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创改开”到“稳进立”:彰显经济大省更多担当

2024-03-11兰建平

浙江经济 2024年1期
关键词:浙江经济

文/ 兰建平

确保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稳、进、立”三个字破题立论,稳得有底气、进得有力度、立得有依据

2024年经济工作怎么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浙江要“真正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贯彻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在于科学精准把握经济工作的科学性、规律性,结合经济运行的实际,精准施策、主动应对,牢牢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

2023年,浙江经济发展实现6%左右的增长,之所以能够在东部各省中走在前列,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省委、省政府“创、改、开”的科学布局和精准施策。全省经济以“三个一号工程”为牵引、“十大重大工程”为支撑,“8+4”政策体系为重点,注重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要平台、重点领域,在不确定的形势下,实现了最大的确定性发展。

展望2024年,确保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在“稳、进、立”三个字破题立论,稳得有底气、进得有力度、立得有依据。

科学把握“稳、进、立”的内在逻辑

“稳中求进”是一以贯之的工作总纲。自2013年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始终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体现出经济工作思路的长期性、稳定性、延续性。“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支撑。在具体工作目标层面,做好“稳”就是要坚决防止经济增长滑出合理区间,三大产业、“三驾马车”要平稳运行、均衡发力。

“以进促稳”是面对复杂新局面的有效举措。此前两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稳字当头”,而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表述改为“以进促稳”,更加强调了“进”的力度。这是站在新阶段、面临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从国际看,全球经济仍将潜伏在低增长周期,多家国际机构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速跌破3%,全球化格局面临巨大挑战,我国及浙江在全球经济中的定位、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从国内看,疫情转段的“释放效应”逐渐消退,内需不旺、信心不足等结构性、长期性问题逐渐凸显。经济发展面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局面,“稳”的基础不能靠“无为而治”,必须要以“进”的姿态主动谋划作为,带动经济活力恢复提升。如2023年外贸出口,主要经济大省出现负增长,而浙江外贸经济展现了强韧性,实现了较高增速。这主要得益于浙江政企合力进取,主动出击,开展“千团万企”全球“抢订单”行动,稳住了欧美传统市场基本盘,同时开拓了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先立后破”是逐步搭建起新发展格局的体制机制。在长期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摸着石头过河”以及“渐进试点”等做法,就是“先立后破”的范例。这就要求在经济工作中,要先把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动力“立”起来,同时旧的经济发展方式、处于衰退或调整转型阶段行业在“破”的过程中,要注意度的把握。在新动能尚未形成、新模式并未确立之前,不宜对改变旧动能、打破旧模式操之过急,要兼顾短期和中长期目标之间的协调性。如当下的房地产行业需要在深度转型过程中守牢“不出问题”的底线,稳步逐步“立”起行业发展的新模式。

“稳”是主基调,是大局;“进”是方向,是方法;“立”是机制,是保障。2024年经济工作要主动为“进”培育力量、把握方向、开辟道路,在关键领域有所突破,从而实现更加坚实、更有活力的“稳”,实现“稳”和“进”的良性互动;要提升“立”的优先级,对“破”旧的影响有所控制,在保障动能可持续的基础上推进动能转换与结构性改革。

以“新”破题,统筹“稳、进、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经济发展的动力永不停步。在技术进步逐步进入“后摩尔时代”的背景下,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成为必然的选择。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等,为“稳、进、立”提供最大的正能量。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要抢抓科技创新机遇,构建新质生产力,实现从“效率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型和跨越,推动更多有技术“护城河”的制造业企业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引领力量。制造业技术的进步,变的永远是制造方式、不变的永远是高效率、高质量。走新型工业化,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围绕“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关键技术短板,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共建创新联合体。强化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制定创新财税政策及国有投资基金容错机制,支持科技类私募股权管理机构发展,引导资金“投早、投小、投科技、投民营”。强化“专精特新”培育,为“专精特新”企业扩产、增资、新建项目提供与招商引资项目对齐的优惠政策,并完善“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引导服务。同时,要高度重视劳动力数字素养的提升,大力培育数字工匠,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为生产力第一要素作用。

以新技术支撑经济新跨越。在后工业化时代,很多技术发展进入“拐点”时代,新技术的不断迭代,催生新产业发展。新材料技术、能源技术、数字技术、生命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产业化,形成了新质生产力最突出的特征。美国的“无尽前沿法案”,力图在新技术领域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要加强对新兴科技前沿领域的研判和布局,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并与实体经济进行融合。2023年,火爆全球的ChatGPT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产业与经济领域,就是要从目前的通用领域逐步细化到产业领域,重点关注相关产业的成长。要积极规划建设各类人工智能验证基地,培育领先的产业大模型,培育更多类型的独角兽企业。针对国家推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激发平台经济内生活力,引导平台经济专精自身主业,深化领域内技术、模式和标准体系的创新,同时拓宽社会应用面,以场景应用带动技术与模式的双创新,切实提升平台经济的硬核实力。

