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龙杂交斑良种培育及养殖技术(上)
2024-03-11张海发杨宇晴吴锦辉黄培卫甘松永黄锦雄
张海发,杨宇晴,吴锦辉,刘 苏,黄培卫,甘松永,黄锦雄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 广州 510500)
虎龙杂交斑是采用传统选育方式获得、具备多种优良性状的石斑鱼杂交子一代,其母本为棕点石斑鱼,父本为鞍带石斑鱼,父母本均为经2代群体选育后的石斑鱼良种。该杂交品种生长速度快,14 月龄平均体重增长较棕点石斑鱼快114.52%,较鞍带石斑鱼慢22.05%,养殖时间可缩短50%以上,养殖风险显著降低;育苗成活率显著提高,虎龙杂交斑的育苗成活率最高可达19.75%,显著高于鞍带石斑鱼平均育苗成活率(1.5%),略高于棕点石斑鱼(17.2%),已于2017年被审定为水产新品种,品种登记号:GS-02-004-2016。虎龙杂交斑适宜在亚热带地区的海水网箱、池塘及工厂化养殖,同时亦可在人工控温、调盐的室内进行工厂化养殖。
一、虎龙杂交斑制种方法
通过群体选育建立棕点石斑鱼和鞍带石斑鱼繁育基础群体,然后采用远缘杂交技术培育出生长速度快、育苗成活率高的虎龙杂交斑。
(一)棕点石斑鱼选育技术路线
1.产卵繁殖 利用野生或养殖的棕点石斑鱼开展自繁(亲鱼强化培育、自然产卵、人工育苗)。
2.小规格种苗筛选 鱼苗规格达到3厘米以上时,挑选生长快、体表无伤、体质健壮、符合棕点石斑鱼物种特征的SPF鱼苗继续进行室内或土池培育,选留率为10%。
3.大规格种苗筛选 当鱼苗长至400 克/尾左右时,进行第2 次筛选,选留具有显著生长优势、体表无伤、体质健壮、符合棕点石斑鱼物种特征的个体继续进行网箱、土池或工厂化培育,选留率为50%。
4.成鱼筛选 经4~5 年培育、个体接近性成熟时,进行第3 次筛选,进一步选留生长优势显著、体表无伤、体质健壮、符合棕点石斑鱼物种特征的个体继续进行网箱、土池或工厂化培育,选留率为50%。
5.亲鱼选择 经过3次筛选的亲鱼部分用于配组繁殖下一代棕点石斑鱼,部分雌鱼留作杂交用亲鱼。
(二)鞍带石斑鱼选育技术路线
1.产卵繁殖 利用野生或养殖的鞍带石斑鱼开展人工繁育(亲鱼强化培育、催产、人工授精、人工育苗)。
2.小规格种苗筛选 鱼苗规格达到3 厘米/尾以上时,挑选生长快、体表无伤、体质健壮、符合鞍带石斑鱼物种特征的SPF鱼苗继续进行室内或土池培育,选留率为10%。
3.大规格种苗筛选 当鱼苗长至1 000 克/尾左右时,进行第2 次筛选,选留具有显著生长优势、体表无伤、体质健壮、符合鞍带石斑鱼物种特征的个体继续进行网箱、土池或工厂化培育,选留率为50%。
4.成鱼筛选 经4~5 年培育、个体接近性成熟时,进行第3 次筛选,进一步选留生长优势显著、体表无伤、体质健壮、符合鞍带石斑鱼物种特征的个体继续进行网箱、土池或工厂化培育,选留率为50%。
5.亲鱼选择 经过3次筛选的亲鱼部分用于配组繁殖下一代鞍带石斑鱼,部分雄鱼留作杂交用亲鱼。
(三) 虎龙杂交斑制种技术
1.亲鱼培育与筛选 亲鱼平时饲养于亲鱼培育池,投喂新鲜杂鱼,繁殖季节前1个月开始强化培育,以小杂鱼、鱿鱼、虾、蟹等蛋白质水平高的鲜饵料为主,日投喂量约为鱼体重的4%,同时可添加亲鱼体重0.3%的维生素、鱼油等营养强化剂以促进性腺发育。配种前将亲鱼起捕,逐一进行性状及性腺检查。选择健壮、体表无伤、无畸形的亲鱼,雌鱼要求腹部明显膨胀,卵巢发育至Ⅳ期,雄鱼要求轻压腹部有白色精液流出。
2.杂交亲本选配 选用棕点石斑鱼为母本,鞍带石斑鱼为父本进行配组。
