龙;画幅下部,力士胯下横有一条赤蛇。从它们的形体结构来看,又有以下区别:最下的眯蛇保存着爬行动物的原始形态;最上的神介乎于人和动物之间,是人格化的爬虫;上部和中部的四条龙,都是画蛇添足的龙,其中居于上左方的一条有翼,当是传说中的“应龙”[40]259-262。

4.刺绣之龙。刺绣也是艺术形式之一。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品,在国内外颇负盛名。据有关学者考证,4000多年前便有刺绣工艺。传说虞舜时已有能工巧匠掌握了刺绣的工艺。

以刺绣的形式表现龙也是古代中国龙艺术之一。刺绣之龙始于何时,尚无可靠的资料。史籍记载周天子穿龙衮,《礼记·礼器》载:“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49]《礼记·玉藻》载:“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郑玄注:“龙卷,画龙于衣。字或作衮。”[50]《周礼·司服》曰:“衮,卷龙衣也。”[51]倘若周代已盛行刺绣,则衣上之龙,很可能是“绣龙于衣”而不是“画龙于衣”。如果周天子所穿龙衣确实是绣龙,则周代便有绣龙艺术。

据考古资料,确实可靠的刺绣龙纹存在于战国。1958年,在长沙战国木椁墓中出土一条绣花绢,绢上以链环状针法,绣有一条飞翔的矫龙。其刺绣细密平匀,技艺娴熟[40]263-264。江陵马山1号楚墓中绣服上的龙纹图案,尤具艺术特色。龙纹常采用左右对称式,如龙凤罗衣的龙纹,左右两条龙呈“S”形卷曲,前脚伸起,右脚着地,作对称排列。有的龙则左右相互倒置[40]264-265。

刺绣在全国各地、各民族中均十分普遍。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四川的蜀绣,号称四大名绣。苏绣指以江苏苏州为生产中心的刺绣品,长期以来,苏绣一直是绣坛上的佼佼者。清代宫廷中的刺绣用品大多为苏绣,因此,龙纹在苏绣品中较为常见。龙纹的绣法多样,绣工精细。龙体态丰满,洒脱活泼[40]265-268。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历史上的龙,有生物龙,有文化龙。生物龙即被称为“龙”的自然界中的动物,历史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养龙和见龙的记载,这些龙无疑都是蛇鳄之类的动物,是自然之龙。文化龙即人们创造的龙,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龙。

中国历史上各种龙的造型,其形态多种多样,是古代中华民族不断创新的产物。有角龙是在无角龙的基础上创造的,有足龙是在无足龙的基础上发明的,有翼龙是在无翼龙的基础上创制的;五色龙是在单色龙的基础上创设的。

制作艺术龙的工艺技术,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创新。从古代中国人创造龙形象的工艺技术来看,种类多样。最早的是摆塑之龙,其后有雕刻之龙、绘画之龙和刺绣之龙等。

总的来说,我们既可以从龙造型的创新发展中窥见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也可以从工艺技术的创造性发展中看到中华文明的创新性。龙文化是民族凝聚的纽带、文化认同的根基,对龙文化的精华应采取保护和传承措施,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

2000年是21世纪是第一个龙年,21世纪是龙年为始的世纪。在21世纪的第二个龙年,即2012年,中国经济总量已成为世界第二。2024年是21世纪第三个龙年,中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位列世界前列。相信到21世纪的第4个龙年,即2036年丙辰年火龙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2048年是21世纪的第5个龙年,即戊辰年土龙年,也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前一年。相信中国巨龙一定能够冲破各种艰难险阻,克服内外重重困难,腾飞太空,遨游世界,如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猜你喜欢

龙纹
龙纹韵色 开运春夏
传统龙纹图样的现代平面设计研究
瓷器上的龙纹
霁蓝釉留白龙纹梅瓶
浅谈中国古代龙纹的演变历程
商周青铜器龙纹漫谈
传统龙纹特征分析与几何抽象化表现研究
西夏装饰纹样中的龙纹及特点
西夏寿陵残碑龙纹复原研究
浅谈元青花龙纹三式在器物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