以新消费拓展新市场。消费相对不足,既有后疫情时代“疤痕效应”的影响,更有消费场景创新乏力的问题。推动巨大需求转变为市场拉力,要把握和适应居民消费需求服务化、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发力新的消费赛道,创造新的消费场景,扩大有效市场规模。如大力发展舒适型、悦活型服务消费,加快完善休闲旅游、文体健身等服务消费体系建设,提升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供给质量。通过深化服务业开放,加快引进金融保险、医疗健康、赛事活动等高端服务,增加高品质、国际化服务消费供给。要在拓展国际市场中,推进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作为C端产品出口大国,从产品出口到品牌培育,如支持培育类似喜茶(HEYTEA)、希音(Shein)、极兔速递(J&T)发展,稳住欧美市场份额。

以新定位开辟外贸新大陆。2023年前10个月,浙江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10.2%,高出全国7个百分点;对东盟、中东、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进出口,全部实现高于面上整体的增速。通过驾驭全球贸易格局演变趋势,立足在国际产业链价值链上更高阶的新定位,不断开辟外贸的“新大陆”。要支持企业做强中间品出口,掌控关键环节,提升中间产品附加值。抢占国际市场新增长点,推动省内国企和龙头企业“造船出海”,在东盟、“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建立产业园、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和营销网络,带动更多中小企业共同拓展新兴海外市场。

以新稳态构建房地产新模式。房地产行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比份额大、涉及链条长,并仍将处于深度调整的复杂阶段,需要以客观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风险意识,逐步构建起行业发展新模式。做好风险应对分类施策,对资金流健康、建房质量过硬、工期把控严格的房企“优等生”,从拿地、审批、贷款等多方面给予支持,这同时也有助于降低交楼风险、提振购房者信心;对风险较高的“次级房企”,提早摸排浙江内与其关联的供应商情况,形成风险应对预案。同时鼓励房企探索新商业模式,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融入房屋建筑中,建设高品质智能住宅,发展养老托育、公共食堂等项目,推动开发商向运营服务为主的盈利模式升级。

在“稳进立”中彰显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担当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提出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目标新定位。作为经济大省,要为全国经济的稳进提质作出更大的贡献。

“稳”在扩大在全国经济中的份额,展示主动担当。在经济总量上,2023年,浙江GDP增速有望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左右,绝对量占全国份额比重将延续近年来不断提升的势头。制造业与民间投资远高于全国平均,领跑东部经济大省。在外贸出口上,浙江占全国份额反超江苏上升至全国第二,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3.24亿吨,同比增长4.9%,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在目标设定方面要继续“自我加压”锚定高于全国整体、“跳一跳能够着”推动浙江在全国经济中的份额进一步提升,为全国“稳”的大局多做贡献。

“进”在硬核技术,争做全国经济创新力的“硬核担当”。硬核科技要力求突破,聚焦创新链的技术瓶颈和产业链断链断供的风险点,深度对接国家工业“强基工程”,在芯片、云计算、人工智能、关键生物技术等科技前沿领域加快突破,奋力“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要加速推进硬核重大项目,扎实推进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用足用好“8+4”经济政策体系,充分发挥“4+1”产业基金撬动作用,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和企业投资扩产。要不断深化硬核改革,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共同富裕建设等重点领域不断深化改革举措,大胆探索创新,为全国的“进”贡献浙江力量。

“立”在数字要素深化改革上,扛起全国经济的“流量担当”。在线上,充分挖掘互联网数据流量,激发数据要素的乘数倍增效应,重点是紧密结合国家“数据要素×”行动计划,在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金融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利用好数字化改革实战实效的良好基础,抢先打造一批应用场景,占据生态位。在线下,做精浙江特色文化IP,打造集地方美食、文艺演出、特产零售等多元素融合的体验场景,打造旅游“爆款”,发挥后亚运时代的“赛”“会”作用,发挥人流集聚效应,赋能城市发展和消费。面向国际,继续纵深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利用好浙商、浙侨资源,为跨境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提供便利,让“地瓜经济”的“藤蔓”延伸更远、营养更足,为全国的“立”贡献浙江智慧。

猜你喜欢

浙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Mother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Dave Granlund's Cartoons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拥抱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