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上的龙纹
2021-05-04徐斌陈秀娟
徐斌 陈秀娟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神圣而崇高的地位,历代炎黄子孙都以龙的传人自称。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在仰韶时期中原出土的“中华第一龙”具有象征意义,龙的形成记录了古代先民的发展,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龙纹是陶瓷器装饰最重要的传统纹样之一,表现古代传说中能走能飞能游泳、兴风降雨的神异动物龙。广义上,可包含由龙纹和其他纹样组合而成的纹饰,如云龙纹、海水龙纹、龙凤纹等。狭义上,仅指纯粹龙纹或以龙纹为主体的纹饰。
龙纹最早出现在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陶器类型器物上,彩绘蟠龙纹陶盘是其最富特征的器物。此时龙纹可能是氏族、部落的标志,与氏族图腾崇拜有关。在二里头文化早期(夏文化)陶器上,有浅刻的龙纹。商代前期与中期灰陶器及白陶器上,流行夔纹。夔为龙的一种,习称夔龙纹。西周印纹硬陶上,尚有夔龙纹。汉代彩绘陶壶上多见龙、虎、朱雀相逐于流云间的纹样。南朝晚期至唐代浙江地区青瓷上以贴塑、刻画手法表现龙纹栩栩如生。长沙窑用釉下彩绘表现腾云之龙。
五代越窑秘色瓷龙纹瓶,纹饰华贵典雅。宋元时,南北方瓷窑多以刻画、剔花、剪纸贴花、绘画、塑贴手法表现龙纹。如宋吉州窑剪纸龙纹碗、宋定窑划花龙纹瓶、宋磁州窑黑釉白地剔花龙纹瓶、宋龙泉窑和耀州窑青釉蟠龙瓶,瓶肩部塑贴一蟠曲舞动的龙。
元代龙纹瓷器代表作有蓝地白龙纹梅瓶和釉里红龙纹盖罐等。明清两代是龙纹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下、釉上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划刻的工艺。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永乐青花行龙纹盘、宣德青花矾红彩九龙纹碗,清康熙红绿彩龙纹细颈瓶、雍正青釉印花云龙纹缸等,都具有皇家气派的精妙之作。龙是传说中的神物,自唐朝始龙纹与皇权有了密切联系。元、明、清三代,朝廷对龙纹使用和制作都有严密规定,龙纹更成为皇权象征。
宋以前瓷器上的龙纹尚无规范,多做兽状,躯体粗壮,兽形腿,三趾鹰爪,龙首有角无须。龙的体态在元、明、清三代也有较多变化。元代始见龙体画双翅,习称翼龙纹。明清时期还流行蟠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披发龙、海水龙、戏珠龙、云龙等形神各异的龙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