3.催产 催产药物选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和促绒毛膜释放激素(HCG),使用剂量为雌鱼LRH-A23.8 微克/千克,HCG 350 单位/千克,雄鱼剂量减半。先将亲鱼麻醉后再行注射,这样可减轻注射操作对亲鱼造成的胁迫。注射时一般要两个人协同进行,先将亲鱼放入大塑料盆中或亲鱼夹内,然后一人将亲鱼侧仰托起(不离水面)略把胸鳍翻开,另一人握注射器,把注射液摇匀,并排除气泡,然后注射针头向头部方向与鱼体成40~50 度角,迅速刺入胸鳍基部无鳞腋窝处,进针0.5~1 厘米,把注射液徐徐注入。或采用背鳍肌肉注射,用注射针挑起一鳞片,并顺着鳞片向前刺入肌肉,徐徐注入,注射针头要插得深些(1.5~2.0厘米),以免注射液外溢。
4.人工授精 采用干法人工授精操作。备好干净的产卵盆(白色脸盆),把盆内水分擦去, 捞出将要产卵和排精的亲鱼,用毛巾将鱼体抹干,边挤卵、边挤精,精液较少时可用吸管吸取后滴入,用羽毛搅拌鱼卵1~2 分钟,保证精子和卵子均匀接触;加入少量清洁海水,继续搅拌1~2 分钟,用80 目的筛绢网滤水后再轻轻冲洗2~3 次,直至冲洗干净为止。
5.孵化 可将受精卵放入专用的孵化池(桶),微流水、微充气进行孵化,受精卵孵化密度控制在200 万~300 万粒/米3,水温控制在25~30℃。也可将受精卵直接放入室内育苗池或在室外育苗塘挂水袋进行孵化,控制好水温,保持微充气即可。
6.鱼苗培育 采用池塘生态育苗方法和工厂化循环水育苗方法培育出虎龙杂交斑鱼苗。
二、虎龙杂交斑育苗技术
(一)池塘生态系育苗技术
育苗全过程在室外池塘进行,仔稚鱼培育期间生物饵料的大量稳定供应、良好藻相(不败藻)的保持、水质的合理调控等是育苗成功的关键。利用这种模式培育出的仔鱼体质健壮、生长速度快,具有育苗效果好、前期投入少、周期短等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育苗方法,对经验要求程度较高,且易受到季节和气候的影响,亦存在育苗稳定性较低的缺点。池塘生态系育苗方法主要包括清塘、进水、消毒、肥水、放苗、日常管理、水质监控、病害防治、饵料补充、收苗等操作,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清塘 池塘水排干后将池壁和池底的青苔及其他附着生物铲除干净,使用高压水枪将池壁及池底冲冼干净,有条件可晒塘2~3 天。清塘一般需在放苗前10 天进行,以便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肥水。
2.进水 清塘后可进水,进水时需用60~80 目筛绢网过滤,以防止野杂鱼及颗粒杂质进入池塘。
3.消毒 池塘进满水后可全池泼洒3~5毫升/千克的强氯精,泼洒强氯精后短暂开增氧机将池水搅拌均匀,之后为防止强氯精过快挥发可将增氧机关闭,经12 小时充分消毒后再重开增氧机,直到水中余氯消失。
4.肥水 待池塘水中余氯消失即可施肥,肥料可选用尿素、单细胞藻类生长素、肥藻膏(素)等,同步可投放“利生素”等益生菌调控水质,有条件者可调一些事先培育好的藻水加快肥水进程,待有一定藻相后可接种轮虫加快饵料生物的培养。之后每隔3~5 天根据水质及藻相变化情况可适量追加肥料及益生菌,持续调控水质和藻相。
5.放苗 待池塘水中轮虫增殖起来后,可将孵化2~3 天的仔鱼放入池塘,投放仔鱼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早或傍晚,避开一天中光照猛烈、气温和水温较高的时间,尽量减少环境对鱼苗的刺激。放苗要控制好密度,每亩投放30 万~50 万尾水花较合适。
6.水质监测及管理 每天测定育苗池水盐度、温度、pH、溶氧、透明度,同时观察和检查育苗池水的藻相变化,根据水质和藻相的变化情况,每3~5 天适量添加肥料和益生菌调控水质,维持盐度、温度、pH、溶氧等指标及藻相稳定。
7.饵料补充 育苗过程中需每天检查育苗水体中轮虫、桡足类等饵料生物数量的变化情况,发现饵料不足时需及时补充供应,前期以补充轮虫、桡足类等生物饵料为主,后期可泼洒适口配合饲料和鱼浆等。
(待 续)